基础教育阶段未成年学生家庭思想教育探析

时间:2024-02-22 点赞:46428 浏览:9265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该文是安全教育专业思想教育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思想教育类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与基础教育阶段未成年学生家庭思想教育探析相关论文范文文献,适合思想教育及政治教育及家庭道德教育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思想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家庭是未成年人社会化成长的重要环境,也是未成年子女在接受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教育阵地.家庭在未成年人基础教育阶段与学校一起共同具有不可或缺的育人职责和责任.以父母为主体的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具有情感性、连续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差异性等特点.家庭应遵循科学的教育原则与方法,讲求策略,积极开展家庭思想教育,使之为子女健康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和提供良好保障.

关 键 词 :基础教育;家庭;未成年人;家庭思想教育

基础教育阶段对孩子的一生来说是基础性、战略性和根本性的,这一阶段的家庭,不光是简单为子女提供衣食住行,还更应积极地在智力、思想意识和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培养和引导子女,使之健康成长,其承载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最早环境,家庭具有血缘、供养、共同生活、亲密交流等特点,家庭的亲子关系,使得成员间的交互作用有着其他群体所没有的特殊性.未成年人从家庭获得心理支持,学习生活态度及其相关技能,形成带有家庭烙印的人格,完成初步的社会化过程.家庭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中自然包括思想教育的因素.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过去在不同层面上片面注重人的物质利益满足,有些体制性安排所引发的负面效应一定程度上纯粹把培养教育人的责任直接抛给了学校,学校成了“单匹马”、“孤立无援”的只身力量.加之家庭作为思想教育的传承性功能正在市场化的生存危机下被无形削解和逐渐弱化,部分家长们往往陷于“面包”问题而不能过多关注子女的德行问题,使得学校思想教育一定程度上孤立化,许多家长自身也认识不到位.如何切实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进而实现对学校教育的有效承接互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未成年人家庭思想教育的基本范畴

通常来说,家庭思想教育是指家庭主要成员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倾向、道德规范,对其年幼成员施加不同程度的影响,使他们初步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它囊括了家庭思想教育、家庭政治教育和家庭道德教育,这三者同为家庭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共同的属性,但又相对独立,具有各自特殊的领域和属性.

(一)家庭思想教育:初步的认知教育

思想是指一定的认识与观点体系,包括宗教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思想是行为的基础,好的行为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想作指导.人的思想来自环境影响与自我成长.家庭是未成年人思想成长的重要基地.家庭思想教育要培养和发展未成年人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思想观念和认识能力,解决好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问题,其中不仅要解决主观是否符合客观的问题,还要解决主观如何符合客观的问题.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1]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主观认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主观的思想认识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就不仅要形成反映客观的思想观念,而且要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因此思想教育就其性质而言,是提高人们主观反映客观的认识能力和水平的教育,是认知性教育.然而家庭思想教育并不是全面、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的,它不像学校那样有组织、有序列,而更多的是与家长的个人期望联系在一起,每个家庭背景与家长的素质千差万别,因此每个家庭的思想教育都带着自己独特的色彩.对未成年人而言,他们的宗教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更多是带有自发性,自发的途径就是模仿与经验的途径,即以个人的和直接实践和生活体验为基础,以各种思想的自发影响为中介,形成个人对世界的感受和根本看法及认识世界的方法.这种通过自发途径形成的世界观、方法论,往往具有直观性、朴素性、差异性和易变性.由此可知,家庭思想教育更侧重于对儿童加以直观、朴素的思想教育,只是初步的认知教育.

(二)家庭道德教育:初步的人伦教育

家庭道德教育,是指家庭为了使成员接受和遵循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要求,对未成年人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包括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确定道德信念、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等.由于它以传输道德伦理及道德规范为主,故称之伦理规范教育.道德人伦教育是我国家庭品德教育的传统内容.《颜氏家训》曾以教子、兄弟、后娶、治家为题,论及家庭中对未成年人的人伦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书中主张“叫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可见家庭道德教育较侧重于家庭亲情、良好行为习惯的引导与熏陶,使未成年人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熟悉关心自己与他人的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遵循道德准则,形成规范性的行为,使之获得初步的道德社会化.

(三)家庭政治教育:初步的倾向教育

所谓家庭政治教育,是指隶属或依附于一定政党或政治集团的家庭潜移默化地向其成员传习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观点、政治情感,使之获得能初步适应政治倾向及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通过家庭政治教育,要增强未成年人对国家、政党的依附性,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性,故称之为初步的倾向教育.从根本上说,家庭政治教育是让未成年人获得初步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它是家庭将关于政治知识、态度、情感、价值取向影响下一代的基本方式.家庭是经济生活的基本单位,经济对应政治,因而各个家庭具有各自不同的政治立场、政治信仰、政治观点,这必然会对其家庭成员有意或无意的产生一定影响.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少父母其实并意识不到对子女进行带有初步政治倾向的教育,以增强他们对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这是需要加强的.

(四)家庭心理教育:照亮孩子的心灵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深水区,改革释放了大量红利,也不同程度地改变着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一系列变化正不时冲击着人们原有的认知心理和价值信仰体系.改革既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更广的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的机会,也将人们推向竞争日益激烈、环境瞬息万变的社会大潮中.许多家庭能够从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也不可避免地面对各种矛盾、挫折和失败.这一切无时无处地不在打破家庭成员原有的心理平衡,从而造成浮躁、焦虑、失落、迷茫、紧张、愤怒乃至绝望,危及心理健康.与此同时,不少家庭内部矛盾和纠纷现象,包括父母离异现象等等,这些变化都会给未成年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父母应当主动关心子女的心理状况,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学会倾听与沟通交流,以积极引导子女释放内心负荷,快乐自信地面对生活和学习. 二、未成年人家庭思想教育的特点

在教育学的角度来看,从出生到成年之前,个体都可视为未成年人,都属于基础教育阶段的范畴.未成年时期是孩子身体发育,人格成长,思想品德塑造的重要阶段.家庭作为未成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具有与学校、社会全然不同的特点.

一是情感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血缘关系形成了亲子之间强烈的情感性.由于血缘关系,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爱表现出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不求索取,只愿付出.从受教育者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直至长大成人,走向社会,受教育者的每点进步都凝结着教育者的心血和辛劳.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教育者不仅给予了其生命,给予其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更是受教育者的精神支柱和人生向导.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感情是最真挚的、最亲密的,正如我国古语说:“人之情性莫爱于父母”.在教育中,这种情感的感染效力是非常巨大的,这种情感的感染力,是无声的教育力量!在家庭中表现得尤为充分.对家庭思想教育来说,这种情感的感染性更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在家庭中亲子之间的安全、依恋与爱集体、爱祖国等高级社会性情操在内容、境界层次上不同,但他们具有相同的心理结构,其所引起的爱的情感在脑神经加工方式、在感受状态方面也是相近的,我们完全可以在安全感的基础上发展受教育者的同情心、仁爱、关心、责任感的情感品质,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灵活性.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实施的计划性较强,且具有固定的时间、场地.和学校相比,家庭思想教育的实施有较大的灵活性.在家庭中,虽然在一个大的时间阶段内,对教育孩子有一个计划,但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很少有固定的教育时间,也很少有哪个家庭固定某个地点教育孩子,家庭思想教育更常用的方式是“遇物则诲”或“遇事则诲”.可以说,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吃、住、行都包含有丰富的教育因素,就看教育者能否善于把握教育时机,灵活运用教育方法,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是连续性.这里的连续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家庭思想教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培养习惯的过程.习惯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受教育者的社会化,是完善人格,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但人的成长是一个有序的过程,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要从习惯培养开始.要形成某种习惯,必须经过连续不间断的反复训练,因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从概念开始,而是靠在实践中不断体验、不断摸索,这个过程是一个反复强化良好习惯,矫正不良习惯的过程.连续性的第二层意思是受教育者接受的是贯穿他一生成长的、全程的、连续的家庭思想教育.无论受教育者接受了多么完备的学校教育,总是阶段性,即使受教育者在学校学习的同时,他也有相当长的时间在家里,时时受着家庭生活的熏陶;即使真正走向社会,他可以从身体上脱离家庭生活环境,但却不可能从心里上脱离父母的影响.从这个层面讲,家庭教育是真正的“终身教育”.

四是潜移默化性.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班图拉认为,在社会情境中,人们往往是通过直接地观察别人的行为而进行学习的.观察者只是观察到榜样的反应,即使自己未进行实际的操作和直接受到强化,也能形成类似的学习.未成年人在家庭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模仿家长的一言一行.家长的政治信仰、思想观点、道德行为无形中成为未成年人学习的榜样.家长平时在吃饭、休闲、购物时所表达出来的价值观、家庭观、邻里观、消费观以及相应的情感表达,未成年人会视为行为的规范,加以模仿、认同,继而形成一定的观点、态度、人格与行为习惯.由于这种潜移默化性,有人说,在未成年人身上能看到家长的影子.未成年人早期的政治、思想、道德社会化确实与家庭的环境密切相关.

五是差异性.学校思想教育具有计划性、统一性与规范性,学校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有组织地安排学生接受社会主流文化中的政治立场与道德规范.而家庭思想教育却不具备学校教育的特点,家庭思想教育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家庭的经济状况、家长的政治态度、宗教信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未成年人政治素质与道德水准.未成年人早年所接受的家庭思想教育对他成年之后的政治道德素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提高全民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做好未成年人思想教育重要前提.

三、未成年人家庭思想教育的策略分析

基于家庭思想教育的上述特点,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认为家庭思想教育应注意到如下几点:

首先,以身作则并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家庭思想教育主要靠父母的言传身教,即父母的示范感化教育.怎样算是示范?不妨以例说明:成年人在别人面前或饭桌前打喷嚏时,用手捂嘴或把脸扭过去.子女看了开始是无意识地跟着模仿,时间长了成为习惯,成年人的这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规范行为就是示范.父母良好的婚姻关系是未成年人获得安全感的重要条件.父母示范是包罗万象的,它又以子女对父母信赖为基础,其示范行为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这就要求家长以人教人,以实际行为感化子女,首先家长要具备良好的的思想道德品质与规范化的社会行为.

其次,坚持适时说理与行为训练.家长遇到未成年人的问题,首先不要着急.一急可能就不讲道理,未成年人往往压而不服.对未成年人要注意进行日常训练,一个好的行为往往是经多次反复训练才能形成.家长应注意“长善救失”及时发现子女的合符规范的行为,并对他们的优化行为随即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促进其合理规范行为巩固化.若得到的是负强化,要么未成年人信心锐减、胆怯、害怕,要么表现出与成人要求相对立的思想和行为,两种结果,均不利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应优势诱导、适时教育.

再次,坚持防微杜渐与循序渐进.家长应做有心人,应细致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规范行为,并迅速不断加以纠正.未成年人出现不规范行为是不可避免的,在矫正时必须避免粗暴、急躁和放任自流两种态度,要发扬“教育者的忍耐”.控制未成年人不规范行为,预防比矫正更为重要.未成年人成长进步是一点一滴小事开始的,对小时的放纵久而久之却会铸成大错,家长也要因此而遗恨终身.家长应该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时刻以“小事不小”自警.要敏锐地抓住某些错误思想的苗头予以教育和引导,预防在先,禁于未发.对不同发展水准的未成年人,家长应有耐心,给未成年人成长的空间,对他们的教育要求应放在未成年人能够接受的水准之上.任何超越未成年人心理承受能力的惩罚与吃着,只会逼迫未成年人离家出走,逾日不归,造成更大的损害.

最后,做到严爱相济原则.在家庭思想教育中,要爱中有严、严而有度、严中有爱.在培养子女方面溺爱、娇宠、迁就将导致家庭悲剧.家长在心理上必须明确“惯子如杀子”的道理.溺爱会使孩子自私、任性,容易造成孩子的娇气、惰性、骄横、庸气等心理弱点.

该文是安全教育专业思想教育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思想教育类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与基础教育阶段未成年学生家庭思想教育探析相关论文范文文献,适合思想教育及政治教育及家庭道德教育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思想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长大后,其社会适应性、自立性、自制性都十分脆弱,干事缺乏恒心和毅力.实践证明,被溺爱的孩子个体社会化不健全.真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生活上关心照顾,二是对孩子精神方面的严格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后者比前者更重要,中外许多深通爱子之道的家长不无重视后者.有爱就有严,一个家庭应该有一个权威.首先是父亲的威严,而父亲的威严来自父爱,这是家庭思想教育中权威力量的源泉.家长的权威来源于严格要求与自身的威信.严格要求要有说理的基础,威信则要一点一滴培养,家长应充分注意到严、爱的统一与和谐.

此外,还应坚持经常沟通与统一要求的原则.家长应与未成年人建立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关系,注意经常沟通思想、情感,亲子的心灵对话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父母之间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要求应该统一,使孩子的成长有好的参照标准.


相关论文

中职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本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范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学士学位论文,关于中职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思想政治教。

我国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本文是一篇心理健康论文范文,关于心理健康方面毕业论文,关于我国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探析

本文是一篇党性教育论文范文,党性教育类学士学位论文,关于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探析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党性教育及党性修养及政。

班主任如何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本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范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类硕士学位论文,关于班主任如何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

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本文是一篇思想道德教育论文范文,思想道德教育有关毕业论文,关于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思想道。

基础教育阶段班级学生分层现状调查

本文是一篇优秀生论文范文,优秀生类硕士毕业论文,关于基础教育阶段班级学生分层现状调查相关硕士论文范文。适合优秀生及基础教育及地位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