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本质的理试探

时间:2024-03-16 点赞:50572 浏览:102611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为您写信息化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信息化方面有关本科论文范文,与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本质的理试探相关论文范文集,包括关于信息化及多媒体教学及教育信息化方面的论文题目、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是免费优秀的信息化论文范文。

摘 要:教学媒体的恰当选用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甚至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对教学媒体的本质,教学媒体与教学主体、教学客体的关系,什么是多媒体教学等问题形成深度的理论认识和反思,对于教学中教学媒体的恰当选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 :教学媒体;教学工具;教学主体;教学客体;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05-0020-03

一、教学工具、教学媒体的概念区分

教学活动是教学主体借助于一定的教学物质资源作用于教学客体而维持推进, 进而实现其目的的活动.这里的物质资源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活动得以发生的最基本的硬件准备和设施,主要为教学活动的发生提供了物质环境,如:教室、桌椅等;二是在教学活动中经常要使用的教学用具,例如:在数学教学中的作图工具,化学教学中的各种实验器具、药品,教科书等.后者在特定的教学中甚至不可或缺,原因是它们本身承载了教学信息,我们常称之为教学工具或教学媒体.但是,教学工具和教学媒体有无区别,区别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有必要清晰化.

工具的出现从来就是为人的实践活动而服务的,它产生于人的实践认知的需要,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实践.工具可以被看作是人的器官的延伸,关于这一点,荀子在《劝学》中的论述颇为经典:“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这段话中,荀子说出了人的认识发生质的飞跃的原因就是“善假于物也”,这里的“物”,可以引申为认知过程中的工具,在教学中,就是教学的工具.随着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的深化,必然需要工具的不断更新作为支撑,教学也是如此.教学工具可以作为衡量教学发展水平的明显标志.从人类历史以及教学的历史与发展沿革来看,教学工具大致经历了以下历程(如图1).

显而易见,作为教学活动的支撑,教学工具是从低级简易不断地向高级精密发展演进的,且这种演进是持续不断的.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会有新的、科技含量更高的教学工具产生.

图1 教学工具伴随人类的教学活动发展的大致过程

“媒体”一词来源于英文“media”,剑桥百科全书对其解释是:传播媒介、电视、广播、电影和报刊的全称等各种媒介的重要意义都在于提供娱乐和信息.[2]可见,媒体是信息的载体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的主要功能是存储和传递信息,是否承载了一定的信息是判断它是不是属于媒体的关键.那么,当某一媒体被用于教学时,作为承载教学信息的工具时,就成为教学媒体了.有学者指出:“广义的教学媒体是指承载和传递教学内容的介质,包括教师、黑板、教科书、教具和模型等传统教学媒体,同时,也包括幻灯、电影、广播、教育电视、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媒体, 即一切可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的人、物和技术都属于教学媒体”[3].教学媒体的本质还是教学活动中人们所选择和运用的工具.

日常我们谈到教学工具和教学媒体时几乎将它们同一化,虽然二者联系紧密,但在概念所表述的范围上仍有区别.教学工具指的是教学中所运用到的一切实物和器具,而教学媒体更侧重的是本身承载了教学信息的实物器具,他们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教学媒体是最为核心和重要的教学工具,在教学中不可或缺.

二、教学主体、教学客体与教学媒体的关系

叶澜教授在谈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时说:“教育就像植根于社会这个大地的一棵大树,时时从社会大地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又时时结出丰硕的果实献给大地.为了生存,它必须适应社会土壤的特点,而他的生存又对社会土壤的改造起着特定的作用.”[4]由此得到启发,要对作为教学手段和工具的教学媒体以及多媒体教学进行研究,对整个教学活动的组成结构中的基本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联进行一定深度的认识研究,就显得必不可少.每个因素作为整个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之间联系紧密,相互影响,甚至互为存在的基础和条件.


谈及教学时,首先呈现在我们脑海的是一幕幕实际的教学场面.任何教学以及教学目的的实现都必须借助于一定形式的教学活动.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得以进行,则必须包含以下基本要素:一是作为教学活动中“教”的主体的教师和作为教学活动中“学”的主体的学生,也就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二是教学主体双方为实现教学目的而采取或选用的教学工具或媒介,以及教学活动得以发生所必须具备的物质资源和环境准备,也就是教学物质资源.三是师生以某种方式组合相互影响共同产生作用的对象,也就是教学内容.这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影响着教学的组织形式、进展状况和最终效果.当然,还有一些隐含的影响教学的因素,如师生心理状态、自然环境等.

1.教学主体与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搭建在教学主客体之间的桥梁,这座桥梁建构的巧妙性以及实用性将是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教学活动作为人的特殊的实践认知活动,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活动中都表现出了各自的主体性,或者必须得表现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一些特性才可以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达成目标.教师是“教”的主体,其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研究上、对教材的钻研上、对教学内容的加工与呈现方式的运用上、对教学方法的筛选与设计上、对教学媒体的选择和有效地利用上等.在这些过程中,教师参杂了自己的“个性”,因此,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资源大致相同的情况下,面对相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师“教”的时候教学效果也往往大不相同.学生的主体性则体现在其获取知识的动态性和主动性上,新课程改革下,要求学生的学习必须做出由过去直接“吞鱼”到现在的“渔获→解剖→烹饪→享用”等一系列变化.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不管是借助于自己的肢体,还是五官获取信息,或是用大脑进行思维,总之,都得自己亲自出马,而不是守株待兔,改变静静地坐着等待教师“改造”的局面.之所以要对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进行说明,是因为任何教学媒体,教学工具只有被主体所运用才能显示出其具有的功用.意在凸显出学生在教学中“学”的主体性地位,从而为学生更多地接触和使用教学媒体打开思路,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学媒体更多地被教师掌握,甚至是“独霸”的局面. 2.教学客体与教学媒体

叶澜教授在谈及教学时说:“教育内容的组成十分丰富多彩,从设计的范围来说,包括人类社会各种领域活动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技巧;从其价值来说,它具有发展人的智慧、品德、体力、审美能力和劳动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就其表现形态来说,有物质的、符号的、精神的、行为的.”[5]

虽然,“知识”长期以来被当作是教学活动所要认知的客体的(教学内容)代表,但绝非全部.知识之外,教学的认知客体还包括未以文字形式出现的在教学活动中师生自身素质所发生的“内隐的变化”.它不同于知识,能够直接被测量,但其却是存在的.例如:能力、人格、气质、价值观、情感、态度等较知识更为抽象的概念.尤其在新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之下,能力、人格、气质、价值观、情感、态度等更加成为课堂教学目的和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教学活动“作用”的主要对象.事实上,包括传统的教学在内的任何教学中,以上提到的内容无时不刻不在发展与变化.他们都是教学活动产生效果的对象,也就是教学活动的客体(教学内容),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形成人”的价值.

在教学发展史上,新的教学内容的出现以及对认知要求的提高,总是作为重要的刺激力量,对新的教学媒体的产生和在教学中的投入使用产生促进作用.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新的教学媒体的产生促进教学认知活动更加高效且深入地进行,而新的教学内容的出现以及教学认知深化的要求又刺激产生新的教学媒体,并作为教学认知活动的有力工具和借助.教学客体与教学媒体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教学的本质是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而要获得好的发展,就得在对其了解、认识的基础上借助于先进的教学媒体,制定出有利于其发展的“教学环境”.于是,在教学中,要实现以上方面的发展,教学主体就得对其进行研究,形成对发展起点的认识.

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深度在不停地更新和发展,这是一个永恒规律.那么,要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得善于借助新的,处于教育教学发展前沿的工具和媒介,这是教学内在质的规定性、规律性所提出的必然要求.

综上所述:教学主体、教学客体、教学媒体的关系可以用图2表示.

图2 教学主体、教学客体、教学媒体的关系图

三、多媒体教学的本质

多媒体教学就是运用多种教学媒体作为支撑以实现教学更好地进行,取得更优效果的教学.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完全是基于教学有效性和需求的考虑.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类整体认知水平和认知需求的提高,教学水平和要求与之同步,不断适应.尤其在自然科学的教学中,往往要深入到“知识”内部去认知,就得依靠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和媒介.现代教育技术的借助和运用,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得知识的呈现生动化、形象化、本原化.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物教学中“人体”这一部分,各级各类学校基本上都配备有“实物模型”.同样的教学内容,多年前主要单纯依靠教师的讲授来完成,现在只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大胆地对实物进行“解剖操作”、“器官重组”或是“外科手术”,外加文字资料的辅助说明,教学任务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相比之下,不管是在教学的难易上还是教学效果上,新媒体的出现和运用使得教学发生了质的飞跃.

对于多媒体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在意识上“约定俗成”地认为多媒体教学就是有电子计算机参与的教学(CAI),这种认识显然有它的牵强性和欠当性.对于多媒体教学,我们至少应该从两个层次的水平和实际需要去理解.一是在教学中运用到了多种媒体,不强调电子计算机或是其它电化教学媒体的参与;二是有电子计算机参与,并且配套有其他教学媒体的教学(在农村学校一般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现在我们习惯上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更多的就是指运用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即:计算机辅助教学(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只能说,有电子计算机这个关键性媒体参与的“多媒体教学”是多媒体教学的其中一种.但它所具有的优势和更优化的教学效果,在现阶段教学中颇受欢迎,且占据着重要位置.

四、应重视现代信息教育技术

人类的21世纪已悄悄地走过了十几年.信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冲击可谓无处不在、日益加剧,人类正在走向全面的、难以抗拒的信息化时代.信息化使得人们的生活高效而便捷,使人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和解读生命.信息和技术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根本生产力和动力,正快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作为文明传承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信息化时代,也须以有效的方式和最优化的程度与“信息”进行有机结合.教育信息化既是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性的必然诉求.教育作为人类社会较为独特的生产的方式和方法,“工具”同样是最为活跃和革命性的因素,而信息化时代提供给教育的最有力和有用的工具莫过于“信息”本身,包括师生的信息化观念,师生的信息操作技术,学校的信息化设备等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可见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和教育信息化道路之必然.

作为一线的教师,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将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信息化教学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如果教师不能进行教育信息化观念的及时更新和信息化技术的及时跟进,学校不能提供必须的信息化硬件和软件的设备支撑,在信息化进程的浪潮之前,将如何去建设未来教育的大厦?教育信息化在未来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势必会比当下更为重要.所以,须用发展、变化、前进的眼光去分析和对待.

相关论文

巧用多媒体促进语文教学

本论文为多媒体类发表教学论文,关于巧用多媒体促进语文教学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可用于多媒体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

巧用多媒体优化英语教学

关于多媒体及自主学习及多媒体技术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多媒体方面教育教学改革论文,关于巧用多媒体优化英语教学相关论文范文。

多媒体运用也应遵循教学规律

这篇多媒体论文范文属于小学教学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多媒体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与多媒体运用也应遵循教学规律相关课堂教学艺术论文。。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教学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大学生相关有关政治的论文,关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教学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学生及思想政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