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的设计

时间:2024-02-08 点赞:45022 浏览:8616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于历史课及课堂教学及心理学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历史课类免费教学论文,关于历史课堂教学的设计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对写作历史课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关 键 词 ]设计思考,感觉,故事,分镜表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5—0020—10

教好一门课,老师一定要多读书,尤其是历史课.读书,对历史老师而言,不只是读历史书,泛观博览,涉猎愈广,受益也就愈多.我每周上课的“开场白”就是利用十分钟,谈一本非历史,也非小说的课外书,这些书多属具有一定深度的一般性读物.一个学期下来,也要学生做点反馈,请他们在期末测验卷上推荐一本书给我.有一位同学写了《设计思考与改造世界》,他只说了一句话:“这个学期老师推荐了各类的书给我们,但没有设计方面的,我就推荐一本这方面的书给老师.”我从网上看到这本书的介绍,立即订购了一本.

我觉得提姆·布朗的《设计思考与改造世界》是一本很重要的书.“设计思考”的对象不是一件事物,而是一个结构;只有通过新的结构,事情方有新的面貌,在让它更有效率之外,而且更有意义.因为它是结构,就不是一个物品、一门课程,而是一个与人生有关的活动,让人们在这个自然环境里生活得更美好.我觉得这本书的“理论”很好,它是深刻的、优美的,而且充满道德关怀.此外,它在工作流程上的具体建议,更让人十分佩服.它告诉我们怎么做手上的事才能具有调整、改进、创新的功效;这些建议几乎让任何一项新设计,可以立即着手去做.当然条件的要求是严苛的,要想满足,并非易事.我一面读一面想,我们是否可以借用它的论点,思考一下历史课的教学应该如何设计.全书谈及教学之处甚少,但颇精要.请读下列这段文字:

欧蒙戴尔(Ormondale)公立小学,位于富裕的湾区波特拉谷.该校的教职员坚信,“我们不能用十八世纪的方法来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学子”.欧蒙戴尔和我们的企业客户相反,它要的不是设计完成的计划,而是一个容易执行的流程,协助将来的计划执行者,也就是老师,自行设计.团队展开脑力激荡,带领工作营,建立课程模式,同时进行模拟观察,对象从野生动物保护网络到摩门教会食物配送网络等机构.如今,欧蒙戴尔的老师们已根据“研究学习”的共识,发展出一整套工具,致力将学生培养成知识的追求者而不是信息的接受者.这个参与式设计的过程,就是最后成品的真实写照;一个参与式的教学环境.

这段话告诉我们,今天的教学不能再沿袭过去的、陈旧的方式,应该有一个新的设计.设计者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唯有群策群力,方能有所创新.设计的重点已经不再是一门课的讲授方案,而是一个学生学习的“流程”,唯有通过这个流程,学生才能成为知识的追求者.设计出这样的流程,几乎等于营造出一个足以培育21世纪优质公民的教学环境.

我自己也写过一点关于“教学设计”之类的文章,诸如:《关于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想法——以历史思维为例》载《通识教育》第8卷第4期;《历史课堂教学的新程序——故事、阅读与书写》载《台大历史学报》第37期;《一堂课讲完隋唐史的实验——以材料与问题为主的教法演示》载《历史教学》2008年第10期.这些文章,观点十分接近,无非是:一、教学要有清楚的重点,也就是所谓的“具体教学目标”;二、教学之时,随时要想到学生的学习,不能只是老师一味讲自己想讲的东西;三、教学内容要以“问题”的方式提出,适合学生回答的,可以问问学生,不适宜的,老师大可自问自答;四、尽量提供学生喜欢,又有意义的资料,带领学生阅读,进而作简要的讨论;五、不论在课堂上,或下课后,都可以安排需要学生思考的书写作业,在课堂上宜简要,课后可稍加重.我们不妨问问:如果这几点可以构成一个教学的“模式”,依照这个模式教课,成效如何?是否可以成为一门好的历史课?答案应该是:如果切实执行,它会有一定的成效,但今天看来,显然有所不足,今天再谈“教学设计”,就应该超越它,要有一番新的思考.

学生感觉的重要

今天,不论是工业设计或商业设计,思考的重心都是“人”,不再是科技或物品.那么,我们设计课堂教学的重心必然就是学生,而不应再是课程的内容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话,不必等到谈教学设计时再提出.然而,我们不妨想一想,这句话我们落实了吗?我们是怎么落实的?也许我们会很惊讶,这只不过是一句大家熟悉的话语而已.如果说,我们在堂上经常与学生“交流”,有时是问学生问题,有时是带学生阅读,有时让学生报告,可以说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吗?我想只能说是学生在课堂中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扮演重要角色而已,还谈不到成为教学的“中心”.因为尽管这样做,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仍未居于主要地位.

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居于主要地位吗?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对何谓“主要地位”做出界定.我以为,教学决不是都要听学生的,而是应该以学生的学习成就为首要考虑;针对这一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做出所有的配合活动,使得学生能够达到目标,就可以说是把学生置于主要的地位.那么,历史课的学习目标又是什么呢?我的想法是,学生经由学习,非但取得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其能力、观念、态度与修养都有所转化与提升.只有学生觉得,这门课程使我成长,使我与过去不同,感到有所收获而十分喜悦,方能说达到了学习的目标.

一切从学生的立场着想,第一步当然是问学生,你想在历史课中学到什么?学生往往会说,我想在历史课中听到许多有趣的故事,那我们就多讲些有趣的故事吗?这样做,学生是不会有收获的,是达不到学习目标的.不过,这句话透露出一个讯息,那就是历史课有一种十分吸引学生的特点,课程内容可以包含不少有趣的故事.问题是我们需要重视学生的这个想法,以及课程内容的这项特点吗?如果我们觉得有此需要,我们真的要把过去不受重视,或做得很少的“讲故事”,重新予以强调;如果我们这么做,我们的理由又是什么呢?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感觉”,我们不应忽略.进而甚至可说,这门课程中的“感觉”部分,有其重要性,我们应该重视.

学生学习知识性课程,除了语文课,“感觉”长期以来不受重视,历史课亦不例外.何以如此?可能与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有关.一位德国的生物物理学家柯莱思(StefanKlein),在其所著关于脑神经科学的一般读物《不断幸福论》中,说道: 六十年代末期的心理学界把研究情绪的人看成不入流的小朋友,认为认知、思考与行为才是正经的研究主题;感觉或感受?就留给哲学家和诗人去解释吧,它们发自人的内心,似乎完全与外界的眼光无关.

今天的心理学界,主要由于脑神经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似乎与半个世纪前有了很大的歧异.我们再来看看柯莱恩怎么说:

东方哲学在很多方面的见解都与脑部研究所得的知识非常相近:佛教心理学很重视无意识的情绪,神经学也是;而且两者都认为,心灵乃是透过经验塑造而成的——这一点长久以来始终为西方哲学所否认.但佛教心理学认为,有一些无意识的精神活动会透过一道精神大门潜入意识里.对此,今日的神经心理学看法也很类似:情绪是身体组织的无意识状态,感受则是其有意识的感知.

当我们把一种无意识的情绪感受为一种感觉,这时候,我们的大脑皮质也就参与了其中的活动——这是自然界所有构造中最复杂的一种活动.我们不是分子的傀儡.不过我们很容易忽视一件事:我们丰富的内在生活无法在真空中产生.想法与感觉并不是空中楼阁,连梦都不是;它们是非常实在的根基发展而成,而其基础就是化学.

这里只是提及,作为学生学习的心理学理论,已经有了相当可观的变化,我们应该有所知悉.我们不可能深入探讨,但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老生常谈,好像都得到了科学的验证,都让我们不能再一笑置之,而是需要认真对待.诸如下列的话语:

乐趣使人聪明,而无趣很难引发学习动力.

在教室里觉得开心而且可以大笑的学生,比较容易学到东西.脑子以乐趣为驱动力.美国人说得好:“脑袋靠着趣味来维持运转.”(The brain runs on fun)

心理学如此,历史学呢?我看,亦复如此.属于主观的“感觉”“感受”“感动”等,除了见诸陈寅恪、陈垣和钱穆等史学大师的论著,现代历史学者多以其欠缺证据,不够严谨等貌似科学的理由,主动排除,不敢一探.相对而言,“问题意识”则成了研究上必须遵守的金科玉律.研究问题或撰写论文,往往对时代、对事件、对人物、对氛围等均无感觉,只要有了“问题意识”,就可以缀资料而成文,投期刊以发表.这样的论文,一般而言,其贡献在于有关资料巨细靡遗,极其丰富,显示作者无远弗届的搜集能力;其论点必然新颖,至于价值如何,则见仁见智;其推证必合逻辑,至于精彩与否,则不宜奢求;其中几乎是看不到丝毫灵心善感,则可以断言.请问:如果史学真的走进了这样一条窄巷,还有光明的前景吗?于是,有人大声呼吁,要重视“感觉”,不要再一味只讲问题意识了.请读杨念祖所写《新史学》发刊词中的一段话:

我们要提倡“感觉”,首先就要反对不加限定地盲目张扬“问题”的重要,更要警觉用“问题”堆积起一种刻意指向终极目标的专业化“问题意识丛”.“问题意识”如果没有丰富的感觉素材作支撑,同样就是一架支离破碎的白骨,而非有血有肉的人体.

如果您同意,是的,“感觉”很重要.然而,与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似乎可以说:如果学生对历史知识、历史课程内容、历史课堂教法的感觉,老师既不注意,也不关心,更不知道,这样的历史课,应该尚未跨出“学生为学习中心”的第一步.

“选择”与“相信”

“历史”作为一门知识,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它的两层意思:一指过去发生的事情,另一指对,过去发生事情的理解与表述.这是每一位历史老师必须时时铭记心中,学生也应该清楚认识的重要概念.我们可以想一下,如果学校的历史老师不清楚两者的分别,不理解我们的历史知识指的是第二层意思,而不是第一层意思,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如果,这位老师不会理解“历史”是建构的知识,是历史家的工作,还以为历史就是过去的事情,教科书上的叙述就是简要的记载,我们可说,老师尚且不知历史知识为何物,不得其门而入,学生虽然上着历史课,其实并未得到真正的历史知识.

历史既是历史家工作的产物,那么,历史家怎样进行他的工作呢?简单说来,不过是问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搜集有关的资料,选出作为证据者加以分析、论证,回答所问的问题,并加以表述.其实,任何一门学问,其方法也大多如此,不独历史为然.1939年,波赫士(Jerge Luis Bes)写道:“历史的真实不是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是我们认为已经发生的事情.”这句话给我们一些启发与联想,我们可以说,如果历史的真实在于它的第二层意思的话,那么,对于过去事情的理解,也就是一种“认为”或“相信”而已.

历史家研究一个问题,要搜集资料,要从浩瀚的文字、实物等资料中选出他需要悉心研读的范围,这是一个选择;再从仔细探究过的资料中找出作为证据的部分,又是一次选择;最后经由论证达成的见解,不过是他所相信的而已.这么说,历史家的工作,可以说是一种“选择”与“相信”的过程.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略作说明.《史记·五帝本纪》的“太史公日”,是司马迁写完第一篇之后所作的简要回顾:

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司马迁对于他所见到的资料以及有关情况,有所说明.《尚书》始于《尧典》,许多儒者不信五帝为真有其事,似乎史书应该从尧写起的看法,司马迁并不同意.他举出资料上的理由,也举出亲至各地,采访所得的信息,说明历史从《尚书》的尧典写起,并不恰当.他也借此归纳出撰写历史的八字真言:“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前四字

关于历史课及课堂教学及心理学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历史课类免费教学论文,关于历史课堂教学的设计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对写作历史课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可说是“选择”,后四字则是“相信”.

这里不是谈史学方法的场合,我也没有任何谈历史理论的企图.我举出这些基本观念与进一步的想法,还是想要回到课堂教学上.我的意见仅是,我们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述,是否经过自己的“选择”,并把自己“相信”的内容,讲给学生?试想,如果老师照本宣科,未经任何选择,或拿着课本,或对着PPT,喃喃自语一些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学生坐在下面,会得到些什么?相反,如果我们真的有所选择,真的讲些自己相信的内容,必能触动学生的感觉,让学生有所撼动,进而就有产生转化的可能.我在台湾清华大学的“通鉴选读”课,期末测验,其中一道阅读题目,举出曼古埃尔(Alberto Manguel)的话:“按照波赫士的讲法,塞凡提斯的版本仅仅是修辞学上对历史的推崇,梅纳尔的版本却是一段惊人的文字:历史,按照梅纳尔的讲法,是事实之母.波赫士表示:梅纳尔是与威廉·詹姆斯同一个时代的人,他不把历史定义成调查真相的工作,而把它看成真相的根源.对他来说,历史上的事实并非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是我们相信已经发生的事情.”请学生就上课的所得,写写读后的感想.有一位学生这样写: 对最后一句:“而是我们相信已经发生的事情”最有感触.因为对于历史的想法,到目前为止,似乎就只能停留在那个境界了.然而因为相信两个字,也许能够让我再度扩充自己的世界,这抽象的两个字,却从有意识开始就存在了.小时候,(大)人教我学各种东西,先是我接受或记下,这就是一种相信了.更大一点,就觉得为何那件事就一定是对的,我要把他奉为准则,而去挑战他,这是种寻根的过程,也因为我相信有根本.也最后往往是如同念某段历史文字之后,老师常常赞叹的就是美啊,这样的境界是无法言传的.但这些过程似乎都因为我们选择相信一些实质或抽象的观念而来,我无法明确描述出为何有这种感觉,但我觉得这种能力是可以越磨越敏锐的,让自己从明确的意念上判断出是非,因为唯有相信才能判断出非,或者是将这种感受运用在其他地方,如同此段文字中的相信历史一样,至少我觉得在此作者把历史的高度又再提升了一个层次.

生命科学系四年级赵俊豪

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课,他不是在吸收或接受,而是在选择.他觉得老师讲的这一段内容,颇有趣味、或很有挑战性,受到吸引,开始注意,接下去他觉得很精彩,甚至受到感动.不知不觉,这段内容就印入脑中,久久不能忘去,其实这就是一种相信.学生在历史课中,“相信”的是什么?我们可以说,那就是老师经过“选择”之后,自己“相信”的论点或道理;只有自己相信,话语之中方能展现动人的力量,方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选择“论证”的教学内容

我们既然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就不能不谈.我觉得历史课程中,论证十分重要,因为论证是历史学家的基本工作,历史学者提出的任何一个议论或解说,都要举出资料作为证据;同样地,任何一个议论或解说,都将因为反证的出现而不能成立.我们只要读读钱穆写的《国史大纲》,就可以看到钱先生的观点、看法或意见,都有资料作为支持的依据.当然,《国史大纲》不是我们的教科书,中学的历史课不能全是资料与推证所构成.不过,如果中学的历史课全无论证,完全不涉及著名历史家的重要解释,学生很不容易对“历史”一词的第二层意思有所认知,要他们理解历史是一门建构的知识,也就更加困难了.所以,著名史家的重要解释,应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安排,则要经过一番设计了.

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选择哪些著名的史家与重要的解释呢?就史家来说,如果是现代史家,我们应该考虑学生是否需要知道他们的名字;如果这位史家,其论著足以反映这个时代学术文化的风貌,学生就应该知道,我们就应该介绍,例如:王国维、陈寅恪、陈垣、钱穆、范文澜以及郭廷以等.至于重要的解释,无非是一些史家提出的深刻看法,在历史认知方面,我们今天仍然采用,而且是中学生可以懂得的解释,陈寅恪的“关陇文化本位政策”就是一个例子.今天我们谈北朝隋唐的历史,“关陇集团”几乎是无法避免,也是使用起来最为方便的词汇,这个词汇来自这项政策,既是陈先生在历史学的重大贡献,也是我们认知这一段历史的关键所在,况且论证并不复杂,中学生只要细心,应可理解.陈先生的解释,最为简要地叙述,就是下列的文字:

宇文氏苟欲抗衡高氏及萧梁,除整军务农,力图富强等充实物质之政策外,必应别有精神上独立自成一系统之文化政策,其作用既能文饰辅助其物质即整军务农政策之进行,更可以维系其关陇辖境以内之胡汉诸族之人心,使其融合成为一家,以关陇地域为本位之坚强团体.此关陇文化本位之政策,范围甚广包括甚众,要言之,即阳傅周礼经典制度之文,阴适关陇胡汉文化现状之实而已.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陈先生举出宇文泰的西魏政权,物质条件方面,不是高欢东魏的对手,文化水准方面,更远不及萧衍的梁朝.宇文泰面对两大强敌,弱势十分明显,如何增强实力,事关存亡,必须有一些应对的做法,这就是苏绰为他拟定策略的主要背景.此一政策的要点,在整军务农等实际作为之外,提出一套说辞,以周文化发源地为号召,团结关陇人士,形成一个坚强的团体.而实际作法,则是建立一些名义上继承周代政制,实际上沿袭当地习俗,杂糅胡汉的制度,府兵制实际上是鲜卑的部落兵制,却冠上“柱国”等取自《周礼》的名号,即是一例,亦是一证.西魏的继承者北周,并灭北齐,杨坚篡周,建立隋朝,灭陈,统一天下,直至武则天时,雄踞政坛150年的关陇集团,方才走下历史舞台.

陈寅恪关于“关陇集团”的描述,真是非常精彩的历史解释,我们不把陈先生的论证讲给学生听,实在是太可惜了.我写过一篇小文章《也谈2007年高考历史科中的陈寅恪题》(《中学历史教学》2008年第7期),谈了一点关于这道题目的个人看法,我尤其喜欢这道题目开头的六个字“史学家陈寅恪”,我认为“陈寅恪的名字尽管在教科书中已不见了踪影,仍然是每一个高中生应该知道的,如果以前未曾听闻陈氏大名,在考卷上首次见到,也不嫌晚”.着眼即在于经由陈寅恪接触历史知识上的精彩论证.

选择“动人”的教学内容

论证属于理性的认知,在历史学习上十分重要,无人可以否定.不过,属于感性的感情、感受、感动等,也不能完全划归文学、艺术与宗教,在历史课堂上仍应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学生对于这门课程、这种知识的感觉,主要来自感性的动人而非理l生的认知.于是,我们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足以动人的教材,就成了不可或缺的选项.当然,我们都知道,动人的教材最具有吸引力,也最容易获得到学生的喜欢.只是吸引学生,让他们喜欢还是不够,我们要借由教学方法,让教材发挥出动容的力量,足以撼动学生,期待他们有所转化.

我们应该了解,这种足以发挥动人力量的教材并不很多,见到这类教材应该善加利用.再说,学生也不是只要读过这段资料,或听过这个故事,就会有所感动;感动需要酝酿的过程,感动的心是逐渐培养出来的.

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如果时间非常有限,我们怎么讲述他呢?隆中对、赤壁之战、出师表、六出祁山等都可一谈,但我认为孔明的治蜀,仍是最为感人的篇章.我们读读《资治通鉴》的记载:

(诸葛)亮自校簿书,主薄杨颙直入,谏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今有人,使奴执耕稼,婢典炊爨,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私业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饮食而已.忽一旦尽欲以身亲其役,不复付任,劳其体力,为此碎务,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奴婢鸡狗哉?失为家主之法也.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故丙吉不问横道死人而忧牛喘,陈平不肯知钱谷之数,云‘自有主者’,彼诚达于位分之体也.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终日,不亦劳乎!”亮谢之.及颐卒,亮垂泣三日. 我们读了这段记载,感觉诸葛亮为了治好蜀国,好辛苦,好累!整天流汗工作,做些基层员吏应该做的事情.杨颙的劝谏,道理分明,以孔明之明,不可能不理解,但为何他以主人之尊,仍然做着奴婢牛马的工作?杨颙劝谏,他未辩驳,亦未听从,杨颞死,他为何哭了三天?可以问问学生.这个问题,王夫之谈得最好,他在《读通鉴论》中说:

等蜀所得收罗以为己用者,江湘巴蜀之士耳.楚之士轻,蜀之士躁.等军不治而惟公治之,民不理而惟公理之,政不平而惟公平之,财不足而惟公足之.任李严而严乱其纪,任马谡而谡败其功.公不得已而察察于纤微以为吁谟大猷之累,岂得已乎!,夫大有为于天下者,必下有人而上有君,而公之托身于先主也,非信先主之可为少康、光武也,耻与荀或、郭嘉见役于曹氏;以先主方受衣带之诏,义所可从而依之也.上非再造之君,下无分猷之士,孤行其志焉耳.向令庞统、法正,不即于溘亡,徐庶、崔州平,未成乖散,先主推心置腹,使关羽之傲,李严之险,无得问焉.领袖群才,各效其用,公亦何用此营营为也.公之泣杨颙,盖自悼也.

诸葛亮是在哭他自己.他理想高远,一心追求,但上无明君,下乏贤佐,只有戮力以赴,工作不论巨细,一概自己承担.杨颙之言,他完全理解,他的艰难处境,不足以为外人道,只能借杨颙之死,垂泣三日,一泄心中之苦.三国之中,蜀地最小,蜀民最少,国势最弱,但蜀地呈现之治绩,展现之精神,魏、吴远远远不如,也是诸葛亮鞠躬尽瘁的最佳报答.我们玩味《通鉴》的这一段文字中,清楚看到诸葛亮真是辛苦啊!辛苦得令人心痛啊!

这个问题,我问过学生.一位经济系三年级的学生(林嘉玟),举手回答:“诸葛亮事必躬亲,是因为蜀地人才有限,他不得不亲自操持.杨颙死,他哭了三天,不是哭杨颙,而是哭自己处境的艰难.”这位女同学,上课时专注的神情,至今我仍印象深刻.这应是她可以立即进入时代的情景,人们的心中,得到与王夫之相同看法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位物理系三年级的学生(汪佳颖),在考卷中写道:“老师上课讲的那些故事我也认为能帮助了解时代的背景与想法.至今讲诸葛亮的那节课,我仍深印脑海,我那时深受感动.”

感觉、感受、感动,这些属于情感的内容,应是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人类学家露思·贝哈(Ruth Behar)说:“虽然你称呼它情感,称呼它维多利亚时期和十九世纪,但我说,不让你伤心的人类学就不值得从事.”我想,今天看历史学,亦应如此.,

讲故事的“意义”

在历史课中应该多讲些故事,目的无非招徕学生,把他们引领到过去的世界.在那里,他们看到许许多多动人的景色,诸如雄浑壮阔的崇山峻岭,勤劳朴实的农村牧区,也看到精致华美的亭台楼阁,纤雅秀丽的花草虫鱼等等,以及那舞台上一幕幕撼人心弦的演出.故事该怎么讲,要点为何,我写过一篇小文《引学生神游古代中国——以“讲故事”为途径》(《历史月刊》2009年第9期),略述己见,敬请参阅.该文也提及故事的意义,但与我在此处使用几乎同样的词汇,重点却不相同.此处不谈一个故事本身的意义为何,而在于我们为什么要讲故事,我们做这件事的目的何在.

提姆·布朗十分重视“说故事”,特立一章“散播讯息,或说故事的重要性”,举出许多实例,详加说明.此处引用几句概念性的话语:

多数人都是用故事将想法组成脉络,赋予意义.因此,人类说故事的能力,自然会在设计思考这种以人为中心的问题解决策略中,扮演重要角色.

要把一个好故事说得漂亮生动,一定要传递出打动情感的力量.

设计思考家的工具箱里必须要有说故事的这项法宝——这里指的不是井然有序,有开头、有剧情发展、有结尾的那种故事,而照持续铺陈、终结无限的叙述,可以让人们融入其中,进而自行伸发展,写出各自的结局.

这些话我们可以归纳出几个重点,一是说故事是一种能力,一种自古以来就扮演重要角色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用于许多方面.这让我们联想到,说故事的能力,担任课堂教学的老师不可缺少,担任历史教学的老师,更是不可少.二是这种能力,不是口才,不是讲话流畅与风趣,而是情感的流露,只有情意真挚,方有动人的力量.三是说故事的目的,不仅仅是打动听者,引起共鸣而已,更重要的是让听者参与到说故事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故事也说出来,让这个故事可以延续下去.当然,成为延续这个故事的听者,也会受到故事的感染,而会有所转化.

我们或许可以问一个问题:如何说故事才是情真意挚?一定要说得慷慨激昂吗?还是眼泛泪光?如果说者真有此心此感,未尝不可.有一个观点可以提出一谈,那就是我们讲述历史,一定要尽量不带个人情感的“客观描述”吗?我想,这是20世纪大多数时间学术界的要求,只是到了20世纪结束之时,学者反省长期以来这个要求的成果不能让人满意,于是,带有个人因素的主观描述,就成了解弊的良方,当然,这么做也有其甚高的要求,不是容易做到的.关于

关于历史课及课堂教学及心理学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历史课类免费教学论文,关于历史课堂教学的设计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对写作历史课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这个转变,露思·贝哈作了很好的说明,值得一读:

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在学术领域中(从文学批评到人类学、法学),居领导地位的典范传统上都要求距离、客观性及抽象.最严重的罪便是“太过个人”.等想出有趣的方法好在自己的文本中定位自己,绝不是件容易的事.用易受伤的方式来书写一个复杂念头的各种衍生结果,与用不易受伤及有距离的方式来书写所需要的技巧、精妙及意愿是一样多的;我甚至会说前者得花费更多技巧.在一份不易受伤的文本中,可能发生的最糟情况只是它很无趣.但当一个作者让自己易受伤,所付出的代价是更高的:无趣的自我揭露(即无法感动读者),不只令人尴尬,还是一种耻辱.等那不需要完整的自传,但需要敏锐认知自我中哪些面向是最重要的透镜,可借以理解这个世界,特别是自己研究的主题.自我揭露的主题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使用个人的叙述方式,反而是因为鲜少去使用,亦即未仔细检查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智性及情感的连结.

易受伤者,感情流露,不辞主观的书写;不易受伤者,保持距离,尽量客观的书写.贝哈显然认为主观的书写,其价值胜于客观的书写,只是要求更高,更为不易而已.文中所说“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我们也可以视为“作者与读者”,用于课堂教学,就成了“老师与学生”.讲故事的时候,讲者老师与听者学生之间的智性与情感的连结,认知与处理是否得宜,应是能否达成目的的关键所在.至于“讲故事”的最高目的是什么?我觉得曼古埃尔《书中的秘境》一书封面上的一句话,“故事能不能够改变我们和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就是最好的问题.如何做到呢?作者的意见在全书的最后一句,也就是他在2007年加拿大梅西公民讲座的最后一句话,揭示出来: 故事唯一有办法做到的事情,就是时而出于难以逆料的理由,向我们阐明那种愚蠢和贪婪,并且提醒我们要对自己日益完备的科技提高警觉.故事能够为苦难者带来慰藉,字句则可表达出我们的经验.故事可以告诉我们,我们自己是谁,以及我们在其中筛落的沙漏到底是什么东西,也建议各种方法供我们想象出一个未来的情况.那未必意味着幸福美满的结局,却或许能够替我们提供一些途径,让我们在这个备受的地球上面一同继续存活下去.

故事的目的,既有高远的理想,也切合我们的实际生活,我们应该有把它讲好的责任.

“分镜表”的运用

《设计思考与改造世界》这本书还提到“分镜表”.我们知道“分镜表”是一个关于电影拍摄的术语,怎么与设计思考有关呢?让我们来看看布朗的说辞吧:

很久以前,当电影只是剧场的录像版本时,把剧本直接拍成电影是顺理成章之事.不过,随着导演的野心越来越大,以及观众的要求越来越多,电影开始采用多角摄影机和特效.分镜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作为电影开拍之前的安排准备,确认所有的场景都想清楚了,没有任何遗漏,不会让导演进到剪辑室发现某个重要角度偏了,或漏了某个关键镜头.随着电影制作越来越洗练,特别是迪斯尼动画的带头冲锋下,分镜表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它变成一个原型工具,让动画绘制者可以展开细部工作展开之前,先确认故事的完整性.今天,由于精致昂贵的数字特效几乎主宰了好莱坞,电影制作者也跟着采用计算机分镜表和“动态脚本”来测试每个镜头的动作,接着才开始准备实物.从电影和其他创意产业借来的种种技术,告诉我们可以如何为非实体经验制作原形.脚本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一种说故事的形式,利用文字或图片来描述未来的可能情况或状态.

历史课可以看作是一次时光的旅程,老师带着学生前往一处过去的世界,去看看那里或是雄奇,或是秀丽的景色.老师要不时问问学生:你看到了吗?你用想象力的眼睛看到了吗?如果学生说:没有,我看不到;或说看到了,但很模糊.原因在于老师展示的图像不够完整,有欠清晰;学生就是再用心,仍不能感受到那些动人的情景.

如何能够勾勒出完整清晰的图像?我们不妨也借用“分镜表”的观念,把我们要描述的图像,预先用想象的笔绘制出来.“分镜表”指插画家将每一镜头以漫画画出每一角色、场景在摄影机里拍摄成的模样.据说,导演布莱恩·狄帕马在拍《铁面无私》的时候,就用画得十分精细的分镜表,早在片子开拍前几个月,就带工作团队把整部片子的制作先走上一遍,一名制作人还形容他的分镜表根本“就像最后拍好的电影先由火柴人演出回放”.我们当然知道,课堂教课与拍电影是相去甚远的两件事,目前老师基本上是单兵作战,没有“团队”支持,需要的经费更是天差地别,其影响之大小也可用天差地别来形容.不过,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决定图像要作怎样的呈现,都是老师和导演要做的事,看来差别不大.所以,我们教课前的准备工作,不妨参考导演使用分镜表的做法,做出教学的设计.


2011年7月,台大历史系学生主办的“史学营”,要我为参加的高中生上一堂90分钟的课.我把这堂课定名于“观看北宋”,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带高中生去观看那个时代的大事,用想象力的眼睛去看.怎么看呢?我只是用口头描述,也就是说故事的方法,勾勒出当时的情景,特别是人们心中的想法.我不用一份资料,他们不需阅读任何文字,这与过去强调资料与阅读,在教学方法上呈现两种不同的取向与途径.我提供给参加活动的学生的讲纲,就称之为“观看北宋的分镜处理”.例如:“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我的分镜处理是:

1.这件事的“大图像”

后周世宗英年猝逝,国君年幼,主少国疑.

2.黄袍加身前夜的密谈

将领们的理由是什么?赵匡胤的条件是什么?

3.大军回到京城时的状况

人们听到大军回京,想到什么?看到什么?

4.这件事的“历史意义”

第一点由我讲述,第四点向学生提问,要观看的是第二、三点.黄袍加身,我们不谈这个动作,不讨论这黄袍是何人带去的,而是谈前夜的事,将领们要拥戴主帅,赵匡胤的条件是不杀掉小皇帝,不欺负朝廷官员,不骚扰平民百姓,属下当然同意.于是汴京城内百姓初听兵变,以为又像过去那样会抢掠三日,即所谓“夯市”,没料到回营的军队却纪律森严,秋毫未犯,真是感到“时代不同了”,而这也是此事件的“意义”所在.

工作团队的组成

今天我们谈设计思考,而不再谈设计,表明已经不是某一个人的工作,而是一个团队的工作.如果,我们的目标在于历史课堂教学的创新,这个团队要怎样组成呢?首先,历史老师担任主角是毋庸置疑的,必然居于团队中的核心地位.其次,在设计思考的观念中,不论商业设计或工业设计,消费者的地位很重要,他们的想法、态度、感觉,一定要纳入思考之中.略作比拟,学生就是教学中的“消费者”,学生的意见十分重要,必须纳入工作团队之中.第三,我们看看今天设计思考的“团队”是如何组成的,我们大可加以仿效.布朗说:“今天,设计师和其他工作者携手合作的情形已十分普遍,对象包括心理学家和民族学家、工程师和科学家、行销和企业专家,以及作家和电影制片等.上述这些领域以及其他更多学科,长久以来都对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发展贡献良多,不过一直到今天,我们才把他们聚集在同一个团队,同一个空间里一起合作,而且用同一套流程.”这些话告诉我们,只有历史课堂的学生是不够的,是难以有创新表现的,必须扩大范围,聘请高手.当然,我们限于自身的环境,不可能请些科学家、作家、电影制片等.但是,我们可以就近延揽,同校熟悉教育、心理的老师,对于教学改革具有热情的老师,我们都应该敦入这个工作团队.

我们怎么才能把一个“团队”带起来?也许主事的老师需要有一些素养,例如史学的专业素养,专业素养不足,是挑不起这副重担的.不过,只要有心,任何困难均可克服,史学专业素养的提升,不过是利用时间,下点工夫而已.关键在于多读书,读重要的书,读懂书中的方法与精义,而不一定非去考研究所,得硕士、博士学位不可.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老师的学问不够充实,态度有欠真诚,学生是心知肚明的.另外,老师最好有多方面的兴趣,这里指的“兴趣”仍应与课程有关,而不是尝美食、住民宿之类的吃喝玩乐.简单说来,无非是较为宽广的阅读兴趣,从阅读有深度、有意义的书籍中,既享受阅读乐趣,又可以不时接受刺激,得到启发,可以突然想到很有意思的新“点子”. 学生应该在团队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学生在工作团队中可以做些什么事呢?我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教材的讨论者,老师在上课前,或许可以把要谈的问题,要用的资料与要讲的故事等,先与团队中的学生讨论,请学生发表意见,听听学生的想法与理由,再作取舍.如果学生的想法很精彩,理由很坚实,老师大可以拨出一点讲课的时间,让这位学生向班上同学讲述他何以会做这样的选择.总之,课堂教学可以是一个经过商讨的“设计”,学生可以是设计中的参与者.我想,当学生进入设计教材的“流程”,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分子,他的学习意愿将被激起,就会走上知识追求者的道路.

我们欢迎其他学科的同事参与设计思考,只要他有参与的意愿与热忱.他们从自身教学经验得出的看法,可以提供我们许多具有启发的思考,又能指出我们未能察觉的盲点.如果学校中出现了这样的工作团队,教学环境将会有很大的改变,新的校园文化因而产生,也许这是我们敦请其他科目老师参加工作团队,最具有意义的地方.

布朗在“体验的设计,或将构想付诸执行”一章的最后一段话,应该是任何一个工作团队在付诸执行时,都是需要铭记于心的.

最精彩,最成功的体验品牌有许多共通之处,或许可以提供我们一些指南.首先,成功的体验需要消费者积极参与.其次,在本身就奉行体验文化的组织中的员工,最可能提供真实、道地令人信服的顾客体验.第三,每个接触点都必须彻底地执行(要以制造德国工或瑞士表那样的仔细程度)来设计体验,操作体验.

这里所说的“消费者”,我们可以比作学生;“组织中的员工”就是学校的老师,老师既可以回想自己当学生时的上课体验,也可以去观摩其他老师的上课,体验一下.最后说到执行的态度,让我们想到,不论是教材选取、教法安排等,工作团队都应该力求仔细,每一个接触点都要想得尽量周密,做得尽量完善.

小结

今天的世界,许多方面出现新的事物、呈现新的风貌,不论是让我们欣喜或哀痛,我们都可以感到,环境的急骤变动,致使过去熟悉的、常用的方法,已经不再发挥昔日的成效,我们必须有所调整、改进与创新了.

创新的构想,往往与实际情况落差甚大,非但不是一蹴可及,甚至让人怀疑是否可行.不过,我们可以把这个构想当成一个追求的理想,让我们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再说,世界在变动,未来的日子看来更为艰难,周遭的人们无不为了自我追求而殚精竭虑,我们怎能忘了自身所负的责任呢?我的意思只是,作为一个老师,在教学方面应该,甚至必须有一个“理想”,您可以完全不同意本文提出的创新构想,但您应该有一个您所认可的创新构想.

本文只是借设计思考之名,提出一些建构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概念,并略作说明.这些概念,如:感觉、选择、论证、动人、说故事以及分镜表等,都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互相渗透,多方重叠的.依据这些概念,或再加以增删,从事课程内容的规划,其间有许多细节上的、技术上的问题需要处理,这将是工作团队所面对的挑战,正是设计工作最需要集思广益的地方,也是商讨之时,争辩最多,事后回想,最为有趣的地方.我相信,只要抱有改革与创新的热忱,奔赴共同的目标,努力的成效必将涌现.

[作者简介]张元,男,1941年生,河北广宗人,中国台湾清华大学荣誉退休教授,主要从事宋史及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全骛颉]

相关论文

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看法

该文为关于课堂教学毕业论文题目范文,与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看法相关学期教学论文,可作为信息技术教学专业课堂教学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关于初中历史及课堂教学及初中历史有效教学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初中历史方面教育教学论文选题,关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相关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结束设计

为您写课堂教学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课堂教学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与语文课堂教学结束设计相关论文范文文献,包括关于课堂教学及语文教学。

历史课堂教学技巧

该文是幼儿园教学专业历史课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历史课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历史课堂教学技巧相关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历史课及课堂。

分组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这是一篇学生类有关本科论文范文,与分组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相关硕士学位论文。是论文提纲专业与学生及中学生及互联网方面相关的免费。

如何实施历史课堂教学

本文是一篇德育教育论文范文,德育教育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如何实施历史课堂教学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德育教育及学生及教育改革。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

关于课堂教学及学生及教师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课堂教学方面有关教学论文格式,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相关论文范文例文,对写。

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该文是多媒体教学专业历史课堂教学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历史课堂教学方面毕业论文题目,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相关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