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改必修

时间:2024-01-15 点赞:48017 浏览:93880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审美教育论文范文,审美教育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高中语文课改必修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审美教育及语文课程及语文教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审美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

【课例呈现】

本节课由杜林老师执教,授课班级:5班.

经过指导教师和执教老师商讨,本课时执教内容为“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诗两首》之《雨巷》”.

这次课例的内容是通过对诗歌的整体感受,引导学生在赏析诗歌的过程中注重对诗歌意象的把握,在把握意象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感受诗歌的美,进而体味诗人的情感.尤其是对朦胧诗,引导学生就诗歌的主要意象进行探讨,感受朦胧诗的独特之处.

【教学目标】

①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把握意象;

②激活学生感知、想象、能力;

③掌握朗读的方法.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问题法、演绎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到阴雨的天气,天是湿漉漉的,地是湿漉漉的,让我们的心情不由得也有几分湿漉漉的.雨总是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无可名状的哀伤,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又很难准确把握,用语言传神地表达,“雨巷诗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雨巷》.

二、诵读.对诗文的整体把握

1.请一位学生朗读.读完之后请几位学生谈他们的第一印象,并由此引申出读诗的第一个方法“诵读”和注重第一印象.2~3个学生可能会提到“忧愁、忧伤、凄清、冷寂”等等.教师板书.

2.全体诵读.

三、分析意象

1.雨和雨巷

由上面的总结顺势引出:同学们去过江南吗江南的雨巷有何特点江南的雨有何特点和北方的雨有区别没有教师展示PPT.(写江南雨的诗词,片段)

读PPT上的文字之后明确地把握江南雨的特点.(细雨如愁)

再看有关江南的小巷的PPT.

明确:在这么一条巷子里,在细雨如愁的日子里走过这样的一条小巷是什么感觉.在头脑里再次浮现、能否浮现出江南雨巷是一种什么样的图景

请学生回答后总结.

2.丁香

在这样的一条小巷中作者希望逢着一个什么样的姑娘为什么是丁香一样的姑娘而不是别的作者用丁香肯定是有他的用意的,丁香有什么特点谁了解丁香(请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PPT(丁香花).

只看丁香花的图片是远远不够的,到底丁香在诗词中象征什么

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4讲解丁香的象征意义.

明确: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愁心,象征美丽、高洁、愁怨.

四、再次诵读.体昧情感

请一位同学读之后,请同学评价,评价后再读.教师指出诵读的一些方法(停顿、重读、语气等).

教师范读,学生配乐诵读.

总结:这些情感的体味都源于诗人对意象的选择,“雨巷”由雨和巷组成,雨又特别是江南的雨,烟雨朦胧,细雨如愁,小巷曲折悠长、冷清,综合起来带给我们朦胧和略带忧伤的美感.

板书:情由境生.

五、品味探究

我们已经体味到诗人带给我们的忧愁哀怨的情感.

早在《尚书》里就提到了“诗言志,歌咏言”,诗人写诗是要将自己的心志诉诸笔端,《雨巷》也不例外,我们在感知情感基调的基础上去感悟一下诗人到底要诉怎样的心志

我们体味到诗人的愁,诗人为什么愁(是想遇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为什么是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因为姑娘是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化身)

板书“理想”.

那这个“理想”出现没有出现之后和诗人牵手了吗

原文怎么说的(从身旁飘过)

也就是说自己的理想飘走了.

诗人在“理想”走后怎么办(仍旧独自彷徨在这雨巷中)

我们看,诗人是在雨巷里寻找自己的“理想”,“理想”消失后又彷徨在雨巷里.也就是说“雨巷”成了诗人情感的触发点.

那么,“丁香一样的姑娘”有它的象征意味,雨巷呢有吗为了帮组同学们了解,我们看一下诗人有关的情况.


幻灯片:戴望舒的简介.

联系初中学习过的《小橘灯》中对黑暗潮湿山路的描写,结合写作的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补充.

师总结:我们在诵读一首美妙的诗歌的时候,获得的不应该仅仅是心灵瞬间的享受.我们还要掌握和理解文章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的方法.

六、教师小结

这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戴望舒的《雨巷》,想告诉大家的是,读诗首先要注重我们的第一印象,也就是我们的最初的最直观的体验.其次,我们要分析诗歌的意象,这是我们把握诗歌的钥匙.再次,注重诵读,好的诵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诵读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停顿、重读、语气等.

小组评课:

本堂课总的来说,思路很清晰,教学的内容和重点都在课堂上有效地体现出来了,时间的把握上也比较精准,注重了学生的朗读,以读促教,以读领悟、想象,在教学的过程中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理念,教师的仪态大方自然.

存在的问题有:

①诵读的指导不够,学生读的形式比较单一,齐读、自由朗读、齐读,整堂课读的次数多,但是形式上不够.

②诗歌主题的探究上,教师呈现了作者的生平和创作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就诗歌的主题进行探讨是可以的,但最后的结论应该是开放性的,不应该给一个确切的答案,就是说诗歌是在大革命失败之后诗人找不到出路的彷徨、苦闷,应该有多层的解读.

③工具性的缺失.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本堂课上,人文性的东西呈现得太多,而工具性相对缺失.

④教师的板书不够好.

(作者单位重庆市北碚区王朴中学)

相关论文

我区启动大规模高中课改培训等

本文关于义务教育及幼儿园及课外活动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义务教育方面有关论文范文,与我区启动大规模高中课改培训等相关毕业论文。

高中语文课个性化教学探究

为您写语文教师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语文教师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与高中语文课个性化教学探究相关论文范文文献,包括关于语文教师及。

高中数学课改

这篇教学改革论文范文属于论文总结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教学改革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高中数学课改相关论文总结模板。适合教学改革及学。

浅淡高中语文课的学习方法

本文是一篇语文课论文范文,语文课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浅淡高中语文课的学习方法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语文课及中学生及语文学习。

高中政治课改

本文是一篇政治课教学论文范文,政治课教学方面有关电大毕业论文,关于高中政治课改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政治课教学及政治课及教学改。

职中语文课改之我见

本文是一篇语文课堂论文范文,语文课堂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职中语文课改之我见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语文课堂及职中语文教学及新课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