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时间:2024-01-19 点赞:51081 浏览:104790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模具设计论文范文,模具设计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模具设计及实践教学及机械制造类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模具设计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文章以系统化构建高职制造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依据,阐述了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本特征,并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制造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践为例,探讨了“校中厂”型、“厂中校”型、研发型三种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关 键 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

[作者简介]韦林(1973—),女,广西柳江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与制造;陈文勇(1970—),男,广西柳州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与制造;王大红(1971—),男,广西柳州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与制造.(广西柳州545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引入TnPM管理模式推进高职制造类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0JGZ069)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65—02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实践教学基地应以岗位群需要为依据,以产业和企业为依托进行建设.在整个实践教学系统中,搭建一个生产性实训平台,让学生得以完成综合设计制造训练、生产以及技术服务实践,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岗位职业能力的关键所在.

一、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的结构体系

机械制造类专业通常包括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专业.该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初始就业岗位主要有操作工、质量检验员等,发展岗位主要有程序员、工艺工装设计员、车间技术管理人员等.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该类专业课程方案可设计成“1+3”结构体系.其中,“1”是指一个平台,即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其作用是帮助学生建立最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为实施后续专业课程教学,形成综合的职业能力打下坚实基础;“3”是对应操作工、工艺工装设计员以及就业前的综合实践而设置的三个课程模块.相应的,实践教学亦形成“1+3”结构体系,即由“基础实验”—“单项技能训练”—“综合设计制造训练”—“技术服务实践”四个部分构成,形成实验、实训、实习系统化递进的教学体系.

二、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特征

1.生产性或服务性特征.生产性实训基地必须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如企业订单的零件加工,提供产品设计、检测服务等.实训基地通过生产或服务促进基地和企业生产、技术的对接,缩短学校教学与企业实际生产的距离,同时得到一定的经济利益,用于改善教学条件和基地设备设施的维护.生产性实训基地提供的岗位必须是与学生今后工作岗位相同或类似,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场所.

2.企业性特征.所谓具有企业的特征,是指实训基地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具有完整的企业功能机构,具备独立运营的企业组织形式,实现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这些组织机构能够完成订单产品加工,进行工艺分析和设计、质量检测、设备维护维修等工作,同时这些部门还需统筹安排教学与生产任务.

3.教学性特征.所谓具有教学性特征,是指实训基地必须强调其教学功能.生产的计划性与教学的计划性虽难以实现统一、保持一致,但在实训基地进行的实训或实习,是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教学环节,必须能够完成教学总目标中的某一分目标.基地产品的选择、设备配置、生产任务的安排直至排班的组织和监督,都应该兼具教学的特点.

三、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

1.“校中厂”型生产性实训基地.(1)校办工厂模式.校办工厂是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典型代表,即由学院自筹资金注册成立校办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以学院专业教师为技术依托,实施企业生产、管理.校办工厂生产某种产品(如机床),或者承揽企业某种产品的一个或几个生产环节的加工任务,或者承担部分生产服务.由于是企业化生产,所以从设备配置、现场环境、组织机构、管理运作等方面都与企业接轨,实现完全真实的企业环境.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建立了校办机械厂,实行独立经营核算,企业化管理,利用实训基地设备和师资为柳州工程机械集团等企业配套生产装载机车轮的内齿轮、轮边轴、挡块等零件.这些零件的加工不仅有一定难度,并且有稳定的月需求量.此外,机械厂引进广西玉柴发动机齿轮室盖板类产品,形成稳定的工艺流程,达到每天150件的生产能力.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学生在二年级安排8周时间进行生产实习,按照企业生产模式,每天安排两个班次,每班6个小时,在教师带领下,学生全面参与生产.通过参加真实零件生产,学生不仅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对机械制造工艺、刀具、材料、公差与技术测量、数控编程等理论知识有了更全面、准确的理解,而且建立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体验了完整的工作过程.此外,机械厂生产还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承担基地设备维修、实训耗材等支出,实现教学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2)引企入校模式.这种模式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由学校提供场地、基础设施等条件,企业投入资金、设备、技术和师资,由企业自主经营,采用企业化生产、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下,学校投入较少的资金,就可以利用企业资源,做到资金和设备投入有保障,规范管理水平高.这种模式是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模式之一.学院在校内实训基地引入了柳州恒宏模具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中小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业务.该公司投入的设备与学院原有部分设备共同组成了冲压模具设计制造综合实训区,通过该公司承接东风柳汽等汽车企业的模具设计制造任务,模具团队专业教师带领学生一道,与该公司技术人员共同承担模具设计制造工作,既给学生提供了生产性实训的条件,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3)政府资助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这种模式以政府投资为主,学校、企业投资为辅.由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及财政资金,以项目运作方式,统筹规划建设,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承担建设和运行管理任务,政府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实行监控.这种模式可以解决学校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有利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高水平建设,提升实训基地装备和管理水平,可以面向社会、面向同类职业院校及专业,实现资源共享.①柳州市政府推动的“十二五”期间职业教育千万元设备值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就是这种模式.由柳州市教育局、财政局共同作为项目管理部门,由学校进行项目建设申报,以三年为建设期,承建单位与政府签订责任状,明确制定了教学、生产、培训、科研等分年度及总建设目标.其中,学院的“汽车零部件精密制造教学工厂”项目已经获得立项,进入建设期.该项目与广西金创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柳州采艾孚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一个涵盖以盖板类零件为载体的批量生产模式和以活塞支架类零件为载体的制造岛生产模式,兼顾工装制造和产品研发的教学工厂.2.“厂中校”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对于设备投资巨大,生产条件要求高,学校难以独立建设的实训基地,可以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采取在企业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模式.学校可以通过投入部分设备,与企业组成完整的生产线,利用企业的全部生产岗位给学生开展生产性实训,达到以局部换取整体的效果.如学院建立在企业的柳职院—福臻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制造实训基地建设,就是典型的“厂中校”型生产性实训基地.柳州是西南工业重镇,中国汽车零部件加工出口基地,汽车工业成为柳州首个千亿元产业,汽车制造相关企业从业人员在40万人以上.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成为人才需求的热点.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与制造类课程的开设成为该院模具、数控专业的一大特色.而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与制造是高技术、高投入的行业,所需要的生产设备有数控雕铣机、大型数控龙门铣床、大型油压机等,这些设备价格昂贵,单台动辄两三百万元.对于学校来说,要建设具有完整生产工艺流程的此类生产性实训基地在经费投入上难以承受.因此,学院与西南地区的模具设计制造的龙头企业——柳州福臻模具有限公司合作,通过投入有限的资金,在“双赢”的前提下共同组建实训基地.学院投入两台数控龙门铣床精加工设备,放置于福臻公司车间内,用来加强企业在模具精加工工序的加工能力.作为对等条件,福臻公司向学院开放整个模具制造过程的所有岗位.此外,由企业提供场地,学院在福臻厂房内建立一个有50台电脑的多媒体教室,可以满足两个班学生每天进行顶岗实习课程教学任务以及承担企业的部分数字化设计工作.企业可提供20个数控加工岗位、40个钳工岗位、10个设备维修岗位、15个机加工岗位.这样,学院福臻实训基地一次就可以容纳约80个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并且在实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岗位的调换实现整个制造流程的实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二年级学生到福臻基地实施8周的“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顶岗实习”.学生按照企业要求按时上下班,完成师傅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在顶岗工作的过程中,结合企业现场条件,抽出一定时间在福臻厂房内的多媒体教室安排了“覆盖件模具设计与制造”“逆向工程设计”等课程教学,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授课.学生通过这个阶段的顶岗实习与课程教学,接受企业真实环境和企业文化的熏陶,在专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方面明显得到提高.“厂中校”型实训基地建设还存在企业的盈利性目标与学校的公益性目标不一致,企业的生产波动与教学的计划性存在不一致的问题,因此,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建立良好的运行管理机制.


3.研发型生产性实训基地—专业技术中心模式.根据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高职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与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工人不同,不再是以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为主的机械操作者,而是以技术科学为指导的技能型创新人才,是以理论技术和智力技能为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②因此,加强对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

研发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特点是把研究开发和实训教学项目融为一体,把教学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学生通过直接参与产品开发项目或技术服务项目,其创新意识和职业能力都得到极大提升.学院2007年开始建设了企业服务中心,重点服务中小企业,解决企业产业升级、创新和产品质量提高等问题.制造类专业成立了机电技术研究所,搭建了先进制造技术服务平台,为众多中小型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提供技术支持、项目开发等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很好地为企业解决技术上的难题.机电技术研究所设立新产品研发中心、模具技术中心、先进制造技术中心、数字化应用技术中心、自动化技术中心、数控设备维修技术中心等.技术中心的成员同时也是专业团队教师,中心主任由专业带头人担任,每个技术中心对应1~2个专业,其职能主要是承接或参与企业产品加工、技术开发、设备改造等项目,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推广普及研究成果,承担教师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工作,组织学生参与各项技术服务项目,组织学生参与中心开放式管理,组织专业兴趣小组活动,指导开展各级各类专业(职业)技能比赛等.这种专业技术中心模式以先进技术为导向,紧跟技术与行业发展,训练项目与内容突出创新设计与制作,融“学、做、教”为一体,促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注释]

①马树超,郭扬.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59.

②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