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时间:2024-02-25 点赞:48807 浏览:9598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相关电大毕业论文,关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大学生及就业难及核心竞争力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大学生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文章从提高专业认同、做好职业规划等几个关键点和困难点出发,希望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来增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仅能找到工作,而且能找到“好”工作,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关 键 词]就业难专业认同核心竞争力

[作者简介]巩丽(1979-),女,山东桓台人,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科副科长,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田兆富(1969-),男,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山东淄博255091)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94-02

一、就业难问题剖析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由来已久,从20世纪90年代高校扩招以来,年复一年被各界热议.从笔者在就业工作中的经验来看,当今的就业形势并不是像大众媒体所宣传的那样严峻,从我校近两年的招聘统计数字来看,除极个别社会需求偏低的专业,绝大多数专业社会提供的岗位数是毕业生人数的2~3倍,特别是一些社会需求较大的理工科专业,像机械类、材料类、化工类、电气类、计算机类等专业的岗位需求与毕业生之间的比例甚至高达7~8︰1.单从这些统计数字来看,就业形势并不能用严峻来描述,甚至可以说是比较乐观的.但从学生的感受来讲,就业难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业难难在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绝大多数同学找不到好工作,这个好工作的标准是以能否发挥专业优势、是否具有良好的个人发展前景等因素来定位的.一边是随着经济回暖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一边是走入人才市场的大学生慨叹“就业难”.这种人才的“供”与“求”的现状真的成了两条难以相交的平行线.

从笔者工作过程中和企业的接触来看,企业招不到毕业生的很大一部分因素在于毕业生的质量问题,专业知识欠缺,专业素质低下,不能胜任工作岗位.而且从我校对毕业生的调查也验证了这一结论,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素质低下已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根本原因.要想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必须以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为突破口来做工作,这个瓶颈问题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才会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就业难的状况才会得以改善.

二、专业认同与就业能力的关系

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可以称之为就业能力.就业能力的内容可分为内在就业能力和外在就业能力,它们相互作用,对个体就业造成影响.内在就业能力是个体成功就业、保持、转换工作时必须具备的能力,是影响个体就业的内在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职业认同、专业知识与技能、社会资本、个人适应能力.外在就业能力是影响个体在劳动力市场就业的社会经济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是影响个体内在就业能力成功实现的外在条件.外在就业能力是受客观环境影响而个人无法改变的,而内在就业能力是可以通过培养、训练来得以改善和提高的.尽管西方一些研究者认为,随着后学历时代来临,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就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会越来越小,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具有“核心胜任力”的“聪明人”,而不是那些所谓的“专才”.但从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来看,专业知识和技能仍然是影响个体就业的重要因素.专业知识与技能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核心竞争力.

从我校进行的毕业生问卷调查也发现,目前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毕业生的问题排在前三位的是:个人专业知识欠缺、缺乏工作经验、求职技巧欠缺.毕业生自己认为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专业知识技能、相关实习经验或工作经验.从这些调查发现,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素质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根本原因,也从侧面反映出了目前大学生专业素质方面的不足.造成专业知识欠缺和素质低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高校办学资源的欠缺等因素.20世纪90年代的扩招,使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其中学生的培养质量肯定有所下降,这是高等教育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状况.还有一方面受社会风气的影响,高校学风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这是外部环境因素.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讲,造成专业知识欠缺的根源是“专业认同”.

笔者在2010级学生入校之际做了一个“专业认同”调查,结果发现六七成的学生目前所学的专业不是自己想学的专业.大学生是一个理想化程度较高的群体,当自己的理想在现实中不能很好地协调统一起来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很大的挫折反应和情绪反应,很多学生表现为对专业的漠视,甚至完全否定,不能激发学习兴趣,以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去对待专业的学习.以这样的心态去对待专业的学习是很难做到对知识的全面掌握的,也很难成长为具备较高专业素质的合格人才.


三、以提高专业认同为突破口来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途径和方法

从上文的阐述可以看出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素质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提高专业认同又是大学生学好专业的基础和前提,下面本文将从“专业认同教育”等几个途径入手,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1.抓住入校时机,做好专业认同教育.我校在大一新生调查中发现,学生中有六七成不喜欢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所学的专业不是自己高考的第一志愿,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高中生在高考选择专业时,多是父母根据社会经验为子女选择专业,选择依据多是基于对将来就业前景的考虑和对学校知名度的考虑.现实情况是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如愿,而被调剂到其他专业,还有部分学生入校后慢慢发现不适合本专业的学习.这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会存在情感上的心理冲突,表现为对所调剂或所学专业情感上的不认同和理智上的无奈接受,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是很难做到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并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的.大学生不认同目前所学的专业,与其说是不喜欢,从本质上来讲不如说是“不了解”.对于林林总总的专业而言,以大学生的学识面来看是很难认识清楚的.基于这种状况,在大学生入校之际,学校要做好学生的专业认同教育,帮助学生认清所学专业的就业状况和发展前景,让学生从心理上、情感上接受所学的专业,提高专业认同,这对以后专业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同时也能够促进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对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教育一定要抓住入校时机,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开始对大学生活等一系列新事物建立最初的认知,也是建立专业第一印象的关键时期,要通过全方位的专业教育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如若错过这一时机,其一不利于专业认同感的重新塑造,其二也不利于学生专业的学习.2.引导低年级学生,切实做好职业规划.学生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能够顺利就业,走上社会,成为一名真正的社会人,但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学生在这一阶段缺乏清晰的认知,很多大学生经历高考进入大学之后,对以后的路如何走是比较茫然的.这一状况较西方发达国家学生的职业规划,是非常滞后的,没有一个好的规划,必然在学习过程中动力不足,在就业工程中存在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很多学生在进入毕业班之后才来考虑就业的问题,其实已经是为时已晚了.学生在入校之际依据所学专业与社会发展做好职业规划,并为将来的成功就业积累知识和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成功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其实职业规划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在大学四年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根据专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来修正自己的职业规划.

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有《大学生发展与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课程,但大多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的,课时量非常少,而且很多高校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也往往与就业指导的概念相混淆,这对于职业规划来讲是远远不够的.要从学校的层面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保障体系,确立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和培训计划,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平台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评估体系来提高学生职业规划的意识和职业规划的知识.

3.转变观念,树立专业素质是就业中的立身之本.当今社会素质教育已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育导向,它是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但对这一教育模式的理解,笔者认为教育主体和客体对此的理解存在偏差.素质教育并不是降低专业教育的质量,而是在保证专业教育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素质教育来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在实际教育操作过程中却是重视了综合素质的教育,而降低了对大学生专业素质的要求.从学生自身的学习来讲,也存在着专业学习的困惑,在实习过程中发现自己所学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应用,或者教材滞后于技术的进步,所有这些情况也降低了专业学习积极性.但现在的大学教育培养目标人群是具有“宽口径、厚基础”知识体系的毕业生,把基础学好,这样才能在求职的过程中增加就业竞争力,在工作过程中增强胜任力.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是能否胜任工作的核心内容.用人单位在衡量一个大学生对某项工作的胜任力时,最关键的就是要考察他的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对用人单位来说,拥有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他们在招聘大学生时一是要求他们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二是要求他们具有做好本职工作的专业素质、职业能力和实践素质.简言之,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既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又具有专业素质的人,特别是后者,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更为用人单位所看重.高校要充分利用成功校友访谈等教育形式,让学生能够从这些校友身上发现专业的重要性,并树立专业为立身之本的思想.

4.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将实习变为就业的演练.目前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很多企事业单位会向大学生提供这样的带薪实习机会,但在一些二三线城市,像这样的实习机会还是比较少的.从高校提高就业质量的角度来讲,有实习经历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表现更高的心理成熟度,能够正确地在就业过程中做好职业定位,而且在就业后的稳定性比较高.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通过实习毕业生可以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实习来考察就业单位,在经历过实习之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可以通过双向选择来完成就业௚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相关电大毕业论文,关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大学生及就业难及核心竞争力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大学生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0;过程.这种渠道的就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毕业生就业的盲目性,增加人才稳定性,提高就业质量.目前各个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安排实习实践活动,但现实情况是大规模的实习实践的效果和前面所讲的实习的实际效果是不一样的,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就要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实习单位,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也要利用招聘会等渠道来捕捉实习机会,以此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解决就业难的问题,首先要抓好大学生入校之际的专业认同教育,这是高校就业工作的突破口,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大学四年成长式的培养教育,引导低年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同时帮助学生纠正一些“专业无用论”的社会风潮,树立专业是大学生进入社会成长成才的立身之本,社会、企事业及高校要多方协作,为更多的毕业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为将来的真正就业做好演练.如果做好了这四个方面的工作,笔者相信就业难的状况会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韩秀景.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就业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

[2]张春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探索[J].教育学术月刊,2010(6).

[3]朱新秤.就业能力:内涵、结构及其培养[J].广东社会科学,2009(4).

相关论文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及辅导员及大学生就业方。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方面有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相关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大学生及综合素质及就业指导方。

高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高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及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差异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关于大学生就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差异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大学生就业及大学生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