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

时间:2024-02-19 点赞:51191 浏览:105631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计算机网络论文范文,计算机网络方面学年毕业论文,关于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适合计算机网络及课程设计及顶岗实习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计算机网络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衡量大学生质量的重要标志,并将成为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一个根本要求.目前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缺失已成为影响学生就业重要因素.

关 键 词高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一、实践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实践”是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由“实践”和“能力”组成的“实践能力”,中外学者从心理学、哲学、教育学等领域展开了研究.对高职学生来说在实践能力狭义上说主要是指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广义上说实践能力包括一切实践活动中所需要的能力,如:观察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等,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活动能力,兼顾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目前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高职学校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基本上属于已知领域的知识验证和重复,缺乏实验技术、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和独立从事实验工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而很难形成创新实验研究能力.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实验室的硬件投入和人员配备相对滞后,好多实验人多设备少,不是学生在做试验而是在听试验.实习环节基本上属于参观性质的活动,学生实习的目的性不明确,实习基地的建设相对薄弱,实习单位的功利性很强,很难对生产过程和工作实践有深入的了解.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一方面学生层次确实有差异,另一方面教师的精力投入和人员配备存在许多弊端,设计环节的实际收效不大,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一种模仿,很少有创新.目前高职学校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很少,即使有也仅仅局限于教师,学生没有参与产学研机会.实验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以及产学研的研发中心,各自发展,互不协作.计算机网络专业作为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更需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

三、建设强化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地区行业企业人才规格需求,确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企业生产和管理的阶段性需要,确定核心课程和课程内容.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培养职业能力,训练职业技能.根据企业岗位需求的统计,网络管理员是大多数企事业单位普遍需要的职业岗位.因此,专业建设的突破点是在网络管理与维护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校企合作,共同研究工学结合的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的“证书性学习、生产性实训、顶岗性实习”的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证书性学习”是指三年制的第一年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目标主要是在学习基础课的同时,围绕考取职业证书安排教学.主要取得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证书,如:计算机网络基础(建网基础)、网络管理员(管网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用网基础).以达到基本职业素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入门水平.“证书性学习”阶段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入门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为择业、乐业、创业和个性发展打下基础.坚持高等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将知识融入到职业技能训练之中,课程开发以“任务驱动为主线”,课程目标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准.

第二阶段“生产性实训”是指三年制的第二年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目标主要是在校内工厂化实训基地以“典型工程项目”安排教学.以达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较高水平.“生产性实训”围绕“建网、管网、用网”职业能力安排理论与实际一体化的课程.突出专业核心能力,按照企业工作过程设计学习领域,重点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第三阶段“顶岗性实习”是指三年制的第三年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目标主要是在校内、外的企业顶岗工作.以达到专业应具备的企业经验和综合素质.“顶岗性实习”围绕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设计课程,在校内安排企业真实性的专业综合实训,在校外以实训基地为主,有计划地安排顶岗实习.

四、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能力分解,按能力等级分步培养的专业改革思路

课程设置基于知识的应用,基于将来从事的工作,以工作过程系统化构建课程体系.按企业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分析整合设计出对应组网、管网、用网三项典型工作任务和根据能力递进的课程进度安排(如表1).

表1分阶段能力培养设想

五、企业真实环境的实训基地设想

原有的实训室和经过改造的实训室,应满足计算机网络各类取证考试的训练条件和考点考场的要求,作为“证书性学习”阶段的基础条件.

为满足“生产性实训”阶段的人才培养要求,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训基地,设计出生产型的网络工程“大车间”,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各个工位.努力将实训基地工厂化;实训室车间化;学生座位岗位化;贴近企业岗位培养职业能力.实训基地能不断提高承办计算机职业技能大赛的水平,并且实训基地能为社会培训服务和培养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等做出贡献.

建立真实的中小型企业网络环境,并可随意变动和拼装,一方面使学生得到综合性的职业技能训练,另一方面也可为企业服务,作为企业科研和工程项目的实验基地,也能够从中更新教师的教学技能.创建校内的企业性生产实训基地,作为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校内场所.依托行业,政策导向,借助学院的环境和设备资源,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校内引入企业,形成校企共同管理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六、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模式

探索建立“教师科研下企业,工程项目进课堂,师徒方式传技能,学生在学如上岗”的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并考虑设计导向和综合能力.以具体的产品为载体,确定综合性学习任务.产学研结合、校企互动,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开发优质核心课程,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根据企业要求和技术发展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适应能力.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

七、教学环节实行“教、学、做合一”

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中,将部分课程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实施,如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仿真教学等.“教、学、做”合一的实现必须做到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合二为一,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下边学边练,从而达到真实工作过程的情景化呈现.

八、建设立体多维的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对课程建设和对学生学习效果鉴定的重要方式,“学习过程+职业态度+行动结果”为主导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为评价依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1)过程性、终结性考核想结合:以项目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过程考核;某一个大模块结束或期末时进行终结性考核,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2)理论、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以便指导实际操作;实际操作有助于基本原理的理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学生培养成既懂理论,更会实践操作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3)校内、校外考核相结合:校内考核主要对真实/模拟工程项目素材,校外考核主要以实际工程项目为素材,将两者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4)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考核相结合:在实际工程项目实施时,将职业道德、团队合作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考核,促使学生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能达到职业标准,并且适合企业文化.

九、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专业经过从人才培养模式到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着手,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全面提高学习的综合能力.

相关论文

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本文是一篇国际商务论文范文,国际商务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国际。

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本文是一篇服装设计论文范文,服装设计类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服装设计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