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就业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

时间:2023-12-30 点赞:49617 浏览:10006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工商管理论文范文,工商管理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关于面向就业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工商管理及实践教学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工商管理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旨在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研究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首先,通过对上海电力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和把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满意度状况;其次,剖析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现状和问题,洞察学生对就业的期待、诉求和价值观;最后,提出面向就业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思路,为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提供参考.

【关 键 词】面向就业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学生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4-0019-02

近几年来,高校普遍存在着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面对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底气不足的严峻形势,工商管理专业作为传统专业,要站稳脚跟就必须根据社会发展进行不断的调整与改革,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2011年,上海市教委通过已经毕业的学生对各个高校的一些专业进行了学生满意度调研,上海电力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满意度分值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这引起了学校和二级学院的关注和深刻反思.因此,从学生需求出发,研究就业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实证方法,以期了解和把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满意度状况.课题组对上海电力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41份,有效率为80%;同时,分别对各个年级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进行抽样访谈,每次访谈平均为30分钟,总计30人次.其次,在对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反馈信息统计分析的结果上,概括和发现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现状和问题,以及洞察和理解学生对就业的期待、诉求和价值观.最后,基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现状与学生愿景的对比,提出面向就业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思路和改革建议.

一现有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从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反映,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法、课程体系设计、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等方面.

1.培养目标无法彰显特色和优势

上海电力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适应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备较高的管理素质和较强的创新精神,熟悉生产的基本流程和特点,了解企业管理及市场运行机制,掌握企业管理领域必须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能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管理或科研方面的工商管理学科专门人才”.这样的目标定位与大部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雷同,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不具备差异化就业竞争优势,无法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2.课程体系设计缺乏创新

第一,课程设置.上海电力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实行学分制,总课时达到3000个以上,学生普遍反映偏多.(从国外来看,美国和日本一般设置30门左右的课程、2000个左右的课时);对课程知识体系的衔接关系、学时分配结构进行梳理发现存在部分课程知识内容重叠,衔接关系不够紧密,逻辑关系不符合知识的递进性等矛盾.此外,学校选修课程的设置是根据教师资源而非社会和学生的需求来确定,导致开设的选修课程过少,几乎等同于必修.

第二,教学方法.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大部分以传统课堂讲授为主,封闭式的理论教学教给学生的只是纸上谈兵的功夫,学生普遍缺乏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虽然也有部分课程教师尝试案例讨论、情景模拟等互动性、启发性教学方法,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习惯了上课听讲、记笔记的传统教学模式,学习的自主性不强,不适应互动式教学形式,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不愿意参与讨论或管理游戏,互动式教学的成效并不显著.

第三,教材选用.大部分工商管理教材从理论观点到案例分析都是借鉴和参照西方教科书,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和经济体制的差异,学生对洋为中用的案例舶来品的理解也多是一知半解.另一方面,对我国企业的案例整理归纳工作还很缺乏,教师在授课过程难以使用我国企业管理实际的案例素材,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影响教学效果.

第四,考核方法.在同质化培养目标的指引下,课程考核的内容和方式也难免偏重知识和理论.目前,大部分工商管理课程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核成绩”的结构式成绩评定方法.学生习惯平时懒散放松、期末抓紧突击,虽然有时也能取得较好的分数,但实际上对这门课程缺乏理解,更谈不上知识体系的构建,导致指挥棒失灵.

3.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

现有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虽有社会调查、生产认识实习、大型作业、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但由于时间短,资源少,难免使课程流于形式.例如,人力资源管理大型作业由于实验室硬件条件,师资力量有限等,两周的大型作业时间,学生真正能利用的时间也最多一周,许多学生流露出实践环节“蜻蜓点水,意犹未尽”的遗憾.

4.师资队伍缺乏实践经验

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在实际管理工作岗位的工作经历,在课堂教学中,以单一的讲授为主,由于教师自身对管理理论的理解程度不够深刻,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而国外的工商管理教育大多要求教师定期到企业中并搜集教学案例,也有政府和企业高管转行到大学任职的,这与国内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诉求

现有的研究文献都是从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现状,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两种角度,提出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亟需改革.而本文另辟蹊径,试图从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中洞察学生对就业的期待和诉求,旨在从学生需求侧出发,研究就业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1.职业能力

在对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职业领域要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应用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实践经验,提出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包括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基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习惯、较强的管理职业能力和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86%的学生认为,现有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无法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习惯、管理职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尤其是无法培养学生以科学思辨为依托的管理诊断和管理改善的核心职业能力.

2.择业价值观

在严峻的就业竞争压力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择业价值观也趋于理性和现实,不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80%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的学生认为毕业后找工作,是否是管理类工作不重要,只要能胜任就行,工作一段时间后再转到管理方向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缺乏工作经验和深层次管理思考的毕业生不可能胜任管理岗位的工作,因而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应该向该专业的技术层面的管理学科倾斜,如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

3.职业生涯规划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本科学业完成后,面临着报考研究生、出国留学、报考公务员、创业、直接找工作等多种职业生涯选择.在被调查对象中,49%的学生选择直接找工作.其余依次为20%的学生选择考研,在原来的专业方向继续深造;12%的同学选择考研,但是会调换专业;8%的学生选择报考公务员;8%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2%的学生选择创业.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来看,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主要面向就业市场,因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模式也应该以就业为导向.

三面向就业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

解决现有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满足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诉求,就必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革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包括就业导向型的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拓展,以及“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

1.培养目标定位

上海电力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应该秉承学校“聚焦电力,体现电力特色”的办学思路.随着电力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为适应电力工程建设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厂网分离对公司理财、人力资源管理、电力营销人才的需求等,建议本专业目前的公司理财、涉外、人力资源管理调整为公司理财、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三个专业方向.依托电力行业和学校电力优势学科,围绕电力特色定位办学,使本专业具有区别于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的特色,努力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以特色求质量求发展.

2.课程体系创新

根据课程是否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以及对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贡献度大小,课程体系重构的思路为:第一,重新审视课程体系的衔接性与系统性.对内容相关度比较大的课程进行合理的整合;鼓励开设拓宽视野、开拓思路类的选修课程,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二,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改革单向的知识灌输型的传统授课方式和僵化的考核方式,努力探索双向、互动、能力提高型的教学方法和与之对应的动态考核方法.第三,开发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时效性优势,弥补现有工商管理教材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目前,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经济法等课程都建立了网上教学平台,并且实现了师生实时互动与交流.

3.实践教学拓展

为了使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实践教学拓展包括通识教育实践平台、学科基础实践平台、专业实践平台、综合与社会实践平台和自主实践平台五部分内容.各个实践平台承担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实践手段,涵盖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具体包括课程实验、综合性课程设计、大型作业、团队开发和毕业设计等实践内容.其中,自主实践平台主要指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等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职业能力.同时,实验室的加速建设、设备和经费的投入、实习基地的积极创建,也为实践教学拓展提供了必要的硬件基础.

4.师资队伍建设

面向就业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更离不开“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软件保障.“双师型”师资是指教师既具备某一专业领域的工程师资质,又具备教师资格的双重领域专家.学校内部、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培训和交流,将有助于“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尤其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开展的双向交流:一方面,聘请优秀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到学校以授课,或讲座的形式传授行业、企业管理实践知识以及管理前沿;另一方面,派送教师到企业参观践习,教师既能学习管理经验,也可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咨询与诊断,将管理理论转化或升华为专业应用能力.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要立足于学生、立足于就业,突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必须在对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的前提下,改革培养模式,包括课程体系创新与实践教学拓展,并且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期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输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本文是一篇工商管理论文范文,工商管理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关于面向就业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工商管理及实践教学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工商管理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式的思考[J].职业时空,2012(1)

[2]高向丽.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知识经济,2011(22)

[3]张德升、赵振民.以能力为核心的校内外互动培养模式探索—以潍坊学院的工商管理教育为例[J].潍坊学院学报,2012

[4]王小青.基于职业能力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

[5]周立华、王天力、张明晶.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


〔责任编辑:李锦雯〕

相关论文

工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

本文是一篇工商管理论文范文,工商管理有关硕士毕业论文,关于工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工商管理及企业管理及工商。

就业为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

本文是一篇工商管理论文范文,工商管理类电大毕业论文,关于就业为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工商管理及大学生及。

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本文是一篇工商管理论文范文,工商管理方面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工商管理及实践教学及综。

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是一篇工商管理论文范文,工商管理类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关于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工商管理及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