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敏感期教育的偏误与匡正

时间:2024-01-25 点赞:45328 浏览:88625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儿童论文范文,儿童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学前儿童敏感期教育的偏误与匡正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儿童及家庭教育及独生子女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儿童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学前儿童发展存在敏感期这一事实对许多教师和家长来说并不陌生.所谓敏感期是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提出的一个概念.蒙台梭利指出,在儿童发展的某一阶段,当特定的敏感期出现时,他们的内心会产生一股无法遏制的驱动力,驱使他们对环境中的特定事物产生主动探究的特殊的兴趣和热情,直到他们的内在需求得到满足、某种能力获得发展之后,这种热情和动力才会消逝,进而转向下一个敏感期的到来.在特定的敏感期里,儿童对特定的事物和现象特别敏感,最容易接受相应的刺激,因而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形成某种行为习惯和心理特点,而过了这一时期,其敏感性就会减弱乃至消失,因而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发展趋于缓慢,甚至还会产生发展的障碍.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里,如果能适时地对他们加以引导,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错过了敏感期再进行学习和训练,教育的效果则会事倍功半,甚至微乎其微.

一、学前儿童敏感期教育的常见偏误

敏感期贯穿于儿童发展的各个阶段,蒙台梭利研究发现,在学前阶段,儿童发展存在的敏感期有语言敏感期(0—6岁)、秩序敏感期(2—4岁)、感官敏感期(0—6岁)、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动作敏感期(0—6岁)、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书写敏感期(3.5—5.5岁)、阅读敏感期(4.5—5.5岁)、文化敏感期(6—9岁).了解敏感期理论,掌握儿童各阶段的敏感期,能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学前儿童的行为及其原因,创造一些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促进儿童能力的发展.但如果运用不当,则可能导致对学前儿童行为的误解,以及采用错误的教育干预策略,从而对学前儿童一生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在目前的幼儿园及家庭教育中,对于学前儿童敏感期教育存在的偏误主要有三种:

1.缺失对学前儿童敏感期行为的解读能力,干预策略失当

学前儿童究竟存在哪些敏感期?在不同的敏感期,学前儿童分别有怎样的表现?目前的理论研究包括蒙台梭利只是解释了部分.而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虽然对敏感期理论不陌生,但其实了解得不一定透彻,所以经常出现误读学前儿童敏感期行为的现象:

1岁左右的婴儿特别喜欢吃自己的手,教师和家长往往会认为这样不卫生而且对手有伤害,于是用玩具或食物转移视线,有的干脆限制学前儿童的手或嘴巴.其实这一行为表明婴儿正处在口唇敏感期.这个阶段的学前儿童就是依靠嘴巴去探索周围世界的,如果没有过好这个敏感期,学前儿童以后可能会出现啃指甲、吮手指的习惯,甚至出现吐口水等不良行为.

两岁左右的学前儿童进入自我意识敏感期,常常说“这是我的”“都是我的”“不”,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非常固执、不通情理,有什么违背他们心愿的事情就会哭闹,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而不知道这一敏感期的教师和家长认为学前儿童太自私了,非要通过各种手段让学前儿童把毛病改掉.其实这是学前儿童在形成自我意识,表明学前儿童开始认识到自己和别人是不一样的,希望用自己的意志控制生活.教师和家长应该理解这个阶段学前儿童的行为,尽量顺着学前儿童的主张,而不是去指责和强迫学前儿童.

2.盲目夸大敏感期的作用,将敏感期教育“神圣化”

有的教师和家长认识到敏感期教育的重要性,担心错过学前儿童的敏感期,抱着不能让学前儿童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对学前儿童进行全方位的早期开发.学前儿童的时间被教师和家长安排得满满当当,幼儿园开出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幼儿忙着参加各种兴趣班:绘画、钢琴、舞蹈、围棋等回到家里家长又给他们安排各种任务和作业,幼儿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完全生活在教师和家长的安排下.虽然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一厢情愿地“培养”学前儿童,但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在不能错过敏感期的神圣光环下,幼儿失去了自由游戏和玩耍的时间,失去了金色的童年,很多幼儿被伤在了起跑线上.

3.敏感期能力发展失衡,将敏感期教育等同于“超前教育”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和家长的敏感期教育明显地重知识技能的发展而忽视了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例如一到三岁是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在这个阶段,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如果给学前儿童提供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语言,与学前儿童更多地交流,让学前儿童愿意表达、有机会表达,使学前儿童的语言获得自然的发展,这远比我们一定要“给”他什么、“教”他什么重要得多.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对1054名未成年人的教师和家长的一份调查显示,有88.6%的教师和家长在学前儿童上学前教识字算数等知识,有28.2%让学前儿童学习外语,有20.3%让学前儿童学习小学课程.教师和家长过分实施幼儿“超前教育”,造成了学前儿童的厌学情绪,这种情绪将会对学前儿童一生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

二、学前儿童敏感期教育的匡正

敏感期贯穿于儿童发展的各个阶段,儿童各项能力的发展是与敏感期的顺利度过和转移密切相关的.关注儿童的敏感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行为和心理,跟踪他们的发展阶段,了解他们的发展状况和水平,知道他们的需求,并能营造相应的环境,适时给予最好的帮助和引导,帮助他们顺利地度过各个敏感期,以获得最充分的发展.关注儿童的敏感期就是关注儿童的发展.

1.教师和家长要勤于学习和观察,做促进学前儿童敏感期发展的有心人

不同的学前儿童会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期特征,可能一些学前儿童的行为不是教师和家长用自身拥有的知识和理论能够解释的,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不断针对出现的问题,通过学习和研究敏感期理论加以解决.只有了解和掌握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敏感期以及敏感期内儿童的行为和心理特征,才能对儿童的行为和表现进行正确的分析和甄别,才能捕捉到儿童处于哪一个敏感期,才能对儿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所以,要促进学前儿童敏感期的发展,需要教师和家长做一个有心人,做一个细心的观察者.2.给学前儿童敏感期自由探索的空间


现在的学前儿童活动时,总有人在一旁守护,或是教师、或是家长,给学前儿童带着水、拿着衣服、提着玩具,不绝于耳的是这些声音:“不要这样做,当心磕了!”“不要摸那个东西,太脏了!”“不要等”这种对学前儿童的用心呵护,正在扼杀着学前儿童的兴趣、热情、想象力和创造力.当学前儿童对某项游戏或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教师和家长应放手让学前儿童自己去探索、尝试,探索未知事物的过程对学前儿童来说是一种十分可贵的经验,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经自己探索而获得的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是一种能力和一种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与求知的精神.成人一定要避免过度保护和干预学前儿童,要放手让学前儿童大胆去实践、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

3.给学前儿童敏感期自主支配的时间

有些教师和家长怕学前儿童闲来无事可做,更怕学前儿童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大人强行安排、支配学前儿童的时间,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学前儿童逐渐没有了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几乎成了一个机器人,在父母的紧张安排下失去了自我,以至于越来越懒散、麻木和消极,到最后甚至即使有了自由的时间自己也无法合理安排.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自由的人,而自由主要体现在这个人能够自由、有选择地支配自己的行为,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童年时期对自由支配时间的体验.给学前儿童自由的支配时间,能激发学前儿童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前儿童各种浓厚的兴趣,让学前儿童在交往、独处、分析与解决问题时,学会思考,学会生活,提高适应、合作与协调能力.剥夺儿童的自由支配时间,实际上是在剥夺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机会.一项调查表明:有更多自由支配时间的独生子女,自信心更强,并且比自由时间较少的独生子女有更强的成就需要.因此,父母们应转变观念,给学前儿童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帮助学前儿童有效地利用时间,发现生活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华,还原了学前儿童童年的快乐、幻想和自由,使其能够更健康更自然地成长!

4.允许学前儿童犯错

学前儿童的成长需要足够的时间去不断尝试、不断重复、不断犯错,这是学前儿童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学前儿童在探索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犯了很多错误,走了一些弯路,不断重复,此时教师和家长应该“懒一点”,不要过度干预,更不能“代劳”,适当时可以给予一定的提示和帮助,这样学前儿童会有不成功的体验,学会不惧错误,学会耐心,学会坚忍.如果教师和家长大声呵斥,去阻止学前儿童犯错,学前儿童会因为害怕犯错而不去尝试,最后他们会变得疏于尝试、懒于动手、习惯依赖,性格也会变得自卑敏感、优柔寡断.学前儿童不断“犯错误”的过程,正是其不断改正“错误”、自我完善的过程.

总之,学前儿童若能在敏感期得到科学的引导和帮助,会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并将受益终身.

(杭州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310036)

相关论文

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

本文是一篇音乐教育论文范文,关于音乐教育方面电大毕业论文,关于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适合音乐教育及孩子及素质。

学前儿童活动语言教育的规律体会

本文是一篇语言教育论文范文,关于语言教育本科毕业论文,关于学前儿童活动语言教育的规律体会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语言教育及。

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刍议

本文是一篇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美术教育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刍议相关硕士论文范文。适合美术教育及美术活动及学前。

学前儿童科学启蒙教育

本文是一篇启蒙教育论文范文,关于启蒙教育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学前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启蒙教育及学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