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型师范院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时间:2024-03-25 点赞:47281 浏览:94929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学前教育论文范文,关于学前教育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地方型师范院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学前教育及幼儿教师及幼儿园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学前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在我国师范教育转型的时期,地方型师范院校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存在诸多问题.调整地方型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建构以“培养人―培养教师―培养幼儿教师”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培养出符合时展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幼教师资,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 键 词]地方型师范院校学前教育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李芳霞(1975-),女,甘肃庆阳人,宁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儿童心理学.(宁夏固原75600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126-02

宁夏师范学院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地处宁夏南部地区固原市,属回族聚居区.宁夏师范学院2007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09年开设了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目前也是宁夏唯一一所培养具有本科学历幼儿教师的师范院校.作为高校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性师范院校,由于地域、学校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往往处于弱势状况,成为高校发展中的弱势群体.在严峻的生源竞争面前,如何为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争得一席之地,一个合理的课程设置,将对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国际视野下的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概况

1952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其中特别强调高师教育应该设置学前教育组,以培养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当时,高等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就是为我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培养师资.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都设置了学前教育专业,而且为我国各地的幼儿师范学校输送了大量师资.

20世纪50年代,我国师范教育开始兴起,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成为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教育,社会各个领域对人才的需求规格也日益提高.学前教育领域对幼儿教师的培养层次、规格及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学历也逐渐由中专向专科、本科转变.

目前,世界很多国家,学前教育的师资培养层次已经达到了高等教育的水平,希腊、爱尔兰、西班牙、法国等国家的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都是在大学中进行的,培养年限一般都是四年,最短也需要三年.法国学前教育的师资是从高中毕业生中择优录取,培养的程序是先进行三年大学通识课程的培养后,再接受两年专业课程的培养才能完成,培养年限达到五年.美国的幼师培养采用非师范型的培养方式进行,大学的早期教育系或教育学院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教师.

二、地方型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地方型师范院校通过升格成为培养本科层次的学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现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专业培养的定位.高等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既具有师范性,也具有职业性,这两个特征将成为培养目标定位的宗旨,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特殊的历史使命.首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它和以往的中等幼儿师范教育不同,它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因此,无论在学历层次、人才培养的规格、课程的设置、素质的要求都应达到本科水准;其次,也要看到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已不同于传统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其培养目标不再是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师资及教育管理人员,而是幼儿园的一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一定要兼顾师范性和职业性两大特征,在知识与技能之间找到最佳的契合点,核心就是课程设置.课程体现国家对未来人才的培养要求,课程规定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内容培养人,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是本专业的灵魂,是学生发展的跑道(race-course).

三、地方型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地方师范院校都是近几年陆续升格为本科院校的.以宁夏师范学院为例,学前教育专业作为一个新的专业,办学之初,没有办学经验,缺少专业教师,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在很大程度上借鉴国家重点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而重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还保留着重理论、轻技能的培养模式,即培养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师资的模式.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今天,地方型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本科学前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必须兼备理论性和职业性两大特征.

笔者通过《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调查问卷》对宁夏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一至三年级14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走访了宁夏地区14所幼儿园,并发放了《在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调查问卷》,对271名幼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spssl6.0进行了统计分析,对部分学生、幼儿园教师、园长进行访谈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目前,地方型师范学前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结构比例不合理.宁夏师范学院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主要由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这几部分构成.其中通识课程大约占到总课程的31%;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占到总课程的53%~56%;专业技能课程大约占到总课程的3%;实践课程大约占到总课程的13%.

2.课程开设中存在的问题.第一,通识课程中职业素养类课程和自然类课程比重偏低.现行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主要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学外语课程、计算应用课程、军事理论课程组成,而缺少职业素养类课程及自然类课程.这样的通识课程设置,很难使学生形成全面、综合的素养,直接制约学生的长远发展.

第二,学科基础课程中,新兴课程少.学科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所涉及主要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这些课程必须体现科学的儿童科、发展观、教育观,既要体现本学科的精华,又要满足时展对本学科提出的新需求.目前,地方师范类院校的学科基础课程中主要包括心理学、教育学、学前教育史等传统课程,而缺少体现时代的新兴课程,比如学前教育思想、学前教育的科研方法等.第三,专业课程重理论,轻技能.地方型师范院校属于教学型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除了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外,还应该体现技能课程的地位.而在现今开设的专业课程中,理论课程所占比例大,专业技能课程少.对学前专业学生的调查问卷中“你认为我校学前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多选)?”79.39%的同学选择了“专业技能课程欠重视”这一项.

第四,实践课程中,专业实践课课时比重低.地方型师范学院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军训、劳动实践、假期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主要包括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专业课程中通常都包含0.5~1个学分的实践课时,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不能落到实处,教师还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对学前专业的学生调查问卷中“你认为我校学前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多选)?”88.3%的同学选择了“实践性性课程薄弱”这一项.

第五,教材质量偏低,出现旧、乱、繁的现象.对学前专业的学生调查问卷中“你对所学专业使用的教材满意吗?”这一问题,学生的回答是:满意占8.3%,基本满意占39.1%,一般占52.4%,不满意占29.2%.

第六,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培养.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质量缺乏一个有效的监控机制,虽然每一个学校都有一套自己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但执行起来却面临很大困难.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知识传授者,同时也是对自己教学质量的考核者.教考不分,没有一个统一可比较的标准.因此,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讲究教学方法,照本宣科,只管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

四、师范教育转型期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学前教育.办好学前教育,关键是要提高学前教育的师资质量,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讲落在了培养学前师资的高校的肩上.作为高校的一个组成部分,地方型师范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更是承担着培养本地区学前师资的重任,要完成这一重任,课程必须先行,因为课程规定学校具体培养什么人,用什么内容培养人,是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作为地方型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上既要满足学生高层次、高素质的要求,又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理论基础,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精神,还要考虑幼儿教育的特殊性,提高学生的技能.因此,对地方型师范学院的课程设置提出以下建议:

1.拓展通识课程的范围.通识课程保留基础的必修模块的教学以外,给每一个专业都留有适当的自主权,可适当增加选修通识课的比例,特别是增加自然类和人文类及职业素养类课程,逐步实现学生人文与科学素养的不断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增加学科基础课程中新兴课程的比例.学科基础课承担着立论的功能,是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起到指导和引领作用,一定要少而精.建议学科基础课程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兴课程、前沿课程,如“幼儿教育思想史”“社会学”等课程,增加学生的理论功底,培养学生的前瞻性思维能力.

3.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加强理论与技能的结合.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理论知识与技能培养的结合,特别是加强教法课程的功能,使学生学会有效地组织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课程.另外,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一定要增强学生观察能力、与幼儿谈话交流能力、作品分析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评价能力的培养,这些技能才是幼儿教师真正走进孩子心灵的金钥匙.艺术类课程是学前专业课程的另一个难点和重点.艺术素养是一名合格幼儿教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绝对不是全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学院的教学目标是有所区别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教育重点是帮助学生掌握弹唱、伴奏和幼儿舞的编排,儿童简笔画,手工制作,幼儿园环境的创设等,同时要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及对幼儿艺术的感知能力.在艺术类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提高以上技能,以适应未来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要求.

4.加大学生实践课的比重.实践活动既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途径,也是缩短学生理想与现实的重要环节.实践课程要增加专业课程的实践课时,让实践教学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要真正落实教育见习与实习制度,就要争取和幼儿园建立合作培养模式:其一,可以很好地利用幼儿园

本文是一篇学前教育论文范文,关于学前教育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地方型师范院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学前教育及幼儿教师及幼儿园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学前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0340;教师资源,合作培养学前教育的学生,提高教法课程的质量.其二,可以建立长期的见习与实习的合作,使见习常态化,实习正规化.其三,高校应加强与幼儿园的合作.幼儿园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基地,通过见习、实习促进理论知识的转化,提高幼儿教育的技能.高校也要充分利用高校资源,通过举办研讨会、培训班,提升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理论知识,增进幼儿教师的科研能力,在理论的指导下完成科学化的专业成长之路;高校教师也能结合实践进行理论研究,使研究更有针对性,更能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种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的发展,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见习实习不仅需要时间上的保证,合理的安排也是非常重要的.见习时间一周,可以分别安排在第一学期、第三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进行,时间可以是1~2天.第一学期的见习让学生对幼儿园的工作有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明确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这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指明了方向.原来的实习时间,一般都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时间也是8周左右,时间相对集中,不利于相关课程的开设,学生实习结束也没有反思提高的机会,影响实习的后续效果.所以,实习时间应安排在第七、八学期分别进行,时间可以是12周左右,从而保证学生在实践中对所学知识与技能不断地进行锻炼提高,在实习过程中也能发现不足,并且在回校后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反思提高,也不会影响学生参加相关考试及课程的开设.

5.严把教材关,提高教材质量.教材是教学的范本,是本专业蓝图构建的一砖一瓦,如果质量出现问题,专业的大厦也会面临危机.一本好的教材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与追求.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教材种类繁多,良莠不齐.因此,学校的教务部门,应严把教材关,让具有前沿理论的精品教材走进课堂,服务师生.

6.倡导研究式、案例式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无疑成为一个知识的容器,往往被动接受知识.对学前专业的学生调查问卷中“你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怎样?”对这一问题学生的回答是:教法灵活,注重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培养的,占14.5%;教法较灵活,比较注重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占18.6%;教法不灵活,没有关注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培养,占64.8%;教法呆板,难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占2.1%.这充分反映了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在教学中应大力提倡研究式、案例式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案例,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学生再讨论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加深对知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此外,也可通过幼儿园教学影像资料、课堂模拟训练等形式,搭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桥梁,提升学生的实践反思能力,以及运用理论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贯穿“培养人―培养教师―培养幼儿园教师”的主线进行,兼顾师范性和职业性两大功能,改进课程的结构,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内涵建设.布鲁纳说过:“一门课程对教师比对学生更有意义.如果这门课程不能改变、鼓励、启发教师,那它对他们所教的学生将不会发生影响.供教师教学用的课程必须是一流的.如果它对学生有什么影响,它势必凭借对教师已经产生的影响而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美)杰罗姆布鲁纳.教育过程[M].邵瑞珍,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2]刘建霞.后现代知识观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要求[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5).

[3]邵宗杰,卢真金.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王晓丽.新建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21).

相关论文

师范院校本科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模式

本文是一篇艺术设计论文范文,艺术设计有关毕业论文提纲,关于师范院校本科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艺术设计及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