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文学访

时间:2024-03-01 点赞:43963 浏览:8279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现代文学论文范文,现代文学方面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中国近代文学访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现代文学及当代文学及近代文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现代文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杨萌芽(以下简称杨):河南大学有较好的近现代文学研究传统,我们老师中有研究小说的,有做报刊的.我现在在研究诗文,时间不是很长.有些看法很受几位老师的影响,比如王老师提出的“没有晚清,何来五四”,在我看到的评论中,有一些人不同意这样的看法,认为把现代的起点向前推进了.其实王老师的本意是对晚清文学研究的一种促进,使大家更多的关注晚清这一块,所以想请王老师先谈谈这个概念提出背后的一些情况.

王德威(以下简称王):最初提出这个概念基本思想是希望重新对五四进行评估,有一个很大的误会是:支持者觉得很好,认为它颠覆了原来的正统的文学史看法,对五四需要重新评价等等.但是我想很多人忽略了一点,我在书的最后一章也提到这样的说法是有理论根据的.所以,我不把“没有晚清,何来五四”当作是一个因果,只是把现代性推前了50-100年.后来有一次也是在国内访问,我也说到另外一个说法,如果对我有批评的话,我也同样乐于说“没有五四,何来晚清”.也就是说,文学史的时间不必是单向、线性的看法.五四的知识分子如胡适、鲁迅都是重新看晚清的.所以在那个意义上,“没有晚清,何来五四”这个论点其实可以更丰富一点,它的辩证性可以更复杂一点.

杨:我觉得可能很多人没有仔细去读这篇文章,王老师在文章中并没有贬低五四的意思,而是说晚清是“众声喧哗”的,值得注意的一些现代性的问题被屏蔽了.

王:其实那时候受到平原早一点的书的影响,西方像捷克的布拉格学派的米莲娜(MilenáDolo?觩elva-Valingerová),他们在1980年就开始讲对五四晚清的关系进行反思.更早是米莲娜的老师,也就是普实克(JaroslPru?觢ek),他根本就说五四时反传统的动力其实是来自于中国古典的抒情传统.他有一个很吊诡的辩证:五四的现代性其实不是对晚清或晚清以前的一个简单的反动,它其实是承续了晚清文人的抒情姿态,强调个人的情性的发展,由“小我”的重新发现,再通向社会“大我”的建立.这是五四以后主体性很大的一个重点.他认为在反对和不反对中间有一个空间,是可以不要完全用原来那种简单的方式来评价晚清和五四.如果讲理论的话,它的来源是有不少线索的.在原来那本书的最后一章我也提到这些.引起了很多反响是好事.

杨:其实,陈老师和夏老师两位也在做这样的工作,提醒大家注意晚清的重要性,只不过没有像王老师这样大声疾呼而已.

王:是的.如关老师研究“桐城派”,今天真得借这个机会“表扬”一下.我最初看到这样的研究时真的很惊讶,因为对我们来讲,无论是在台湾还是在哪里,你会觉得“桐城派”在传统的评价上是相对贬低的,这是五四的一个标准的说法.到后来才了解原来“桐城派”是这样复杂的一个问题,包括胡适、周作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说法,这部书当时我看完很受启发.另外一个线索是胡志德(TheodoreHuters),他在1988年提出“桐城派”和“文选派”的问题,认为两者审美的位置是中国传统文论所不及的.而这种审美位置对后来的所谓”纯文学”的审美观念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实在不同的位置上,学者们都对晚清开始有了一些反思.

关爱和(以下简称关):上世纪80年代,现代文学和近代文学学科都计划整合本学科的力量,收集、整理、出版与本学科有关的文学史料丛书,为学科建设做一些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1983年,由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主办的近代文学史料工作会议在江苏常熟召开.会上分配给河南大学的任务是整理与“桐城派”有关的研究资料.这本资料后来没有出版,但我因为参与资料整理工作而受益匪浅.

中国单行散体的古文写作,经唐宋八大家的改造之后,成为一种士大夫和文人之文,讲求格局、韵致,长于抒情而短于议论.“桐城派”崇尚《左》、《史》及唐宋八大家以来的古文传统,追求文从字顺,言简有序,纯净秀美,于琐细中见情致的文章风范,是偏于阴柔一路的文人之文.曾国藩以事功见著于世,他认为“桐城派”文的弱点在于“不宜说理”.“不宜说理”的文人之文,无法成为行远之坚车,因而主张“扩姚氏而大之”,“并功、德、言于一途”,提倡政治家之文与文人之文合一的“湘乡派”之文.曾国藩的弟子吴汝纶,在甲午战争洋务运动失败后,致力于“湘乡派”文向“桐城派”文的复归,主张说身边的事,说与自己身份相符的事,以自己的感受,去反映这个时代.

晚清是丰富多彩的.甲午前是在传统格局中潜移默化的渐变,甲午后是在西风东渐的背景下风卷残云的巨变.“桐城派”是旧派文学中渐行蜕变的典范.

杨:我觉得现在的文学研究和史学研究不太一样,现在近代史的研究对晚清这段更加重视.(王:早就是一个显学.)文学界确实需要对晚清重新发掘、重新认识.

夏晓虹(以下简称夏):我最近发现大陆和台湾也不一样.我这次去台湾开会,他们跟我说,研究古典的人很寂寞,晚清已成为显学.

王:是呀,晚清研究在台湾早就是显学,这一部分和文化研究、文化生产包括报章杂志翻译、文人活动等资料相结合,的确最近蛮热闹的.

夏:在我们这儿还是不同,因为从课程建设上就没有这一块儿.你的学生如果真是从近代进来的,找工作时,很多学校没有这个专业,他们也不需要.他们不觉得近代像古代、当代、现代一样必不可少.我的学生毕业后,很多就去教古代或现当代的课,不见得再去教近代.

关:这可能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学科的分类和教学大纲的设置造成了这样一种情况.目前,史学界早就把战争到1949年划分成近代,但是我们文学史还是以1919年作为近代现代分界.河南大学学科点的特点是基本上把近代和现代打通了,目前要做到的就是把现代和当代打通,现代和当代的距离可能更大些.

王:怎么会呢?

关:但是我们这里出现的问题的确是这样,可能是由于原来研究生培养体系、知识体系造成的.注重近代、现代,当代反而做不到.

王:那分界点是1949年吗?关:与当代相比,近、现代文学经过了历史积淀的过程,并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学术与知识体系.而当代文学的研究,是把握、评价正在发生、发展、变化中的作家、创作和文学现象,文学史的研究与文学评论合二为一.因而需要更深厚的学养,更多的才气、敏锐和灵感.

杨:陈老师对体制造成的学科分割应该也有很多感受吧?

陈平原(以下简称陈):谈学术发展方向,有的是学者的个人趣味,有的则是整个学界的潮流,还有大学里的课程设计,这是完全不一样的问题.个人做研究,完全可以自主选择.比如说晚清与五四,我从来都是把二者放在一起讨论,不主张分割的.早年大家不关注晚清,我会强调晚清;现在大家开始大谈晚清,我就要强调五四了.长远来看,二者是分不开的.我在北大讲授“现代中国学术史”专题课,分别讨论蔡元培(1868-1940)、章太炎(1869-1936)、梁启超(1873-1929)、王国维(1877-1927)、鲁迅(1881-1936)、刘师培(1884-1919)、陈寅恪(1890-1969)、胡适(1891-1962)、郭沫若(1892-1978)、顾颉刚(1893-1980)、钱穆(1895-1990)、傅斯年(1896-1950)、宗白华(1897-1986)、郑振铎(1898-1958)、闻一多(1899-1946)等人的学问与文章.这十五人名单,按出生年一排,你很容易发现,五四的蔡元培排在晚清的章太炎之前,更不要说刘师培了.晚清的书目和五四的书目,我都挑选了一些,让学生们阅读.我的学生做晚清,她(夏晓虹)的学生做现代,这都很正常.虽然她是古代文学教研室的,我是现代文学教研室的.学科体制不合理,明知有问题,暂时不能动的,我们绕着走.要是照我的思路,应该这么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当代文学批评,就管十年内的创作,用“批评”而不是“文学史”的眼光,来评论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化大革命前,当代文学批评放在写作教研室或文学理论教研室,文学史就是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起码北大是这样的.现在分近、现、当代教研室,合起来教师人数可能比古代教研室还多,从学科角度讲没有道理,可这是历史形成的.另外,现代文学学科承担的任务很多,北大这样,我相信河南大学也是这样,所有中国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的老师,除了从事文学研究,还做文化研究、政治批评,乃至很多社会活动.换句话说,中文系里“不务正业”的工作,大都是现当代文学专业的老师在做.这些人关注社会正义与思想启蒙,请不要用“学科边界”去硬卡,中文系的思想活力,有时候正是靠这么一些“不务正业”的、敢于对社会发言的知识分子.我半开玩笑说,近、现、当代文学专业的老师,因其对现实生活的强烈关注,容易出系主任、院长乃至校长,还有,也容易出批判型的思想家——因为有鲁迅这样的精神偶像.

王:你不觉得,我们不能忽略关老师刚才讲的政治论述,其实有一个历史的预设,即1949前为现代,后为当代?我在国外教书,对学生解释说如果到中国你要念现当代,学生立刻会问当代为什么比现代长,现代到21世纪是当代,当代一直向前推进,为什么1949之后都是当代文学?当代文学六十几年,现代文学只有三十几年,如果近代文学再要往回推的话,它的时间跨度也比现代大,我们已经推到1840年,现在还要再推.现代文学在学科划分上,它的难题不仅仅是学科本身的建制,还有背后的政治论述的影响.


陈:在中国大陆,学术研究仍有一些禁区.目前不可以碰,怎么办?不一定直接碰撞或解构,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将它搁置或跨越.新中国成立,这当然十分重要,但有必要一定以此划分楚河汉界吗?就像美国,也有一些“政治正确”的说法,不能讨论的,但每个研究者,自己心里明白就行了.在中国大陆,这个问题更严重,好多话不能直说,但不等于没有标尺.很多大学将现当代完全打通,就讲“20世纪中国文学”;也有一些涉及到很具体的体制、历史、人事等问题,愿意分开来讲.可以各行其是,没必要统一.关键是,作为研究者,你心里应有数:哪些是学术理想,哪些是权宜之计.

王:其实有时是出于教学体系、人事建构、名额的

本文是一篇现代文学论文范文,现代文学方面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中国近代文学访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现代文学及当代文学及近代文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现代文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考量,不一定是抬高到政治论述的高度.

关:我从去年出版的《党史》第二卷的编写看到一些变化.此书开始用现代化的观点描述中国近现代史,从战争、洋务派到新中国的建立,它把所有的政治、经济、军事活动都看成中国选择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成为一个主权国家,开始运用国家的力量和意志推动现代化.用现代化的视角来解读中国近代史.它有两大突破,第一,在告别贫穷、落后,追赶世界现代化潮流的主线下,找到了晚清政府、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点.第二,战争之后的现代化过程中的一切社会思潮,都是现代化的产物,有顺应现代化的,也有非现代化和反现代化的.在这样一种叙述下,所有的文学流派文学思潮都变成一种合理的存在.

王:前两年剑桥大学做三千年的中国文学史,做到近现代的时候,我们希望有一个不同的架构,没有刻意批判什么东西.很多海外的古典研究者认为《红楼梦》之后就不存在文学了,为什么又要将现代,甚至当代文学摆在文学史里?这又碰到五四这个问题.后来做了一个折衷的安排,我写的是1839年龚自珍罢官到1937年抗战前夕;1937年到现在21世纪是由奚密教授写,这样对现当代架构稍微做了调整.我的意思是1949年不必作为唯一的文学流变的分界线,很多文人思想在战前就已经变化.文学史脉络需要不断反省.

关:近代史有很多课题可以重新研究,比如袁世凯问题、孙中山问题,还有重新还原历史真相都在史学界有广泛提出.近代史在史学研究中是显学,相对而言,现代史反而成为弱项.文学研究的情况恰恰相反,现代文学成为显学,而近代文学的研究队伍相对偏小,成果偏弱.

陈:我同时关注文学、史学、教育、思想,谈及学界进展,我跟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的观点比较接近: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文学研究界突飞猛进,走在历史学界前头;而90年代中期至今,历史学界做得更为出色.唐史与唐代文学研究,或近现代史与近现代文学研究,都是这个样子.他们的训练、他们的关怀、他们的突破,都在我们之上.不知道爱和怎么看,我认为,最近20年,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没能走出一条新路.80年代是我们的黄金时代,配合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与进程,从“拨乱反正”到“重写文学史”,每下一步棋,都掷地有声.90年代中期以后,我们逐渐丧失社会影响力,萎缩到一个具体的学科领域里面,不再对外面的世界感兴趣,也不再对其他专业产生影响.实在遗憾.杨:是的,历史学界对晚清维新变法、庚子事变、义和拳的看法都已经比较客观了,像柯文的《历史三调》中谈到的义和团就不同于以往的认知.如陈老师所说近代史研究已走在文学前边.

陈:史学研究为何走在文学研究前面,最容易的解释是,大量史料出现,迫使解释系统发生变化.考古发掘及出土文献,让人应接不暇,对中外学界的冲击及影响,非常明显.新史料层出不穷,解释框架必须跟上.这方面,最值得关注的是党史研究的变化.在我看来,这会成为中国人文学的一个最有冲击力和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苏联档案买回来了,我们自己的档案也在陆续公布,中苏关系问题,早期人从陈独秀到瞿秋白,还有建国以后若干挫折,会逐渐被学界勾稽、描述、阐发出来的.大量档案的出现,使得历史学家的研究视野发生一个大的变化,若有合适的政治环境及学术氛围,我相信近现代史研究能出大学问.

杨:我觉得夏老师的研究方法挺好,从期刊史料出发来研究,这样是不是比较少的受到既有文学观念的影响?

夏:从报刊进入,材料非常丰富,的确可以打开新的视野.不过,我和我的学生也有另外的问题,可能是文学的东西太少了.我的学生做的都不完全是文学研究.

王:文化史、妇女史.

杨:陈老师原来研究文化史、学术史,现在还有教育史,起初大家觉得陈老师没有继续进行文学研究太可惜了,现在看到成果斐然,不断给学界以新的惊喜.我觉得陈老师虽然一直在研究文学之外的其他领域,但是眼光一直放在晚清五四.

陈:其实,我的根基还是文学.学生们不知道,看我南征北战,以为很惬意,很轻松.我告诉他们,跨学科是很难的.你想“跨学科”发言,可以,但要得到相关学科专家的承认,不容易.所以,我切入其他专业领域,大都是贴着文学和那个专业的边来行走.比如,我谈“教育”,关注的是大学史、文学教育,以及教育理念等,不愿涉足教育经济、教育政策或课程设计等传统话题.最近读李泽厚和刘再复的对谈,称20世纪是语言学转向,21世纪的关键则是教育问题.我没那么大胆,不敢下这么大的判断.但我承认,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教育学对人类思考及表达的促进,尚未得到很好的落实,故特别值得关注.今天中国各大学里的教育学院,忙于承担很多现实课题,思路越来越封闭,越来越变成一种技术操作,实在有点可惜.或许,“小教育”属教育学院管,“大教育”则是所有关心中国未来的人文学者都能插嘴的.须知,我们的知识生产,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制度化,并最终得到落实.“教育”会是文学、美学、哲学、思想等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个意义上,所有人文学者都应该关注教育问题.

关:我是到学校担任行政工作之后才开始对文学之外的学科投入更多的精力,因为工作需要.首先是教育.对大学历史,各个学校教育模式的变化,还是有一定的理解.第二呢,学文学的以历史作为根底,所以对历史方面的东西最感兴趣.包括为什么会读到党史,是因为今年开人代会期间,有个老板给每个代表送了一套新出版的党史,没事我就在那儿翻.发现它的历史叙述在发生变化,和原来不一样,悄悄地在发生变化,如果在党史里面有这么明显的变化的话,在其他历史有关的里面变化会更大,引起冲击,引起大家观念上对历史的认识.我同意平原的观点.这次提交给会议的论文,因为要做一些命题论文,所以对文学相关的历史有一些了解,因为在开封,所以对七朝古都了解较多,像以前肯定是重新阅读,梳理对城市的看法.

陈:有一位从事历史研究的朋友,问我一个问题,对我震撼很大.他问,做文学研究的,有可能成为一流学者吗?可见,很多人对文学研究的“海阔天空”,其实是不了解的.

王:刚开始我做跨学科的时候,充满很大希望.然后就是沟通得不够多,后来就好很多.

杨:我们研究近代诗歌有个很大的问题,多数研究近代诗歌的人认为这一时期处于古典链条的末端,虽出现了一些有才华的诗人,但也无力回天,怎么才能突破这种思维定势是我近来最困惑的.从思想史和学术史的角度来讲,近代这批诗人比如宋诗派既比较传统又有变革的愿望,他们内心的困惑彷徨可能被后来的一些文人感受到,比如陈寅恪、吴宓、钱锺书等等.是否可以从这个角度切入来进行研究.

王:或者你更大胆一点,简单地说,从文类的生态史来讲没有就没有,绝句或是律诗的黄金时代过去,没有了就没有了.但反过来说,古典诗作为一个庞大的文学资产到了19世纪末影响仍然不绝如缕;不同时代对诗的认识和实践,同时又被拿出来重新整理.在20世纪的确还有不止一代,甚至有好几代文人在操作这个文类,它就存在,它没有不见了呀!对它的遮蔽是我们一厢情愿的、简单的、强势的文学史的一种期望.到20世纪看,以古典的诗或文作为基础的一种文学写作如果存在的话,就是文学的一部分,所以不必要只把它当作思想史的一部分.存在就存在嘛.比如国画,它本身具有生命周期没错,如果它没有消失,还有人在欣赏,那就有必要给它一个位置.古典文体的诗文在现代的位置还没有到盖棺论定的时候,它在这里进行.所以我说你做的是有勇气的一件事.“宋诗派”是不好研究的,如果只将其放在遗民文人的研究可能小看了那个时代的驳杂.我的同事宇文所安(StephenOwen)气派更大,他不但这么说,还要说古典诗歌仍然是诗歌的正统,现代诗不成气候.古典诗形势一片大好,网上有诗迷和刊物等等.我没有那么乐观,聂绀弩等人的诗我鼓励学生仔细研究,但那应该是一个特例.

陈:古典诗歌也必须做进一步的分梳.其实,中国诗歌史上说,正与变的交叉,从来没有停止过.像聂绀弩那样,以不诗为诗的尝试,可谓代不乏人.只不过有的路走通了,有的则因个人才华或时代潮流,而烟消云散,不为后人注意.古典诗也一直在变,我们今天说汉魏诗,与唐宋明清的诗,就很不一样.所以,必须分清是哪些古典诗,或者古典诗的哪些因素,被挪移到现代诗中.有两种路径:一是不薄旧诗爱新诗;二是以现代诗取代古典诗.日本学者问我,为什么五四新文化人提倡白话诗时,必须打倒古典诗呢?为何不能像日本人那样,新旧并存,自由竞争呢?这是我们推行“文学革命”以及“教育革命”的基本思路,仿佛只有“破旧”,才能“立新”.不用说,晚清开始的废书院兴学堂,也是同样的思路.你问今天古典诗的命运如何?在日常交际方面,古典诗的作用仍然很大.今天中国喜欢舞文弄墨的,懂英文没什么了不起,能写古文或旧体诗,比懂英文、法文、德文更加牛气.问题在于,研究现代文学的学者,精通古文或古诗的,还真不多.不懂古典诗文,硬要做“现代中的传统”,只能往思想史、社会史或知识分子心态方面靠.这还是有点遗憾.杨:很尴尬的一个状态,做古典的人不想做,做现当代的人力不从心.尴尬就在近代这一块.

王:根据我个人在美国所受的训练来讲,反而会觉得在美国文学是完全走在史学前面的,因为从上世纪80年始,历史学家越来越脱离确定的(positive)简单事实概念,而是从复杂文本分析开始重新阅读历史史料.我们还是比较接近文学做法,更熟悉这些资料,没有办法真正理解文本真正能提供什么.我好奇历史这样的转变在中国是否有类似的现象.

本文是一篇现代文学论文范文,现代文学方面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中国近代文学访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现代文学及当代文学及近代文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现代文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无论是美国的新历史主义,还是法国的年鉴学派,在其兴起及拓展的过程中,确实借鉴了不少文学批评的思路,比如对“叙事”的理解,对“历史”的阐释等.问题是,在中国,历史学真正的突破,跟年鉴学派或新历史主义的引进关系不大.近现史研究的明显进步,主要得益于政策的松动,党史会成为热点,也是这个因素.另外,今天中国考古及地下文物出土对历史研究的冲击,其激烈程度远远超过欧洲、美洲.因此,对于中国第一流的历史学家来说,你若太往文学方面靠,会被认为是雕虫小技,不够厚重,也不够大气.

王:讲得很好.这两年理论热怎么样?在中国大陆比以前好一点了吧?

陈:不像以前那么疯狂了.因为前些年培养的博士生很多,急着找题目写文章,欧美有什么新理论,刚出来就有人翻译、介绍、研究.现在还好,以前你每次回来,肯定有人向你讨教,最近美国有什么新潮流、新理论?若有,赶快译.

王:这几年理论发展似乎碰到一个瓶颈.很奇怪,到后殖民的批判之后,就没有让大家趋之若鹜的“新货”了.

陈:去年,我们请后殖民理论家、哈佛大学人文中心主任霍米巴巴(HomiBhabha)来讲学,学生也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知道他是欧美著名学者,乐意听听,也读点他的书,如此而已,不像以前那么容易激动了.学生们不但没有如饥似渴,甚至还有些警惕与批判的声音.

王:很好的现象.现在美国中国研究在方法学上,理论已经跟上,都可以操作.不能操作的是晚清到60年代的文论,有时候文言文和半文言文的文本《石遗室诗话》或者钱锺书、陈寅恪等的论述,几乎完全缺席.做一个现代文学专业,无论在中国美国,包括老师在内,我们似乎仍然缺乏这样的自觉:在论述层次上要如何为中国本地发展的文论给出一个位置,和西方方法对话.这样说容易引起误会,因为“现代文学”本身是西方影响下形成的学术科目——我不是倡导国家的本质的文学主义复辟.但是,我觉得从梁启超、王国维以来,中国品评者的论述在外语研究中翻译很有限.有时候很难和英语、法语、比较文学系的同事对话,这些人没有办法读中文,很难说服他们说中国文学其实有自己一套思想体系的转变.

杨:原来我们不把它作为现代文学关注的对象,这两年关注到了.比如陈寅恪、钱锺书.

王:章太炎对文的观念梳理得很好.有时候可能我们已经忘记这些人在那时已经是面对西学的冲击,在冲击之后思考文类和文脉的问题.这个做得不够多.

杨:越是对传统熟悉的人,在接受西方思想的时候可能更冷静和理智.他们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方案,可惜这个方案被很快否定.王老师提出遗民对过去的想象性建构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王:我其实是开了一个玩笑,因为当初的动机是对欧美的后殖义太不耐烦.尤其中国学者学生竞相追逐,让我觉得不以为然;中国的现代历史经验有相当特殊性.“遗民”是中国的概念,loyali的问题.我想提的是“后”遗民:这样的遗民观可能是一个“想象”的建构;就算历史经验上没有改朝换代的事实,某些自认有遗民情结的文人仍然可以发明自己的遗民信仰,甚至谱系.换句话说,乌托邦/反乌托邦的寄托不一定是对未来的寄托,很有可能是对从来不存在的过去的一种寄托.坦白说,当时写“后遗义”是因为2004年对台湾政治论述产生怀疑.本身我对台湾政治选择没有太大想法,但是从政治独立分子的论述中看出问题.台湾是历史冲撞下的经验,今天为了强烈建构国族民族主义的纯粹性,回过头去对之前四五百年的历史做一个“正统”的建构,自命是从未发生、却已经失去的正统的遗民.民族主义特征就是要把“国家历史”的源流追出来,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我当时是对那种政治论述的批判,但后来发现,这样的后遗民观点也可以用到更广义的中国文化政治意识的思考上.比方说,王国维没必要放在很僵化的清遗民的论述里面;他自认是“文化”的遗民.

陈:上世纪十年代,北大也有几个诗人,如海子、戈麦等.讨论这类问题,不能仅仅着眼于政治环境.其实,好的诗人,既忧生,也忧世,其思考问题的方式,超越一时一地的政治事件.

王:诗人之死是很有趣的话题.

杨:王老师善于理论概括总结.比如刚出的新书关于抒情传统的问题,张松建这两年也在做抒情问题,王老师的还是有很多独到见解的地方.

王:今天中午李杨还批判我一顿,正在写一篇批判我的文章,搞得我很紧张.他讲得很有道理.他问我为什么陈世骧、高友工等人对抒情传统的批判到了《红楼梦》以后就结束了.我认为,陈先生、高先生的抒情传统本身就是面对文学史,面对历史、很“抒情”的品评姿态.它其实有一个历史的位置.去年平原找我去北大讲革命、启蒙、抒情.我特别强调,我对抒情的评论,一定是在一个语境里面.对革命、启蒙的论述一定是在对话的语境中论述这些问题.前辈的论述,我和前辈的对话,各自有时代寄托.去年在北大,有个学生问我为什么讲抒情,有那么紧要么?我说在此时此地讲抒情传统,就是我的立场——相对革命,我在陈述我的立场.但是这个问题不必窄化成为政治论题,它本身就有丰富传统在后面,是丰富的话题.我和张松建做得稍微不一样.他认为中国新诗是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的传统,我恰恰认为新诗传统里面有很大一个面向就是和古典诗歌传统在做有形无形的对话.

杨:谢谢各位老师接受我们的访谈!

【责任编辑孟庆澍】

相关论文

对我国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的

本文是一篇世界文学论文范文,世界文学有关毕业论文,关于对我国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的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世界文学及现代文学及近代。

关爱和《中国近代文学集》读后

本文是一篇近代文学论文范文,关于近代文学方面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关于关爱和《中国近代文学集》读后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近代文学。

中国近代文学的前现代性特征

本文是一篇近代文学论文范文,近代文学方面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中国近代文学的前现代性特征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近代文。

中国近代文学的前现代性

本文是一篇近代文学论文范文,近代文学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关于中国近代文学的前现代性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近代文学及文学。

中国近代文学三十年

本文是一篇近代文学论文范文,关于近代文学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中国近代文学三十年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近代文学及文学及。

日本近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该文是现代汉语专业作家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作家方面电大毕业论文,与日本近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相关论文范文例文,适合作家及形象及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