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渗透,追求德育无痕

时间:2024-02-24 点赞:49158 浏览:97562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德育渗透论文范文,关于德育渗透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学科渗透,追求德育无痕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德育渗透及道德教育及学科教育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德育渗透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面对教育功利化环境,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如何使道德教育“回归基础、回归人本、回归生活、回归实践”,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为此,浙江省杭州市萧山第十中学开展了学科德育渗透研究.

一、明确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纵观一个人一生中道德的养成,父母是启蒙,社会是熔炉,“学校是德育的主渠道”;横看学校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各种活动是载体,各种文化建设是熏陶.“德育课程是德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途径.开展学科德育渗透研究,首先要明确学科德育渗透的意义.

(一)推进素质教育需要重塑德育新范式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中小学德育,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要面对来自学校和学生家长以学业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的业绩评价,学生承受着学业带来的巨大压力,学校承受着家庭与社会对升学率追求带来的巨大压力,致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道德素养缺失、是非判断能力弱化、人际关系不和谐、心理状态亚健康等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提高德育实效性,构建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新范式.


(二)落实课程改革理念需要建立德育新体系

新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对德育课程进行了整合、强化,从小学到高中重新建构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生活性、社会性、人文性、实效性更强的德育课程新体系.为了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到实处,我们必须改变旧的德育机制,去除德育的边缘化、形式化、运动化、倒置化、空洞化的教育模式,重新建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德育操作新机制.坚持以生活道德教育为基础,以良好习惯培养为重点,德育与学科教学、能力培养相互渗透,建立“生活道德教育、学科道德教育、活动道德教育、文化道德教育”相结合的道德教育新体系.

(三)深化德育研究需要尝试德育新方法

近几年来,杭州市萧山区中小学在德育研究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不少学校摸索出了许多适应形势发展的德育有效途径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要想让这些好的做法和研究进一步提升和发展,需要尝试德育新方法.

二、贯彻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规划

(一)强调学科德育——确立德育渗透载体

1.“学科德育”是“学校德育”的渠道

长期以来,我国学科教育是本末倒置的.学科教育总是强调学科性,“学科性”似乎成了学科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其实不然.分科教育虽然按照学科逻辑建构课程,但根本目的仍然是按照科学的规律更好地培养人.因此,学科教育首先是为育人服务的,而不是为掌握学科知识服务的;学科教育的教育性是第一位的,学科性是第二位的.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指出的:“诸育只有以德育为首,才能应运而生,德育为一切教育之本,是教育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

2.“德育学科”是“学科德育”的常态

(1)《思想政治》《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应是德育的主阵地,我们不应淡化它的教育性功能.从老课程的几十年到新课程的几年来,我们感觉到德育课程的功能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它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着“无关紧要”的角色,被长期冷落和淡化.我们应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学好用好德育课程,以德育课程统领道德教育的实施.因为它有系统的德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作依托,它有标准的课时安排和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作保证,它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作指导,它有多元实效的评价机制作保障.

(2)团队教育、班级教育、文化教育等应是德育课程教育的落实、深化和评价,我们不应本末倒置.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认为:“活动道德教育要以德育课为主体,综合各种班队活动、文体活动、纪念活动、节假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技术教育等,进行科学设计,形成序列,统一实施.”

(二)执行目标规划——探索德育渗透过程

1.构建“德育渗透化”新体系

“德育渗透化”新体系,如图1所示.

2.“德育渗透化”新目标调整

以德促学.通过实效性的道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业成绩的发展,发挥“德育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以德督教.通过“德育学科化”实验的开展,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加强师德教育,让教师从自身点滴做起,避免成为“道德说教的巨人,道德操行的矮子”,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达到“德育督促教师爱教育教”的目的.

以德兴校.通过德育课题的实验,带动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走科研兴校的发展之路;以德育课题实验为突破口,创建具有时代精神的特色学校.构建“以德立校、以德治校、以德兴校”的办学特色.

以德育人.树立育人为本的科学教育观,让学校真正成为科学育人的场所.通过新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言行文明的人,道德高尚的人,具有世界普适价值观的现代人.

3.“德育渗透化”新途径的创建

在“学校德育”这个一级指标下,设置“德育学科、学科德育、团队教育、班级教育、文化教育”等五个方面的二级研究指标,每个二级指标又分别规划不同的研究内容,这样就形成了“德育学科化”课题实验的指标体系研究网络(见图2).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在各实验点实行“统筹规划,分工研究,相互作用,共同提高”的实验方法,构建“科学、完整、前瞻、实效”的新道德教育有效途径,努力创建新型德育模式.

(三)全员参与——创新德育渗透方法

在教学中,决定渗透的因素有三个:一是教材中含有的道德因素,二是指导渗透的教师,三是被渗透者学生.学生是渗透的主体,教师是渗透的主导,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渗透以及接受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他们的个性爱好和认知需要.如果学生对渗透的内容怀有喜爱和渴求的心理,就会产生“细雨滋润土壤”的功效.如果学生对渗透的内容怀有生疏、无所谓或者厌恶的心态,则无疑是“雨水跳金属”格格不入.作为教师尤其要研究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以及心理需求,区别对待不同年级、不同个性的学生,洞察他们对渗透内容的兴奋度和注意力,调整、创新渗透方法,提高学科渗透的功效.1.行动研究法

(1)班级行动研究.例如,某班班会,诗歌朗诵《饮九月九的酒》:“千里之外/九月初九的炊烟/是一缕绵绵的乡愁等/母亲/你的眉头深锁是生我时的喜/你的眉头深锁是生我时的忧/等”伴着《眼泪》的钢琴曲声,学生的眸子里除了温馨和感动,更多了一份对亲情和生命的思考.随后的亲子游戏则将整个活动推向了.

(2)教师行动研究.①教学导语渗透德育.精心设计生动、巧妙的导语,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②教学技巧渗透德育.用赏识的眼光期待学生的点滴进步,注重教学语言的人文化,注重教态与手语的得体表达等.这些个人素质修养方面的影响将使学生极力模仿.③教学手段渗透德育.“专题演讲”“科学史讲座”“互动—实验探究”“辩论”“多媒体辅助”等丰富的教学手段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明显提升了“学科渗透德育”的层次.④课后作业渗透德育.作业批改不能局限在判定正误上,还要精心书写评语.因为,如果评语具有亲切性、针对性、艺术性、指导性和连续性,能以“情”激其心,以“理”沛其腑,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受到鼓舞,形成自我激励、不断进取的良性循环,从而深化德育渗透.同时,重视作业簿以外的“无形”作业,诸如观察事物、调查研究、课外阅读,组织有意义的活动、演讲、辩论等,这类作业的育人功效也是不能小觑的.

2.案例研究法

学校大力倡导“学科德育渗透”思想.一是要在教案上体现,二是要将其作为好课评价的硬性标准,三是要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结合水平的不断提升.典型的个案材料全校性宣传,《各学科德育渗透纲要》全校性学习,“渗透式课堂德育模式”全校性推广.

3.紧扣教材法

从教材实际出发,寓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融.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是做好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的关键,要根据教材所蕴含的内容,在教学中“以理育人、以事育人、以人育人、以美育人、以情育人”.

4.目标渗透法

教师根据教材,找准德育目标,即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将德育目标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教材各异渗透方法多样.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紧扣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广泛开发电影、电视、国内外重要事件、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加强横向与纵向、课内与课外资源的整合,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5.情感陶冶法

陶冶教育法就是自觉地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

此外,还可以采取主题辩论、师生对话、心灵驿站等方法.总体特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的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

在“交流”意识下,学校期中表彰设立了“勇攀高峰奖”“爱心奉献奖”“杰出学业奖”等,不仅表彰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且也表彰品行优异的学生,并且在学校宣传橱窗展示他们的照片下面附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这样橱窗里展示的榜样学生与观看学习的学生之间就形成了一种无声的经验交流.

三、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成果

(一)研讨了德育理论知识

我校自从开展德育渗透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采用集中与分散、自主与合作的方式学习了许多德育理论知识,如学习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学德育纲要》等文件精神,重温了《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阅读了《中小学德育专题》《现代德育论》《德育创新论》等理论专著,深入研讨了新课程标准的德育理论.

(二)促进了教学观念的改变

我们通过学习相关理论,举办专题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开展专题汇报课活动,撰写实验论文和经验小结,请专家辅导等,促进了德育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和一系列į

本文是一篇德育渗透论文范文,关于德育渗透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学科渗透,追求德育无痕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德育渗透及道德教育及学科教育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德育渗透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40;变革,如教师从考虑如何教转变为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学;变教师的讲台为学生的舞台,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改变课桌的摆放形式,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突出作用,等等.这样一来,德育课堂不再是原来枯燥乏味的说教了.整体而言,真正将“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做到了实处,也避免了学科德育标签化.

(三)达成了素质教育目标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探索,在落实目标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每学期汇编了一本优秀论文集、一本教学案例集,还录制了语文、数学、班队会、体育等优质课.学生参加“杭州市科技作品展览会”的小制作、小论文比赛,获得了优异成绩.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示范课推广到乡镇,学校还获得杭州市示范学校荣誉称号.

(四)明晰了师生角色关系

1.师生更新了德育观念

教师通过反思传统德育弊端,反复学习新课程理论,感悟到自己的德育观念必须尽快适应课程的发展.树立德育生命观,将学生视为有生命的个体,让学生进行自律、自约、自我规范.2011年学校着手推动主题班会课的改革,实施“四自”主题班会.所谓“四自”,即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准备、自己主持、自己总结,教师只是与学生一起寻找道德成长的“生长点”,不再以管教训导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真正实现了角色的转换.

2.教师展示了良好的形象

一名优秀的教师,要会上出好课,但更多的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感染学生,育人于“无痕”之中.在校园,我们的教师带头进行“弯弯腰”活动;升旗仪式时,国歌唱得最响的是教师;书香校园创建时,教师也要每月读一本书,写心得体会;在为学生颁奖时,教师要献上最衷心的祝贺;“要学生做的事,教师躬亲共做;要学生守的规矩,教师躬亲共守”.这些都不是专门的德育活动,但却是最真实的德育细节与契机.

(五)实现了课题研究特色

学校突出“整体育人”的教研思想,有意识地加强教学过程的优化,使知识、技能、思想教育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整理汇编了《萧山十中各学科德育渗透纲要》.

强调所有学科的整体协作,整合所有教研组、备课组教师的经验,汇编了各学科的研究论文集.

通过教学案例的分析,摸索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式方法,尝试构建“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模式”.

总之,在过去两年中开展的课题研究,使我们深深感悟到“学科无副科,科科皆育人;师生无小节,处处皆道德”的道理,但成效还有待提高,实践探索还须深化.

(作者单位:杭州市萧山第十中学,浙江萧山,311200)

相关论文

英语学科渗透在德育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是一篇课堂教学论文范文,关于课堂教学类大学毕业论文,关于英语学科渗透在德育中的重要地位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课堂教学及学科。

小学科学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切入点

本文是一篇德育渗透论文范文,德育渗透方面有关毕业论文范文,关于小学科学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切入点相关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德育渗透及科学学。

数学学科中的德育渗透

本文是一篇德育渗透论文范文,德育渗透有关学士学位论文,关于数学学科中的德育渗透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德育渗透及自主学习及学科渗。

高中英语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

本文是一篇德育教育论文范文,德育教育方面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高中英语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德育教育及高中。

追求教育无痕

关于教育思想及教育心理学及小学数学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教育思想类有关教育的毕业论文,关于追求教育无痕相关论文范文文献,对写。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本文是一篇渗透法制教育论文范文,渗透法制教育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渗透法制教育及安。

运用学科渗透,展开有效生物教学

本文是一篇生物学科论文范文,生物学科有关毕业论文,关于运用学科渗透,展开有效生物教学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生物学科及信息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