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驱动的节能与能源管理人才培养

时间:2024-03-03 点赞:44964 浏览:87928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动力工程论文范文,动力工程方面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关于需求驱动的节能与能源管理人才培养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动力工程及管理师及能源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动力工程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根据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高校培养节能与能源管理人才进行了探索.在传统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上设置了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制定了专业方向培养方案,开设了兼顾技术和能源管理的专业选修课,建立了实践基地.所开设的课程加强了学生的节能意识,拓展了学生的就业面,为热动专业毕业生从事节能与能源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

关 键 词:需求驱动;人才培养;节能;能源管理

作者简介:朱群志(1972-),男,浙江台州人,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任建兴(1961-),男,江苏海门人,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上海20009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电力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11407)、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159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21-02

一、节能与能源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近年来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供给的压力很大,重要能源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加剧.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不少地方存在粗放式使用的情况,很多能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而造成浪费.这种能源消费方式使能源供给进一步恶化,对人类居住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节约能源是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首要措施.[1]

培养从事节能与能源管理工作的人才是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从1979年开始,我国就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节能工作,但30年来节能事业起伏不定.这种状况固然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能源供需形势等因素有关,但节能与能源管理人才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缺少一支精通节能技术、熟悉节能管理、事业心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我国开展节能工作的软肋,也是实现我国节能目标的瓶颈问题.[2]

培养从事节能与能源管理工作的人才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的需要.各类工厂是我国能源消耗的大户,工业能源消耗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0%左右.节能与能源管理领域的专门人才可以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的能源计量和管理,开展节能降耗工作.1998年1月起施行、2007年10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明确规定: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设立能源管理岗位.重点用能单位包括两类: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5000吨以上不满1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2007年国务院颁布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明确要求重点耗能企业建立能源管理师制度.之后天津和山东等地开展了能源管理师的试点工作.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要求扩大能源管理师试点.

社会对节能人才的需求很大.根据对用能单位的调查,我国专业节能人才的需求量在数10万人以上.目前我国从事节能与能源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极度匮乏,很多企业没有专职的能源管理人员;即使有专职人员的企业,也存在能源管理人员节能意识不高、专业技能欠缺以及人员配置偏少等问题.这些原因导致企业对能源的控制和管理薄弱,严重阻碍了节能工作的开展和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充分挖掘企业节能潜力,以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因此,适应社会需求,培养专业的节能与能源管理专门人才显得十分迫切.

我国高校在节能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起步较晚,虽然有一些高校在能源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尝试,[3,4]但至今还没有形成健全的节能人才培育机制,面向节能服务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都比较薄弱.[5]针对高校培养人才不足的现状,一些社会办学机构纷纷提供短期的能源管理师课程对一些在岗人员进行培训.然而,这种培训班短则几天,长则一周;培训项目时间短,很难对学员提供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高校应根据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为我国节能产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节能与能源管理专门人才.高校可对现有专业进行改革,通过调整一些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增补部分课程,为社会培养毕业后从事“能源管理师”岗位的人才.

二、节能与能源管理人才培养的探索

节能涉及的领域多,学科背景广.从技术角度分析,主要涉及“热”和“电”.本项目主要探索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上进行改革,适应社会对节能与能源管理人才的需求.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相近专业包括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等.由于各个专业的背景不同,侧重点也不同.有的偏向动力机械,有的偏向制冷与空调,有的侧重能源高效和清洁利用.电力高校中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往往偏向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和电厂集控运行.本文针对的是上海电力学院的国家特色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该专业史比较悠久,并具有明显的行业背景.

1.制定了“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方案

通过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进行改革,设立“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科还是这个专业方向的核心,因此,专业方向与所依托专业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基本相同.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泵与风机、热力发电厂等.

与常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区别在于增加了特别针对节能与能源管理的课程模块.该模块包含6门课程,共计9个学分.课程包括节能技术概论、空气调节、制冷原理与设备、热网技术、技术经济学以及能源管理与审计等.这些课程有的侧重技术层面,有的侧重能源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层面.除了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之外,学生还可以从其他专业方向中选修一些课程,例如热能工程测量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等.

2.教学内容契合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节能人才不仅要掌握各种通用节能技术,而且也需要懂得一些技术经济分析、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是技术和管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6]因此,专业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节能与能源管理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来设计.例如,“节能技术概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热电联产节能技术、锅炉和加热器节能技术、热管及热管换热器节能技术、热泵节能技术、余热回收节能技术、电力行业节能措施与案例等.“热网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及管网水力计算、供热管道敷设、热源配置等.“能源管理与审计”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能源政策、能源工程管理、合同能源管理、企业能源审计、企业能源平衡等.

3.在实践环节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环节中除了一般的认知实习和专业实习外,还包括课程实验、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这些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增加了常用节能技术的实验.例如,在“泵与风机”课程中增设了泵与风机的变频调节实验.通过开展这些实验加深学生对变频技术的原理、方法和效果的认识.专业方向课程设计是一个新增的、有特色的实践环节,训练学生综合应用专业选修课的相关知识,并不局限于特定的选修课程.尝试将一家医院的供能系统作为课程设计的对象,要求学生结合参考资料对医院的用能及供能系统进行设计.提供给学生的资料包括工程扩初说明、各类冷热电设备性能参数表、非电空调选型设计手册等.

通过与学校基本建设工程、科研实验平台相结合,建成了一些学生实践基地.由于在项目设计阶段就提前介入,这些基本建设工程和科研平台在建设中充分考虑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功能需求.已经建成的实践基地有:节能生态艺术厅、大学生活动中心节能建筑示范基地、多类型能源的分布式能源实验系统、校园能耗监管平台等.节能生态艺术厅可以开展的实验有空调性能测试、室内温度场测试、太阳能热水器性能测试等.大学生活动中心节能建筑示范基地可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风光发电互补实验和建筑能耗按户计量实验等.分布式能源实验系统可提供燃气轮机性能试验、内燃机性能试验、气水换热器性能试验等.而校园能耗监管平台则能够提供全校每幢建筑的用水、用电数据,这些数据是学生开展能耗分析和节能诊断的生动素材.

4.人才培养情况

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于2008年开始按方向招生,招生规模为1个班.2012年首届学生毕业,学生就业情况优良.学生的就业单位除了传统的电力行业发电企业、设计院、电厂建设企业以外,也有节能服务公司等.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的设立为这些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利于他们进入单位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开设的选修课程得到了热能与动力工程其他专业方向学生的欢迎.“节能技术概论”、“能源管理与审计”、“热网技术”等选修课程每个教学班的人数都接近80人,其中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的学生只占一半.对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这些课程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的节能意识增强了,对节能工作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方面的科创项目,这些学生既有来自热动专业又有来自机械专业、管理专业等.管理专业的学生与热动专业的学生联合组队,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活动,并获得较好成绩.这些科创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上海电力学院根据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高校培养节能与能源管理人才进行了探索.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上设立了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制定了专业方向培养方案,开设了兼顾技术和管理层面的专业选修课程,依托校园基本建设和科研项目建立了校内实践基地.所开设的课程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加强了学生的节能意识,拓展了学生的就业面,为热动专业毕业生从事节能与能源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


由于节能的领域多,范围广,涉及学科多,因此节能人才的培养中存在不少困难.企业所需的节能人才最好是多面手,既懂“热”,又懂“电”,还懂能源管理.但是,作为一个本科专业,需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另外,各个行业有不同的生产流程,培养一个通用的节能人才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如何适应社会需求、进一步加强节能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持续关注的问题.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相关专业可以和企业紧密结合,结合专业的学科背景和依托行业的特点进一步探索节能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途径.

本文是一篇动力工程论文范文,动力工程方面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关于需求驱动的节能与能源管理人才培养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动力工程及管理师及能源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动力工程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72-74.

[5]尹健.节能服务产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

2012,(2):38,72.

[6]吴双应.探讨在热能动力类专业开设经济管理类课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135-136.

(责任编辑:王祝萍)

相关论文

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本文是一篇工商管理论文范文,工商管理方面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工商管理及实践教学及综。

实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之我见

本文是一篇工商管理论文范文,关于工商管理类学士学位论文,关于实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之我见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工商管理及管理学及。

我国体育本体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

本论文为体育产业相关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关于我国体育本体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可用于体育产业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