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野下的“普爱人格”其塑造

时间:2024-03-30 点赞:50172 浏览:101818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心理学论文范文,心理学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关于心理学视野下的“普爱人格”其塑造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心理学及社会关系及学校教育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心理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普爱人格”是指在普爱心理认知下自觉践行爱人、助人、利他等亲社会行为的人格特质.把塑造“普爱人格”作为当下中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核心是把“爱”作为人格的重要元素予以培育,这在心理学上既有广泛的依据,又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塑造“普爱人格”,包括执政党、政府、社会各行各业在内的一切公民、组织与团体,都要付出努力,营造“普爱”社会心理.作为教育者,要努力学习心理学,自觉运用心理学,普及爱的认知,普撒爱的温暖,弘普爱的行为.

〔关 键 词〕心理学;普爱;人格;社会心理;人际关系;利他;亲社会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3-0018-03

一、“普爱人格”的心理学内涵

在我国,“普爱人格”的明确提出,是近几年的事.但是,人们对“普爱人格”的思考自古就有,主要是墨子“兼爱”思想和孔孟“仁爱”学说,到了近代则主要是孙中山的“博爱”主张.所有这些思想无不与政治哲学交融在一起,抽象色彩极为浓重.学者中真正从人格角度思考“普爱”的寥寥无几.在笔者查阅的相关论述中,只发现三国时期刘劭的主张,似乎直接体现了对“普爱人格”的微妙洞察.刘劭受《尚书》中“九德”的启示,在《人物志》中把人格划分为12种不同类型,包括强毅之人、柔顺之人、雄悍之人、惧慎之人、凌楷之人、辨博之人、弘普之人、狷介之人、休动之人、沉静之人、朴露之人、韬谲之人.其中,弘普之人的人格是“意爱周洽”,认为这样的人“普博周洽,弘在覆裕,失在溷浊”,笔者认为这是对“普爱人格”的懵懂描绘.严格讲来,刘劭的主张也只是“主张”,他只述及弘普之人的行为表现,没有也不可能有心理学依据.至今,心理学界还没有形成对“普爱人格”的准确定义.

笔者试图从心理学角度定义“普爱人格”:在普爱心理认知下自觉践行爱人、助人、利他等亲社会行为的人格特质.所谓“普爱”,顾名思义就是广泛意义上的爱,泛指爱自己、爱他人、爱国家、爱自然、爱社会,其核心是行为利他性.所谓“人格”,是指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与行为呈式,它内在地包含着个体心理倾向与个体行为倾向两方面.具体地说,从心理倾向上看,“普爱人格”表现为共情、善良、宽容与悲悯之心.从行为倾向上看,“普爱人格”表现为助人、利他等亲社会行为.“普爱人格”是对冷漠人格的根本否定,意味着人们要学会普爱生命,爱人惜物,要用真爱普撒人文的光辉.“普爱人格”的塑造,有利于人们在生命历程中将仁爱传播到普天之下,实现人与自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二、塑造“普爱人格”的心理学依据

笔者提出把塑造“普爱人格”作为当下中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其核心是把“爱”作为人格的重要元素予以培育,这在心理学上有着广泛的依据,主要包括: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依据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心理,爱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前提,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抑制人的成长,“爱的需要受到挫折,是心理失调的主要原因.”[1]可见,受教育者的“普爱人格”是他们寻求自我发展、实现“高峰体验”的内驱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位代表罗杰斯是杰出的心理治疗大师,他主张在治疗中对问题儿童实施“积极关注”,强调协调与坦诚,为患者创造和谐安全的氛围,并无条件给予患者关怀,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笔者认为罗杰斯所说的“积极关注”,目的在于让儿童减少或避免迷茫,修复爱心人格,其实质是“以爱育爱”.

(二)精神分析心理学依据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鼻祖弗洛伊德认为,爱的力量是人固有的生本能,他指出:“一个成熟的人,应该能够创造性地工作和爱.”[2]弗洛伊德的追随者阿德勒认为,人有博爱、合作与利他的精神,“忽视”儿童会使他们产生“错误的生活风格”,长大以后就会冷漠、猜疑他人,人际关系不和谐,从而失去爱心人格.德国心理学家霍妮提出了基本焦虑理论,认为家庭关系中父母的冷漠、偏爱会导致儿童的安全需求得不到满足,产生神经症.当代精神分析的权威弗罗姆认为,健康人格是有“生产倾向性的人”,这类人与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的人”相似,都能够发挥潜能为社会作出贡献,培养这种人格需要重视爱的力量,他指出,“成熟的爱是人类的一种积极力量”,使自我得到充分发展.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依据

“普爱人格”的行为特征是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尽管已经有一些心理学家证明了利他行为是人类天生的倾向,但是,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则证明了一切人格都是行为的总和,是各种行为与习惯的产物,强调早期教养和环境对于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按照华生的理论,“普爱人格”是人类在教养下习得的行为,需要恰当的环境濡染.斯金纳提出了“强化”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学习新行为的基本前提是强化,可以通过强化来学习利他行为.霍曼斯认为社会人之间的互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交换”过程,“人们不仅交换物质性的商品和金钱,而且还交换非物质性的知识、友情、信息、爱、满足等.”[3]用霍曼斯的理论来解释,利他行为是“交换”使然,这切合“爱人者,人恒爱之”的中国式理解.其实,形成任何人格都需要人际互动.

三、塑造“普爱人格”的心理学价值

人格问题是一直是心理学的重要课题.它体现着教育者对学生成长环境的判断,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认知,对培养目标的理解.“普爱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拉近社会心理价值:塑造“普爱人格”是由目前社会的人际现状所决定的,有利于拉近社会人际心理的距离

社会人际现状最能反映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2011年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以后,很多媒体进行了深度的报道与尖锐的批评,从而给受众造成这样的印象:18个路人的素质很低,千错万错都错在路人.笔者却不以为然,反倒认为一些媒体记者缺乏起码的社会学认知,忽视了对现实社会关系的深度剖析.早在19世纪中叶,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斯宾塞就提出了“社会有机论”,强调要从整体的有机性来研究社会行为.研究社会事实时,必须纵观全局,放开视野,对任何社会现象、社会问题都不能孤立看待,而应该从这些现象与其他现象的相互关联中去把握.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社会性是人的本质,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的冷漠,是社会冷漠的反映.18个路人中的每个人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个体,而是多种社会关系综合作用的结果.18个路人缺乏爱心与德行,原因在于他们所生活其中的社会关系出了问题.正是冷漠的社会关系铸就了他们缺乏爱心与德行的生活范式.2011年9月22日,《人民日报》一则醒目标题令人深思:中国已进入“陌生人社会”,人性冷漠随处可见.文章列举了各地频频出现的“老人摔倒没人扶”现象,痛斥了“我们早已习惯用戒备的眼神、怀疑的心态来对待陌生人”.如何消除社会关系的冷漠?作为教育者,笔者的反思是:践行爱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普爱”精神,即塑造学生的“普爱人格”.(二)完善人格心理价值:塑造“普爱人格”是由目前学生的人格现状所决定的,有利于促使学校与教育者的觉醒

人格对人生发展作用巨大,一种人格,一种人生.爱心人格的缺失,将会给孩子的一生埋下多灾多难的种子.然而,目前学生人格的心理学评估实在堪忧.长期以来,一线教育者总是不断发现,爱心缺失已经是较为普遍的校园现象,有的学生已经因为人格缺陷,给自己、家庭或社会造成了严重后果.痛定思痛,我们不难发现:青少年爱心缺失的原因是多层面的,同样是诸多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爱的教育的缺失和教育爱的失真,是学生人格趋向冷漠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处于急剧的转型中,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转向市场,分配格局由一种变为多种,社会思潮也由一元变为多元,这些变化严重地侵蚀着教育机体,使学校教育逐渐表现出“异化”倾向:师生关系不平等的现象,一些教师对部分优生的偏爱倾向,无不压制着弱势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个别教师淡漠了对学生的关爱,对学生冷嘲热讽,态度生硬甚至体罚;在高考指挥棒下,学校教育越来越趋于急功近利,对学生达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学生被淹没在书山题海中,厌恶学习甚至痛恨教师的现象常有发生等所有这些情况,表明学校教育早已游离于教育原点,异化为非教育性质的活动,剥夺了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心理的诸多时空条件,这是导致学生失去爱心人格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与教育者必须尽快觉醒,努力塑造学生“普爱人格”.

(三)纠偏目标认知价值:塑造“普爱人格”是促进个性人健康、快乐成长的要求,也是促进国家发展的必然取向

目标是行为的方向.培养目标是教育的依据和归属.确定培养目标,要受政治思想与环境的影响.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任何人都无法摆脱一定政治思想的纠缠,更无法走出政治环境的笼罩.在政治统帅之下的教育活动,也自然地涂抹着政治色彩,影响着人们对培养目标的认知.多年来,占主导地位的是国家本位论,就是从国家本位出发,认为培养目标应当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需要.与国家本位论相对应的是个人本位论,认为培养目标是使学生人格得到完善与发展.其实,培养目标具有二重性,既是为了让受教育者人格得到完善和发展,也是为了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两者之间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正如一首校园歌曲所咏唱的&#

本文是一篇心理学论文范文,心理学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关于心理学视野下的“普爱人格”其塑造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心理学及社会关系及学校教育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心理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65306;“人格需高尚,身体需健康,学问需丰富,精神需欢畅!努力建设,读书向上,发扬我国光”,就是强调受教育者个体人格的高尚、精神的欢畅,都应以国家与社会责任的担当为目标,反之,社会责任的担当,必须以个性人完美的社会人格作为前提.著名特级教师李宏伟倡导培养“具有民族根意识的世界公民”,认为每一位学子拥有完善的爱心人格,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快乐成长,实现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其实是把“爱”元素作为民族人格的核心,作为世界公民的基本素养,从而为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公民素养的差距找准了突破口,把培养目标具有的二重性真正统一起来.在全球化与民本的时代,塑造“普爱人格”,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是教育家办学的应然追求.这意味着教育者不再只为国家培养人,也为世界培养人,为人自身培养人.


四、塑造“普爱人格”的心理学路径

社会心理学启发我们,人格是通过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形成的.社会人格的塑造,既是个性化的过程,又是社会化的过程.塑造“普爱人格”,包括执政党、政府、社会各行各业在内的一切公民、组织与团体,都得付出努力,营造“普爱”社会心理.古语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为此,执政党要坚持科学执政,运用从众、暗示等心理学机制引领社会成员的爱心品质,中国的事情要办好,“关键在于党”.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在依法行政中打造有爱心的政府.这样,党和政府的温暖就容易辐射全体社会成员,形成人人自觉参与的爱心行动.作为教育者,要努力学习心理学,自觉运用心理学,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一)普及爱的认知

人格认知是培养人格的重要条件,是形成人格的先导,起着理智地选择心理信息的作用.因此,塑造“普爱人格”,需要教育者以爱为魂,通过真的追求、善的弘扬、美的熏陶,在学生中普及爱的认知.现实可行的途径有:1.利用校园传媒.校刊、板报、广播站、电视台、校园网、班主任博客等,是普及人格认知的重要渠道,发挥着宣传、教育、引导和活跃文化的作用,依托这些校园传媒而形成的信息传播方式,把“爱”打造为校园里人所共知的文化符号.2.进行移情训练.具体方法有:利用校园文学、歌剧展演、艺术体操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某些情境下角色的心理感受,挖掘其中蕴藏的丰富的“爱”元素,把“爱”打造为“人”的标识,成为引领人发展的“精神火炬”.3.实施价值引导.发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教学中的导向作用,用共同价值观领导个体价值观,将共同价值观念付诸实践,体现于班级管理、制度规范、师生行为中,把“爱”打造为人际关系的基本规范.

(二)普撒爱的温暖

师爱是教师的自觉的爱,是感性与理融的爱,是把科学精神用于职业岗位的爱,对学生有示范作用.因此,塑造“普爱人格”,需要教育者普撒爱的温暖,以爱育爱:1.理解包容学生的差异性.爱是理解,情是包容.教育者的博大胸怀,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包容差异体现的.学生的差异性就是学生的个性、独特性.差异性作为学生的存在方式,要求教育者必须理解包容,既遵循“众生平等”,又尊重差异,理解个性,牢固树立个性化教学观.2.真诚坦荡与学生交往.教育者要不戴职业面具,不用例行公事的态度,而以“真正的我”投身于日常工作.这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安全的氛围,从而坦白表露自己的过错、失败与软弱,甚至隐私.教育者的真诚坦荡体现于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之中.3.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教育者要用学生的眼睛看世界,具有体验学生内心世界的能力.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被爱”的需求.教师要重视借助学生的言谈举止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学生.4.积极关注学生闪光点.教育者对学生言行的积极面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学生树立正向的价值观,形成“爱”的社会情感.为此,教育者应立足于客观实际,应立足于给人以希望,与学生一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弘普爱的行为

健康人格是个体参与社会行为的结果,“普爱人格”是爱人、助人、利他等亲社会行为反复强化的结果.因此,塑造“普爱人格”,除了需要教育者自身参与爱心行动做榜样以外,还需要教育者大力弘普爱的行为,可行的途径有:1.提供参与机会.比如,利用每年12月4日普法宣传日,引导学生走向社区,开展普法宣传,培养学生亲社会的能力;利用学雷锋活动月,组织学生走进福利院,给鳏寡孤独者送去爱心.2.搞活社团活动.教师要利用一切学生社团,引导学生在社团中表现合作、谦让、共享等利他行为,帮助他们减少人际冲突,改善人际关系.通过社团活动让学生反复练习、反复实践,让他们逐步形成自觉、稳固的亲社会行为.3.建立利他机制.在教育管理中实施以优带劣,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实施救助,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从机制上对学生中的利他行为进行考核,作为期末评优的必要条件.一旦学生出现自发的利他行为,教育者要及时表扬鼓励,使他们获得积极的反馈,达到逐渐强化的目的.在实践中,教育者可以通过先进人物评选、表彰爱心人士等外部激励措施来有效强化学生的利他行为.

主要参考文献:

[1]叶奕乾.人格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2]崔美娟,尹亭亭.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高级中学,连云港,222006)

编辑/王晶晶终校/于洪

相关论文

惠普:爱过分的high营销

本文关于极限运动及互联网及社会化媒体营销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极限运动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惠普:爱过分的high营销相关毕业论文格。

基于文化心理学视野的思维方式解读

本文是一篇文化心理学论文范文,文化心理学类有关毕业论文题目,关于基于文化心理学视野的思维方式解读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文化心理学。

儿童心理学视野下的国外图画书创作

本文是一篇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范文,关于儿童发展心理学毕业论文格式,关于儿童心理学视野下的国外图画书创作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儿童。

音乐心理学视野下的声乐教育

本文是一篇音乐心理学论文范文,关于音乐心理学相关毕业论文格式,关于音乐心理学视野下的声乐教育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音乐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