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结构

时间:2023-12-20 点赞:52551 浏览:109532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网络学习论文范文,网络学习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结构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网络学习及远程教育及中小学教师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网络学习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学习中的一个网络课程学习社区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研究该网络学习社区的网络结构属性和凝聚子群,探讨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学习社区的特点,最后对网络学习社区的建设提出建议.

关 键 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结构

中图分类号:G6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049-04

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全国很多城市和地区都在运用网络学习社区开展网络学习来扩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模,提高继续教育质量,特别是在广州市,网络学习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研究者从2002年开始承担了3门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教学工作,从几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学习者的反馈,发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学习普遍存在着学习效果差的现象,这已经成为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学习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学习能够持续地向前发展,本研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建立网络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与网络教育效果的因果模型,研究网络学习社区的互动模式和成员之间的连接,分析学习者的在线参与和课程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和其对网络学习社区成员之间交互关系的表达,探索如何在网络学习社区中进行成员之间的交互,以及这些交互是如何影响成员的特定学习效果等.

一、研究设计

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结构的研究以“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远程教育平台中的课程为研究单元,研究在课程中的成员利用课程平台所提供的功能进行学习、交流活动所形成的社会网络的特性.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自“广州市教师继续教育网”上开设的远程教育课程“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远程教育)”的1102期和1101期(课程号分别为:110210131007和110110131007),通过教师账号登录,收集论坛讨论情况作为关系数据以及内容分析数据的统计依据.

(一)研究对象

两门课程属于远程教育课程,没有安排面授环节.1101课程共有学员75名,教师1名,成员总计有76人,学员成绩69人合格,6人不合格,合格率为92%;共计发帖166个.1102课程共有学员103名,教师1名,成员总计有104人,学员成绩90人合格,13人不合格,合格率为87.4%,共计发帖223个.学员全部来自广州市内中小学,学员分布分散,彼此之间没有交流,课程开始前互不认识,且专业背景和生活环境不同,具有很大的异质性.在线讨论中,该课程共分为“最新技术”、“关于作业”、“学术讨论”等三个模块,规模偏大.

由于所用的软件限制,一次只能分析100人以内的网络,所以在研究前删去了成绩为0,发帖数为0,回帖数为0的5名学员,占成员总数的4.8%,删去这些学员后,由于这些学员没有与其他成员发生任何交互行为,也就是说,不存在这些学员与其他成员的关系,其所处的位置也是网络的最边缘,所以删除这些学员后只会微弱地影响网络的密度等基本参数,不会影响核心数据的测量;因此,可以允许删除这5名学员后进行研究.

(二)数据收集的方法

研究收集了1101和1102两门课程中学员姓名、成绩等属性数据,并以两门课程成员在课程论坛中讨论的帖子为依据,以“发帖”和“回帖”两种行为作为关系数据以及内容分析的基础,收集了关系数据,绘制了关系矩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矩阵变换、数据分析和探讨.研究的关系数据集合包括1101和1102两门课程全部师生的属性数据,如真实姓名、学校归属、成绩等;以及关系数据的三种特征值,即关系的内容、关系的方向和关系的次数.

(三)网络学习社区的网络结构分析

根据网络分析的一般方法和参照前人运用网络分析法对网络学习社区进行研究的经验,本研究从网络的基本属性、网络的凝聚子群两个方面来对广州市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学习社区的网络结构进行分析.

二、网络学习社区基本属性分析

(一)社群图

社群图是形象化表达社会网络结构的关系图表.社群图是对社会网络分析的第一步,通过社群图,我们可以对所研究的社会网络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我们可以以所统计的关系矩阵为基础,得出所研究网络的社群图.

在网络学习社区中,我们不仅需要知道每个成员与其他成员的连接数,而且需要知道连接的方向和大小.所以我们所绘制的社群图为“有向赋值社群图”.利用Uei软件,我们绘制出了1101课程和1102课程的社群图(图略).

11101课程的社群图分析.从绘制的社群图和软件统计结果可以得到,在1101课程中,共有76个节点,代表着1101课程的76名成员(包括教师和学生).76个节点中有“董桂林”等5个孤立节点.也就是说这5名学习者与其他学习者和课程教师没有任何联系.孤立节点大概占所有节点的6.5%.另外,所有节点共形成262对连接.平均每个节点形成3.45个连接.

21102课程的社群图分析.从绘制的社群图和软件统计结果可以得到,在1102课程中,共有99个节点,代表着1102课程的99名成员(包括教师和学生).99个节点中有“贺荣”等7个孤立节点.也就是说,这7名学习者与其他学习者和课程教师没有任何联系.孤立节点大概占所有节点的7.1%.另外,所有节点共形成379对连接.平均每个节点形成3.82个连接.

(二)网络基本属性的特征值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我们可以方便地测出社会网络的节点数、密度、平均度等基本属性值.这些值是判断一个网络规模和特征的基本值,配合社群图一起,有利于我们形成对网络的整体认识.使用Netminer软件分别对1101课程和1102课程的网络基本属性的特征值进行了测量.从表1和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节点数与连接数与社群图测量一致.两门课程的网络基本属性特征值均比较低,网络密度分别只有0.046和0.039,是一个十分稀疏的网络,平均度、互惠性、传递性、聚类系数、连通性值十分低,显示网络成员间联系不够紧密,信息交流不多,且信息传递比较慢,范围较窄,平均距离、网络直径、网络效率高,说明该网络每个成员交叉联系较少,两个成员间要通过多个其他成员才能产生联系,也就是说,每个成员发送的信息只有少数与其联系紧密的成员才能看到,影响范围很窄.

(三)网络的连通性和可达性测量

1课程网络的连通性测量.网络的连通性测量是为了发现网络中的桥和切点.如果一条边去掉会使社会网络成为两个互不关联的“成分”,则称该边为“桥”.相应的,连接在桥上的某节点若移去会使网络成为两个互不关联的“成分”,则称该节点为“切点:’.桥和切点共同反映了网络连通的可靠性和复杂性.利用Netminer软件我们测量出了1101课程和1102课程的连通性图(图略).

从1101课程连通性图看到,1101课程网络中有三条桥,成员分别是“吴丹霞-陈炽文”、“王冰-杨辉”、“梁斌-刘国梅”,三个切点是“梁斌”、“王冰”和“吴丹霞”.网络中的桥和切点比较少,且分别与两门成员有关.说明网络大部分成员的连接性良好,网络连通也较为复杂.通过测量还得出1101课程网络成员间连接的平均值为4.173,说明一个成员平均与4.173个成员联系,但是连接的标准差达到2.799,大于标准值,说明成员连接差异大和离散,网络连接存在不平衡性.

从1102课程连通性图看到,1102课程网络中不存在“桥”和“切点”,说明该网络可达性良好,成员间互通良好,网络结构也比较复杂.通过测量还得出1102课程网络成员间连接的平均值为4.977,说明一个成员平均与4.977个成员联系,但是连接的标准差达到2.974,大于标准值,说明成员连接差异大和离散,网络连接存在不平衡性.

2课程网络的可达性测量.网络的可达性与网络的效率和结构相关,可以用来说明每个成员与其他成员的紧密程度和每个成员与其他成员的“距离”.

利用Netminer软件对1101课程和1102课程的可达性进行了测量,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1)当将连接步数设为3步时,1101课程网络可达性的平均值只有0.081,标准差为0.179,1102课程为0.077,标准差为0.174,远小于一般网络的可达性平均值(0.5).

(2)当将连接步数分别设为两门课程直径(1101课程为7.1102课程为9)时,1101课程网络可达性的平均值只有0.259,标准差为0.361,1102课程为0.402,标准差为0.449,依旧小于一般网络的可达性平均值(0.5).

(3)教师在两门课程中网络可达性都不是最高,说明教师在网络中并不是绝对的主导地位,但是教师的可达性还是大于大部分学生,说明教师在课程中还是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对两个网络基本属性的特征值的差异性分析

为了检测1101课程和1102课程在网络基本属性和其他网络特性上是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研究针对1101课程和1102课程的网络基本属性特征值进行了差异性检验.

通过数据探测,两门课程的网络基本属性特征值不服从正态分布,因此,不可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差异性比较.本研究选取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对1101课程和1102课程的网络基本属性特征值差异性进行测量,经两独立样本Mann-WhiteneyU检验结果P等于0.818>0.05.因此,两个课程基本属性特征值没有明显差异,说明两门课程具有可比性,所得的网络数据可以一起用来说明本研究的问题,同时也说明通过对两门课程进行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五)小结

从上述数据看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学习社区社会网络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1网络节点数和连接数大,两个网络节点数均超过70,连接数超过两百,两个网络的规模较大;网络密度很小,两个网络均是稀疏网络;网络平均度、互惠性、传递性、聚类系数、连通性低,说明网络成员间联系不紧密,信息传递范围小,传递效果不好.

2网络平均距离、网络直径、网络效率高,网络每个成员交叉联系较少,两个成员间要通过多个其他成员才能产生联系;网络中不存在或者存在少量的连接少数成员的桥和切点,网络可达性良好,成员间互通良好,网络结构也比较复杂,但是每个成员与其他成员连接差异大和离散,网络连接存在不平衡性;网络平均可达性平均值小于一般网络学习社区,较之一般网络学习社区,两门课程网络信息传递慢,联系松散,成员间需要多个成员才能达到互联.

3教师在两门课程中网络可达性都不是最高,但大于大部&

本文是一篇网络学习论文范文,网络学习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结构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网络学习及远程教育及中小学教师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网络学习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20998;学生,教师在网络中并不是绝对的主导地位,但在课程中还是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凝聚子群分析

在一个社会网络中,成员的分布不是均匀的,反之,由于距离的远近,关系的亲疏会形成多个包含在整体网络中的“小团体”.在社会网络分析中,我们称这些小团体为凝聚子群,通过对凝聚子群的分析,可以找出组成二个大的社会网络的由本网络成员组成的若干“小团体”,再通过对这些小团体的成员构成、重叠情况、关系密度等方面的分析,便可以得到整个社会网络成员间矛盾情况、信息扩散情况等更加深入的信息.

(一)成分分析

从网络成分的分析结果看,两门课程都呈现出两大成分:中心成分和孤立成分.孤立成分为网络中的孤立节点,包含一名成员;中心成分成员间或多或少都有联系,包含除孤立成员以外的其他所有网络成员;两门课程都没有出现除中心成分以外的其他多人成分,说明除了孤立成员,其他成员之间是可以相互联系的.

(二)派系分析从派系分析的结果上看,1101课程拥有85个三人以上派系;有3人派系58个,占总派系数的68.2%;4人派系18个,占总派系数的21.2%;5人派系9个,占总派系数的10.6%.1102课程拥有151个三人以上派系;有3人派系116个,占总派系数的76.8%;4人派系33个,占总派系数的21.9%;5人派系2个,占总派系数1.3%.

(三)派系重叠数分析

从派系重叠模式分析结果上看,在1101课程中,除了教师(梁斌),夏文莉、姚慧峰、蒙伟英等人的派系重叠数均大于10;在1102课程中,除了教师(梁斌),董柳茹、刁碧霞等人的派系重叠书也大于15,说明在用于远程教育的网络学习社区中,有一些成员十分活跃,在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了讨论中心的作用,是网络的核心成员,并起到了一定的助学者作用.

(四)小结

1这两门课程中,成员间的交互显示出复杂性,也就是成员间的交互并没有局限某几个成员,成员间交流以核心成员为中心分散在很多小的派系中,网络结构较为分散,同时,两门课程中派系的规模大多只停留在3人的规模上,两门课程都没有大于5人的派系,网络成员间的交流大多数只是集中在3人之间,成员间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还只是集中在小范围的讨论和交流.

2两门课程的大部分成员派系重叠数小于5,甚至为0,说明在用于远程教育的网络学习社区中,大部分社区成员很少或者从不与他人进行交流,学习范围和活动氛围狭窄,这说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教师(梁斌)都不是派系重叠数最多的成员,但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说明教师在这两门课程中并不是绝对的中心,没有对课程起到控制作用,只是起到主导和辅助的作用,同时,教师派系重叠比例也不是十分高,这也体现了在远程教育中,学习者学习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学习过程不需要教师的绝对参与的特点.

3在研究中,作者尝试使用n-派系、k-丛等定义相对派系宽松的凝聚子群分析,但是得出的有上千甚至上万个结论,不具有参考价值,这从侧面反映了两门课程的网络结构复杂.

四、讨论与结论

(一)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社区的网络特点

1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社区网络成员多,网络规模大,连接复杂.除了孤立节点,成员间互联程度良好,网络直径和效率高,但网络结构松散,密度低,连通性不高,可达性不好,成员间交互不紧密.

2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社区网络存在若干孤立节点,这些节点与其他成员间没有交互行为的发生.

3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社区拥有大量的派系,这些派系往往由3人组成,规模不大,大的派系不会超过5人,而且派系密度不高,联系不紧密,说明成员日常交流规模、范围狭窄,没有实现群体讨论和建构.

4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社区中,教师处在靠近中心位置,但不是绝对中心位置的成员,但教师处在绝对的信息中心,与网络成员交流量最大,教师在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社区中只是起着辅助和引导的作用,不起主导作用.

5在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社区中,某些成员处在网络的最中心位置,成为网络的核心成员,拥有网络较大的影响力,但这些成员不是交流的中心.

6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社区点度中心势的出度都远大于入度,整体网络的发帖数大于回帖数,存在严重的网络资源被浪费和忽视现象.

7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社区成员话语权比较分散,没有突出的意见领袖.

(二)对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社区改进意见

本研究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角度对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社区提出以下改进意见:

1增加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社区成员的线下活动,培养成员间友谊.网络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的结构以及成员交互的紧密程度以及深刻程度与社区成员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增加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社区成员的线下活动,培养成员间友谊有利于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的改善和建构水平.

2减小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社区的网络规模.网络学习社区中的学习者数量过多,会使得知识建构的水平降低,减小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社区的网络规模,有利于成员进行深入交流,提高建构水平.

3完善评价体系,增加内容评价.目前,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社区中评价主要是考试评价、作业评价,过程性评价只是记录成员发帖数、回帖数、登录数是否达标,但研究发现大部分成员虽然达到发帖数、回帖数、登录数的要求,但是存在发帖没人回,回帖不认真,抄袭、“灌水”现象严重.因此,增加成员发表言论的内容评价,保障交互质量,有利于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社区教学效果的提升.

4对核心成员进行奖励.研究中我们发现,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中心并不只是课程教师,还包括若干课程学员,这些学员处于课程网络中心,具有较大的网络控制权和影响力,如果能对这些核心成员进行奖励或者其他不同于其他社区成员的鼓励措施,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并承担一些“助教”的工作,有利于减轻教师负担,同时促使社区成员自主学习和自主建构.

相关论文

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结构的比较

本文是一篇远程教育论文范文,远程教育方面有关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结构的比较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远程教。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综述

为您写继续教育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继续教育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综述相关论文范文检索,包括关于继。

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其培养策略

本文是一篇心理教育论文范文,关于心理教育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其培养策略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