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环境学》课程

时间:2024-01-18 点赞:53870 浏览:11277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多媒体论文范文,关于多媒体方面毕业论文范文,关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环境学》课程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多媒体及环境质量及环境学概论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多媒体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本文结合本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环境学》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分析了课程教学现状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手段、方法的改进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措施:精选教学内容、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结合、互动式、启发式、案例式教学和实践式教学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通过实践,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健词:《环境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教学改革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人类对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也日益加强,与环境相关的专业也先后在众多高校开设起来[1].我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以下简称资环专业)开设于2005年,着重在于培养与环境学有关的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环境学》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本文结合我校资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对《环境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该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2.课程性质与特点

《环境学概论》是资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该课程以人类环境为中心,着重阐述在人类活动的强烈作用下,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污染控制的方法理论.分别探讨了人类活动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特别是对大气、水、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的影响,以及各类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污染的控制与治理技术;介绍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等新方法和环境科学的最新进展[2].其目的一是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激发学生热爱环境保护事业的热情和学习环境相关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掌握环境监测、评价及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相关技术,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本.

相对于传统的课程,本课程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1.研究内容与人类自身利益关系紧密.环境污染直接危害到人类的健康,导致一些疾病的多发,一些突发性的环境问题导致伤亡的事件不断发生.

2.学科领域覆盖面广,学科知识交叉性强.其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诸多领域,涉及化学、物理、生物、管理等多学科知识.

3.进展迅速.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提高,重视度不断加强,环保投入也越来越多,新理念、新技术不断问世.

4.课程内容与实际结合较密切.如污染物的扩散和控制与规划紧密相关.

5.研究方法综合性强.各种方法及理论如GIS、遥感、管理等在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6.知识更新快.环境科学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新观点、新技术日新月异,环境热点不断变化,环境质量动态变迁快.

7.授课时间有限.本课程既包括很多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求很强的实践能力,内容涉及诸多方面,需要的课时较多,但学校公共课优先安排,占去了大量学时,而专业课则被大幅度压缩,课堂授课时间非常有限,有些内容无法展开详细讲解.

3.教学现状分析

3.1教材内容滞后

目前,环境学概论课程的相关教材种类比较多,一些行业部门院校结合本行业或本部门的专业特色,采用本行业或本部门编著的教材,一些综合性院校多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刘天齐、刘逸农主编,1999年6月第2版)和《环境学概论》(刘培垌主编,1995年6月第2版).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内容上各有千秋[3].考虑到刘培桐教授主编的《环境学概论》理论体系较为完整,微观方面的环境污染和宏观方面的人口、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论述清楚[4],因此,选其作为教材.但由于出版的时间距今已有数年,一些内容跟不上当今环境保护发展的形势,体现不出当今环境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有必要对课程的内容加以调整和充实.

3.2教学模式的传统性

传统模式均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和强调了教师的施教和学生的被教这一主要过程.课堂教学紧紧围绕着教师这一中心环节,但却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了课堂上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开发,难以较好地体现和发挥师生互动的教学技巧.

3.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环境学》是介于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边际学科,是一个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应用目的,其研究方向上存在着差异,尤其是教学侧重点各不相同.

分析目前资环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侧重于对规划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实践环节都分布在相关规划设计课程中.《环境学》课程在该专业教学中主要定位为理论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环境学基础理论、各环境介质污染状况及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规划程序与方法、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等知识点,并应用于规划方案的设计和分析过程中.因而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侧重于理论教学,实践环节较为薄弱,影响到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需要.

4.改革措施

4.1教学内容的选择

1.按专业性质精选内容,详略得当

《环境学》课程内容涉及专业领域广、内容多.在实际教学中,因受课时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应该“因材施教”,即根据资环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略选择.针对资环专业应重点学习各类污染的危害、控制与治理技术以及环境规划的相关内容,重点在于让学生在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为学习相关的规划课程打好基础.

2.按专题备课,补充与调整教学内容

备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备课质量的好坏对教学质量影响很大.传统的按章节备课、上课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难以依据大量新的信息补充、调整和组织教学内容,对于《环境学》更是如此.按专题备课能有效地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可以考虑根据授课总学时数、教学重点和新的教学材料,将教材重新组合,分为几个专题来讲,能较好地突出重点、热点、难点.所以,不仅是需要补充新内容,往往还要打乱教材现在结构,将需要讲解的内容梳理出来,重新构成一个条理清楚、逻辑性强的系统化知识体系来讲解.教学实践也表明,按专题进行讲解收到了好的效果.4.2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

4.2.1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结合

多媒体手段的使用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有很多优势:首先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声情并茂”地给学生以听觉、视觉冲击,学生易于在共鸣中接受知识点[3].尤其是在播放环境污染相关图片时,更体现了其感观性,唤醒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其次多媒体手段教学容量大,“环境学”类课程本身教学内容多,经常需要大量的统计图表来说明问题.而多媒体计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增大了信息量,也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为增强课堂趣味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在授课中插播与所讲内容关系密切的视频材料.一则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状态,还可以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触动他们的内心,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但是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学中过多依赖多媒体存在一些劣势.因此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并有机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通过适时的板书、巧妙设计提问、创造思维的转折点等技巧.

4.2.2互动式教学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们互动的过程,让学生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才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乐趣[4].因此,在课堂上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多相互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反应和创造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习惯.

为了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采取以下方法:针对当前的环境热点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如讲气候变化之前,针对当前舆论热议的对全球变暖的质疑,让学生自己查资料,自己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将事先准备好的,围绕授课知识点的有关专题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查相关资料,制作电子课件,抽一个学生上台讲解,不足之处,其余学生补充.取消学生小组的形式,因为据学生反映,一旦指定小组,那么小组的相关任务都会落在小组长一人身上,达不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4.2.3充分共享网络平台,扩展教学空间

随着网络的普及,大部分同学都有自己的电脑,每个人都有号,可以利用群上传共享资料、讨论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知识的掌握程度,督促学生学习,完成课堂教学无法完成的任务.为师生提供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也解决了由于新老校区学生与老师沟通交流难的问题.

4.2.4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环节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健环节,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了解当前的环境质量现状,熟悉相关的污染控制设施等,对资环专业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因为规划方案的形成就直接决定了环境保护方案.

本门课程的实践环节可分为以下几部分:1、对环境污染现象和当前环境质量与管理现状的认识.通过鼓励学生动手搜集本学科相关资料,就某个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大胆阐述自己的看法,充分利用本校实验室和实习基地,需要测量的污染指标,采样后在实验室进行测定.2.对污染处理工艺设施的了解.以参观与调查的方式进行,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去参观学习,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厂等;对于一些不具备具实验、实习条件的,就利用多媒体图片及视频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性.3.对城乡规划过程中针对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的采用情况等.通过以上环节,巩固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并组织学生撰写实习、实验报告,得出相关结论.

5.结语

环境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涉及面广,涵盖内容多,属于发展中的科学,高校课程教学也处于需要完善的阶段.怎样紧密结合资环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生学情,组织安排教学;克服教学内容固定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调性以及实践环节欠缺等局限;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针对以上问题,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进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对我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不断发展提供参考,培养出既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更具有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合格的大学生.


本文是一篇多媒体论文范文,关于多媒体方面毕业论文范文,关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环境学》课程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多媒体及环境质量及环境学概论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多媒体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J]2006.(4):84-85

基金项目:河南省特色专业资助项目(2009)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省级教学团队资助项目(2012014)

作者简介:王素娜(1976),性别:女,籍贯:河南宝丰,职称:讲师,学位:硕士,研究方向:资源环境.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