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型农业大学进程中加强本科教育的

时间:2023-12-24 点赞:47111 浏览:93928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农业大学论文范文,农业大学类毕业论文提纲,关于创建型农业大学进程中加强本科教育的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农业大学及实践教学及大学生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农业大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本科教育是关键和基础.在界定研究型农业大学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本科教育在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我国农业大学在创建研究型大学进程中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途径.

关 键 词:研究型农业大学;本科教育;质量

作者简介:肖慎华(1963-),男,江苏丰县人,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馆员.(江苏南京210095)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006-0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的重点.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都为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提供了重要契机.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包括农业大学建设的方方面面,其中加强本科教育至关重要.研究型农业大学必须有高质量的本科教育作支撑.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本科教育质量,进而加快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内涵

对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内涵有个清晰的认识,是研究相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而要科学理解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内涵,又应先弄清楚“研究型大学”这一基本概念.研究型大学发轫于1810年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办,德国柏林大学开创了“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先河.1876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建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研究型大学的诞生.然而,对于什么是研究型大学,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权威的评价体系.我国虽有不少学者结合中国国情对研究型大学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并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但国内广泛引用的则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中心王战军教授的界定:“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的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文化繁荣和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1]这一概念从职能、目标、水平三个层面解读了研究型大学的内涵.

研究型农业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的一类形态,是研究型大学的组成部分,同样具有研究型大学的共性,只是其突出了服务农业行业的办学特色.其主要特征可概括为: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特别是农科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核心;以农业科学研究见长,是承担农业科学知识创新和农业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的重要基地,在引领农业科技革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倾力投身服务“三农”伟大实践,在解决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寻求农业生产和技术革新中新的生长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研究型农业大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深化,其评价的价值观也非一成不变.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实质上是以当今世界研究型大学的标准和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来实现农业大学对传统发展模式的跨越.[2]

二、本科教育在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纵观大学近千年的发展,大学是靠培养人才起步的,也是靠培养人才使自身得以不断发展、功能得以不断拓展的.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本科教育则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主体和基础.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需要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也需要加强研究生教育,但它不是以牺牲本科教育为代价的.加强本科教育,既是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的核心任务,也是加快农业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型的关键和基础.

1.办好本科教育是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的核心任务

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最核心的任务就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本科教育质量.对于任何一所大学来说,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它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曾明确指出:“人才培养是提高质量的重中之重.在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中,人才培养是核心,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基础性工作,既要从长远考虑,又要从基础着手,特别要从当前的突出问题抓起.”他强调,首要的一条是落实本科教育教学的地位,“学校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等,都要体现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重心、以人才培养为重点.”[3]综观国内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比如,“在MIT,有一种观念深入人心:本科课程和教育构成了学校的核心,是学校在全国和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的关键所在.”[4]

2.本科教育为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创建培养了学术传人

大学是以人才培养为主线而将其他活动有机联系起来的学术机构.正是这种特殊的理念和组合方式,决定了学术是大学的血脉,学术发展是推动大学持续创新的核心力量.但是,大学学术薪火的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培养学术传人.不培养新人,学术就将因失去传人而中断.本科教育是农业大学培养学术传人的基础,它给予学生较为完整的知识架构和必要的专业训练.学生也只有在本科阶段掌握了宽厚的基础知识,受过良好的训练,才可能在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脱颖而出,进而使农业大学的学术薪火得以发扬光大.正如密歇根大学第11任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所言:“任何杰出的学术机构的基础都是它的本科学院.人们会很好地说明这样的事实,即本科生教育和源于此的学术学科构成了学术的心脏,构成了我们大学的学术核心,经过一段时间,它们将决定大学的声望以及大学在专业、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实力.”[5]

3.本科教育质量是农业大学形成品牌的基础

大学的品牌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下来、凝结在校名中的社会认可程度.大学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构成了大学的软实力.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必须重视学校品牌建设,以增强学校的外部吸引力和内部凝聚力.高质量的本科教育是形成和巩固农业大学品牌的基础,本科教育如果办不好,必然会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对此,康奈尔大学前校长弗兰克·罗德斯曾指出,“公众是通过本科教育直接认识大学的,研究型大学的成败与否完全系于本科教育.”[6]我国著名学者温儒敏也指出,“某个杰出的人才出自哪所大学,人们一般更注重其本科,而不是研究生.一所大学得到过哪些奖励,有多少论文,有过什么项目?人们也许并不记得,但哪个杰出人才出自哪所大学哪个院系,大家还是一目了然.”[7]研究型大学在社会上都拥有良好的社会声誉,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大学的毕业生体现出公认的水准和信誉,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4.本科教育为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创建培养了忠实支持者


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特别是广大校友的鼎力支持.校友是农业大学独特的办学资源,是农业大学发展最可靠、最值得信赖的支持力量.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奋力拼搏的同时,无时无刻不惦念着母校,关心着母校的发展,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回馈母校,如在捐资助学、校企合作、学生实践、接受毕业生等各项工作中,他们总是在比较中有意或无意地向母校倾斜,为母校的持续发展带来广泛的支持.而在校友中,学校毕业的本科生对母校的感情最为深厚,“在校大学生会成为忠诚的校友等这些未来的校友会以崇敬的态度和宽容的方式支持母校等校友捐赠给学校的礼物大多来自于原来的本科生,而非原来的研究生.”[8]

三、以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促进研究型农业大学创建的途径

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本科教育是关键和基础.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应将本科人才培养放在首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并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努力构建独具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标准,是人才观在高校的集中反映和培养什么人的价值主张及具体要求,也是人才培养活动得以发生的基本依据和人才培养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9]只有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明确的定位,才能规范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才能发挥研究型农业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定位于研究型农业大学的高校都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农业大学,水平高、影响大.因此,该类高校应该承担起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性农业人才的责任,努力培养农业行业的领军人才或领导人才.就其本科人才培养而言,培养的学生应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能够正确理解人生和社会问题,有健全的心理,有服务国家、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宽厚的专业背景和比较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持续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的能力以及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加强本科专业内涵建设

大学中的专业是依据特定社会职业分工的需要,以相关学科为依托,分门别类进行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专业建设涉及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和实习基地建设等内容,是本科教育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在本科教育中处于龙头地位,其建设水平决定着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定位于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农业高校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调研行业人才需求结构、规模以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强化专业内涵发展,根据自身资源和优势,重点加强特色和优势学科专业点的布局和建设,主动探索建立既对接市场需求又体现学校学科优势的本科专业;应充分认识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以及我国“三农”发展的新趋势对高等农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利用学科建设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充实与丰富课程,抓紧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构,提升课程的水平和创新性,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应充分利用学科建设创造的科研基地优势改善本科教学条件,使之成为培养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舞台;应利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改造传统专业,打造优势特色专业,形成具有本校“个性”的专业特色,以切实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3.推行以探究为基础的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开展研究性教学旨在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显著特征是,教学与研究的紧密结合形成基于研究的学习模式.定位于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农业高校应引导广大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进行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使本科生学习建立在循循善诱下的知识探究上,而不只是对现存知识的记忆上;教师的教学应与其科研密切联系,贯穿科学精神和科研方法,并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方法为目标;应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优势,营造本科生从

本文是一篇农业大学论文范文,农业大学类毕业论文提纲,关于创建型农业大学进程中加强本科教育的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农业大学及实践教学及大学生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农业大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事科研的氛围,为本科生提供广泛的研究机会,包括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吸引学生参与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等,使本科生尽早接受科研训练,亲历科研过程,感悟科研思想,激发科研兴趣,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强化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是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具直观性、综合性、创新性.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定位于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农业高校应围绕各专业培养目标,推进以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和功能.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实验教学应以设计性、研究性实验为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习教学应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实际,增长知识,形成独立工作能力.毕业论文工作应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实验或走向社会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改变大学生实习难、实践弱化的问题,各高校应加强与农业行业部门的联系,加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探索农业大学与农业科研机构、企业、用人单位等联合培养人才的新途径、新模式,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相关论文

高水平型大学视角下的本科教育

本文是一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高等教育类有关学士学位论文,关于高水平型大学视角下的本科教育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高等教育及教学改革及石。

建设型大学背景下的本科教学管理

为您写大学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范文,与建设型大学背景下的本科教学管理相关论文范本,包括关于大学及学生及教师方面。

我国型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定位

本文是一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关于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论文,关于我国型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高等教育及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