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警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张力

时间:2024-01-20 点赞:50661 浏览:10339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大学毕业论文,关于名言警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张力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思想政治教育及警句及思想政治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名言警句因其独特的魅力,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能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但由于教师对名言警句的把握不足,致使教育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同时还会滋生出一些与教育目标相违背的张力,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起到反作用.

【关 键 词】名言警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目的;教育过程;张力

名言警句具有独特的思想与艺术价值,具备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力量,它们凭借优美的文笔、铿锵的词句,较强的思想性,或引起人们的思考,或给人以振奋.但必须指出,这些优美的文笔、铿锵的词句虽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但由于其产生的时空背景与我们今天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存在异质性内容,这就决定了我们绝不能忽视、甚至有意回避其封建性、腐朽性、没落性的一面.同样也决定了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无论作为课程教学,还是作为辅导员工作,名言警句要发挥良好的功用,就不应仅仅限于它在语言艺术方面的感染力,更多的应在于教师对名言警句本身的思考和合理的运用,唯其如此,才能保证在教育工作中向学生输出正确的思想意识.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名言警句的合目的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实质是一致的,要求把一定的社会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法律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但必须指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形态上却不能整齐划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应该执行“国家、政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总要求”,强调制度形态的教育目的;但另一方面,从教育者本身出发,思想政治教育也会以理论形态存在.表现为教育者“对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抽象概括和理性超越,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价值的理解和追求.”因而在实际的目的教育中,教育者一方面会遵循制度形态的教育目的,为其服务,另一方面也会融入自己的一些目的理论,影响学生.

而无论是制度形态的教育目的,还是教育者自己的目的理论,都需要有准确易懂且艺术化的的语言,既要能准确的表达理论,又不至于干瘪无味,同时还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名言警句因恰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常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有效环节被引进课堂.又因它能对某些理论的引导或总结起到良好的作用,而备受“理论”课教师的青睐.但把名言警句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后,作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有效环节,特殊性决定了它与一般性的语言环境中的引用是相区别的,必须要求它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目的性,即如果教育者个人的理论目的与制度目的不一致时,名言警句的运用应排斥教育者个人理论目的.

二、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与名言警句的催化作用

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是指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演化过程中不断获得新品质,或者提升或者蜕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外部因素作用于内部因素的过程,表现为将社会所要求的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律观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也表现为个体将已内化为自己思想政治素质的意识外化为具体的行为和习惯.

首先,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总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经典理论家认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这些能移入人的头脑的东西通过家庭、学校与社会几个途径作用于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塑造过程.在学校教育中,名言警句由于兼备文化的、传统的、名人的、理论的、通俗易懂的等多重功效,常常被教师作为制胜性观点引用,以期影响学生的成长.

其次,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总是内化的过程.社会心理学认为内化分为三个阶段:服从、同化、内化.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免不了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或者表扬肯定.此时,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期待发生碰撞,如果教师能适时的运用名言警句作为教育手段,就能收到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但由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或者“师长”的个性身份与学生的个性身份上的差别,决定了学生的期待在教师期待面前更多的是服从.这时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不一定都能符合学生的真实意愿,只是压力面前的屈服而已.由于这种压力不是短暂消逝的,而是持续的伴随整个教育过程,因而学生在感受、分析、选择教师传授理论的过程中往往会发弃思考“为什么要这样”,代之以“必须这样”,或者“只能这样”,由抵触性接受到习惯性接受,最后不论良莠的到将它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成为自己思想政治素质的一部分.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名言警句张力的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名言警句的张力是指教育的实际效果——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外化出来的思想政治行为表现和思想政治行为习惯——与理想效果——教育者与社会主观上制定并要达到的教育目的——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集中表现为本末倒置,先后失序.由于学生在理解能力、阅历等方面的不足,致使他们对名言警句的接受方式有背于逻辑,是经验式的——只要是名言警句就一定是“圣人”的,一定是经过社会验证后的“真理”,因而先接受经典,或者先接受“圣人”,然后不作批判的吸收名言警句的思想政治观点.最终在社会实践时会出现未经论证,直接实践,实践失败又引经典论证,深陷教条主义、诡辩主义的错误而不能自觉的现象.

通过教学经验和与学生交流后发现,致使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两个方面:

1、根源上——教育者对名言警句合目的性的认识较差.

教师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时,总是会将社会的价值观融入其中.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教育目标强调的是结果的实现,而教育过程强调的是过程的履行.因而可以这样认为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向学生灌输社会一定的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政治观,进而促使学生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素质.这就要求名言警句的运用必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需要,必须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这样一个目标体系,批判的运用.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

第一、注重研究名言警句产生的时空背景: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过程,因而在运用名言警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做到两个坚持:一为坚持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对名言警句展开批判,以便合理的吸收;二为坚持用名言警句对不合理的,违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现实进行批判,以便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观.这两个坚持实质上是要教师清楚的认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在著名的《矛盾论》中讲到:“矛盾的普遍性已经被很多人所承认”,但“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则还有很多的同志,特别是教条主义者,弄不清楚”.这句话放在今天的教育工作中也没有过时.名言警句产生总会与一定的时空背景紧密相关,如果不分析一句话产生的时空背景,实际上就是只承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无从“科学研究”教育规律,最终不能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普遍提高.

分析名言警句必须要加强对历史的学习.从空间上讲名言警句可分为中国的(民族的)和外国的(非民族的).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总结,名言警句可以超越空间,普遍适用于各民族;但每一个民族的发展总是沿着自己的特色前进的,在空间性上,每个民族又与特殊的社会历史、自然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在教育面临国际化的今天,教师会时常引用一些西方的名人名言,充实自己的教学,但“应当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即引用的西方名人名言必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目标上保持一致.

从时间上讲,它具备时代性.时代性虽然具有连续性,但每个时代具体的环境又是异质的,因而名言警句虽然也可以超越时代,普遍适用于今天,但它又总是某一具体时代的产物,因而必须批判的吸收.随着今天人们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提升,教育者也会不时的运用古代思想精粹开展教育工作,但所引用的古代名人名言也必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目标上保持一致.

第二、注意引用名言警句的完整性:深入了解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名言警句的引用必须紧紧围绕教育的根本目的,但不能为了达到教育目的,而对将名言警句支离破碎、断章取义,只重局部功能而忽略整体功能,这就违背了整体对局部的统摄关系,导致名言警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产生张力.

这里有两句话很值得我们注意:一为爱因斯坦的“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过去为了鼓励学生,人们断章取义的引了前半截,后来人们渐渐的意识到这句话的后半截才是爱因斯坦想表达的真实意思,因而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后半截.其实不然.1%的灵感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99%的汗水的浇灌也不会产生1%的灵感.

本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大学毕业论文,关于名言警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张力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思想政治教育及警句及思想政治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比如历史学家可能就不会在哥德巴赫猜想上找到灵感.二为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恕”字.(“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恕”是对“欲”的限制,将“欲”限定在具体的行为领域.如果没有“恕”字,人的“欲”就是抽象的思想领域了,这在哲学上实际就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以自己的思想感情来决定他人的思想感情.

2、运用上——教育者对名言警句教育的认识误区及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是简单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或者是教训过程,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边互动,是施教与受教统一的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此过程中相互作用,最终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在现实的教育中,名言警句教育是随意进行的,只是教育者的教育材料,没能上升到教育过程这一高度,从而致使教育者忽视了对名言警句本身包含的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等素质的讨论以及对学生的影响估量.因而运用名言警句进行教育时,要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要求教师对自身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有详尽认识,将名言警句教育上长升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这一高度.


第一、充分认识教师主导性对学生的影响

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依赖教育、社会与个人的努力,之中教育是最有目的、计划与组织的,因而对人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的作用最大.而教育的目的、计划与组织都需要教师有良好的素质,能主导教育.具体说来,在运用名言警句时,最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价值观,能主导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名言警句本身有十足的把握,自觉分析名言警句里所包含的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等素质是否符合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经过甄别后再对学生进行教育,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第二、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性,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能力,这就需要考虑受教育者的对象性.不同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是不一样的,因而在运用名言警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一定要分清学生群体,结合学生的理论功底、思想实际、群体心理,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不同层次的分析诱导,务必把名言警句包含的理论讲透,必要时甚至可以针对性的开展关于某一名言警句的主题辩论或者课堂小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充实自己的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

相关论文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探究

本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探究相关开题报告范文。适合思想政治。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本文是一篇思想品德论文范文,思想品德有关函授毕业论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适合思想品德及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