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衔接问题

时间:2024-03-04 点赞:46729 浏览:93183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初中物理论文范文,初中物理方面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初中物理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衔接问题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初中物理及小学科学及初中物理教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初中物理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初步探索初中物理教学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衔接,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在进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工作研究,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出发,去探索更适合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教学规律,避免教学中学生知识脱节或重复性学习.

从学生角度分析,小学生更加注重形象化,直观的知识和既能体验,而初中学生会更加倾向于探究问题的解释和规律,因此,对于小学科学课中出现的物理知识应严格按照小学科学课标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好好呵护小学生们的科学观察、发现能力和简单的探究体验精神.而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同样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展开教学,好好引导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设计方案,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总结一般规律的能力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

如果小学阶段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过于复杂和抽象,小学生的兴趣点会因此逐渐降低,关注度也会下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科学素养的形成会受到影响,教师应该明确初中物理中哪些知识还会进一步的学习和涉及,有针对性的依据课标进行定位和设计.同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应明确和了解哪些物理知识在小学科学课中已经涉及和解释,这些内容需不需要进一步去讲解,需不需要进一步去探究,哪些方面应该进一步去严谨和规范.

1在教学内容上的衔接

比较初中物理和小学科学中涉及的物理方面的知识可以发现,从小学到初中物理知识经历了从粗略到严谨的过渡,从具体形象认识到探索本质规律的过渡,从内容零散到内容系统的过渡,从定性认识到定量分析规律、定量计算的过渡.

例如,小学科学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三节课讲到的《摩擦力》,摩擦力的概念定义为一个物体在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因此运动物体要受到一个阻碍物体的力,这种力是摩擦力.这是小学科学课中的定义,而初中物理中定义为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他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仔细比较不难发现中学多了“相对”二字,我们知道相对显示出概念的严谨性,因此我们在初中物理课堂上讲解时就要认真强调,同时让学生明白物理概念的相对性,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摩擦力的实验,他们在初中阶段再接触此类实验的时候并不陌生,而恰恰是在不陌生的前提下,我们应该着重向他们强调相对的含义.又如,在讲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相关的时候,小学讲与接触面状况和物体重量有关,初中物理则讲,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及压力大小有关,重力和压力是不同的概念,初中物理讲法的严谨性应该说再次体现.

例如,小学科学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章《沉和浮》关注的是相同物体和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及初步探索影响沉浮的因素,通过马铃薯在清水中和浓盐水中的沉浮探究,通过比较同体积物体与液体的轻重来判断物体在这种[HJ1.6mm]液体中的沉浮,这里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影响沉浮的一些因素,重在探究过程,并没有实质性的对沉浮条件进行深入探究,更多是定性的分析现象.而到了初中物理中,浮力作为一章来研究,包括浮力现象,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沉浮条件及应用等深入的分析研究,出现了定量的探究实验,尤其在探究影响物体在液体中沉浮时,通过物体在液体中受力的分析后,推导出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关系对沉浮的影响.同样的知识点从定性到定量分析,对学生的要求是一个很大的[JP3]提高,所以把握好每个阶段的教学尺度对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JP]

例如,小学科学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章《温度和水的变化》中对于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讲解得很详细和规范,到了初中物理时可以适当地讲解和交流;在研究光沿直线传播的时候,小学科学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三章《光》已经涉及到光是怎样传播的,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均可解释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初中物理中可以简单的讲解和交流,引导学生直接观察光的直线传播并且进一步思考更多能够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方法;在小学科学三年级课程中有一节是《比较水的多少》,其中一个办法就是比较轻重,而在初中物理中这应该是比较质量的大小,重量和质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概念,而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并没有刻意的去区分和认识,而在初中物理中这些概念界定则更加严谨和规范.

仔细对比阅读初中物理(人教版)新教材和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不难发现小学科学课程中所涉及的物理内容非常全面,基本涵盖了初中物理中关于力、热、声、光、电、磁等各部分,可以说为初中的物理学习奠定了非常良好的认知基础,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进行实验、观察,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表达与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学生们真正学习物理之前,首先要明确,学生在小学阶段,曾学过哪些物理知识、做过哪些物理实验、了解哪些物理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从小学到初中的一个有效的衔接.

2在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2.1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所谓控制变量法是指为了研究物理量同影响它的多个因素中的一个因素的关系,可将除了这个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人为地控制起来,使其保持不变,再比较、研究该物理量与该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然后再综合起来得出规律的方法.此方法在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沉和浮》中已经提出并定义.

例如,探究摩擦力的大小(控制压力不变,研究摩擦力和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有无关系)等.

2.2等效法

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某一个物理现象和规律中,因实验本身的特殊限制或因实验器材等限制,不可以或很难直接揭示物理本质,而采取与之相似或有共同特征的等效现象来替代的方法.这种方法若运用恰当,不仅能顺利得出结论,而且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例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取一根相同的蜡烛代替它的像,对比物像的大小是否相同)等.

2.3转化(放大)法

有的物理量不便于直接测量,有的物理现象不便于直接观察,通过转换为容易测量到与之相等或与之相关联的物理量,从而获得结论的方法.例如,发声体的振动(音叉的微小震动被转化成了乒乓球摆动);力的示意图;磁感线的描述和方向等.

2.4推理法

推理法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方法.它既要以实验事实作基础,又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到结论.例如,真空不能传声(实验中绝对的真空是没有的,所以我们只能使空气越来越稀薄,声音就越难以听到,最后推理如果是真空就听不到声音了);初中物理课堂中,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是通过实验推理总结出来的.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课标理念下初中物理和小学科学课程,虽然教学中存在着很多差异,但是初中物理课程和小学科学课程在基本理念上明显地表现出一致性,其核心理念包括: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倡导探究性学习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适当有效的衔接将有助于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关注衔接是我们对学生负责,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和小学科学教学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关论文

小学科学教学中促进有效探究的策略

这篇学生论文范文属于中学生科技小论文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学生方面电大毕业论文,与小学科学教学中促进有效探究的策略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大。

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探究

此文是一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范文,关于小学科学教学类论文范本,与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探究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适合不知如何写。

小学科学教学的优化

本论文为关于课堂教学方面课教学论文,关于小学科学教学的优化相关毕业论文模板,可用于课堂教学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

小学科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这篇小学科学课论文范文属于生态教学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小学科学课方面有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与小学科学教学的点滴体会相关教学管理类。

信息技术优化小学科学教学

本论文为信息技术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关于信息技术优化小学科学教学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可用于信息技术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

基于设计的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此文是一篇小学科学论文范文,小学科学方面论文范文集,与基于设计的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相关毕业论文。适合不知如何写小学科学及小学科学。

小学科学教学文题目贴近教师

本文是一篇实验教学论文范文,实验教学类毕业论文模板,关于小学科学教学文题目贴近教师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实验教学及科学实验及中学。

新课改下小学科学教学方法之我见

本论文是一篇科学教学有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新课改下小学科学教学方法之我见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科学教学及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