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考研规划是成功的?

时间:2024-02-18 点赞:46655 浏览:9143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专业论文范文,专业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关于什么样的考研规划是成功的?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适合专业及材料科学及语言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专业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张涛今年读博士一年级.他的本科是在一所普通二本院校读的,硕士在中国科学院一个研究所.中科院研究生的待遇优厚,张涛完全不用为生计发愁,他在3年里思考科学问题,实现本科时想实现的奇思妙想.以下是他从研一到研三的部分经历,大约可窥知他读研时的收获.

1.张涛修读了包括群论、量子光学、混沌动力学、黑洞物理学在内的36门本专业课程,并长期旁听6门非本专业课程;


2.他以第一作者发表5篇论文,其中3篇为本领域顶级SCI杂志,2篇CSCD,大约还有3篇论文待发,其中一篇准备投往Nature;

3.张涛在研院举办的一场学术对外交流沙龙中表现出色,受爱丁堡大学之邀赴该校作学术报告,并结识了该校的一名著名理论物理学教授;

4.在该教授的引荐下,张涛又结识一名牛津大学的物理学专家,在交流中张涛获得启发,终于解决了自己所负责项目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5.张涛与硕导相处融洽,导师时常征询他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对他作的报告从不轻易否定,而该导师在国内领域内已经是NO.1;

6.张涛只向博导发了一封邮件,双方就敲定了张涛读博的事宜,博导甚至对张涛能报考他的博士有点难以置信.

张涛的读研生涯应该算成功:读着喜欢的专业,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跟着器重自己的导师,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如能按此轨迹发展下去,张涛能拥有一个不错的未来.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张涛规划了一次成功的考研.

什么是成功的考研?它不在于保证你能发表多少篇论文,负责多少个项目,做出多少个创新成果,为你带来多少可见的收入,而在于,它能锻造优秀的素质,创造机遇.

成功的考研,是有未来的考研.

1.我应该考研还是就业?

任何的教育投资都是为了以后获得更好的回报,读研也是如此.可以仔细考虑下自己到底想从事什么工作,这类工作需要什么样的学历、技能、知识结构,有的放矢.

以下专业的同学,我们建议你重点考虑读研:

根据历年报考人数、报录比统计,十大考研热门专业为工商管理、金融学、法律硕士(非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材料科学与工程、会计学、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这些专业有以下3个特点:学科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质,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进行研习;研究能力要求较高,用人单位对高学历有偏好;需求人数比较少,专业性、技术性、独创性的要求比较高.而这些专业的输出方向很大程度上对接的是“就业热门”,故而成为跨考大军的主力.根据这3个特点,可总结出适合在校考研的专业类型:

(1)自然基础学科类专业

基础学科相关专业是培养学生理论水平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所学的课程偏重基础理论.基础学科的相关专业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等以及分支学科.这些专业在名称上都带有“学”字.这些学科方向的专业,适合做精做深,通过读研积累深厚的知识基础,可以为将来从事科研与教学奠定雄厚的知识基础.报考这类学科方向的有实力的考生可以考虑报考名校或名师.

(2)人文学科专业方向

人文学科专业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产物的学科,即通常所说的文(文学、语言学)、史(历史学、考古学)、哲(哲学、逻辑学、美学、宗教学)等,都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积累,这方面的文献资料浩如烟海,选择考研会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3)与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密切联系的相关学科专业

国家先后制定了“863”“973”等一系列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涉及能源、电子、航空航天、生命与遗传等方面.相关专业虽然目前不吃香,但从长远看是国家需要和支持的学科与专业.

以下专业的同学,在获得工作机会的前提下,我们建议你重点考虑“先就业,再读研”:

(1)工科类专业

工科是培养学生技术和工艺水平的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工科的专业名称往往不带“学”字,而是多以“技术”“工程”以及“科学”为后缀或直接以技术名称命名.如计算机技术、通信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材料科学、机械、电机、电子、自动化、建筑工程、石油化工等.各种工科专业是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所设的,这个行业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背景,因此不太适合立即选择考研,可考虑先到实践中磨炼数年后,再返回到研究生的课堂中.

(2)教育类专业

教育类专业以培养教师尤其是培养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目标.教师职业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不但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而且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获取一线教学经验.

本科阶段学习教育类专业的同学,最好能在获取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后再选择考研.在国内,既有一线教学经验,又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的人才比较稀缺.根据针对许多中小学包括一些著名中小学开展的调查,在许多的学校,教学一线的教师的教学水平很高,但理论研究水平却很低;另一类则恰恰相反,在高校里的研究生、教授们,教育理论水平很高,但却离实际教学十分遥远,所写的教育论著对现今的教育教学常常是“隔靴搔痒”.于是形成了从事教学的人不搞教学科研,而那些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人却又往往不搞教学的局面,致使在教育领域教学与科研严重脱节,而真正能做到两者兼而有之的则是凤毛麟角.

(3)语言文学类中某些侧重实践性的专业

如新闻学专业、外语类等专业,需要到实践中去学习锻炼.在党刊党报这样的传统媒体中,研究生学历比较受重视;而在更多的市场化的媒体里,用人单位更看重其能力,对新闻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一视同仁.所以,像新闻学这类专业的学生应先到社会中实践,锻炼几年后再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决定是否考研,这样才能够将实践和理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当然,外语类同样,因为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总是要不停地使用,才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要判断自己所学的专业适不适合考研,还可以上网浏览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招聘信息,看看是否有研究生学历要求,或者还可以去招聘现场了解本专业的用人要求.

2.考研我应该坚持选自己喜欢的专业吗?

选专业最主要的是基础和兴趣,我们要根据兴趣和基础来决定专业.没有对专业的浓厚兴趣,3年的读研时间很难有很好的科研成果,甚至会引起一些不良的后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专业的冷热情况、专业是否好考这些因素都是次要考虑的因素,因为谁也不知道三五年后专业的冷热.所谓“没有永远的热门也没有永远的冷门”,地质学在20世纪十年代前是冷门专业,条件艰苦,无人问津.但是从5年前开始却成为热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普遍很好.当然,基于兴趣选择的专业,还需要你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你了解你所选择的专业吗?

这里所指的“了解”是全方位的,包括你感兴趣的专业在全国有哪些院校开设?每个院校具体开设了什么课程?该学校的这个专业在全国范围内的研究情况和影响力如何?在研究完这些之后,就可以从这些遍布全国各地的院校中确定几个目标,比如可以选择开设的课程跟你期望的方向比较一致的,或者选择该专业在全国影响力较大的院校.然后了解目标院校近几年该专业详细的录取数据,目标院校该专业的导师情况.如果条件允许,甚至还要详细地了解目标院校该专业日常所做的研究,并以此来判断自己是否真的感兴趣或者能否胜任这些研究工作.

人的心理是很奇怪的,喜欢一个东西,往往会因为一个很微不足道的理由,这个理由有时甚至是事物片面的一个方面,然而却与自己内心的某些情愫产生了共鸣,于是萌发出这种称为“喜欢”的感觉.这种基于心理层面产生的感觉,虽然有时会成为人们作出决定的指导,但却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随时会因为另外一些因素触动内心,改变喜欢的方向.我们在面临诸多的专业时,可能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只是这个专业最渺小的一面,代表不了专业的特点.

可以说,在不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的情况下,大家谈到的对于某个专业的喜欢、兴趣,很多都是一时的,在之后枯燥的研究中,这种兴趣很快会消失.而这种依“兴趣”选择专业的方式不是在追逐自己的梦想,只能称之为固执.

(2)你喜欢的是专业,还是研究方向?

A:我喜欢历史,想考历史专业的研究生.

B:你想学近现代史,还是古代历史?是喜欢朝代史还是民族史?

A:等

如果你有过类似的迷茫,说明你根本不懂你感兴趣的是什么.

首先,以管理学为例,花几分钟脑补.

简单点说,一般强调的“兴趣”都停留在二级学科的层面,而考研则需要关注研究方向,因为研究生就是要对某一学科领域的某一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每个研究方向都有共同点但又各成一家,基本上联系不是很紧密.在选择专业前先想想,你感兴趣的究竟是专业本身,还是其下属的某一个方向?否则光凭着对“历史”、对“会计”的一时热忱,在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面前,能坚持多久?

(3)你的实力能适应你感兴趣的专业么?

研究生阶段的一些研究除了兴趣,除了积极主动的学习,研究能力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这里所谈的实力包括这种研究能力.对大多数学科而言,研究能力是自身的一种素质,这种素质是十几年读书、学习培养出来的,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

当然,这里的实力还包括公共课、专业课成绩和面试表现等各方面的应试实力.有兴趣,有,有潜质,就是没有分数,相当可惜.尤其是对跨专业考研的学生而言,专业基础知识差、底子薄、缺乏有效的复习计划、找不到复习资料等都是很现实的问题.而辅导班,尤其是大机构才办得起的封闭式“考研集训营”,就是为这类学生准备的.集训营是类似高三的一种复习模式,有班主任、专属教室、公共课和专业课老师、充足的复习资料、具体到“天”的复习规划,以及数百到上千不等的考研学子.数据显示,参与集训营的学生考研成功率比较高,超过90%.不过,价格不菲.

当然,有的时候,兴趣也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如同过去我们说的“先结婚后恋爱”,但无论如何还是要有最基本的兴趣.有的人把科学研究看作是一种职业,但同样需要热爱,否则就很难继续下去.

3.什么才叫“选对专业?”

考研选专业,除了兴趣,更要了解所选专业3到5年之后的发展前景如何.国

本文是一篇专业论文范文,专业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关于什么样的考研规划是成功的?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适合专业及材料科学及语言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专业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家急需的、优先发展的专业就是好专业,这种专业我们可以叫做朝阳专业.这些专业目前可能暂时还处在低潮,报考人数少,竞争压力也比较小.但三五年后考生毕业之时,朝阳专业一旦发展成型,行业内人才稀缺,当年选择这些专业的考生就成了这个行业的先行者,毕业后不仅工作好找,待遇也会比较好.例如天文学和地质地球学,还有空间科学(包括遥感遥测等),这些专业国家正在加大投入,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另外,核能核技术、清洁能源、海洋科学、医药健康、材料科学、网络技术等专业都属于朝阳专业范畴.

4.选重点院校的普通专业,还是选普通院校的优势专业?

遇到这个问题,按一般的观念,几乎都倾向于选择优势专业,原因是研究生阶段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是向高度专业化的过渡.不管考研是为了就业,还是做研究,似乎都和专业联系得更紧.但事实上,只要你确定了报什么专业,只要两所学校在这个专业上的实力不是天差地别,请选重点院校.

中国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高度集中在一线城市,在专业实力区别不太大的前提下,重点院校甚至名校,象征着更强的综合实力、更多的院士、更好的校友、更多的项目名额、更多的政策扶持、更多的经费支持,这些优势完全可以填平甚至超越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在专业水平上的差距.

其次,我国的研究生机制仍旧是“严进宽出”,对学生的研究能力考评并不如国外严格,专业排名第一和排名第八的院校所培养的学生能力相差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所以研究生阶段在锻炼学生的能力之余,更多是为学生日后就业、在院所做研究、出国深造作铺垫.因此,在成绩能达到要求、专业水平差距不是特别大的前提下,如果计划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可考虑报考名气较大的院校,并且尽可能该校就在你日后想工作的城市.如果有志于进入院所做研究,可以优先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名校.即便是想出国交流,仍是报考重点院校,因为大多数公派留学的名额和出国项目都集中在这些学校.

必须再三强调的是,以上建议均以两所目标院校的专业水平相差不是特别大为前提,如果一个专业排名第二,一个排名30开外,该选谁一目了然.

5.怎样才算“结合自身实力理性考研”?

经过分析后能让自己“跳一跳就够得着”的考研就算.所谓“够得着”,就是你只要努力,就能考取的学校.因此,结合自身实力的考研,需要拒绝“名校情结”.比如北京邮电大学并不是比不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但是北邮的通信专业却是很强的专业,全国排名第二.除分析自我规划、本专业是否适合读研外,“理性考研”还需要分析其他要素.

机会成本分析:这里所指的“机会成本”包括两种,其一是没考上研究生,又错过了就业旺季后所造成的成本;二是考上了研究生,在读研期间不能找工作而形成的成本.两者相比,后者影响更大.本科毕业后的3年可能是人生中最黄金的一段时间,如果这段时间不是读研而是工作,积累的工作经验可能也会很有帮助.这个社会是一个占位子的社会,也许你本科毕业的时候刚好有一个位子,去了就占上了;3年以后你读完研究生,虽然你是硕士学历,但这个机会未必仍然存在.当然截然相反的可能性同样存在,也许你在研究生毕业后获得的工作和待遇,是本科毕业后奋斗5年10年也得不到的,毕竟越来越多的工作已经有了“研究生学历”的硬性要求.

投入产出分析:读研的直接成本大于等于10万元.这个成本投入是不变成本,5年前考研的学生和现在的学生投入的成本基本一致,现在全面实行自费政策,刨除不可知的奖学金,总体成本还会上升.相比之下,考研的“收益”却直线下降,研究生的入职工资从几年前的五六千元很普遍,到现在的两三千元也有研究生肯接受.而考核考研收益的另一个指标,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入职薪酬差异,从前几年的1000~2000元,下降到500~1500元.打个比方,如果银行的利息率是10%,那么把钱存到银行,有丰厚的回报率.如果利息率在1%或2%,那么存款的收益率就下降了,可以考虑投资其他方向.各行业的投入产出比情况不同,因此如果你特别看重投入产出比,必须事先了解专业所在行业的基本情况.

时间成本分析:一般来说,对于基础一般的考生,报考本校本专业至少耗时3个月,本校外专业至少耗时5个月,外校本专业至少耗时7个月,外校外专业至少耗时9个月.成功与否还与你投入的精力有关:你是否专注复习考研?你是否吃苦了?你的时间利用效率有多高?

再者,从准备考试到硕士毕业的4年左右时间里,就业形势会发生很大变化.考研的同学们要考虑一下这种时间投入对你来说是不是最有效益的.用这4年的时间去社会实践,是否有更大的收益.

备考效率分析:“一切的节约都是时间的节约”,就考研而言,有的人只复习90多天就一举考入理想中的院校,有的人连考数年也未能如愿.原因之一,便是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其二便是复习的效率.

心理压力成本:几乎每个考研过来的人都认为在复习的那段时间里,人简直成了读书机器,来自社会、家庭以及自身的压力都很大.

最终的考研风险评估:足球是圆的,考研更是圆的.无论是考研还是就业,都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和代价,因为风险总是和收益紧紧捆绑在一起.基于以上评估分析得到的最终决定,基本上能称为“理性”了.

6.辅修了双学位还有必要考研吗?

当然.辅修“点到即止”的培养体系决定了它根本无法与第一专业相提并论,在含金量上也无法和读研同日而语.

辅修双学位,顾名思义是指在主修专业之外再学习第二个专业,在通过所有课程且又完成相关论文和社会实践,就可以拿到学位证.

辅修双学位的时间基本集中在大二、大三的周末,所上课程为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学生基本上无法触及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参加企业面试时,若所修学位与本专业相关,尚有锦上添花之用;若基本无关,想凭它来获得一份相关工作几乎不可能.至于双学位与研究生享受同等待遇,这实在是流传甚广的一个误区.之所以很多人这么认为,是因为混淆了“双学位”和“第二学位”这两个概念.根据1987年制定的《高等学校培养第二学士学位生的试行办法》,“获得第二学士学位者,毕业工作后起点工资与研究生班毕业生工资待遇相同”.然而,第二学士学位完全不同于双学位.第二学位是大学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才能报考的,毕业后有两个、两个学位证;双学位却是面向在校大学生的,毕业后有两个专业学位证,却只有自己专业的,并不能享受与硕士相同的待遇,就连报考公务员也不能用第二学位来报考.

因此,辅修双学位是给学生开启了另一个领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兴趣,仅此而已,该考研还是得考研.考研基本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而辅修在大三下学期只要完成论文就可以了,所以时间上基本不会冲突.

7.该不该争取学校的保研名额?

2013年考研人数多达180万,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一些名校的部分专业,在硕士招生总名额中,推荐免试生占比颇高,远超出统考招生名额,甚至有的专业全部招生名额都放给推免生.在查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2013年研究生招生目录后发现,不少专业的硕士生推免所占比重超过该专业招生总名额的一半,有些热门专业可达70%到80%,个别专业甚至全部招收推免生.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3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95名,其中推免生80名;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计划招生58名,其中推免生比例为85%;基础医学院计划招生89名至90名,推免生占比70%;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20名,推免生占比80%;在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全部招收推免生.

在研究生推免备受质疑的背景下,2013年9月,教育部出台“50%的上限规定”:规定推免生的留校数量不得高于教育部下达的留校限额,招收推免生的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各专业必须留出一定比例招生计划用于招收统考考生.对很多考生而言显然也是重大利好,但剩下的50%的资源对考生来说好像依然不够.

所以,能保研就尽量保研.

相关论文

“规划立法”模式的成功与不足

本论文为法律相关法学专业的论文,关于“规划立法”模式的成功与不足相关函授毕业论文,可用于法律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

考研成功的10条军规

本文是一篇学术型论文范文,学术型类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考研成功的10条军规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学术型及大学生及语言学方。

成功考研技巧刍议

本文是一篇英语听力论文范文,关于英语听力类毕业论文范文,关于成功考研技巧刍议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英语听力及大学生就业难及参考。

辞职考研报本专业更易成功?

本文是一篇管理类论文范文,关于管理类相关毕业论文提纲,关于辞职考研报本专业更易成功?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管理类及大学会计及。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就业指导

本文是一篇就业指导论文范文,就业指导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就业指导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就业指导及大学。

“2023中国管理会计坛”成功举办

本文是一篇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管理会计类有关毕业论文提纲,关于“2016中国管理会计坛”成功举办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管理会计及跨学。

城市规划的环境保护问题

本文是一篇城市规划论文范文,城市规划方面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关于城市规划的环境保护问题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城市规划及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