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量恢复理”的“赛练结合”式建筑学专业设计课教学

时间:2024-01-09 点赞:55485 浏览:119000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建筑设计论文范文,建筑设计方面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关于基于“超量恢复理”的“赛练结合”式建筑学专业设计课教学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建筑设计及建筑学及建筑学院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建筑设计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以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设计课教学为例,文章介绍了基于“超量恢复理论”的“赛练结合”训练模式,以及“超量恢复理论”对设计课教学的适应性,进而提出设计课程教学领域的“赛练结合”模式.“赛练结合”式设计课的教学条件与基础有专业能力基础、竞赛题目“量”与“质”的把握、信息获取的多元化与时效性.“赛练结合”式设计课教学组织应考虑竞赛题目的适时性、组织形式的灵活性、竞赛数量合理性.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超量恢复理论建筑学设计课设计竞赛赛练结合

[作者简介]解旭东(1979-),男,山东青州人,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山东青岛266033)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3-0144-02

一、引言

当今建筑设计行业市场的需求,正在引导着设计课程教学的转型.我国自改革开放之后,建筑设计市场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建筑设计竞标体制的引入,使得大量国内外设计公司参与到相应的建筑设计市场竞争中来.这种以“竞标及设计竞赛”为先导的行业运作模式,在提高了建筑设计水平的同时,也对建筑设计教学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这个模式是建筑学专业学生由学校学习走向社会工作的过程,就是由“设计练习”走向“设计比赛”的过程.因此,对于建筑学专业学生的教育模式,从训练强度与提高竞争力来讲,可以从面向比赛的竞技体育训练理论中得到启发.因此将基于“超量恢复理论”的“赛练结合”培养模式,应用到建筑学专业设计课教学中,从而提高建筑学专业课的教学效果,提高其教学质量,促进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发展.

二、由“超量恢复理论”到“赛练结合模式”

(一)基于“超量恢复理论”的“赛练结合”训练模式

“超量恢复理论”是当代竞技体育训练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具有节奏性的常规训练、适度过饱和的竞技比赛与合理的间歇相结合的方式,来激发运动员的潜力.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低强度的专项技术训练为基础,通过高强度的比赛来刺激运动员肌体的超量补偿的过程,通过多次适宜比赛负荷的刺激引起肌体多次的适应性变化,在这一过程中肌体的能力不断提高,从而保持高水平运动竞技状态.“超量恢复理论”注重对适度超量的运动强度控制,注重对运动员身心潜力的挖掘,注重具有节奏性的训练模式的塑造.

“以赛代练,赛练结合”的训练模式,改善了运动员在长期的练习过程中负荷量大、强度偏低、运动员容易出现疲惫状态的问题.对于运动员突破自身能力的“瓶颈”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训练模式的应用,为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在世界各种顶级赛事中取得成绩奠定了理论与方法的基础.

(二)“超量恢复理论”对设计课教学的适应性

建筑学专业设计课是建筑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贯穿于五年的专业学习中.该课程以“建筑类型学”为主线,通过一系列不同建筑性质、面积大小以及复杂程度的设计训练,如景观小品建筑、教育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观演建筑、居住区规划、高层建筑设计等,来培养学生的规划、建筑与景观方案设计能力.

建筑行业市场以“竞标及设计竞赛”为核心的行业运作模式,引导着当下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教学的转型.笔者认为,“超量恢复理论”作为面向培养竞技体育运动员的重要理论,对于设计课程教学的改良具有适宜性.这是由于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具有前文所述的竞技体育运动员培养模式的一些基本特质:首先,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周期与运动员的训练周期相似,具有较长的时间持续性,学生需要面对数量多、强度较大的长期技能训练;其次,现在开展的建筑学专业设计课教育具有通识性,注重基础设计方法的培养,与运动员所进行的长期基础性训练是相似的;第三,学生毕业后大多需要走向建筑与规划行业设计岗位,他们所面对的以“竞标”为核心的竞争环境,与运动员所走向的竞技场具有相似性.因此,基于这种不同专业的相似性,将“超量恢复理论”引入设计课教学中也就有了现实的基础.

(三)设计课程教学领域“赛练结合”模式的提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面向行业竞争的建筑学专业学生培养模式,与面向赛场的运动员培养模式的相似性,决定了“超量恢复理论”对设计课程教学的适宜性,同时也为“赛练结合”式设计课程教学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此外,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一部分学生随着年级增长,学习热情逐渐衰退;一部分能够始终保持较好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的学生,设计水平在高年级也会出现瓶颈.经过与教师和学生的座谈及认真分析,笔者认为这些问题恰恰是“类型学”建筑设计课程体系的弊端造成的.以“建筑类型学”为主线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不同规模、类型建筑的多方位接触,使学生对当前社会需求的主要类型建筑有一个较为全面的学习认识,起到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能较好地帮助学生把握建筑主题和提升设计技巧.但也存在其弊端:首先,课程内容较为死板,具有重复性.每个学期会进行1~3个课程设计题目,往往是建筑类型的变化、规模的扩大,带来了教学方法及模式单一、重复,从而难以激发学生设计,造成高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疲态.其次,课程内容对于工程实践重视度弱,缺乏深入研究.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建筑都有一定的了解,但都不够精通.它对于建筑学科的综合性、工程实践内容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考虑较少,缺少对一些专项问题的深入性研究,带来了学生设计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的瓶颈.最后,课程内容对于前沿设计动态及思潮关注度较差.基于“类型学”的设计课程往往是对一些常用建筑类型的设计题目,不能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当前学科前沿讨论的新思想、新问题,对于学生的启发性较弱,对学生自我探索能力缺乏培养.

“类型学”建筑设计课程体系,更多关注的是基础性训练,其缺少的恰恰是类似的体育竞技比赛的高强度“刺激”以及随之到来的设计水平的提升.而建筑学领域的“设计竞赛”关注的是学科前沿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且具有较高的复杂度和开放性;其成果要求的层次上都远远超过普通的课程设计.基于超量恢复理论的原理,将“设计竞赛”引入到“类型学”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之中,学生通过参与设计竞赛达到学习强度的“超量”.通过“设计竞赛”与“日常设计练习”优势互补,在帮助学生掌握各类型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的同时,体验了行业竞争气氛,建立了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紧密联系;激发了学生迎难而上的热情,增强了他们的深入探索能力;促使学生主动了解先进思潮、先进设计方法,并诱使其主动扩充跨学科知识储备,进而改善基于“类型学”的建筑设计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三、“赛练结合”式设计课的教学组织与实践

从2008年开始,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开始在建筑学二年级至五年级进行了“赛练结合”式设计课教学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绩,总结了一些实践经验.

“赛练结合”式设计课教学条件与基础

1.专业能力基础.建筑学专业学习具有其阶段性,低年级是学生设计基础、设计意识的培养与初步形成阶段,从三年级开始,学生开始逐步具有独立探索及应对复杂建筑设计问题的能力.四五年级学生普遍具有应对综合建筑问题的能力.不同年级阶段所具备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是开展相适应的“赛练结合”设计课教学的基础条件.

2.竞赛题目“量”与“质”的把握.当下设计竞赛的数量繁多、主题多样,这为竞赛与教学带来了各个时段匹配的可能性,具备了与教学结合的良好条件,在“量”的层面上保证了“赛练结合”式设计教学的开展.但数量繁多、层次水平参差不齐的建筑设计竞赛,授课团队对于竞赛“质”的选择尤为重要.

3.信息获取的多元化与时效性.“赛练结合”式设计课教学需要依托开放的信息平台.国内外的最新图书、杂志,尤其是网络资源,都是教师团队及学生便捷、高效地了解当前行业前沿的设计思潮及主流动向的重要物质基础.

“赛练结合”式设计课教学组织

建筑设计竞赛从竞赛的主旨上可大致分为:提案类设计竞赛和概念类设计竞赛.面向学生的提案类设计竞赛往往是为某一特定事件或者特定主题而举办的设计竞赛,如2008年的“重建精神家园――汶川大地震都江堰纪念馆设计”大学生设计竞赛.概念类设计竞赛从构成上来说则非常丰富,有的是侧重于社会理想和态度的诉求,有的则是纯粹出于对建筑教育的理想化实验;有的偏重专业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有的偏重某一专业领域深入研究.可以说,设计竞赛题目的不同,就会带来训练重点的不同,反映在教学中就有其适用的阶段性.如何将竞赛题目通过合理的组织方式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结合起来,实现以赛促练、以赛促学的教学目的,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和充满技巧的课题.总结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赛练结合”式设计教学实践中的得失,需要把握三个重要方面:

1.竞赛题目的适时性.竞赛题目需要同各院校已经比较完善的设计课教学体系相结合,把握以教学为主、竞赛为辅的基本原则,将层次各异

本文是一篇建筑设计论文范文,建筑设计方面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关于基于“超量恢复理”的“赛练结合”式建筑学专业设计课教学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建筑设计及建筑学及建筑学院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建筑设计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0340;竞赛题目融入每个教学重点不同的学习阶段尤为关键:(1)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处于入门及基础知识的学习阶段,主要训练包括建筑与空间的认识、美学素养的提升以及调研、模型制作、计算机制图基本技能的培养.这一阶段适合引入少量的主题比较明确、规模较小、复杂度较低的概念性设计竞赛,例如一些空间主题的竞赛和建造主题的竞赛.提倡通过竞赛提升学生的设计思考、设计表达及动手能力,注重团队协作氛围的创造.(2)中年级(三年级)学生处于承上启下的学习阶段,主要以培养其处理较复杂功能的技能,加强建筑的环境、人文意识,理解建筑单体、群体与环境的关系为目标.这一阶段适合引入国家级的学生设计竞赛,提倡跨校的设计竞争.通过竞赛来提高学生以独特视角解决不同层面的设计问题的能力,要注重设计构思过程的表达以及设计成果的完成度及整体性.(3)高年级(四、五年级)学生处于面向职业发展及继续深造的学习阶段,主要以培养其宏观、抽象设计思维能力,注重以城市、人文、技术及跨专业的视角对于设计的引领,强调复杂建筑问题解决能力及设计深入能力的塑造.高年级阶段学生可以参加一些品质较高的国际型学生设计竞赛,或者概念性和提案性的行业设计竞赛,以提高学生面向设计市场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提升学生的视野,拓展其不同文化背景设计知识的储备.

此外,笔者提倡在中、高年级引入具有研究深度、广度以及前瞻性的设计竞赛,这一类竞赛不但可以激发创新思维,促使专业知识、设计思维、设计方法等多个方面的提升,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可以对学生在未来选择自己的学习、研究方向起到指引的作用.

2.组织形式的灵活性.教学组织是一门艺术,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效.“赛练结合”式设计教学的组织形式应较为灵活,提倡自愿参与.教学结合竞赛的时段应根据课程的强度进行调整,注重节奏性,张弛有度.竞赛题目与日常教学设计题目可以同时作为备选任务书,由学生自主选择.另外可根据竞赛题目的大小,允许学生组队参加竞赛,甚至是跨年级组队,而不必拘泥于传统教学中按年级设置题目,每个学生一个成果的形式.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各自的长处,起到高年级带动低年级的作用.

3.竞赛数量的合理性.学生参加竞赛数量与环节上要严格控制.很多学生在参与设计竞赛获奖后得到了丰厚的奖金,并且获得的设计竞赛的证书成为他们就业、出国的重要敲门砖,于是许多学生对设计竞赛表现出过度热情.对于学生获奖的意义要合理引导,不能为了盲目追求竞赛获奖引入过量的设计竞赛,而是要注重参赛过程及成果质量的保证,避免学生由于同时在做多个设计竞赛题目带来了设计相似度高、深度欠缺的问题.笔者建议每学年的一个学期或一个教学环节结合设计竞赛开展教学,不宜过多,避免强度过大造成的学习疲惫.

“赛练结合”式设计课教学成效

从2008年开始,随着建筑设计课教学中引入“赛练结合”模式,并且随着“赛练结合”模式的开展与经验总结,我们很好地将设计竞赛适时地融入日常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二年级结合“营造实验”环节参与了“山东省纸板建造设计竞赛”;三年级根据教学目的参加了2008年的“重建精神家园――汶川大地震都江堰纪念馆设计”大学生设计竞赛和2011年主题为“绿色与再生――图文信息中心”的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等国内竞赛题目;四年级、五年级组队参加的“UIA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开放建筑”系列国际竞赛以及美国“两个世界基金会”(TheTwoWorldsCommunityFoundation)组织举办的“亚利桑那的挑战”(TheArizonaChallenge)国际建筑设计学生竞赛等.学生共获得国际竞赛一等奖1项、银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级设计竞赛一、二、三等奖20余项.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步培养了竞争意识与协作意识,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激发,设计能力得到了持续性提升,对学生的高水平就业与深造都有明显效果.同时,教学团队的凝聚力明显加强,团队成员的专业特长得到很好的发挥,对学院整体教学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动作用.

四、结语

竞赛对于建筑学专业设计课来说,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而是一个补充和激励的机制.基于“超量恢复理论”的“赛练结合”式建筑学专业设计课教学模式,是从实用主义角度,依托市场及学科特点,推动建筑学教育不断进步的教学手段之一,同时也是教学评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建立设计竞赛与教学之间的稳定联系,结合课程设计引导竞赛环节,赛练结合、以赛促学.

[参考文献]

[1]林鹏飞.“以赛代练”在训练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息,2008(13).

[2]朱雪梅,朱火保,周祥.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5).

[3]王立品.议当前建筑教育的弊端[J].四川建筑,2003(8).

相关论文

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保护恢复技术漫

为您写计算机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计算机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保护恢复技术漫相关论文范文集,包括关于计算机及计算。

关于如何恢复和建立电力会计诚信的

本文关于会计诚信及电力企业及财务管理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会计诚信方面论文例文,与关于如何恢复和建立电力会计诚信的相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