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

时间:2024-03-25 点赞:45858 浏览:90860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园林论文范文,园林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地方高师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园林及教学改革及生理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园林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到园林人才的培养质量.深刻认识高等师范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新时期面临的要求,对于培养园林专业人才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文章在阐述园林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地方普通师范院校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思路.

[关 键 词]地方高师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于爽(1974-),女,黑龙江宝清人,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学.(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基金项目]本文系牡丹江师范学院2013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YJ-15017)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112-01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生活,开始关注自身的生活环境如何,这就加速了社会对于园林专业人才的需要.但是国内高校的园林专业在教育体系、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硬件等方面存在着普遍性的缺点和不足.本文以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园林本科专业培养为研究对象,对目前此类院校园林专业的教育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地方师范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基础课课时过多,专业课课时相对较少且开设时间较晚;专业课内容交叉重复现象较多,如观赏植物学、花卉学、园林树木学、植物生理学、园林植物栽培学等课程中会涉及一些重复的内容,如何在学时缩短前提下合理安排授课内容,使植物类课程形成体系十分重要;理论课时较多,实践课时较少,使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得不到提高,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涉入较晚、理解较浅、掌握不牢.

2.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园林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属于农学、工学、美学、文学等范畴的综合,各个院校在开设园林专业时往往会受到自己现有教学模式的制约.比如牡丹江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园林专业设置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下,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沿袭师范教学的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园林专业自身的教学体制不符合,对专业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如课程时间的安排,北方气候特点的限制导致植物的生长期较短,很多课程应该设定在5~10月,而在其他时间开设理论课、室内课.园林专业实践性很强,授课时应根据实际需要、课程特点现场授课,但刻板的教学管理使这项工作实施起来很难.一些想要作出改革的教师会受到学校各种规定的制约,而不能真正地针对教学大胆地改革教学方法.学校应对教师充分信任,灵活掌握上课时间;教师应大胆改革教学方法.

3.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优质专业教师匮乏.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满足教学改革和学科发展的需要.目前,我校园林专业师资队伍较弱,尤其是规划设计方向.由于从事设计、施工和园林实践的人才有着丰厚的收入,不愿到收入较低的高校中来,更不愿受到学校各种规定的约束,这导致高校中优质专业教师相当缺乏.而且,目前我国的许多院校对园林专业教师的要求存在着片面性,盲目追求学历,不分专业特点,一味要求新入职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违背了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实践性.

二、地方高师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建议

1.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全员参与.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提高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行的必要条件.选送教师外出调研,结合新时期的教学发展趋势,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要求园林专业教师全员参与,在充分借鉴国内各院校园林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参考同类院校培养目标,结合社会需求,反复推敲,要知道其他院校园林专业的渊源、课程设置的缘由,并且要知道所设课程的教学大纲,统筹规划、达成共识;使每位教师都知道自己所要培养对象的知识体系构成,知道自己所授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才能够合理制定教学大纲并付诸实施,才能够心甘情愿地执行,并能创新性地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初稿后,组织专家和教师召开座谈会,共同探讨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并将人才培养方案向高年级学生和历届毕业生征集意见,从而使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这样才能确保每一门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课程的真正实施者――教师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权利与义务,避免了任课教师无章可循以及因人设课现象.

2.优化课程体系、科学设置课程内容.由于园林专业的史不长,教材还很不完善,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的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尽量缩减通识教育的学时,使学生在大二上半年就能完成对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初步掌握美术基础、植物学、设计初步等内容,增加素描课的练习,关键在于教师要督促学生多学多练,定期完成作业,夯实园林绘画技能,增设环境艺术课程.修订教学大纲,对于一些课程间有重复的内容,应积极进行整合,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课程中出现的现象,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下能更好地学到知识.增加综合性课程,如园林植物学、园林花卉学、园林树木学、植物生理学和园林植物栽培学实验有机整合成园林植物学大实验,真正实现园林专业一体化建设,充分地体现了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园林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课程需要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在园林工程施工、预算等课程中,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对典型园林项目进行案例分析,使学生熟悉工程预算、决算的编制方法以及工程招标、投标、设计、施工的整个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此外,各种专业实验室要实行开放式管理,计算机应用实验室、园林制图实验室和园林建筑与工程实验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随时进入实验室,为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提供了场所.同时,增设园林专业图书馆,大量购置园林专业相关图书、资料,使学生足不出户就能获取广博的专业知识,夯实基础,拓宽了师生的视野.

4.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实践能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应用型园林专业人才的重点,而实习环节是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大一下学期进行为期十天的园林植物学、园林花卉学、园林树木学综合野外实习,能夯实植物识别、分类基础,深刻体会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同时,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在第四学期(6月或9月)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园林专业综合实习,延长教学实习的时间,并在实习内容的设计方面,由单一地点的实习转变为涵盖南北方园林景点的多点综合实习.与园林企业和生产单位密切合作,有针对性地建设校外“三结合”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园林生产实际的机会,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学生可以发现自身知识与能力的不足,并有目的地学习.同时,加强对大四学生的实习动员和实习管理,使大四学生真正在实践中获取经验.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急需专业人才.加大现有教师教学与科研的投入,鼓励教师到其他院校园林专业进修培训,资助教师参加学术活动,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园林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开阔教师视野,提高专业水平;外聘地方园林单位业务骨干来校任课,虽然教学模式与学校要求有偏差,但是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引进急需专业人才,给以政策倾斜,以办好园林专业为宗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谭雪红.产学研结合培养园林专业人才――以徐州工程学院园林专业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2(1).

[2]俞孔坚.从世界园林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看中国园林专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中国园林,1998(1).


[3]郑国彪.改革实践教学提高应用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1995(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