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的艺术性

时间:2024-01-14 点赞:48891 浏览:96211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美术教育相关学士学位论文,关于美术教育的艺术性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美术教育及美术欣赏及艺术教育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美术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提出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之成为身心健康的完善的人,同时针对美育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美术、音乐教育与美育的联系更为密切,《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的前言中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因而,美育是美术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美的本质是天人合一的和谐自由的理想关系,它包含着认识关系和功利关系,又不同于认识关系和功利关系,体现出真善统一的特色,它具有人类社会性、客观实现性、形象直觉性、精神功利性、和谐自由性、新颖独特性等基本特征.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教育人,它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当前多元美术文化的提出极大的丰富了美术教育的内涵,美术教育从教材选编到创造性应用都为我们搭起了多彩的舞台.教学时我们应当把实现美术教育的美育功能,当作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深化大纲精神,全面提高孩子的美术素质,促进个性的形成.所以,美术教育要兼顾孩子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正如常锐伦所说:“美术学科教育正是通过充满感情的艺术形象,从感性上打动学生,使其感之以美,动之以美,然后晓之以理,达到陶冶情操,使之心灵美好,行为高尚,身心得到协调健康发展.”

1尊重个性,发展个性

由于遗传、环境、感知经历及心理特征等因素的差异性,决定了每个人在绘画方面的表现有共性,也更有个性.对此,有关专家曾将人们分为三类――“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这只是类别的大致的划分,具体对每个孩子而言,我认为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孩子因独特而美丽,对于孩子表现出的个性差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会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1)对视觉型学习者:由于他们大多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上了,因而有些人会对其它活动不太感兴趣,特别是动手能力的培养是这个学习类型的人一定要注意的一个方面.这类学习者可通过下列方式加强学习能力:

*用图片来学习

*涂鸦,画符号,突出色彩

*把艺术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

(2)对听觉型学习者: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这样既开阔了自己的思路,又使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听觉型学习者可通过下列方式加强学习能力:

*通过参与或者听音乐会来进行学习

*通过音乐来构想画面

*在电脑上谱曲

(3)对动觉型学习者:这类学生在学习时宜采用分散法进行学习.这样学习的方式可以使学习者不至于感到太疲劳,并可以逐渐地对不感兴趣的学科也产生兴趣,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动觉学习者可通过下列方式加强学习能力:

*运动来学习

*利用模型、机器、乐高技术和手工艺

*利用校外调查旅行

爱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无论学生将来从事美术专业,还是做其他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画画的时候告诉学生怎样多思考,怎样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活经验.多留意他的画面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并鼓励他保持和加强这种表达方式.不拿学生的画相互比较,以免和别人学.因人而异地发掘学生不同的艺术感觉,把它组织起来.经常暗示他“你是独一无二的,你所做的永远不会和其他人一样”.增强他的信念.久而久之,他就会成为有个性的人.

2开拓智力、激发情感

由于科学知识的普及,以及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不少人已经意识到对尚未出世的婴儿进行胎教,这表明早期教育对人的一生十分重要.孩子们都具有超出家人对其所估计的巨大潜能.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如果能稍微提前,就可让他们释放出非同一般的能力,从而大大拓宽他们的思维的感知领域,而这种拓宽,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在绘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成为他们智慧潜能的启迪者,为孩子自由充分地表达心智提供“营养”,帮助引导他们发现自身蕴藏的潜能,提升自信、创造快乐,综合拓展智力,还应当及时引导孩子们富于情趣的思维活动和审美意向.

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都是孩子在情感冲动的状态下创作出来的.情感是艺术的生命.艺术的发展,从古至今,无论是具象艺术还是抽象绘画,所有优秀艺术作品都包含着浓烈的情感因素.显然,情感是艺术表现和艺术欣赏之间不可缺少的重要媒介,同样,具有丰富的情感也是任何一位成功的艺术家重要素质.尽管孩子绘画训练并不是以造就艺术家为唯一目的,但既然进入绘画活动,就不可避免地要注重孩子的情感表达和培养.成长中的孩子在不断接受各种外部信息的同时,往往会激发其各种情感,并将其情感溶入自己的生活.在其从事绘画活动时,也自然而然地以将其情感表达在作品中.因此,孩子们即便是在胡乱地涂抹,也常常都是在倾诉其心声,与自己或假设中的对象对话的一种特有方式.对此应当加以鼓励,帮助他排除情感表达的障碍,并引导他们的情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引导审美、提高品味

时常有家长说他们的孩子在学画以后,眼光高了.这里所说的眼光,就是指审美品味.在街上,在商店,孩子们对服装、对日常用品,往往从美的角度加以评价,显然,绘画训练促成了他们对美的意识的感悟,他们开始用审美的眼光对待生活.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但是这些美只因那些具有审美趣味的人才存在.同样,也正是兼顾了审美趣味,我们的桌子、茶杯、窗帘、花衣、楼阁等等,让我们在使用的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具有一定审美品味的孩子,通常能品尝到更多的幸福感,并将会拥有更丰富更充实的精神生活.美感具有多种性质,而绘画活动则是提高视觉审美能力的最有效的方式.其结果使孩子们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然后发现的这些美又有增强其绘画作品的感染力.因而.不仅要培养孩子对绘画艺术的审美品味,也要使他们的审美品味推向更为开阔更为广泛的领域.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可以通过一下途径:

(1)发挥美术欣赏课的作用.当学生误解美,甚至扭曲美的时候,我们的任务首先应该是在他的面前多放点美的东西,并教会他们如何去认识、欣赏美.这也是形成美的前提条件.开设的美术欣赏课无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如何去领会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呢?这正是我们教师努力去追求的任务,美术欣赏,是一个观察、体验、品味艺术作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行感受、体验、分析、思考、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以及一定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兴趣,陶冶高尚情操,而且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教育,发挥出社会功能.作品《蒙娜丽莎》,在电视广告中也上了镜头,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但在欣赏课时,几乎所有班的同学都停留在这样的描述上:表现的是个温和、安详、美丽的女性,她的气质很好,艺术家的绘画技能很高超,看上去很舒服等甚至有人对100名18岁的美术专业班的师范生进行调查,结果得到的表达顶多只是补了一点点:这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作品,又叫《神秘的微笑》,创作于文艺复兴时期等显然,对作品的主题、材料、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历史作用没有深入地挖掘,既然叫“神秘的微笑”,就应该思考神秘在哪里,她的笑代表了什么?实际上,这些问题并不是难以解释,只要有一定的世界历史知识基础,就不难发现当时“神”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而《蒙娜丽莎》那双神的眸子和会心的微笑,显然是对神的挑战,是对人生的充分肯定,对人性的赞扬等如此反复提炼,使艺术品的价值显示出来.类似的优秀艺术作品数不胜数,在美术教育的舞台上,我们应该充分挖掘这类资源,通过对艺术品的高层次欣赏,使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等都得到提高.这就是素质教育课程中美术欣赏课应该起到的作用.


(2)书法练习中修身养性.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审美意识的净化,审美意识的结晶.书法艺术,能给人以艺术美的薰陶,使人受到民族文化精神的感染,可以焕发精神,舒展郁结,在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同时,使精神生活也趋于充实和典雅.当书法与特定的文字内容、图画结合起来,常常给人以真善美的感受,使人的深层心理素质受到潜移默化.以上书法的精妙的作用,需要有毅力、需要有意识经过较长的过程去感悟,而这种过程,本身使人得到磨炼、提高.不可能每个习书者最终都能成为书法家,而在这个习书过程中,每人的收获都是难以估量的.

(3)注重校园、教室的环境布置.校园教室的美化是美术教育的外在条件之一,而其对美育潜移默化的效果又是显而易见的.不妨看看如何精心设计、布置教室的:在一侧墙上挂着一幅书法作品和一幅国画,而另一侧墙上,则依次整齐排列着班级集体及个人的荣誉、成果展示,而在后墙黑板两侧分别是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前后黑板上分别是醒目的校训与班训,在窗台上则是分散着的几盆花草――整个教室的布局自然、美观、实用、有序.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对美追求和创造美.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可以用“以有形促无形”来概括.美好环境,可以涤荡学生的心灵,也使他们更加懂得学习、生活,爱惜学习、生活.

(4)在春秋游的观赏中提高审美的眼光.旅游是美术教学的社会课堂,它的重要意义就是去观赏美、捕捉美、带回美,实现这个意义的做法可以概括为“三步曲”――先准备,再捕捉,后巩固.所谓准备,那就是在出发前,了解清楚目的地的地理环境,了解清楚旅游过程的安排,目的是精心准备“节目”(比如游戏,野外写生、摄影等),到时见缝插针,利用好“自由”时间;所谓捕捉,就是在旅游过程中,积极地参与到学生当中,设计各种形式激发学生注意身边的美好事物(如画下美好的风景,摄下精彩的瞬间等);所谓巩固,就是回来之后的回味,在班级里展出获奖的画画、摄影等作品,展出比较好

本文是一篇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美术教育相关学士学位论文,关于美术教育的艺术性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美术教育及美术欣赏及艺术教育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美术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的旅游随笔,既可以让美得到再现,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进集体凝聚力.利用好春秋游机会,进一步提升到引导学生对大自然美的追求,用大自然无限的美去薰陶学生的心灵,起到美好的教育作用.

4强化审美、激发创造

国画大师齐白石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西方现代绘画巨匠保罗克利说:“艺术并不是呈现可见的东西,而是把不可见的东西创造出来”.人类的历史正是不断创造的历史,没有创造,也就没有今天的世界.创造性思维是人类与其它生物的伟大区别.未来的社会同样需要不断创造才得以继续发展,而即将步入未来的孩子,无法回避创造的责任.所以要尽力引导孩子养成爱动脑筋、善于开拓的习惯.美国当代教育家维克罗恩菲尔指出:“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得更富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施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目标将已达成”.这段话可以看成是对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普遍意义的说明,同时也可以作为我们从事孩子美术教育应当遵循的原则.

5丰富审美、培养爱心

孩子开始画画一般是选择与生活相关的事物,他们喜欢画他们所看到的、想到的以及最引起他们兴趣的,美术教育就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对此加强引导.比如在外面画汽车站、理发店、公园、卖西瓜等等,在家里画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等生活场面或情景,使他们通过绘画培养和加强自己的爱心,鼓励他们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关爱自然,让他们始终保持对生活的审美兴趣和审美热情,从而建立起健康向上的生活观和人生观.

6深化审美、开阔视野

除了要让孩子不断获得丰富的生活感受,也要开阔他们的艺术眼界,对此,不妨采取这样一些措施:

(1)时常给孩子们上一些欣赏课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欣赏课,可以让孩子们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同时也会增强孩子的作画兴趣.但是欣赏课不宜太长,每次欣赏的作品也不宜太多,力求少而精,以便于孩子接受和消化.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激发兴趣,开启心灵的双重功能.

(2)范围内经常就一些孩子的一些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讨论和评比.如在每节课中,抽十分钟时间进行这种活动.由于孩子们对自己同学的作品最有兴趣,往往容易发现彼此的优缺点,这就会引起他们热情的关注和讨论,从而培养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并形成他们善于取长补短的良好习惯.

(3)在创作过程中,适当地停下来,进行一些阶段性欣赏.如拿一件未完成的作品,提出问题,让大家都考虑如何作下一步表现.这样做,往往会使孩子们都一齐开动脑筋,共同切磋,进入互换角色的趣味性创造.对此,他们不仅产生热情,而且会有一种新鲜感.

(4)定期举办一些大小规模不等的展览会.其目的一方面在于使孩子美术面向社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向家长展示孩子们的成绩.另一方面通过展览,让孩子们处在观众的角度来更客观的评价自己.这会使他们对自己产生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有助于他们主动调整自己,并可能会使他们出现新的起点,甚至是新的飞跃.

美术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们幸福、愉快地画画儿,在绘画学习中宣泄情感,抒写个性,丰富思维.并在学会审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同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智慧得到充分的启迪和开发,从而达到美育的功能.这才是美术教育的立足之本、成功之源.

相关论文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校美术教育

本文是一篇美术教学论文范文,美术教学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校美术教育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美术教学。

美术课堂的艺术性教学

关于美术课及美术课堂教学及艺术教学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美术课有关教学与管理论文,关于美术课堂的艺术性教学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美术教育的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

该文为美术教学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与美术教育的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关教育教学论文集,可作为美术教学专业美术教学论文写作研究的。

跨越学科界限的美术教育

本文关于美术教育及思想教育及视觉艺术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美术教育方面有关论文范文,与跨越学科界限的美术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

对中职美术教育的

此文是一篇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美术教育方面有关论文范文集,与对中职美术教育的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适合不知如何写美术教育及中职美术及学。

聋哑学生的美术教育

关于美术教育及职业教育及教育理论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美术教育方面教育类论文发表,关于聋哑学生的美术教育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对中学生批评教育的艺术性

该文为关于逆反心理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与对中学生批评教育的艺术性相关教育统计学论文,可作为教师专业逆反心理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

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探究

关于审美教育及美术教育及多媒体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审美教育相关教育管理学毕业论文,关于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探究相关论文范文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