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青少年婚恋观引导

时间:2024-03-24 点赞:46726 浏览:93175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青少年婚恋观引导相关开题报告范文。适合思想政治教育及婚恋及大学生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课题项目:天津理工大学青年教师育苗基金项目"天津市高校大学生爱情教育现状及内容研究"(编号:LGYM201231)

摘 要: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婚恋观在被植入积极元素的同时,又面临着新冲击.青少年婚恋观的形成因素更为复杂,其中互联网的影响不容小觑.青少年婚恋观不仅折射出他们人生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而且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中国未来社会家庭的发展趋势.

关 键 词: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婚恋观;影响;对策

婚恋,特指两个异性从相识相知、彼此倾慕、互相依恋到不断交往升华爱情,最终走向婚姻殿堂的交往活动、内心体验和感情培养的过程.婚恋观是人们对婚前择偶、恋爱、婚姻以及性爱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它是人们的价值观在择偶、恋爱、婚姻和性问题上的重要表现.个体婚恋观的价值取向在对自己和别人的婚姻、恋爱、性爱等问题进行评价时所持有的相对稳定的内部标准或评价准则.[1]伴随着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伦理制度正在悄然改变.价值判断的多元性和行为观念的差异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以往婚姻价值判断体系和婚姻行为的相对稳定性.

一、青少年婚恋观形成的因素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认为,人们的婚恋特点和婚恋取向总是受一定的社会因素制约,这些因素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并决定着人们的特点.社会转型,大众传媒,生理与心理、与教育之间的矛盾,个体特点都对青少年婚恋观的形成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网络日益成为人们婚恋活动的新环境和新场所,传统的婚恋方式受到冲击.分析网络对我国2.12亿①青少年网民婚恋观的影响,探索网络背景下青少年婚恋观教育的形成与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婚恋观,是家庭、婚姻和性协调运行,社会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网络对青少年婚恋观形成的积极作用.网络增进了青少年异往的可能性,为青少年择偶观的形成与完善提供便利.网络虚拟性和匿名性的特质,使青少年能够不受外貌、家庭条件、沟通能力等因素制约,可以较为自信和大胆地进行异性间的交往.在与异性的人际互动中,他们形成并完善适合自身特性的择偶观.同时,网络的平等性特质让人们更愿意选择具有共同兴趣、爱好、价值观的交往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青少年形成重理想、价值观等内在因素,轻外表、财富等外在因素的正确婚恋观.[2]

网络对青少年婚恋观形成的负面影响.第一,网络婚恋交往活动中身份与性别的识别自由性,影响青少年的人际信任度.由于网络身份与性别的可错置性,青少年往往无法辨别对方的真实意图、信息是否真实,情感表达是否真诚.这使得网络婚恋在真假难辨的信息交流与虚虚实实的情感试探中进行,极易诱发网络恶作剧、情感欺骗,甚至诈骗等.对于青少年而言,这不仅是一种感情上的伤害,更易导致人际交往的信任度下降,致使其对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认识上的偏差.第二,由于网络交往的隐蔽性和网络言行不易追溯的特性,网络交往中道德感弱化,易导致青少年家庭责任感淡化.一些青少年认为不必对网络中的婚恋言行负责,随心所欲地寻求浪漫,甚至同时与几人网恋.这些道德约束弱化的网络言行,易导致青少年视婚姻、爱情为儿戏,忽视对现实婚姻和家庭的责任感.第三,缺失网络使用规则的教育,易引发青少年性问题甚至性犯罪.当前,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成本很低,大量信息的刺激,对于正处在性生理日趋成熟而性心理尚未同步成熟的青少年而言,加快了其谈情说性的步伐;而缺失法律约束、道德约束、身份约束的网络平台,又降低了青少年谈情说性的门槛,易诱使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寻求尝试,催生婚前性行为、早孕等一系列问题,个别缺乏自制力的学生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当前婚恋观教育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一,婚恋观教育的内容因校因教师而呈现出随意局面.其二,各行其是的婚恋观教育内容割裂了婚恋观教育的完整性.从现有的婚恋观教学内容来看,虽然每个话题都具备科学的理论基础,试图贴近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但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教学内容也仅仅是讲述了婚恋观的一个或几个方面,不能涵盖全部与婚恋观相关的内容.例如,婚恋观的心理教育与婚恋观的德育教育不能相互代替.即使是在心理学范畴内讲述婚恋观,单讲理论或只做案例分析都是不全面的.其三,婚恋观伦理道德教育,不仅在内容上还是在授课方式上都略显贫乏.内容上仍旧只注重婚恋观教育,并且有浓重的说教意味,与20年前相比并没有什么变化,如何提升青少年道德情操、丰富青少年精神世界等并没有走进婚恋观教育研究者和教育者的视野.其四,总的来讲,现有的婚恋观教育内容还不能完全与人的幸福、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缺少人文关怀.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青少年婚恋观教育的对策分析

(一)丰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目标是社会对受教育者在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审美等方面素质的全面要求.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在青少年性教育上的主导作用,将婚恋观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突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1.丰富婚恋观教育内容

倡导正确的择偶观,传授如何审美、如何习得爱的能力;强化青少年性教育,尤其是增强女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借力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对婚姻法律的认同感,降低婚恋利益期待;弘扬家庭伦理,体现公序良俗,倡导形成良好的婚恋理想.[3]

2.改变婚恋观教育方式

鉴于婚恋观教育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在正面灌输的同时,以网络为载体,将现代技术手段植入青少年婚恋观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设置情境、引导角色代入体验、作出判断选择等程序,使得学生能够面对婚恋问题时能够以自己的价值判断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


(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以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为媒介,引导青少年异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先进文化来占领青年学生的思想文化阵地,使得青少年在各种形式的教育中收到"真、善、美"情感的熏陶.同时,学校也要多尝试创新性的课程内容和活动载体,引导青少年异性间的正常交往.

(三)发挥学校尤其是高校的科研优势,探索婚恋观教育的科学途径

婚恋观的教育既要满足传承社会对家庭、婚姻和性的管理的需求,又要满足个体在时代变迁、人类精神需求增长背景下对提高家庭、婚姻和性的质量的需要.

(四)以社会导向为屏障,完善青少年的婚恋观教育

第一,净化社会环境,加强社会引导.加强网络道德建设,规范网络环境,构建健康网络文化.第二,构建婚恋观教育体系,完善社会教育功能.加强对婚恋观教育、咨询等各类人才的培养与培训;积极构建各级各类恋爱咨询、婚前咨询、婚姻评估、婚后辅导等机构,完善我国的婚恋观教育体系,帮助青少年应对恋爱、婚姻、家庭生活的各种困难与挑战.

注释:

①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在4.5亿中国网民中,青少年网民占46.3%,达2.12亿人,其中未成年人超过9858万人.

相关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居民政治参与

本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居民政治参与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需要理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

这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属于初中政治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硕士学位论文,与需要理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政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