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博物馆的校外教育

时间:2024-02-17 点赞:48989 浏览:97020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博物馆论文范文,关于博物馆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黄河博物馆的校外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博物馆及校外教育及学校教育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博物馆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黄河博物馆作为郑州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场馆之一,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光辉历程.黄河博物馆前身是成立于1955年的“治黄展览会”,历经“治黄陈列馆”、“黄河展览馆”,它是我国唯一以黄河为陈列主题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经过50多年的发展,逐步发展成为集收藏、陈列研究、宣传教育、旅游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博物馆,被誉为“黄河巨龙的缩影”.成为弘扬黄河优秀历史文化、传播水利科学知识、宣传人民治黄成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场所.1996年以来,黄河博物馆先后被授予“郑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河系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教育基地”、“郑州市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一、校外教育的意义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重要地位是国内任何一条河流都不能与之比拟的.对河南、郑州而言,黄河更与之息息相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黄河博物馆作为记录历史的载体和窗口,有责任、有义务把几千年黄河治理史完整的记录保存下来,为治黄事业服务,满足社会了解关注母亲河的愿望需要,进行以黄河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也是其他任何文化教育机构和宣传媒体都不能替代的.


黄河博物馆作为郑州市首批校外教育场馆之一,我们充分认识到校外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校外教育事业发展,近年来,特别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4号)颁发以来,我馆以德树人为根本,把校外教育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整合校外教育资源,丰富校外教育内容,拓展校外教育途径,创新校外教育形式,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树立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质,增强健康素质,培育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

为积极落实、国家文物局“博物馆、纪念馆、艺术馆向未成年人员免费参观”的具体措施,我馆从2007年10月起向观众实行参观免票,而且在休息日和节假日采取轮流值班,保证全年免费开放.

二、校外教育的过程

1.学校与我馆签订“共建协议”

黄河博物馆每年除大年初一以外,常年对社会开放,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都安排专人值班,并由专人负责接待讲解,这在全国也是少有的.而且近几年对社会实行免费开放.未成年学生又是我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我馆每年都委派专人到郑州市大中小学联系,请学生和老师来馆活动,并与学校签订“共建协议”.这对学生而言扩大了受教育面,使他们既学到了知识,又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动期间,签约的每一个学校都积极与我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使我馆成为该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有些签约的学校还在我馆门前广场举行挂牌或揭牌仪式.这一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领导以及黄河水利委员会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来馆参观的学生谦虚谨慎,勤奋好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的课堂知识能有效地运用于实践中,认真接受我馆同志的指导,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可以虚心听取.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并能够仔细观察、切身体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馆的每次活动均受到了广大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博物馆学家艾理斯.博寇(G.EuisBureaw)曾说:“大多数观众来博物馆并不等于上学,也不会是想要特别学习某些事物,就只想获得愉悦的参观经验.”为此他认为博物馆应该在传播知识时水融地进行道德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与价值观,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博物馆就应该结合对藏品和人物的介绍引导观众学会怎样做人,就应该通过各馆专业知识的传播,帮助观众“精神成材”.我们的展示和各种教育活动,应该首先使观众在感官上得到喜悦,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在审美的享受中进行哲学和人生的思考,这就需要人的精神教育,也就是爱国主义教育.我馆在日常工作中十分重视对未成年的教育,经常与学校联合,做一些有意义的互动教学.如《关爱湿地生物,对野味说NO!》宣传策划活动,此次活动目的是保护黄河周边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动植物生存栖息地,倡导与湿地及野生动物和谐相处,为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奉献我们的一份力量.郑州黄河湿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家园,它直接关系到郑州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系到郑州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说,保护郑州黄河湿地就是保护郑州未来发展的资源.努力建设好郑州黄河湿地,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好郑州黄河湿地,是真正实现郑州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如今,由于人类的活动,湿地生物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湿地植物被改种农作物,湿地野生动物成为盘中餐.鉴于此,在自然之友的协助下,组织了以“关爱黄河湿地,共建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活动,并在期间进行《关爱湿地生物,对野味说NO!》的大型公宣活动.活动地点首选黄河花园口,采用标语宣传、海报宣传、图片宣传、现场讲解、媒体参与等形式.了解湿地环境,增强保护湿地的意识,呼吁更多人关注保护湿地.通过活动锻炼营员吃苦耐劳的精神、团结合作的能力,更好地为公益组织的发展做贡献.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使参与营员深刻认识到公益环保的重要性,能培养一批今后能致力于环保工益事业的建设者;体验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从中得以启迪.

2.博物馆与学校的有效结合

博物馆和学校相互合作已是趋势之一.身为教育工作者,在学习博物馆教育理论时,最关心的便是如何实践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连接,如何才能加强博物馆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如何让博物馆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如何设计有效的博物馆教育活动以配合学生和教师的需求,如何评估学校团体在博物馆内外的学习成效以作为活动改善和未来新教育计划的基础,学校教师又该如何评价学生在博物馆内的学习成果以设计未来的博物馆参观活动等等.在这么多问题之中,博物馆对于学校团体(包括学生、教师、学校行政人员等)的了解,以及有关活动和学习成效的评量,是整体思考的基础和关键.因为若缺乏对于对象的认识,便无法设计适当有效的教育活动;若无法评鉴活动的成效,便无从得知活动的优劣,改善活动设计,进而提升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博物馆和学校之间也将难以共同合作达成教育的目的.而对象的认识和活动的评鉴,则都是观众研究的核心议题和功能.因此若希望探讨和促进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关系,学校团体研究的工作势必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三、主要内容

博物馆成为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必须有适当的切入点,关键就在于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能否适合青少年的胃口,能否吸引青少年.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不能图形式,走过场,应该脚踏实地的在提高实效上下功夫.所谓实效,就是青少年走进博物馆受到了教育没有,家长满意没有,博物馆的凝聚力增强了没有,社会地位提高了没有.近几年,特别是2007年以来,我馆围绕青少年“参观实效”研究问题,安排活动,充分利用“十一”旅游黄金周、中学地理课和小学语文课,让学生来馆参观活动.在八年级的地理课中讲到黄河的治理,课本中的热点问题――“黄河在流经哪个地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地上悬河’的形成”、“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造成黄河忧患不断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各有哪些”等等,在我馆都能找到答案.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课讲“参观刘家峡”,要求学生写参观记、我馆不仅有声、光、电的大坝模型,而且还有千里堤防、黄河泥沙、自然概况等模型,另外面积达30平方米的数字化地图玻璃地台,黄河从源头到入海口5464公里的干流及众多的支流所经过的高山峡谷,丘陵沟壑,湖泊沙漠,都市城镇,交通网道以及黄河上已建的水利工程,防洪堤等立体、直观、清晰、艺术地展现出来,可以使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地了解母亲河.同时与我馆签订了“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协议的学校有十几所,每年配合学校学生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共同作一些有益的教育活动,所有这些活动得到了老师、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使我们在实施青少年教育工作中受到很大的鼓舞和鞭策,促使我们更加以主人翁的姿态做好青少年教育工作.

1.对学生进行义务培训,争创“志愿者”讲解员

我们常常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为郑州市未成年学生进行义务培训,由他们做黄河博物馆的“志愿者”讲解员.一方面,培训的讲解员是“义务”工作者,能强化他们的奉献精神,能增强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同时能提高他们的相关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志愿者”讲解中涉及的组织观众、语言表达、形体姿态、知识积累等方面能使许多学生从胆怯到大胆组织观众进行讲解,锻炼了胆量,增强了自信,从理论到实践,从书本理性认识到实际的感性认识,他们会获得学校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超越.这种超越是一种强大的感化,是对被教育者的人格知识的培育.

多年来,我馆与郑州市47中学合作共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活动中,为同学们讲解的不是黄河博物馆的讲解员,而是第47中学的16名学生.活动采取同学们自己组织、自己参与、自己讲解的形式,活泼有趣,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每次来“基地”参观,不仅有学生还有许多学生家长.经过培训的讲解员在每次活动结束后都有较大收获,并且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对活动取得的效果非常满意,还有许多未被选上作讲解员的同学表示:下次争取作讲解员.这些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就是改变了教育形式,从而使受教育者变为教育者,参与者,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完善各种爱国主义教育方式,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2.结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节水环保意识

博物馆的学习方式是提供具体的实物和互动的实践学习,博物馆的学习是对学校学习的必要补充,是正规的学校教育所无法取代的.对于博物馆来说,其生存的核心价值表现在和观众的互动关系,博物馆是否尊重观众的文化权益,全心全

本文是一篇博物馆论文范文,关于博物馆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黄河博物馆的校外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博物馆及校外教育及学校教育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博物馆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意服务观众,满足观众的需求;观众是否需要博物馆,满意博物馆,尊敬博物馆,支持博物馆.多年来,我馆与郑州市中小学校联系,结合八年级的地理课,主讲黄河的自然概貌和治理成就,进行多媒体教学,使博物馆成为中学生的第二课堂.无论博物馆的展出内容还是展出形式都能使中学生开阔眼界.我馆展览展示内容大多以声、光、电的形式体现,以多媒体形式走进校园,结合中学地理课,观众在课堂上,可以一览黄河历史春秋,不仅可以了解黄河的过去,还能了解黄河的现在和未来,而且可以领略黄河流域内名山大川,风俗民情,萌发出一种热爱祖国壮丽山河、保护自然的情怀.

2008年,我馆对原有展板进行了更新和改建,新增了现代治黄新理念及民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吸引了大批的中、小学生来关注黄河,了解黄河,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如《绿色希望行动》活动,是中国自然之友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由德国米苏尔社会发展基金会资助.志愿者第一站总要到黄河博物馆参观学习,再到各地希望小学带领小学生开展体验式、参与式的环境教育课程,培养孩子们对环境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参与环保行动.这是一项非营利的、主要依靠志愿者推进的社会公益活动.几年来,志愿者在河南多家农村希望小学,展开了“干涸的小河对我说”等系列活动,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007年4月22日“地球日”保护黄河活动,我馆经常协助自然之友举行“关爱黄河”的公益活动,他们都要借“世界地球日”的机会,到这里做义务讲解员,向人们宣传黄河文化及保护黄河的知识.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自己关注环保,还要不断地通过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参与性,培育中国民间环保力量.

3.结合博物馆的特点,举办了一系列展览

近年来,举办的展览主要有:《世界珍稀蝴蝶样本科普展》(2002.1―3)、《河南省第十一届群众书法展览》(2002.8.31―9.4)、《关乎母亲河---惠怀杰大型摄影艺术展》(2002.9.19―11.8)、《三条黄河建设展览》(2003.10―2004.5)、《黄河摄影展》(2003.11―2004.5)、《世纪大象根雕艺术展》(2004.3―2005.3)、《第三次黄河调水调沙大型图片展览》(2004.7)、《黄河源区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科学考察纪实》展览(2004.9)、《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展》(2004.9―2004.12)、《三条黄河建设摄影》(2004.12)、《秦始皇兵马俑展》(2005.5.1―7)、《大型海底珍惜鱼类展》(2006.5.1―7)展览等十多次.《大河报》、《郑州晚报》、《河南商报》、《黄河报》、河南电视台、郑州有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

不断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参与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2002年在举办“世界珍稀蝴蝶标本科普展”期间,给学生发放笔纸,让他们现场临摹蝴蝶标本,并对优秀作品给予奖励,借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丰富他们的科普知识.这种变被动为主动受教育参与的形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学生和家长都表示非常满意,以至于撤展后,仍有很多中小学生主动联系,要求前来参观.

四、实践成效

1.基地建设概述

黄河博物馆成立于1955年,隶属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是我国唯一以黄河为陈列主题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经过50多年的发展,逐步发展成为集收藏、陈列研究、宣传教育、旅游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博物馆,被誉为“黄河巨龙的缩影”和“一部黄河的百科全书”,成为弘扬黄河优秀历史文化、传播水利科学知识、宣传人民治黄成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场所.1996年,被郑州市市委宣传部首批命名为“郑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被黄委会命名为“黄河系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又被共青团、全国青联命名为“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教育基地”,2004年被郑州市科学技术局首家命名为“郑州市科普教育基地”,2006年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命名为“河南省大中小学生德育基地”,2008年被郑州市教育局首选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2009年《黄河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浅识》荣获郑州市教育局2009年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课题(成果)二等奖.

2005年底,新馆开始动工,建筑以黄河奔腾向前、百折不挠的气势来构思立意,以黄河是历史见证为主线,把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和人民于百年来治黄的历史作为设计的篇章交融在一起.新馆建筑主体主要采用两条波浪形平行曲线体块及椭圆体型穿插结合而成.两条曲线体块象征巍峨雄伟绵延起伏的山脉,体块之间形成一个曲线的玻璃中庭,其中有象征黄河的水体蜿蜒流过;椭圆体块位于建筑东西两侧,代表月亮和太阳,象征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喻意黄河精神与日月同辉.水从大的椭圆体上缓缓流下形成水幕,寓意“黄河之水天上来”.整个建筑体形体表达出这样一种意境:黄河从远古奔来,流过蜿蜒曲折的山脉,流过上下五千年的岁月,静静淌过广袤的中华大地,奔向美好的未来.目前,新馆主体工程,内部装修,外部环境已经完工,正在进行陈列设计,相信黄河博物馆的明天会更美好.

2.教育形式的创新

同志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来说,以前那种说教式的被动教育方式已很难吸引青少年学生,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我馆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形式进行有益探索.

在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中,一直以来学校是忠实的合作者.因此我馆一直在思考着如何将博物馆的文化资源与学校的教育资源更紧密、更深入地结合起来,以互动的形式调动学生主动获取文博知识的积极性,以博物馆的文化资源作为学校教学素材,在帮助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继承传统文化,培养高尚情操和增强审美能力,并且发挥孩子们的主人翁精神,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首先,我馆利用周六或周日做好学生的“义务讲解”培训工作,再者,结合学校课程在活动中,采取同学自己组织、自己参与、自己讲解的形式,活泼有趣,深受同学们的喜爱,这种活动不仅具有连续性而且具有推广性和典型性.

3.博物馆的“第二课堂”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作为未成年学生的第二课堂的优势日益凸显,这也是博物馆对社会承担的一部分责任.未成年学生历来是博物馆最主要、最基本的观众群体,我馆大多数的学生参观是由学校集体组织的.现代教育观认为,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单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而社会教育中博物馆教育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环节,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扩展,是学生的“第二课堂”.为学生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博物馆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学生到博物馆既能看到课堂上见不到的文物实物,补充和完善书本知识,又能看到丰富的治黄科技知识,还能受到良好思想品质的熏陶.因此,通过博物馆有形有色的实物和生动活泼的直观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同时辅助学校教育,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进学生对博物馆的深入了解,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开拓学校教育社会化、有效促进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的互动与衔接的目的,从而提高博物馆的影响面和知名度.

总之,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娱乐中得到学习,在娱乐中健康成长.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将书本知识在博物馆得到巩固与发展,还可以把教学活动和知识性、形象性、趣味性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样,从而促进博物馆教育,不断提高博物馆对社会的贡献.

相关论文

校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这篇校外教育论文范文属于安全教育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校外教育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与校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相关小学家庭教育论文。

校外教育的开放性

本文是一篇校外教育论文范文,关于校外教育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关于校外教育的开放性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校外教育及课外活动及课。

新疆多民族地区家庭校外教育支出

本文是一篇校外教育论文范文,关于校外教育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新疆多民族地区家庭校外教育支出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校外教育及。

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本文是一篇校外教育论文范文,校外教育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校外教育及学校教育及。

推进教育体制构建校外教育建设

本文是一篇校外教育论文范文,校外教育有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关于推进教育体制构建校外教育建设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校外教育及博。

校外教育如何正确利用网络教育优势

本文是一篇校外教育论文范文,关于校外教育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校外教育如何正确利用网络教育优势相关硕士论文范文。适合校外教育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