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视角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时间:2024-02-15 点赞:54973 浏览:116813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人文地理论文范文,人文地理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地理学视角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人文地理及地理学及人文地理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人文地理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课程体系设置对于学科特色培育和学生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在分析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科发展背景、学科性质及学科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该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和社会对该专业的基本技术能力需求,论文设计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从地理学的视角,构建了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等在内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基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工科化趋势,论文研究了该专业核心课程和其他特色专业课程的增设问题.

关 键 词:课程体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识码:A

2012年国家对高校本科专业招生目录进行调整,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等两个本科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1999年国家教育部将原来的自然资源、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农业资源利用等专业合并调整后设置的三大专业(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之一.由于学科背景不同,各院校对专业的理解不一致,因此,形成了各异的课程体系.为此,学者们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思考.

由于全国约有150多所高校开设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因此,2012年学科专业调整之后,大部分院校都会设置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这些院校除传统的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地理院系外,还有多所农林院校、地质矿产类院校、工程类院校、军事院校等.学科基础不同,不同院校对该专业的理解不同,也会基于不同的理解设置各异的课程体系,诸多学者也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探讨了该专业部分课程设置问题.当然,学科背景不同,必然存在不同的课程体系设置,但是,同一学科背景应该存在相似的课程设置,从而使同一专业的毕业生形成相似的知识结构.论文探讨地理学视角下,当前背景下综合性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问题,以为相关专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学科发展背景、学科特色与发展趋势

1.学科发展背景

学科发展.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前身是建国后设立的经济地理专业,1980年代后更名为人文地理专业,部分综合类高校地理学类学院上世纪八十年代设置了国土规划与整治专业.之后,又先后调整为经济地理类专业或者城乡规划类专业,当然,此时的城乡规划类专业不同于工科性质的城乡规划专业,到1999年,国家教育部统筹设置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2012年国家再次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分置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本科专业.

城镇化发展转型.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3.73%,城镇人口数量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同年,国家和地方新型城镇化规划出台,新型城镇化进程全面推进,我国城镇化已经由原来的关注城镇化数量提升,转向关注质量提升,关注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城乡关系转型.我国城镇化发展已由原来的注重城镇发展,转向同时关注乡村的发展,走城乡统筹发展的道路.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统筹发展,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全面推进,城乡社会经济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城乡之间由分隔、对立走向融合发展,城乡关系加速转型.

城乡规划转型.城镇化发展转型、城乡统筹全面推进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现有的城乡关系加速转型,城乡结构优化重组,这导致全地域的城乡规划全面展开.受此影响,城乡规划逐渐深入到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生态环境等的深处,关注更为细致而微的问题.

2.学科特色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是具有工科性质的城乡规划和具有理科性质的地理学的结合,或者说是两者的交叉学科.因此,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是具有地理学特色的城乡规划.地理学的突出特色是区域性(地理学的研究必然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和综合性[多要素(人文、自然-气象、水文、地质、生物、地貌)、多学科、多技术手段等的综合],城乡规划学科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实践性(规划必然和具体的城市地域相结合)和综合性(多要素、多技术手段、多方案、多专题等的综合).因此,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突出区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3.学科发展趋势

学科发展趋势为:第一,理科化趋势.地理学特别是人文地理学兼具理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它们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科基础,具有地理学专业的院校开设此类专业必然充分考虑和发挥地理学优势,从而呈现出理科化的趋势.第二,工科化趋势.一方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之一是进入规划设计公司,承担城乡规划与设计方面的任务,这必然需要增加工科方面的设计课程,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部分学生的考研取向为城乡规划专业,为了满足学生未来的考研需要,专业培养方案有必要增加工科城乡规划方面的课程.

二、基于学生毕业去向与专业技术能力需求的专业培养目标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属于基础应用学科,教学改革、课程体系的调整必须充分适应社会需求,形成特有的学科特色.

1.毕业去向

过去的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以发展和改革发展委员会、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建设等政府相关部门和大中小学等教育研究机构为主.但近些年由于公制度的实施,传统的就业路径逐渐转型,加之,大学扩招、新专业增加,就业观念转变,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势.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主要为:第一,考研.进入地理学相关专业(比如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应用经济学(如区域经济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规划或生态学等相关专业深造.第二,就业.①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比如,诸多地方的城乡规划局及其城乡规划设计单位、其他行政事业单位.②进入规划类公司,比如,事业单位的规划公司、部分改制的或私人城乡规划设计公司.③其他公司,主要是其他非规划类公司.2.专业技术能力需求

基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该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技术能力:一是城镇规划技能.具有能够承担包括区域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村镇规划、土地规划等方面的规划任务.二是综合分析与评价能力.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分析、发展现状分析、区位分析、区域资源条件分析与评价等方面的能力.三是基本技术能力.主要包括区域社会经济调查、数据整理与定量化分析、规划成果图的制作等方面的技能.

3.培养目标设定

从学生的毕业去向和专业技术能力需求的角度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具备扎实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较强的城乡区域规划技术能力,宽广的文理知识修养,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发展需求,适应城乡规划与管理领域需要,能够从事资源、环境与城乡发展方面的规划工作、咨询业务、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工作、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及社会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大体可分为三种人才:管理型人才,主要从事城乡规划和社会发展管理方面的人才,研究型人才,通过现在及未来的科研实践培养,能够从事城乡规划方面的研究,应用型人才,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够从事城乡规划方面的实践工作.

三、课程体系构建

1.地理学视角下的课程体系设置

基于专业培养目标,根据高等教育的一般教学规律和地理学的学科基础,一般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

必修课分为公共基础平台课、学科基础平台课和专业基础平台课.公共基础平台课是通常的公共课,如英语、政治、体育类等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等地理学的通识性课程,某些院校将数学类课程也划入学科基础平台课.专业基础平台课则包括城市规划、村镇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地理等方面的课程.选修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包括数量地理学、城市规划制图、市政工程规划等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主要是学校的公修课.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是指学生的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方面.

2.工科趋势下的课程改革实践

在传统的地理类培养方案中,基于地理学的传统优势,核心课程多为地理类课程,工科的城乡规划类的内容偏少.随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工科化趋势的强化,呈现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交织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城乡规划专业的主干课程大量进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专业,且部分课程作为核心课程,比如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村镇规划、市政工程规划等,大量增加城乡规划专业的相关课程,比如建筑学基础、房屋建筑学、中外城市建设史、中外城市建筑史,城市规划实务,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等作为必修或者必选的课程.同时,还增加了城乡规划实践动手环节的份量,主要体现在城乡规划实习环节和规划设计业务实践环节课时的大量增加.

四、结语

论文在分析学科发展背景、学科性质及学科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在分析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和社会对该专业的技术能力需求后,设计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最后,论文从地理学视角提出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地理类的骨干课程作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强化学生的地理学思维,基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工科化趋势,提出了该专业核心课程和其他特色专业课程的增设问题:增加城乡规划类专业的骨干课程和其他实践环节学习,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当然,由于学科背景不同,社会发展导致的对专业的需求不同,学科发展趋势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必然需要不断调整.但是,有必要根据综合类高校的学科特点、社会发展趋势,探究出一套既符合国家教育部要求,又能突出学校学科特色的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

(刘静玉,1971―,男,河南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区域综合发展、城市规划与设计.)

本文是一篇人文地理论文范文,人文地理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地理学视角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人文地理及地理学及人文地理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人文地理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3;陆林,凌善金,王莉.试论高校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改革[J].人文地理,2003,18(5):65-69

[6]邹家红,袁开国,刘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1):110-113

[7]吴云清,张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27(6):73-74


[8]娄彩荣,余建华,许婷.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设计――对区域与城乡规划方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想[J].地理教育,2008,29(6):71-76

[9]刘继生,丁四保.面向2l世纪优化人文地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J].高等理科教育,2000,8(6):28-32

[10]刘云刚.21世纪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人文地理,2012(2):156-160

[11]张守忠,李玉英,胡囡.应用型本科人文地理学与城乡规划课程体系构建[J].山西建筑,2013,39(12):228-229

[12]许树辉,左盘石,李航飞.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地理教育,2013(5):59-60

[13]赵映慧,袁兆华,王杜春等.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13(4):94-98

[14]杨君,刘沛,周清等.新要求下农业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3,34(12):92-96

[15]宋红梅,王艳芳.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教学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4(1):313-314

[16]卢海军,邓琳,于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城市详细规划》课程改革探索[J].科技资讯,2013(31):169-170

相关论文

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建设

本文是一篇规划设计论文范文,规划设计类毕业论文格式,关于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建设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规划设计及实验教学及实践。

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毕业文设计规范化

本文是一篇文献综述论文范文,文献综述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毕业文设计规范化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适合文献综述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