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看国家审计质量

时间:2024-04-10 点赞:52718 浏览:110525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该文是论文格式专业审计质量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审计质量相关毕业论文模板,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看国家审计质量相关论文例文,适合审计质量及国家审计及审计工作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审计质量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2011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国家审计准则》)在诸多方面进行了调整,但其主旨仍在于“规范和指导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的行为,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本文将就“保证审计质量”这一方面,对《国家审计准则》涉及国家审计质量的部分进行详细探讨,并对提高国家审计质量的措施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国家审计质量的概念

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开展的,依照相关的审计法律、准则,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的活动.

关于审计质量的定义,最早由DeAngelo提出并得到会计研究领域的广泛认可,她认为,审计质量是指“会计师发现客户的会计系统存在违规现象并报告这些违规现象的联合概率”.其后,诸多学者也提出了自身对于审计质量的理解,综合来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所谓审计质量,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审计活动的优劣程度,以及审计机关所出具审计报告的可靠程度.审计工作过程的质量作为基础,决定了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审计报告是审计结果的直观体现,是审计质量的最终实现途径;

(二)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整体水平的综合体现和集中反映,涉及到相关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实际执行过程等方面,并且涵盖了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的各个阶段.只有在审计工作的每一环节严格恪守审计准则的各项要求,才能保证审计质量,得到可靠的审计结果;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审计质量即国家审计活动的效果,是指在国家审计过程中,审计活动的可靠性和审计报告的准确程度.

二、《国家审计准则》对于国家审计质量的阐述

《国家审计准则》在第一章第一条即提出“为了等保证审计质量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准则”.可见,在《国家审计准则》中所规定的各个方面,都为审计质量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保障,下面我们将对此进行逐一分析:

(一)法律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的颁布,详细规定了审计过程中各环节的具体要求,规范了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需要履行的职责,明确了审计报告的标准格式,为保证审计质量提供了法律支撑,并确立了评价审计质量的基本尺度.


同时,关于审计的具体准则及规范,从不同的环节和角度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规范,提高了对审计工作的技术性指导,避免了审计活动中由于对技术操作的理解不够全面、准确而出现审计过错,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细致的审计标准,引导并促进了国家审计质量的提升.

(二)人员保障

《国家审计准则》规定,一方面审计业务的开展应由具有相应资格和能力的审计人员来进行,从技术层面来保证审计质量;另一方面,在审计人员的基本审计职业道德中,“勤勉尽责”要求审计人员应该认真履行审计职责,端正审计执行过程中的态度,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素养,强化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认识层面来保证审计质量.

国家审计是由国家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具体实施完成的,因此审计中的人员因素构成了影响审计质量的内因.近年来,随着国家审计监督领域的不断拓展,审计范围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审计涉及项目越来越多,完成审计工作并保证审计质量,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遵守法律准则、恪守职业道德、具备相应的职业资质,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能够合法、有序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之上,强化审计人员对审计质量的重视程度,对保证国家审计的质量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国家审计准则》中对审计人员独立性的要求,更是从源头上规避了审计质量不达标的情况.要求国家审计人员与被审单位没有血缘关系、经济关系、业务关系,可以在审计工作初始阶段就保证审计工作开展的独立性,使得审计证据的获取更具准确性和可靠性,由此通过独立审计工作所得出的审计报告,其公信力更强,从而国家审计质量得到保障,国家审计机构及人员的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制度保障

在法律法规完备且人员素质良好的条件下,实施合理有效的控制制度,也是保障审计工作符合审计要求的必要因素.

《国家审计准则》指出,审计机关应该针对审计质量责任、审计职业道德、审计人力资源、审计业务执行、审计质量监控五个方面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审计机关应该建立并完善相关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明确各部门的工作任务,细化各人员的审计责任,使审计工作的开展进一步系统化和规范化,通过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将对审计工作过程的监督纳入到规范的管理制度中,以审计前、中、后三个环节的有序控制,保障国家审计工作进行的各个阶段均合乎相关规定,切实保障审计工作过程与审计报告的质量.

三、提高国家审计质量的措施

《国家审计准则》利用法律法规的强制性,从审计人员的责任、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实施的过程以及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与责任等多个方面对国家审计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法律强制性的保障下,如何将保障国家审计质量落实到实处,仍是我们丞待解决的问题.

保障国家审计质量,在审计立项之时,就应该慎重选择关系公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审计,只有这样,才能使审计资源得到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将国家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是保障审计质量的前提.

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应确定审计的目的与重点所在,充分考虑审计过程中所面临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并力求规避,保障审计过程的有序进行,是保障审计质量的基础.

在审计业务的实施阶段,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责,规范审计工作程序.对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进行有效控制,使其能够反映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判断的过程和开展审计工作的轨迹,完善信息传递系统,保障审计人员与被审单位信息传递通畅、审计人员之间信息传递通畅,防止因理解偏差造成的审计质量缺失,是提升国家审计质量的有力保障.

在此过程之中,尤其要重视审计证据的取得,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是保障审计取证过程质量的先决条件,只有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取得了真实、合理、有效的审计证据,才能有效降低审计风险,一方面保障了审计工作过程的质量,另一方面基于审计证据而发表的审计意见才具有真实可靠性.

在出具审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阶段,应该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及现场审计结果进行撰写.建立审计报告的签发制度,对报告的起草、签发、分发及日后的使用都进行明确规定,并完善报告的复合制度,增强审计人员的风险责任意识,保证审计报告的报告格式及出具程序合规,避免在报告出具环节出现纰漏.

国家审计作为由国家机关开展的审计工作,其质量对于建设法治社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建设廉政文化体系,促进和谐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审计是我国审计工作的缩影,国家审计的审计质量代表了国家审计机关、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展现了国家审计部门在经济监督中应肩负的使命,只有在审计工作的各个阶段,对审计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才能使国家审计为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规范与发展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相关论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诞生

本论文为保险法方面有关保险诚信论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诞生相关毕业论文模板,可用于保险法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