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隐名投资的法律问题

时间:2024-03-01 点赞:44258 浏览:8467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关于公司法律及公司法及股东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公司法律相关论文范文检索,与公司隐名投资的法律问题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公司法律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公司中的隐名投资涉及到诸多法律问题,包括隐名投资人与显名投资人相互间的权利义务、隐名投资人和显名投资人与公司以及第三人的法律关系等.本文首先界定了隐名投资的概念、特征及类型,从审判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认为股东的确定应根据隐名投资人是否直接以股东名义行使权利的不同情况来区别对待,构建隐名投资人、显名投资人与第三人的法律关系,应基于保护交易安全的理念,以保护善意第三人为价值取向.

关 键 词 隐名投资显名投资善意第三人股东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124-02

一、隐名投资的表现形态与存在的问题

(一)隐名投资的概念与特征

公司中的隐名投资是指一方(隐名投资人)实际认购出资,但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或其他工商登记材料记载的投资人却为他人(显名投资人)的法律现象.它一般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隐名投资人实际出资认购公司股份.实践中,隐名投资人实际出资未达到当初与显名投资人约定的数额或根本未履行隐名出资协议,往往导致纠纷.

2.公司股份实际的出资认购人与名义上的股东不一致.实际的出资认购人是隐名投资人,而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或其他工商登记材料记载的投资人却为显名投资人.

3.显名投资人系以自己的名义向公司投资.这一点使隐名投资与代理区别开来.在代理关系中,代理人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对外为法律行为.

4.无论隐名投资人还是显名投资人对公司债务均只承担有限责任.这一特征区别于隐名合伙.在隐名合伙中,隐名合伙人仍只承担有限责任,但显名合伙人应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5.隐名投资人承担公司的盈亏风险.与“名为投资,实为借贷”的法律关系不同,隐名投资是投资而非借贷.因此,隐名投资人并不享受固定的收益P.

(二)隐名投资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对隐名投资作不同的分类.

1.完全隐名投资与不完全隐名投资.根据隐名投资人是否实际行使股东权利,隐名投资可分为完全隐名投资与不完全隐名投资.实践中的隐名投资,有的是由显名投资人负责公司的经营,行使股东权利,有的则是由隐名投资人负责公司的经营,行使股东的权利,而显名投资人与公司不存在实质性的经济联系.前者属于完全隐名投资,后者则属于不完全隐名投资.有学者从显名投资人的角度,称后者为“挂名股东”或“空股”Q.两者均属于广义上的隐名投资.

2.协议隐名投资与非协议隐名投资.根据形成方式的不同,隐名投资可分为协议隐名投资与非协议隐名投资.(1)协议隐名投资.即隐名投资人与显名投资人约定,由一方向公司投资,另一方作为名义股东登记于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或其他工商登记材料之中.(2)非协议隐名投资.即隐名或显名未经对方同意.它又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投资者实际认购出资,但以假设人的名义或未经他人承诺以其名义登记于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或其他工商登记材料之中.二是投资者实际认购出资,但他人未经其承诺,以自己的名义登记于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或其他工商登记材料之中.

3.规避法律的隐名投资与非规避法律的隐名投资.根据隐名目的的不同,隐名投资可分为规避法律的隐名投资与非规避法律的隐名投资.(1)规避法律型.我国的公司法和其他相关法规对投资领域、投资主体、投资比例等方面有一定的限制,例如国家机关不得开办公司,外方投资不得低于某一比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得超过50人等等.为规避这些限制,有些投资者采取隐名的方式进行投资.由于隐名的目的在于规避法律,因而法律关系的效力、隐名投资人的股东资格甚至公司的法人资格都要受到影响.(2)非规避法律型.有些隐名投资并非出于规避法律的原因,而只是由于隐名投资人不愿意公开自身的经济状况,或显名投资人擅自以自己的名义投资等原因造成的.这种类型法律关系的效力并不因此而受影响.

(三)存在的问题

公司中的隐名投资涉及到诸多法律问题,包括隐名投资人与显名投资人相互间的权利义务、隐名投资人和显名投资人与公司以及第三人的法律关系等.前者属于个人法上的问题,有合同的依合同法,没有合同的依侵权法或不当得利法理处理,本文不作探讨.后者属公司法上的问题,它涉及以下一些具体问题:

1.在与公司的关系中,谁可享有盈余分派请求权、新股认购权、表决权等股东权利以及谁负有缴纳出资的义务.

2.在和第三人的关系中,谁应被视为公司的股东,显名股东向第三者转让股权时,受让人能否适法取得股权,谁的债权者能扣押股权以及隐名出资不到位时,谁应承担出资不实的责任.

二、隐名投资人、显名投资人与公司的法律关系

以假设人即虚构人的名义认购公司资本时,由于显名投资人不存在,因此在与公司的法律关系上,可以直接认定隐名投资人是股东.但在使用现存人物的名义时,由于存在对立的利害关系人,因此如何认定隐名投资人、显名投资人与公司的法律关系变得比较复杂.司法实践对此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一是“实质说”,即将实际投资人视为股东,而不论投资人以谁的名义.二是“形式说”,即将名义上的投资人视为股东,而不论实际的投资人为谁R.这两种看法都不无道理,但也有许多缺陷.笔者认为,股东的确定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

(一)隐名投资人未直接以股东的名义行使权利的,以显名投资人为股东

理由在于:

1.公司法律关系稳定性的要求.公司法上的行为是集团性行为,它关系着以公司为中心的法律关系的全部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因此它强调法的稳定性.若依“实质说”,以隐名投资人为股东,则至今为止以显名投资人的名义所形成的所有法律关系的效力将被全盘否定,从而使公司法律关系变得不稳定.

2.公司社团性法律事务处理的方便要求.对于以多数股东为对象划一处理业务的公司来说,要区别名义股东和实际股东,即使不是不可能的,也是很大的负担.因此,各国立法一般允许公司仅依股东名册的记载来确认股东.例如德国股份公司法第67条第2款规定:“在与公司的关系中,只有在股票登记簿上登记的人,才能成为公司的股东.”韩国商法第337条第1款规定:“转移记名股票,若未在股东名册上记载受让人的姓名及其住所,则不得对抗公司.”S为方便公司的社团性法律事务的处理,应允许公司享有仅凭形式判断股东的权利.

3.保护善意股东的需要.有限责任公司强调合理性,如果股东善意地相信公司登记材料记载的显名投资人即为出资人,则确定隐名投资人为股东会损害其合理信赖.


总之,隐名投资人未直接以股东的名义实际行使权利的,以显名投资人为股东有利于公司法律关系的稳定,能更加稳定地维持、管理股东和公司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方便公司的社团性法律事务的处理,使公司在股东之间的纠纷中得以保持中立的立场,并且维护善意股东的利益.至于隐名投资人与显名投资人之间的关系则依个人法解决.

(二)隐名投资人直接以股东的名义行使权利的,以隐名投资人为股东

公司登记材料的记载不具有创设权利的效力,只具有权利推定力T.如果出现与公司登记材料记载的股东不符的实际投资人时,否定股东名册的效力本应是妥当的.只不过依实质投资关系确定股东存在前述的许多障碍.如果这些障碍可以消除,没有理由不从实质投资关系认定.当隐名投资人以实际股东的身份负责公司的经营,行使股东的权利时,情况与第一种情形完全不同.首先不存在善意股东问题,因为隐名投资人以股东的名义实际行使权利足以证明其他股东知晓或者应当知晓其为公司的实际股东.其次,也没有以显名投资人的名义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效力问题.因此障碍主要在公司处理社团性法律事务的便利上.如前所述,依公司登记材料的记载来确认股东是公司的一项权利,因此,如果公司愿意自己承担风险,放弃此便利,认定实际的投资人为股东则没有理由予以阻止U.

更为关键的是,在隐名投资人从公司成立一开始即以实际股东的身份行使股东权利的情形下,若严格从形式投资关系认定,将带来下列弊端:

第一,原先以实际股东的名义所形成的所有法律关系的效力将全部被否定,“形式说”所具有的稳定公司法律关系的优点在此反而成为缺陷,

第二,违反禁止反言原则.V禁止反言是诚实信用的要求.当隐名投资人以股东的名义实际行使权利,公司和其他股东接受时,任何一方均应受此约束.如果隐名投资人已经以股东的名义实际行使权利,而仍然应以显名投资人为股东,则隐名投资人即可在公司盈利时享受股东权利,在公司亏损时主张自己不是股东,要求退回投资款,公司也可在公司盈利时排除已经实际行使股东权的隐名投资人的权益,这均有悖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实践中已经发生许多此类案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因此,在隐名投资人直接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股东权利的情形下,认定隐名投资人为股东更有利于公司法律关系的稳定,维护相关当事人的利益.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如果隐名的目的是规避法律,以隐名投资人为股东将存在法律上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作为其原因的瑕疵能够弥补,应继续承认其股东资格有效.这从企业的维持、维护法律关系的稳定出发,应该是可取的.如果作为其原因的瑕疵无法弥补,则隐名投资人的股东资格应为无效.依照法理,无效本应从一开始即为无效.但是,如此则会危害公司法律关系的稳定,产生不当得利返还等非常复杂的问题.国外公司立法和学理对公司法上其他行为的无效,如公司的设立等,多采无溯及力的做法W.为了防止混乱,股东资格无效也不应具有溯及力,即对判决确定以前产生的公司和股东及第三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发生影响.

三、隐名投资人、显名投资人与第三人的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构建的价值取向

在隐名投资中,保护真正的权利人和保护善意的第三人是一对矛盾.例如,当善意第三人从显名投资人处受让股权,取得质权或对显名投资人的股权扣押时,若保护实际出资人的权利,则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因此构建隐名投资人、显名投资人与公司之外第三人(包括公司的股东)的法律关系,首先必须解决价值取向问题:是要保护真正的权利人还是要保护善意的第三人

笔者认为,市场的交易纷繁复杂,而且越来越需要迅速快捷,因此要求交易当事人在交易之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详细调查真实情况已不可能,保护交易的安全十分必要.自近代以来,民法逐步确立物权公示公信原则、表见代理制度、善意取得制度、无权处分制度,商法采纳商事交易的公示主义和外观主义,这些都体现了对交易安全和善意第三人的保护,保护交易的安全已成为现代民商法的整体发展趋势.因此,构建隐名投资人、显名投资人与第三人的法律关系,应以保护善意第三人为价值取向X.

(二)法律关系的构建规则

基于保护交易安全的理念,笔者认为,构建隐名投资人、显名投资人与第三人的法律关系应遵循以下这些规则:

1.隐名投资人、显名投资人不得以登记不实对抗善意第三人.

登记是股权的公示方法,为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应赋予其公信力,即使该登记内容有瑕疵,对信赖该内容的第三人也应加以保护.因此,善意第三人因与显名投资人的债权债务扣押隐名投资的股权,隐名投资人不得以自己为实际股东予以对抗,隐名出资不实的,善意的公司债权人有权要求显名投资人在隐名出资不实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显名投资人不得以隐名股东为实际股东予以对抗.

2.第三人有正当理由未知晓登记的,或相信隐名投资人为实际股东的,隐名投资人、显名投资人不能以实际的登记予以对抗.

原则上,登记事项公示之后,具有对抗力,即对于某种权利的内容,可以向第三人有法律上的主张的效力.但是,登记的对抗力不是绝对的,也有例外.如果第三人有正当理由未知晓登记的内容,隐名投资人、显名投资人不能以实际的登记予以对抗.韩国商法第37条第2款对此作了规定:“虽已登记,但是第三人有正当理由未知晓时,亦同(即不得以此对抗善意的第三人――笔者注).”对抗力的这项例外,与上述的第一项规则并不冲突,第一项规则保护的是信赖该登记的第三人的利益,这项例外保护的是有正当理由不信赖该登记的第三人的利益.

对抗力的另一项例外是第三人有正当理由相信隐名投资人为实际股东的,隐名投资人、显名投资人不能以实际的登记予以对抗.实践中许多隐名投资是以退休的老人、下岗的工人名义登记,而实际的公司经营者是隐名投资人.如果出资人投资没有到位,仅仅要求公司登记的股东承担责任,对善意的第三人是不公平的.

依此,有正当理由未知晓登记不实或相信隐名投资人为实际股东的第三人因与隐名投资人的债权债务关系扣押隐名投资的股权,显名投资人不得以自己为登记的股东予以对抗,隐名投资出资不实的,公司债权人有权要求隐名投资人在出资不实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隐名投资人不得以自己并非为登记的股东予以对抗.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司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典范,为社会作出的贡献越来越大,人们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在公司发展的具体过程中,隐名投资已经涉及到了诸多的法律问题,但对于这些法律问题的处理,我国尚且没有确实可行的法律制度,立法规制的不完善,导致处理具体案件时法律显得无能为力,因此,不仅要在理论上高度重视,更重要的是从法律层面认真对待,以期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来规制和完善我国的隐名投资制度.

相关论文

公司中隐名出资人的法律问题

本论文是一篇公司法有关法学专业论文题目,关于公司中隐名出资人的法律问题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公司法及股东及出资。

外商隐名投资法律问题探析

本文关于合同法及股东及投资者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合同法方面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外商隐名投资法律问题探析相关电大毕业论文。

隐名股东资格认定其法律地位

本文是一篇公司法论文范文,关于公司法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隐名股东资格认定其法律地位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公司法及股东及社会。

容隐制度对于当代法律和社会的影响

这篇和谐社会论文范文属于国际环境法学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和谐社会类有关本科毕业论文,与容隐制度对于当代法律和社会的影响相关法学英语。

公司机会的期待权法律性质

这篇公司论文范文属于国际法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公司类毕业论文模板,与公司机会的期待权法律性质相关法硕论文选题。适合公司及期待及商业。

企业名保护的法律适用

该文为企业名称有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与企业名保护的法律适用相关法学专业实习论文,可作为立法学专业企业名称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

商业名权的法律保护

为您写名称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名称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商业名权的法律保护相关论文范文素材,包括关于名称及商业及知识产权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