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教学方法

时间:2024-02-22 点赞:47600 浏览:9550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于大学生及法律基础及教学法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大学生有关法硕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教学方法相关论文范文文献,对写作大学生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摘 要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以及教学对象特征的改变,对基础课教学方法的提高与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文立足基础课的教学现状,提出寻求教材体系和学生需求间的平衡,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立足“90后”大学生的特点,确立参与式教学模式,以及探讨新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关 键 词 】基础课 教学方法 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027-02

2006年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实施,将原有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进行了整合,形成了一门新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最贴近大学生思想与生活实际情况的一门课程,其理论性、针对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对引导大学生坚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努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法律素养,自觉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意义深远.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相对于其他专业课来说,学生对该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理想,教学效果也尚需进一步提高.反思新课程实施六年来的成功与不足,应当明确认识,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的提高是该课程走进大学生头脑的必然选择.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研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际情况,是对其进行教法改革与创新,提升其应有的实效性的现实基础.

1.教材现状分析

新教材教学内容整合性强,学科内容跨度大,这使得其教学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教材横跨两个学科,但提纲挈领、内容精悍并衔接紧密,为教师提供了极大的教学拓展空间;二是教材在现阶段缺少相对统一的教学大纲,部分基础知识薄弱的教师往往驾驭不好重点、难点,教师间的教学内容也会有较大的差异.

2.教师现状分析

经过长期的累积,特别是近十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长足发展,此课程师资队伍结构明显改善,总体学历水平得到提高,业务素质得到加强,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以博士为先导、硕士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初步形成.但由于基础课学科跨度较大,受所学专业限制,出现了部分教师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娴熟而法律基础方面薄弱,或者法律基础方面精通而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生涩的现状,出现了部分学校用两类教师“接力”式教学,将有机联系的内容机械地分成两部分,割裂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的关系.同时,此课程紧贴学生生活并联系社会现实,既要求教师深入准确地了解学生思想情况以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又要求教师将重大现实社会政治问题纳入教学内容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说服力.然而,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缺少社会经验与阅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够,教学形式与方法又相对单一,教学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3.学生的情况分析

当前基础课面对的大学生已经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新一代年轻人,这一代人是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成长起来的,较之前的大学生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认知方式感性化.注重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和体验,轻视理论思维和理论学习,尤其对空泛的、不切实际的说教不易接受.二是自我意识突出化.在知、情、意等方面自我意识更强,在学习中强调个性化,有较强的表现欲和参与意识与竞争意识.三是价值取向多样化,在价值目标、价值选择上呈多样、分散的趋势.四是思维过程独立化.善于独立地思考、判断和做结论.五是信息来源海量化.以互联网为其主要来源,报纸刊物、电视等传统媒体为补充的信息来源方式,改变了教师在信息来源上的权威优势.

4.教学情况分析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基础课的“出勤率”提高,但“抬头率”和“认同感”还需进一步提升.大多数高校的基础课都采用合班上课的形式,一个教师往往要面对上百名学生,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管理面临更多的挑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学生众多,教师往往不能关注每一名学生,个别学生会乘机出勤不出力,上课时讲小话、睡觉、打游戏、玩手机,或者看其他书籍等,影响整体教学效果;二是个别学生认为教师不能关注每一名学生,心存侥幸而长期不上课;三是教学互动效果需要进一步提高,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教学互动的学生往往是固定的一群人,而其他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即使参与,也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1.努力寻求教材体系和学生需求间的平衡

教学内容应立足教材,又须超越教材.以教材为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凝炼教材内容,讲清、讲透重点、难点,分析、讨论与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尖锐甚至偏激的问题,教师应正面回应,不推脱,不回避.同时,教师还要把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学标尺,努力提高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并且在教学中考虑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理论学习的共性与个性,既在理论学习的方向与价值导向上具有共性,又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选择素材.例如,在法律知识的学习上,环境规划专业的学生可加强对环境保护案例及法规的学习,而艺术生则可加强知识产权知识的学习等.

2.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搞好基础课法律教学的前提

首先,应分批分期组织教师参与校外实践,如深入企业、农村调研丰富实践经验,真正使课堂讲授的理论建立在扎实的现实基础之上,而不是空洞地从理论到理论.其次,还应组织教师尤其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参与校内实践,如做辅导员,为学生社团做指导教师等,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参与学生活动和指导学生的工作中了解学生的需求,了解自身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成为自身不断学习提高的动力之一.最后,以交流促进提高.一方面,鼓励全国优秀学校及优秀教师到师资薄弱的地区,以点带面,推动教学与科研的发展,对这部分教师可以在申请课题与评优中予以政策性的倾斜;另一方面,选拔师资薄弱地区的优秀教师到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学习深造,同时提出一定的目标考核要求,以促进其快速成长成熟,并且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发展教师网络学习平台,促进教师资源的优化组合. 3.立足“90后”大学生的特点,确立参与式教学模式

研究“90后”大学生的特点,确立参与式教学模式,是提高基础课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所谓参与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参与教学,变“要他听”为“他要听”,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索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并加深理解.为此,要改变只注重让学生接受抽象的结论,而忽视学生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参与式教学模式中,教育者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做好参与式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差异,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准备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程度的内容,让各类学生都参与并有所提高.因为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聊天、电子和手机短信交流等方法,在课前、课后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与交流,多角度、多方面地了解学生.

第二,参与式教学内容的选择.参与式教学的内容必须是教学内容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够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的热情.

第三,参与式教学时间的把握.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互动时间和其他教育时间进行合理分配,使之既能满足学生兴趣的需求,又能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第四,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及时总结.通过及时总结与反思,不断完善其方法.

4.探讨新型教学方法

探索适合“90后”大学生的教学方法,是推进基础课教学实效性不断提升的有效途径.为此,可以广泛推广以下方式.

第一,推广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能够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其学习兴趣,有助于大学生联系现实,用现实来分析理论,同时用理论来解决现实,完成从归纳到演绎,从演绎到归纳的过程.

第二,引进实践教学法.这里的实践教学法,不是仅仅由教师在课堂上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或实例进行教学,而更多的是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贴近生活,在实践中加深对基础课的理解.为此,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大学生带着问题走人社会大课堂,对社会进行调查、对人生进行反思.例如,指导学生调研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就业问题、恋爱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使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问题,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从现实的角度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为社区提供相关的服务,通过服务社区来参与社会,在社区服务等公益活动中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

第三,完善多媒体教学法.过去对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设备的使用,主要是在教学中增加录像、录音、影视资料、幻灯资料等.而多媒体的作用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此,关心学生课后所关心的多媒体资料,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建设基础课的教学网站,加强基础课在大学生课后时间的引导力与吸引力意义深远.

三、结束语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只有坚持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最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并终身受益的课程.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