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八千颂般若经》历代汉译本的特点

时间:2024-01-15 点赞:45366 浏览:8927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关于梵文及波罗蜜及译文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梵文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略《八千颂般若经》历代汉译本的特点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梵文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内容提要] 《八千颂般若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中国古代多次予以翻译.本文根据梵文校勘本和六个汉译本所进行的梵汉对勘,分析不同时期汉译本的特点,并揭示各汉译本与梵本的关系,由此一窥从东汉到北宋佛经翻译的历史流变.


[关 键 词 ]

八个颂般若经

梵汉对勘

翻译特点

般若经是公元前后开始流布于印度的一类大乘经典的总称,主要内容是关于般若波罗蜜多的理论与实践,阐述空性和慈悲,对其后大乘佛教思想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学术界一般认为,公元前l世纪左右出现的《八千颂般若经》,是最早的般若经.此后产生的各种般若经,都是在其基础上增广或缩减而成.因此,作为核心经典,《八千颂般若经》的重要性和地位不言而喻.

19世纪上半叶,英国人何德逊(Hou吵ton Hodgson)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发现大批保存完好的梵文写本佛经,其中包括两个u一12世纪《八千颂般若经》梵文贝叶本.19世纪下半叶,本道尔(Cecil Bendall)在尼泊尔帕坦购得两个12世纪之前的梵文贝叶本.霍恩雷(August Friedrich Rudolf)收藏了一个印度波罗王朝时期抄写的梵文贝叶本.

根据这五个11―12世纪贝叶本和一个尼泊尔原本的孟加拉文抄本,密多罗(Rajendral01a Mitra)进行了校订,1888年出版了最早的《八千颂般若经》梵文校勘本(下文简称M本).后来荻原云来(Unrai Wogihara)出版了《八千颂般若经》的梵文注释《现观庄严论》,附有经文原文(下文简称w本),对M本略有修正.1960年,瓦德耶(P,L Vaidya)参考前两本,出版了一个有梵文注释的校勘本(下文简称v本).

20世纪90年代,在阿富汗的巴米扬山谷,发现了一批公元1-7世纪梵文写本佛经的残本或断片.挪威收藏家斯奎因(Martin Sch~yen)收藏了这批珍贵文物,一批学者后来对之进行校勘、研究.松田和信最终辨识出贵霜时期的般若经残片属于《八千颂般若经》.桑德尔(Lore Sander)主要依据w本,同时参考M本、v本,对这一部分残片进行了整理校勘,最后出版.③根据桑德尔的研究,贵霜时期的梵本和尼泊尔梵本极其相近,仅部分语言有所不同.

在中国古代.从东汉到北宋,《八千颂般若经》屡经翻译.根据隋法经等所撰《众经目录》、隋彦琮《众经目录》、唐道宣《大唐内典录》、唐智升《开元释教录》、明智旭《阅藏知津》、吕潋《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综合考察可知,《八千颂般若经》的历代汉译本共有八个,六存二佚:

1 《道行般若经》十卷(现存),三十品.后汉月氏僧人支娄迦谶(简称支谶)译,光和二年(179年)译出.

2 《大明度无极经》四卷(现存),三十品.吴月氏居士支谦译,约在公元222-257年译出.

3 《新道行经》十卷(亦名什本或七卷)(已佚),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4 《大智度无极经》四卷(已佚),失译.

5 《摩诃般若抄经》五卷(现存),十三品.原名《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天竺僧人昙摩蜱和竺佛念共译,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译于长安.

6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七卷(现存),二十九品.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弘始十年(408年)译出.

7 《大般若经》第四会王舍城鹫峰山说(现存),十八卷(从五百三十八卷至五百五十五卷),二十九品.唐玄奘译于玉华宫,显庆五年至龙朔三年(660―663年)译出.

8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二十五卷(现存),三十二品.宋北印僧人施护译,咸平六年至景德元年(1003~1004年)译出.

笔者曾根据荻原云来的梵文本,针对贵霜时期般若经残片内容,选择《八千颂般若经》若干章节,与六个汉译本进行过细致的梵汉对勘.梵汉对勘揭示了不同时期汉译本的特点,显示出各汉译本与梵本的不同关系,由此可一窥东汉到北宋佛经翻译的历史流变.本文根据梵汉对勘成果,谈一谈六个汉译本的翻译特点,以及各汉译本与梵本的关系.

一、翻译特点

下面从梵文单词、复合词或短句以及长句三方面来分析六个汉译本的翻译特点.

(一)单词

1 tathagata如来

谶本、昙本:怛萨阿竭.什本:佛、如去.谦本、奘本、护本:如来.

2 bodhisattva菩萨

谶本、昙本、什本、奘本、护本:菩萨,谦本:闾士、开士.

3 mahfisa~va摩诃萨,大士

谶本、昙本、护本、奘本:摩诃萨.谦本:大士.什本:[无].

4 arhat阿罗汉

谶本:阿罗汉道、阿罗呵.谦本:应仪道.昙本:罗汉道、阿罗诃.什本:阿罗汉.奘本:阿罗汉果、应(供).护本:阿罗汉、应供.

5 srott~tpattiphala预流果、须陀洹果

谶本、昙本:须陀洹道.谦本:沟港道.什本、护本:须陀洹果.奘本:预流果.

6 sakrdagamiphala一来果、斯陀含果

谶本、昙本:斯陀含道.谦本:频来道.什本、护本:斯陀含果.奘本:一来果.

7 anogamiphala不还果、阿那含果

谶本、昙本:阿那含道.谦本:不还道.什本、护本:阿那含果.奘本:不还果.

8 prajfiapOxamita般若波罗蜜多

谶本、昙本、什本:般若波罗蜜.谦本:智度无极、大明、明度.

奘本:般若波罗蜜多.护本:般若波罗蜜多.

9 anuttarasamyaksambodhi无上正等菩提

谶本、昙本: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谦本:无上正真道.什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奘本:无上正等觉、无上正等菩提、大菩提、无上菩提.护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大菩提.

10 Subhtit须菩提

谶本、昙本、什本、护本:须菩提.谦本:善业.奘本:善现.

11 svabha自性

谶本、昙本:自然.谦本:[无].什本:真性.奘本、护本:自性.

12 namaskaromi我向等致敬

谶本、昙本:今自归.谦本:自归.什本:我敬礼.奘本:应敬礼.护本:我今敬礼.

13 vyakaraoa预言

谶本、谦本:受决.昙本:[无].什本、奘本:受记.护本:授记.

14 pari―nir―Vvd灭度

谶本、昙本:般泥洹.谦本、什本、奘本:灭度.护本:涅.

15 samyaksambuddha正等正觉

谶本、昙本:三耶三佛.谦本、什本:[无].奘本:正等觉.护本:正等正觉.

16 anu―Vmud随喜

谶本、昙本:代劝助.谦本:代欢喜.什本、奘本、护本:随喜.

17 vedana受

谶本、昙本:痛痒.谦本:[无].什本、奘本、护本:受.

18 sarpjna想

谶本、昙本:思想.谦本:[无),一什本、奘本、护本:想.

19 pari―Vnam导向,成熟

谶本、昙本:持作.谦本:[无].什本、奘本、护本:回向. 上述例子显示:谶本、昙本偏重音译.一些重要的佛教概念采取纯粹的音译.其中,“但萨阿竭”、“菩萨”、“摩诃萨”、“阿罗汉”、“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般若波罗蜜”等成为专有名词,被什本、护本及后世沿用.谶本、昙本译法比较质直,不能完全表达梵文词真正的含义.如“自然”、“自归”、“受决”、“代劝助”、“痛痒”、“思想”、“持作”,后世又重译.

谦本注重意译,偏于文丽.重要的佛教词汇都是意译.如“如来”、“大士”、“应仪道”、“频来道”、“沟港道”、“不还道”、“智度无极”、“无上正真道”、“灭度”,这些词都是支谦初次意译.在六个译本中,谦本首开意译之风气.全文都尽可能意译,连人名也意译为“善业”.有些意译词,如“如来”、“灭度”等为后世沿用.有些意译词则过于生涩,不够明晰,如“代欢喜”,遂被后来的新译取代.

总之,谶本、谦本和昙本对一些重要词语的翻译进行了初步探索,为后来的成熟传译作了有益尝试.后来什本、奘本和护本在此基础上,对有些词汇重新翻译,各有创新.如奘本新译的“自性”、“灭度”,护本新译“授记”、“涅”、“正等正觉”,都为后世习用.什本首创并确立了很多佛教常见词汇,如“敬礼”、“随喜”、“受”、“想”、“回向”,为奘本、护本及后世沿用.此外还有诸如“行”、“未来”、“无漏法”、“出没”等更多词汇也如此.

单词翻译是佛经传译的基石.考察各译本对同一词的不同译法,可以一窥佛经传译的发展、演变和逐渐走向成熟的历程.

(二)复合词或短句

1 Sakor dcv6nan,indra~,为众天之主的帝释

谶本、昙本、什本:释提桓因.谦本:释.奘本:天帝释.护本:帝释天主.

2 dupkhasyantaq止ansy瓶将会达到苦的灭尽

谶本、昙本、谦本:[无].什本:当得尽苦.奘本:作苦边际.护本:尽苦边际.

3 anumodan~tsahagata pun,yakriy~vastu随喜所带来的福业事

谶本:劝助之功德福.谦本:代欢喜德.昙本:劝住德福.什本:随喜福德.奘本:随喜俱行福业事.护本:随喜福蕴.

4 viryaIpamadaya vartante持精进力而行

谶本、昙本、谦本、什本:[无].奘本:精进俱行.护本:精进行.

例1中,谦本把“为众天之主的帝释”缩译为“释”,遣词造句极为简略,善于删削整合.例2中,什本所译“当得尽苦”,比奘本和护本更明白晓畅且巧妙传神.动词“尽”包含了"karlsyati"之义,又传达出名词"arlta”的含义.例3中,奘本所译“随喜俱行福业事”,与梵文完全吻合,清晰贴切.anumodana--随喜,sahagata一俱行,puI,Lya一福,kriya--~,vastumuli:.其余五本均未译出“俱行”.例4奘本所译“精进俱行”,译出“sam~,d6,ya”独立式的意味,全面准确.护本所译“精进行”略显不足.护本翻译质量不如奘本,(8B,5,7,16,17,18)各句也有体现.

(三)长句

1 dharmatai,s~ayu,an S~riputra Bhagatao Sr~vk80已m ani5Iitadharmd晌m/te yato yata eva paripraanikrlyante tatas tata eva ni,nsaranti dharmat~,ca na vir-odhayanti dharmataya~ca na vyativartante//(1,5)

今译:尊者舍利弗!对于不依赖(世间)法的世尊之诸弟子来说,这

是法性.

无论被诘问什么问题,他们都能流利回答,而且既不违背法性,也不背离法性.

护本:舍利子.法本如是.佛诸弟子于无依止法中.随有所问而悉能答于诸法相无动无坏.

奘本:诸佛弟子于一切法无依著者.

法尔皆能随所问诘.一一酬答自在无畏.而于法性能无动越.

什本:法应尔.诸佛弟子于无依止法所问能答.

昙本:佛弟子所说法.皆悉如事随其所问即能解.

谦本:是法意也.诸佛弟子所问应答.意不摇者.

谶本:佛弟子所说法十方亦不知所化来,时随所问则解.

此例显示:谶本、谦本和昙本的文字风格接近,用词古奥,文义比较晦涩,不易理解.谶本中“十方亦不知所化来”,谦本中“意不摇者”,让人不知所云.什本、奘本和护本用词更加贴切,文辞工雅,行文流畅,清楚传达文义.在梵汉对勘通篇,这样鲜明对比的例子俯拾皆是,如(10B,1,2)、(12B,9,11)等.

2 rfipam nityam anityam iti na sth~tty,am/(2B,1)

evam,vedano sa,mj~a saZpsk已ra早v巧saIlalp山tyam anityam诚na sthatya,m/(2B.2)

今译:恒常的色,即是无常的色,因此不应住色.

如此,恒常的受、想、行、识,即是无常的受、想、行、识,因此受、

想、行、识不应被住.护本:不住色[受想行识]若常若无常.不住[色]受想行识若常若

无常.

奘本:不应住色若常若无常.不应住受想行识若常若无常.

什本:不应住色若常若无常.不应住受想行识若常若无常.

昙本:色常无常不那中住.痛痒思想生死识常无常不那中住.

谦本:五阴无常.不当于中住.

谶本:色无无常不当于中住.痛痒思想生死识无无常不当于中住.

此例显示:谶本、谦本和昙本句式大致相同,把“色”译为状语.按梵文语序,直译每一词,排列成句.什本、奘本

本文关于梵文及波罗蜜及译文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梵文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略《八千颂般若经》历代汉译本的特点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梵文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护本句式一致,把“色”译为“住”的宾语.整个第二章(B)部分,除(2B,7)外,都呈现出明显对比.在梵汉对勘通篇,谶本、昙本的行文句式和用词极其相似.从第一章到第八章①共63段梵文,除12段即A,其他51段梵文,二者或完全相同或极其相似.因此,谶本和昙本特点可放在一起来谈.谦本行文简洁.以“五阴”概括“色受想行识”,以“五阴无常,不当于中住”,概括了两句梵文.(2B,3,5,6)也是如此.

3 evaiTl hi Subhfite prajfiaparamita tathfigat~nam arhat~ns,amyaksambuddhCt―n02rl asya lokasya saodarsayitd//(12A,13)②今译:如此,须菩提!般若波罗蜜多能向如来、阿罗汉、正等正觉显

示这个世间.

护本:般若波罗蜜多而能显示诸世间相.

奘本:如是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示如来应正等觉世间实相.

什本:如是须菩提.般若波罗蜜示诸佛世间.

谦本:如是明度出如来示现于世.

谶本:如是须菩提.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因般若波罗蜜示现持

世间.

此例显示:谶本偏重音译.大半句都是音译词,让人几乎把握不住句意所指.谦本最为简洁,但表达有误.什本流畅明了.奘本最全面、准确.译 文忠实贴切、文雅精到.类似的例子还有(6.4)(8B,5.7,16,17,18)、(12A,6,13)、(12B,9,10,11,12).护本基本传达文义,但有所缺失.不如奘奉、什本全面并特色鲜明.

4 s~vaoi"tanl Subh~te rQpaniaritany utpadyam~many utpadyante iti yathobh―Qt,arpprajanati/(12B.3)

今译:须菩提!(如来)如实地理解一切(出没)是依色而生.

护本:须菩提.所谓了知众生所起诸行出没.依色而生.

奘本:谓诸如来应正等觉皆依般若波罗蜜多.如实证知无量无数无边有情心心所法皆依色[受想行识]生.

什本:众生所起出没皆依色生.

谦本:一切欲得致.在五阴中住.

谶本:知一切色从不可得获而生生.此例显示:谶本和谦本文义晦涩.什本简明.奘本和护本译文较长,更清楚完整.护本比较准确地传达了文义.奘本的特色之一:根据上下文义,进行添加和补充,使译文更易理解.此例中,奘本根据前文补出“诸如来应正等觉皆依般若波罗蜜多”,同时把d~s址Vo--m,tani”译为“无量无数无边有情心心所法”,使读者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也能清晰把握句子内涵.这一点,其他五本均相形逊色.更多的例证可见(2A,3)、(6,1)、(10B,5)、(12B,4,5,6).

综上所述,从用词、文风、句式和翻译准确度来看,六个汉译本明显可分成两类.谶本、昙本和谦本属于一类.用词古奥,句子简短,某些句式特殊,有时文义晦涩,甚至有误.其中,谶本、昙本偏重音译、直译,比较质直.谦本偏于意译,比较文丽,行文极简,多有删削整合.什本、奘本和护本属于一类.用词工雅贴切,文句较长,明白晓畅,准确传达原文含义.其中,什本简洁明了.奘本文雅精到、全面贴切.护本忠实准确.

二、与梵本的关系

下面从短句和长句的对译,来探讨六个汉译本与梵本的关系.

(一)短句

tatraiva parinirvasyati将于他方灭度

谶本、昙本:于天上般泥洹.谦本:于上灭度.

什本:彼间灭度.奘本:往彼灭度.护本:于彼涅.

此例中,谶本、谦本和昙本相似,“tatra”译为“于天上”、“于上”,不能与梵本严格对应.什本、奘本和护本大体一致,“tatra”译为“彼”、“彼间”,与梵本相合.

(二)长句

1 tat kath,ar~bodhisattvena mah~tsattvena p响s印已ramit5y6Ips山已taVygpkatha―lpsik;itaY7sIpkathaq叮.胆m印atty,any'/(2A.4)

今译:菩萨大士应如何安住般若波罗蜜多应如何学习般若波罗蜜

多应如何修行般若波罗蜜呢

护本:令诸菩萨云何安住.云何修学云何相应.

奘本:云何菩萨摩诃萨应住般若波罗蜜多.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学般

若波罗蜜多.

什本:菩萨云何住般若波罗蜜.

昙本:云何菩萨摩诃萨.于般若波罗蜜中住.

谦本:云何闽士大士于大明中立乎.

谶本:云何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住.

此例中,行文风格明显分两类:前三本和后三本.梵文中三个动词“安住、学习、修行”,六译本只有护本全部显示.奘本显示出“安住、学习”,奘本译文一向忠实于原文,此处却缺译"katharoyogam apattya’.其余四本只显示出“住”,与梵本有所差异.

2 punar apararO SubhQte Tathftgata imam,,prajfiaparamit0,r0(12A,14)~gamya,prameyd已m asa,mkhyeyana,m parasattvana,m pampudgal~nam unmifijitanimifijitaniyathabhatawp,rajanati//(12B.1)

今译:此外,须菩提!如来因般若波罗蜜多如实地理解无量无数其

他众生、其他补特伽罗的出没.

护本:佛告须菩提.又复如来因般若波罗蜜多故.如实了知无量无

数众生.及诸异见补特伽罗诸行出没.

奘本:复次善现.一切如来应正等觉皆依般若波罗蜜多.如实证知

无量无数无边有情若出若没.

什本:复次须菩提.如来因般若波罗蜜.知众生诸出没.

谦本、谶本:无对应译文.

此例中.谶本、谦本和昙本没有对应译文,与梵本差异较大.什本、奘本和护本更接近梵本.什本省略简明.此类例子还有(8B,1,2,5,7,9,10,n)、(10B,2)和(12B,1,10,11).与什本相比,奘本、护本译文更接近梵本.此外还有更多例子,如(6,3)、(8B,1,2,5,7)、(8B.11,16,17)、(IOA,6)、(12B,1,2,3,4).梵文词“paraI)ud啊dn已m”,只有护本译出,译为“诸异见补特伽罗”,但以忠实、贴切著称的奘本未见显示.

3 SubhQtir aha/gambhifft Bhagan prakrtir dham606r真/,(8B,11)

今译:须菩提说:“世尊!诸法本性甚深.”

护本: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诸法性甚深.

奘本:具寿善现便白佛言.诸法实性最为甚深.

什本:世尊是诸法性甚深.

昙本、谦本、谶本:无对应译文.

此例中,谶本、谦本和昙本没有对应译文.同样的例子还有(6,1,2,6)、

(8B,8,11,12,16)、(12A,2,3,4,5,6,7,8,9)、(12B,1,2).护本与梵本最相合.奘本有添加,如“具寿”、“最为”.什本有削减,如“须菩提说”.梵汉对勘通篇之中.护本与梵文最接近、最相应的例子还有(8A,13)、(IOA,4,12)、(10B,1,3,4,7,8,9)、(12A,1,8,9,10,12)、(12B,1,2).

4 evam ukte Bhagan即uSmanta,pSdriputram etad ocat/evam etacchari,putraivam etat/(10A,7)

今译:说了这些后,世尊对尊者舍利弗说了这些:“它是这样的,舍利

弗!它是这样的.”

护本:尔时世尊赞尊者舍利于言.善哉善哉.舍利于.如是如是.

如汝所说.

奘本、什本、谦本、谶本:无对应译文.

此例中,仅护本有对应译文.类似例子还有(2B,7)、(10A,8)、(12A,5).

从译文的相应程度,以及关 键 词 汇和长句的缺译,可以看出,谶本、谦本和昙本三个早期译本与梵本差异较大,什本、奘本和护本三个后期译本与梵本比较相近.其中,因什本简略,奘本和护本显得更全面,与梵本更接近.根据一些关 键 词 和句子的对译,以及译文的忠实相应,可断定护本与梵本最为一致.

总的来说,六个译本展现出了从东汉到北宋期间佛经翻译不断演进、成熟的过程.

(一)翻译风格上,谶本、谦本和昙本属于一类,用词古奥,行文简短,句式一致,文意晦涩;什本、奘本和护本属于一类,用词工雅,文句较长,明白晓畅.

第一类可分两派.谶本、昙本的行文组织、遣词造句极其相似,文风一致,比较质直,未加修饰.谦本首开意译,偏于文丽,删削较多,文字极简.三本对词汇翻译的初步探索,为后来译本的成熟传译,做了有益尝试.某些音译词和意译词,为后世译本所借鉴.

第二类各有特色.什本简洁流畅明了.奘本翻译质量最高,全面贴切,文雅精严,据上下文添补较多.护本不及奘本精严,但基本上忠实准确.三本对词汇各有重译,新译明晰贴切,为后世习用.其中,什本首创佛教常见词汇较多,为奘本、护本及后世沿用.

(二)与梵本的关系上,谶本、谦本和昙本的梵文底本与本文所用梵本差异较大,根据译文推测,可能另有所本.什本、奘本、护本与本文所用梵本相近.因什本简约,奘本和护本更接近梵本.六本之中,护本与梵本最相应、一致.

刘建

相关论文

老子《道德经》与企业家人格修养

本文是一篇人格修养论文范文,关于人格修养方面毕业论文,关于老子《道德经》与企业家人格修养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人格修养及老子及人。

流传两千年的健康经

本文是一篇人际关系论文范文,人际关系方面有关硕士毕业论文,关于流传两千年的健康经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人际关系及病人及医生方面的。

《罗马爱经》编后记

关于世界文学及出版发行及高质量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世界文学类经典论文范例,关于《罗马爱经》编后记相关论文范文,对写作世。

《易经》:中国哲学的起点

关于社会学及什么叫及自然科学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社会学有关经典论文范文,关于《易经》:中国哲学的起点相关论文例文,对写作社会。

略《易经》在日本的影响与传承

该文是经典论文网专业政治思想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政治思想有关毕业论文格式,与略《易经》在日本的影响与传承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适合政。

流传两千年的健康经

这是一篇人际关系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流传两千年的健康经相关函授毕业论文。是医药学专业与人际关系及病人及医生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