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送友人》的解读

时间:2024-01-07 点赞:53274 浏览:110365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是一篇认知类本科论文范文,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送友人》的解读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是外文翻译专业与认知及诗人及诗歌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认知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简洁凝练,句式工整对仗,意境优美深远.很多文人学者已经从修辞和文学的角度对古典诗词做了大量研究.本文将在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和认知隐喻理论的指导下,选取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送友人》为载体进行解读.

关 键 词 :认知语言学 图形背景 认知隐喻 《送友人》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开始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始了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文本研究.在西方国家,弗里曼等众多的学者开始了对文学作品开始认知语言学视角的研究.在国内,关于中古古典诗词的研究主要是从修辞和文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和探讨.蓝纯曾经对汉语和英语诗歌中的借代和隐喻从认知的角度进行过研究,重点分析和研究了北宋词人秦观的一些作品.蓝纯总结归纳出来秦观诗词中的“抽象概念是一些具体的事物”,“自然现象是人的象征”,“动物,植物和无生命的物体是人”的三个比喻概念和“用部分代替整体”“一般代表特殊”“地点代人”和“特征代物体”的四个指代原则.王寅对元曲《天净沙秋思》进行了认知解读,并借此提出了认知语言下的翻译观.本文将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和认知隐喻理论的指导下对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送友人》进行认知解读,希望可以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一、认知语言学下的图形背景和认知隐喻的理论概述

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最早是在一九一五年由丹麦心理学家如宾提出来的,突显原则为其基础.我们大家熟知的“脸―花瓶”理论就是基于如宾的这个理论提出来的.其中图形的部分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背景部分是为了突出和陪衬主题设计的.我们可以看得到和感知到的更多的是焦点部分,背景部分是不容易被人察觉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图形是被人关注的焦点,是明显的,背景是通常被人忽略的部分.

隐喻是热门日常生活中用来组织其系统概念不可或缺的认识工具之一,是借助于身边熟悉的意象概念和具体的客观事物来认识陌生的、抽象的事物和概念的一个认识过程;隐喻为人类提供了认识事物和观察世界的新视角和新方法.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隐喻又会成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系统的整体,即隐喻概念体系,在人们认识事物和熟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和决定性的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参照自己身边有形的、熟知的和具体的意象概念来认识、思考、看待和经历,对陌生的抽象的意象下一个概念,从而形成一个不同概念之间互有关联的认识模式.

映射是隐喻的基本方式.来考夫和约翰逊用源域和目标与之间的映射或者意象图式理论来对隐喻的现象进行解释,从而得出了隐喻是一种“跨域映射”,属于一种思维模式.映射的过程一般都是从原语指向的语的翻译过程,原语的结构被大范围、系统地转移到他国的语言文化体系里去.

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唐诗《送友人》的解读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一)认知语言学中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的解读

诗歌《送友人》的主题主要是为了突出诗歌的送别意境,诗人主要是想表达自己与友人的恋恋不舍和难以挽留的无奈之情.其中将友人放在了焦点的位置,诗人自己站在了画面之外,同时又隐身在这画面之内.

从微观上对这首诗歌进行解读,我们会发现诗人作为这次送别活动的参与者之一,同时也是这次送别活动的体验者,面对眼前的情境,自己切实感受到了一种恋恋不舍的朋友之情.认知语言学图形-背景理论认为,突出的部分一般放在主语的位置.在这首诗歌的首联中,主语的位置上是“青山”和“白水”,属于我们所说的图形部分,是要突显出来的部分,那么背景部分就是“北郭”和“东城”了.作者放眼望去,远处的青翠的山脉横卧在城北的地方,在近处,清澈的溪水从城东流过,青青的山脉,纯净的溪水,青山是静止的,溪水是流动的.这样一高一低,一静一动,一远一近,动静的结合和空间的转换,通过图形―背景的理论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横”和“绕”两个字生动形象地道出了图形-背景之间的关系.通过图形――背景的理论关系分析,全诗的整体艺术美感得到了一个提升,营造了诗歌的美好意境.

在颔联中,“此地”作为背景,被突显出来,这里是朋友送别的地点,在这远处的城外,清澈的溪水旁,“友人”作为图形被逐渐推到读者的眼前.“蓬”原本指的是蓬草,枯黄以后根部就会断掉,然后随风漫无目的地在空中随风飘扬,这里暗指诗人的朋友,所以“朋友”在这里成了图形,并且以“孤蓬”的形象出现.诗人的朋友就像是这随风漂泊的蓬草,不知道何处才是自己停留的地方.诗人有意地慢慢地将“友人”这个图形逐渐推到读者的面前.眼前的景色是如此的美丽,可是不知道孤零零的朋友下一站会漂流到何处.读者此刻体会到的是朋友之间难分难舍的友情和诗人对朋友前途关心的神情.

诗歌的颔联既是在写景,又是在抒情.“浮云”和“落日”两个物象本来是背景,,可是被诗人推向了前台,使之成为了焦点,成为了读者关注的图形,紧接着“游子”和“故人”的思想情感也被表现了出来.“浮云”顾名思义就是随处漂泊,没有固定性;“落日”在西面缓缓降下,这个时候突然看到了天空中的“浮云”在四处漂泊,诗人就突然想到了自己的朋友也像“浮云”那样飘忽不定,也不知道自己的下一站究竟会在哪里.“落日”也是在缓缓地落下,不忍心和这亲爱的大地分别,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恋恋不舍之情.“浮云”和“落日”这两个物象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之间那种依依不舍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诗歌的尾联中,诗人将图形-背景在此重置,突显焦点,“诗人自己和友人”被作为图形一步步地被推到了前面,彼此间“挥手”就此分别.诗人和朋友的马也被作为焦点图形凸现出来,马似乎也不情愿离开这个地方.马儿如此,更何况是人呢?虽然诗歌在马儿的长鸣之中走向了结束,但是诗人和朋友之间的友情比那马儿的路途更加长久.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既是景色的观看者,也是这次送别的体验者和感受者,送别是整首诗歌的主题思想.诗人精心地勾勒出图形-背景倒置的画面,每一幅画面的背后都站立着诗人.读者首先感受到的是“青山”、“白水”这些意象,然后是“浮云”、“落日”和马的长鸣.动静结合,此起彼伏,诗人和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完全融合在这幅有声有色的图画中.正是在这样的景色的承托下,朋友之间的送别之情才显得更加珍贵,愈发让人感到温暖入心.通过对图形和背景之间的不断转换,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意境也得到了不断的深化和升华,读者也感悟和体验到了这次的送别情感.


(二)认知语言学中认识隐喻视角下的解读

《送友人》这首诗歌的认知隐喻主要是通过“植物代表人”和“自然景色是人情”体现出来的.下面我们就对诗歌中这两方面的音质隐喻做详细的探讨和分析.

1.植物代表人

颔联中的“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印证了“植物是人”这一认知隐喻概念.“蓬”在枯黄以后,根部和大地分开,就成了“蓬草”,蓬草随风在空中飘忽不定,没有确切的目的地.在这里.诗人用“蓬草”来比喻即将和自己分别的友人,友人就像是那飘忽不定的蓬草,人生的下一站不知道在何处,天涯浪迹,居无定所.一想到友人就要和自己分别,离开此地,开始自己人生的再一次远行,诗人的内心不禁一阵酸楚,心中弥漫的都是对朋友的依依不舍的挽留之情,同时也是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挂念之情,也可以理解成为对友人前途的关注之情.蓬草的意象特征映射到友人这个游子的身上,可以更加形象地传达出诗歌的送别意境.

2.自然景色是人情

在诗歌的颔联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印证了这一观点.“浮云”和“落日”本来都属于自然现象,在这里却被用来隐喻自己和友人.“浮云”在天空中随风漂泊,没有固定停靠的地方.诗人的朋友此刻也像那飘忽不定、居无定所的“浮云”.“浮云”那漂泊不定的特征映射到诗人“友人”这个特殊的人物意象之上,二者之间的共同特征或者相似的地方可以帮着读者更好地理解“浮云游子意”.我们通过“落日”可以得知此刻天色已经不早,暗含着诗人和友人马上分别了.落日对大地的恋恋不舍正是此刻作者心中那份对朋友的依依不舍的情谊,但是,无奈的是太阳终究还是落山,诗人还是送别了友人.“落日”的这些特征映射到作者的身上,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体会到诗人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

三、结语

本文试图在认知语言学中图形―背景和认知隐喻理论的指导下对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送友人》进行解读.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认知语言学的解读,我们可以挖掘出更多的传统理论指导下不能发现的意义,这样无疑可以扩大读者对于原诗解读和想象的空间,为诗歌的研究提供新的角度.通过对古典诗歌的多角度和多样性的研究,可以弥补方法单一带来的片面,用语言学理论进行古典诗词的解读是一项全新的尝试,希望可以为诗歌的解读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参考文献

[1] Lakoff,G.Women, 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2]熊学亮 认知语用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3]王以铸 论诗之不可译[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公司, 1983

[4]谢之君 翻译中隐喻的研究[J].上海科技翻译, 2000,03

[5]代玉华 浅议许渊冲诗歌翻译的三原则――诗坛翻译的奇葩[J].价值工程,2012,03

[6]李亚峰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J].商业文化,2011,06

[7]张建科 诗歌连贯的概念整合视角动态阐释[J].芒种,2012,14

[8]吉木哈学 吴桃 浅析形象、意象与意境的诗歌意义[J].芒种,2012,02

[9]郑瑾 简析诗歌翻译中的意象处理[J].芒种,2012,12

相关论文

女性视角下的《小妇人》解读

本文是一篇小妇人论文范文,小妇人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女性视角下的《小妇人》解读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小妇人及女性文学及女性方。

女性视角下的《红字》

本文是一篇红字论文范文,红字方面有关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视角下的《红字》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红字及公海及牧师方面的的。

叙事学视角下的《新闻周刊》

本文是一篇叙述者论文范文,关于叙述者相关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叙事学视角下的《新闻周刊》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叙述。

语言学视角下《日出》综述

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范文,关于语言学相关函授毕业论文,关于语言学视角下《日出》综述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语言学及接受美学及人。

认知语言学的新视角――构式语法

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范文,语言学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认知语言学的新视角――构式语法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适合语言学及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