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味角度欣赏《鲁迅先生记》译文

时间:2024-02-08 点赞:47959 浏览:95642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关于译文及博士生及大学英语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译文类有关论文范文,与韵味角度欣赏《鲁迅先生记》译文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译文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散文也被称为美文,因为明显区别于其他文体的创作特点,因为具有丰富的艺术魅力.本文以刘士聪教授的英译版本《鲁迅先生记》为例,结合刘士聪先生的“韵味”说,来欣赏分析散文翻译.

【关 键 词 】美文;刘士聪;“韵味”说:散文翻译

一、引言

散文是一种自由的文体,在各种文体当中它的边界是最模糊的,因为它选材广泛,作者可以借景抒情,可以借事抒情,甚至可以仅仅表达感情,也可以随意涂鸦,内容仿佛信手拈来.正如人们常说的散文贵在形散而神不散,其结构较为灵活,语言又不像诗歌那样受到韵律的限制,不拘于形式,清新自然.但是主旨很明确,看似形式松散,实际上通篇文章紧凑集中.一篇优美的散文确实能够体现作者对于文字的驾驭功能,在文学方面的深厚功底,正所谓收放自如.

散文是一种能够让人感受到亲切感的文体,语言质朴,然而处处都传达着作者的情感.善于“传情达意”,这是散文这种体裁明显优于小说的一个功能.正如巴乌斯托夫斯基所说“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像苹果里饱含着果汁一样”.在这里,我理解的“诗意”不仅仅是文字流畅,语言优美,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亲切感的流露,这种“传情达意”可以很快拉近读者跟作者之间的距离.

近期我读了刘世聪先生的《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一书,感觉获益良多,特别是先生在书中提出的散文翻译“韵味”说,别出心裁.本文将结合“韵味”说分析下萧红先生的《鲁迅先生记》的译文.

二、译文作者及其理论

刘世聪先生乃南开大学英语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翻译教学与研究工作,已出版和发表《英汉·汉英美文翻译与鉴赏》、《红楼译评一(红楼梦)翻译研究论文集》与英汉互译长篇Confucius(《孔子》)、LaoZi(《老子》)等各种译著、译文、论文数十篇.刘教授的语言具有质朴自然,韵味悠长的特点,他因为提出了散文翻译“韵味”说,并且贯穿与自己翻译工作的始终,因而在翻译界独树一帜.

他认为文章的韵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即声响与节奏,作家为了使作品读起来琅琅上口,会利用声音来达到某种目的.散文虽不像诗歌那样拘泥于韵律,可是也讲究某种自然流畅的节奏.第二方面是意境和氛围.作者的修养、志趣、精神、气质通过他在作品里创造的形象营造出来,在作者营造出的这种超越具体形象的环境下,读者仿佛感同身受,可以产生丰富的联想,因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第三个方面指的是个性化的话语方式.每位作家因为成长经历,性格,所处环境的不同,都具有不同的风格.每种语言风格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和作者本身的气质密切相关,因此为了准确的传达出原文的意境跟情感,每位负责任的译者都应该仔细研究原作者的背景,气质跟语言风格,这对于翻译尤其重要.

三、原文作者与原作解析

《鲁迅先生记》的作者萧红女士,是一位传奇人物,她有着像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在萧红的文学路上,鲁迅发挥着导师的作用.1934年,萧红与萧军一起到达上海,他们与鲁迅的交往十分密切,得到了鲁迅的指导与鼓舞,鲁迅对她的《生死场》给予了高度肯定,为其校阅并写序言.鲁迅将萧红介绍给了茅盾、叶紫、胡风等左翼作家,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萧红的好朋友,对其创作和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鲁迅还利用自己在上海的人际关系,积极向出版社推荐萧红等人的作品,由于萧红因为反抗封建家庭离家出走,所以她一直与寂寞相伴,因此鲁迅和许广平不仅在创作上指点她,还在生活上像亲人一样照顾她,让萧红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由于儿时的经历,萧红对这种关怀倍觉难能可贵,这也就是为什么萧红对鲁迅怀有一种类似亲人的情感.1936年,鲁迅先生在上海去世,萧红在日本闻得噩耗,痛苦不已.萧红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对也人性和社会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她善于捕捉细节.她将“改造国民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的散文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四、译作分析

自从回国之后,萧红连续写了好几篇文章纪念鲁迅,《鲁迅先生记》就是其中的一篇,写于1938年.这篇文章充满了真情,读起来让人忍不住落泪,而英文译者刘世聪教授很好的把握住了这种情感,将作者的感情传达的很到位.我们将主要结合上文中提到的刘士聪教授的“韵味”说具体地赏析一下译文.

1.声响与节奏的艺术再现

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差异,西方人喜欢逻辑思维,长于分析;而我们中国人则喜欢具体,重视形象思维,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各自的语言,形成了中英文各自表达上的差别.刘教授的译文行文流畅,用词贴切,根据表达的需要,对译文进行了重组,强调了译文的节奏美,使译文读起来也通顺流畅.

如原文第一段: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像画上所见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瓷釉而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刘教授译为:Mr.lu Xun had a plant pot in his sitting-room.It looked like the jar European women fetched water with,as shown in paintings.It was of a bluish-gray,with a few ripples naturally embos-sed with its own glaaze,and it had a hand-le on each side close to the top.Planted in it was some evergreen.

中文句子很长,一句下来,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可是假如翻译成英文也是一句的话,就容易出现语法错误,读起来就觉得别扭.很显然译者把握的很好,将句子拆分成四个层次.第一句说鲁迅家里有个花瓶,比原文稍稍变化了一些,把这句话地主语换成了“鲁迅家里”.接着第二句话就顺利成章了,描写这个花瓶看起来是什么样的.第三句说明花瓶的颜色和瓶耳.最后一句话描写里面的万年青.这样子条理很清晰,让人觉得节奏感很强.我们自己在翻译的时候也要使译文的句子长短适度,节奏匀称, 2、意境和氛围的艺术再现

萧红当时心情很沉重,当她再次来到鲁迅家,满目所及都是熟悉的人或事,然而物是人非,她最好的导师和亲人一鲁迅已经不在了.所以整个氛围是哀伤的,这一点,译者把握的非常好.这一点体现在译文的思想情感和语义方面.

例如这一段:第一次走进鲁迅家里去,那是快进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所以那楼下室稍微有一点暗,同时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留在桌脚的地方,那烟纹的卷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刘教授译为:It was toward evening one winter day.The sitting-room downstairs was dim.Mr.Luxun was oking a ciffarette.When he took it away from his lips,hold-ing it between his fingers at the er of his desk,all puffs rose as high as the top Of his grayish hair and,further up,they were no longer visible.

这一段是萧红怀念她第一次去鲁迅家的时候所看到的鲁迅的样子,十分家常亲切的形象.原文当中鲁迅吸烟的细节很生动,仿佛触手可及.译文加上了几个很普通的动词,例如“took”,“hold”,鲁迅的形象立刻生动了起来.

还有这一段:有时候许先生一面和我们谈论着,一面检查着房中所有的花草.看一看叶子是不是黄了?该剪掉的剪掉,该洒水的洒水,因为不停的动作是她的习惯.有时候就检查这“万年青”,有时候就谈着鲁迅先生,就在他的照像前面谈着,但那感觉,却像古人那么悠远了.刘教授译为:Mrs.Lu would chat with us while moving from one plant to anther,checking if any of them had turned yellow or needed clipping or wartering.She would keep herselfbusy in her room.Sometimes she examined the evergreen,sometines she talked of Mr.lu,in front of his photo-graph,as if of someone of reomte past.

这一段的氛围是非常温馨的,许广平好像家人一样,原文的前两句接连有好几个动作,翻译的时候把握不好就容易失去了原文的味道,可是译者用了两个动词就把原文的前两句连贯起来了,“chat”,和“check”,保持了原文的基调,有具有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

散文尤其擅长“传情达意”,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只有保持和再现原文的意境和氛围,译文才能保持原文所具有的原汁原味的感情.文学翻译家茅盾认为:第一,要翻译一部作品,必须明了作者的思想,还不够,更须真能领会到原作艺术上的美妙,还不够,更须自己走入原作中,和书中人物一同哭,一同笑.这番话说的就是体会原文意境跟氛围的重要性.但是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境,还必须依赖与译者的选词用句,只有准确的词汇表达,灵活多变的句式才能使意境的传达落到实处.


3.个性化的话语方式的再现

上文中已经谈到,每位作家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如其人.那么译者对于原作者话语方式的研究就显得很重要了.萧红的语言风格就是简单、质朴,不事雕琢.这篇文章更是风格朴素,并没有什么华丽的赞美的辞藻,只是以一种仿佛聊天的语气,将日常生活中的鲁迅娓娓道来.让人觉得真实不造作.译文也恰如其分的体现了这一点.

比如这一段:以后,因为熟识了的缘故,我就自己动手看过一两次,又加上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又加上自己是来在寒带的北方,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总带着一点惊奇.

原文中两处用到了“又加上”,这是口语中常有的现象,这两处都是解释说明的意思,所以不用刻意译为“and”或者“whatore”,这样反而刻意,不流畅.因此译者把这一段处理成:Later,as I got to know them better,I went up to the black table to see the plant once or twice.Coming from the cold I always wondered why this plantdid not wither even in winter.

四、结语

散文经常被称为美文,包含很多种美,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心灵美、风格美.正如黑格尔把这些美称为是“一种内在的生气、精神、灵魂、风骨和精神.正因为散文这种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特征,我们在翻译散文时除了要注意语言语义的准确,还要注意情感精神风格的正确传递.通过使用刘士聪的“韵味”说对《鲁迅先生记》的译文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由于“韵味”说自身的优势,它特别适合指导我们的散文翻译.刘士聪教授用词简单质朴,语言琅琅上口,行文紧凑,因此完美地传达出了原文的神韵和风采.

相关论文

《养生三记》作者答读者问(之十)

此文是一篇高血压论文范文,高血压方面论文范文集,与《养生三记》作者答读者问(之十)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适合不知如何写高血压及神经。

英国版《官场现形记》

本文是一篇首相论文范文,首相方面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英国版《官场现形记》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首相及英国人及官府方面。

史诗《列王记》对哈萨克文学的影响

为您写长诗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长诗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史诗《列王记》对哈萨克文学的影响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包括关于长诗及文学。

解读《许三观记》重复艺术

本文是一篇事件论文范文,事件类有关学年毕业论文,关于解读《许三观记》重复艺术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事件及艺术及主题方面的的大学硕。

广谱哲学角度看《盗梦空间》

这篇思想论文范文属于政治哲学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思想方面有关本科毕业论文,与广谱哲学角度看《盗梦空间》相关哲学类论文。适合思想及思。

《金锁记》女性主义的文献综述

这篇中外文学论文范文属于参考文献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中外文学类有关大学毕业论文,与《金锁记》女性主义的文献综述相关论文的参考文献。。

《考工记》反映的手工业专业分工其

本文是一篇质量检验论文范文,质量检验相关电大毕业论文,关于《考工记》反映的手工业专业分工其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质量检验及企。

古代法律角度读《窦娥冤》

本文是一篇文学作品论文范文,关于文学作品类毕业论文提纲,关于古代法律角度读《窦娥冤》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文学作品及及冤案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