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译词翻译过程中的审美观

时间:2024-03-22 点赞:45537 浏览:88361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翻译美学相关翻译论文,关于音译词翻译过程中的审美观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翻译美学及汉语及经济全球化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翻译美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大量新词涌入我国,使得我们的思维越加丰富.这些新词,有些是可以从汉语中找到相应的词条,但也有一些很难找到对应的字眼.因而,为了尽量保持这些新词的原意,往往应采用音译的方法来处理.音译在我国源远流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思考.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不但要考虑源语的内涵,还需考虑能否为读者所接受.因此,本文想从审美的角度粗浅谈一下汉语中的音译外来词的翻译技巧.

[关 键 词 ] 音译词翻译审美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交往日益加强,人们之间的接触也空前频繁.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新词涌入中国,丰富着国人的生活.这些新词,有些是外来语中有而汉语中没有对应词的词,为了避免曲解就不能采用牵强附会的翻译,而是应该采用音译.音译不是简单地用相同或相近的汉语语音词组来表示,而是需要运用一定的技巧,把原词译为符合汉语习惯并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语音相近的词.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反之,就会被淘汰,因为翻译不但需要考虑源语的内涵,还应考虑能否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本文拟从审美的角度,谈一谈音译词的翻译.

二、音译词要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

由于汉字既表音又表义,并且相同的字音多对应有不同意义的汉字,这虽给音译带来诸多不便,但同时也使音译丰富多彩.中国人自古就讲究“正名”,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无论人或物,都要有一个讲究的“名”,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喜爱和认同.中国历代帝王,对其王朝及其建筑的命名都是极其考究的,平民百姓对名字及其喜爱的事物的命名也是斟酌有加,思之再三.民族的文化传统,使国人在翻译译名的选字择词上就显得特别审慎.在音译词中比较成功的例子有:可口可乐(Coca Cola)、金利来(Goldlion)、好利来(Holyland)、席梦思(Simmons)、雪碧(Sprite)、耐克(Nike)、可伶可俐(Clean-Clear)、康乃馨(Carnation),基因(gene)等,这些词的翻译都抓住了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在选用作为音译符号的汉字时,尽量运用那些接近原借词所指事物或概念的形象之字眼,从而使读者从音译词字面意义上,很快领悟原借词所指称的概念内容,而且还能产生一种美感,使这些词很快被人们所接受.如果译词只抓住语音相似的特征而忽略了不同字词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那么这个事物就会有不同的命运.音译如同大文本的翻译一样,优美的译文会超过原作,这一点可以由Of Studies 的翻译说明,译作使本已端庄的原文更加秀逸多姿,锦上添花.“可口可乐”(CocaCola)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饮料品牌,它使人一听便知是饮料商标,又保持了原词的音节和响亮,这就把本无特定含义的词译得有声有色,令人回味无穷,可以说译名的效果超出了原名.一提到“可口可乐”这个名字,人们不但会有清凉的感受,还会有快乐的感觉.而在日本Coca Cola被译成“口咖口拉”,在日语中怎么也不会引起什么美的联想,人们只知道它是一种普通饮料而已.好的名字会带来好的效果,这也是可口可乐在中国更加流行的原因.而且“可乐”还成了汽水类软饮料的代名词,什么“百事可乐”、“非常可乐”等也相继出现.

相反,如果名不正,则无法在中国生存.E-mail刚开始在中国出现时,有人把它译成“伊妹儿”,不了解e-mail的人怎么也搞不明白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后来,人们还是接受了它的意译词“电子邮件”,或者有些人干脆就使用英文e-mail,以显示他本人很时尚.海外有人把“Modernization”译成“妈的奶最香”,把“ University”译成“由你玩四年”这样的词是很难在中国生存的.因此译名必须附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尽力选用一些吉利的好字眼,才能在中国立稳脚跟并有所发展,这一点至关重要.

三、音译词要通俗易懂,具有质朴美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要想让中国大众接受某个音译词,译者必须要经过仔细的思考,译出让广大百姓都喜爱的易读易记的词,抑扬上口,便于流传.中国人才济济,当一新词进入中国时,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感受译成了不同的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只有符合大众的口味,为人们所接受,译词才能生存下去,否则,就会被淘汰.现在被当作音译佳作的“可口可乐”(Coco Cola)在1920年进入中国时,被译成“蝌蝌啃蜡”.不知当时的译者是否有抵制外来饮料的意思,但从字面上看,怎么也不像一种可以入口的东西.后来商家改为“可口可乐”才使这种饮料得以生存,并风靡全国.“”在最初进入是中国时,只用于宫廷和达官,被音译为“德律风、德利风、独律风、爹厘风”,后来用于平民百姓才译成了“”,“”一词符合汉语的特点和习惯,更符合人民群众的口味,从此便固定下来.手机品牌“爱立信”(Ericsson)在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被译成“艾瑞克森”,没有受到欢迎,后来商家采纳了有关专业人士的意见,把名字改为“爱立信”,产品于是在中国很快站稳脚跟,销售量得到大幅提升.其他一些例子有:乐百氏(Robust)简洁明了,就不应译成“罗勃斯特”,麦当劳(McDonald’s)不译成“麦克唐纳”,巧克力(Chocolate)不译成“乔克力特”,万宝路(Marlboro)不译成“马尔波罗”,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反映了译者在翻译时的独具匠心.

译词尽量使用一些人们熟悉的字眼,避免一些生僻的字,如果原词过长,可以采取省音的办法,例如:现在著名的电器品牌“惠普”,就是采用了Hewlett和Packward两个词的首音而形成的.它在大陆曾长期音译为“休利特――帕卡德”,但并未得到人们的青睐;后来港台把它译为“惠普”,其知名度才陡然提升.一般来说,常见的音译词大都是1个~4个字, 不易过多,否则就很难做到通俗易懂.大众的才是最美的.


四、音译词的审美具有时代性

音译词是外来语,有生也有灭,在当今的社会更是优胜劣汰.如果译得好就可能长期存在, 如逻辑(Logic)、休克(Shock)、吉它(Guitar)、可口可乐(Coca Cola)、沙发(Sofa)、俱乐部(Club),康乃馨(carnation),也有一些外来语,如:西门汀(Cement)、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康拜恩(Combine)、赛因斯(Science)、部尔乔亚(Bourgeoisie)等, 当时同样得到了人们的喜爱,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难懂的字眼,终究还是被人们所舍弃,最终被“水泥”、“”、“联合”、“科学”、“资产阶级”等好听好记的词所取代.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幽默”(Humor)一词现在是汉语中必不可少的一员,当初,林语堂把humor译成“幽默”时,鲁讯曾嫌它容易引起误解,李青崖主张译为“语妙”,陈望道拟改为“油滑”,唐栩候建议改成“谐穆”.但都没有流传开,只有幽默一词延续至今.

前几年有一个很流行的词叫“酷”(Cool),什么“酷哥”、“酷姐”、“酷毙”、“酷装”、“酷家庭”、“酷打扮”.这些词在年轻人中拥有很多的追捧者.“酷”在汉语中有两项意义:残酷,程度深.而“酷”作为“Cool”的音译外来词,借用了“酷”表程度深的原意而大加引申,形成了一种年轻人特有的审美观,但现在谁再用“酷”这个词人们就会感觉你很不“酷”.因为这个词看来有点过时了,不时髦了.近几年新出现的一个音译词“克隆”(clone),什么“克隆牛”“克隆羊”“克隆人”,虽然“克隆人”还没有出现,但关于“克隆人”的电影、报道却不少.“克隆”本身是“无性繁殖”之意,如用它来修饰其他词,形成词组,则汉语的翻译就太罗嗦,干脆就用其音译来表达,形成新词.刚开始大众也许有些陌生,慢慢了解后他们的观念自然就会更新,正如新生事物的发展总有一个过程一样.

五、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包含西方审美观的特有词汇不断进入中国.一个民族的审美期待会带有一定的排它性,对于某一陌生的异类审美现象在初始阶段会表现出一定的抵触性.印欧语系与汉藏语系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译者在音译一些外来词时,要对两种语言的审美标准进行分析比较,充分斟酌,把原词中的美的意境译成美的,丑的译成丑的,中性的就用一些不带褒贬意义的中性词.不要随随便便选词,起了一种误导读者的反作用.翻译是一门时空差很大的艺术,是一种非常艰苦的跨文化劳动,需要译者对原语与目的语双方的文化审美进行充分了解,译者应具有敏感的文化意识,抓住中西方文化的共核部分,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以便译出既符合外来语审美标准又符合汉语审美标准的为广大人民所接受的音译词.

相关论文

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归属

为您写译者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译者类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与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归属相关论文范文,包括关于译者及文化及语文方面的论文题。

文学翻译过程中的艺术把握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文学翻译论文翻译,关于文学翻译过程中的艺术把握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学翻译及科技翻译及文学作品方面。

文学翻译过程中的艺术把握

本文是一篇文学翻译论文范文,文学翻译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文学翻译过程中的艺术把握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文学翻译及科技。

旅游翻译的认知过程

本文是一篇旅游翻译论文范文,旅游翻译相关学年毕业论文,关于旅游翻译的认知过程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旅游翻译及语言学及译者方面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