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思维与翻译

时间:2024-02-04 点赞:47531 浏览:92310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篇灵感论文范文属于外文翻译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灵感有关毕业论文提纲,与灵感思维与翻译相关毕业论文英文翻译。适合灵感及译文及译者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灵感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本文从富兰克林的两个“hang”的翻译入手,通过具体的翻译实践例子,分析翻译中灵感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以及灵感在翻译中的作用.

关 键 词 :灵感 翻译 灵感思维

一、富兰克林两个“hang”的翻译

“If we don’t hang together, we shall most assuredly hang separately.”1776年签署美国《独立宣言》时,Benjamin Franklin为了鼓励并鞭策宣言的签署者,留下了这句经典的双关语句子.中国翻译工作者对此句的翻译的版本很多,让我们按时间的顺序回顾一下这些不同的翻译版本.

1987年,《中国翻译》第4期刊登的“模糊数学与译文评价”一文中,范守义先生给出的译文是:

译1:“咱们要是不到一块儿,保准会吊到一块儿.”

对此译文的评价有不同观点,有人认为此译文比较成功地译出了原文的双关语义,但也有观点认为此译在意境和情调上与原文相去甚远,没能体现了Franklin在当时情况下想要表达的一种警策之力,相反表达出来的却是一种油腔滑调.

1992年《外国语》第1期,毛荣贵教授也对此给出了译文.

译2:“如果我们不能紧密的团结在一起,那就会必然分散地走上绞刑台.”(毛荣贵,1992:48)

这句话显然清楚地把原意表达了出来,但是给人地感觉太过平淡无奇.

1995年《中国翻译》再次提出新的翻译版本.

译3:“我们要不抱在一起,准保会吊在一起” (俞家钰,1995:26)


1997年《中国翻译》再次提出新译文.

译4:“我们不紧紧团结一致,必然一个个被人绞死”.(刘全福,1997:16)

此文作者认为译文充分发挥汉语特有的“意合”优势,将原文的主从结构变化为对偶句式,其中“致”与“死”压韵, “紧紧”与“个个”又同属于叠合.这样, 通过三个层次修辞语法不交错使用,译文收到了既简洁整饬, 又不失庄重的表现效果.此作者认为, 译文虽诙谐不走, 却能尽得语义.总之, 与其让名流俗气失态, 倒不如令其稍稍板起面孔.(刘全福,1997:16)

《翻译批评散论》一书作者马红军认为:富兰克林的这句名言掷地有声,意味深长, 使人过目不忘.玩笑的口吻中透着严肃诙谐,具有名言警句的特征.若求与原文修辞手法完全相同,而且字面含义又完全一致的译文几乎不可能.我们不必受原文表面文字形式的制约,一定要将“hang”译成“绞死”或“吊死”.马红军先生给出的译文为:

译5:“我们必须共同上战场,否则就得分别上刑场.”(马红军,2002:85)

笔者认为,此译具有名言警句的特征,但是原文的玩笑口吻中所造着的诙谐却似乎不见了,值得商榷.

本人思考此名句的翻译也有一段时间.工作之余会冥思苦想此句的翻译 ,忽然有一天在看电影时,看到有人悬梁自尽,人吊在半空,痛苦的面部表情,心中猛然一动,这不就是汉语中所说的“吊死鬼”吗!那么原文是不是可以译为:

译6:“我们必须紧紧团结永不悔,否则个个变成吊死鬼!”

此译具有译4的优点,也能较好地弥补译4中诙谐不足的特点,是否如此,请读者评断.但是从这两个“hang”的不同版本翻译演变的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译者对原文地理解逐渐加深,汉语的表达越来越到位.而这种顿悟似的思考过程,也让我想起了著名翻译家杨苡在《一枚酸果漫谈40年译事》一文中所提到的灵感.杨苡在此文中写到:有一夜,窗外风雨交加,一阵阵疾风呼啸而过,雨点洒落在玻璃窗上,宛如凯瑟琳在窗外哭泣着叫我开窗.我所住的房子外面本来就是一片荒凉的花园,这时我几乎感到我也是在当年约克郡狂野附近的那所古老房子里.我嘴里不知不觉地叨着Wuthering Heights等 ,苦苦地想着该怎样译出它的意义,又能基本上接近他的字音等忽然灵感自天而降,我兴奋地写下了‘呼啸山庄’四个字!译者灵感的作用在此显露无疑,这是一种顿悟,是“旬月踟躇”之后的豁然开窍.

二、什么是灵感

灵感是什么?灵感(inspiration)一词源于希腊语.是指神赐的灵气和灵气的吸入,即指通过缪思(Muse)女神或者其他神灵把音乐或者其他类似的东西吃进艺术家的灵魂,让他们誊写下来.随着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对灵感这一特殊心智现象给以不同的名词如:“潜意识“无意识”“瞬间的顿悟”爱因斯坦称之为“直觉“,因此,人们有时也把灵感思维看成是直觉思维.刘宓庆先生提出人类思维有三种形态. 一是概念思维或者逻辑思维,二是形象思维,三是直觉思维(刘宓庆,2001:375).灵感指人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中达到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具有开创性的思维活动.它往往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活动已山穷水尽,秘密尚未解开,因而形成巨大精神压力之时,译者将潜藏于心灵深处的想法经过反复思考而突然闪现出来,或因某种偶然因素激发突然有所顿悟,达到认识上的飞跃.某种新概念新形象突然而至,尤如进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名又一村”的境地(于艳红,2005:14). 尽管对于灵感人们至今尚没有确切的解释,但灵感在文艺创作活动中的存在却是不容置疑的,众多诗人和作家都有灵感光顾的经历和体验(胡兆云,2003:57).灵感是文艺创作中客观存在着的一种现象,是创作活动中的一种无意识现象,是一种艺术直觉,是瞬间爆发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胡兆云,2003:57).

三、灵感思维在翻译中的运用和体现

灵感也同样存在于翻译活动中,是译者在其孜孜不倦的创造性劳动中最富有创造性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译者同作家诗人一样,会突然构思出绝妙的诗句与准确的语言.严复著名的翻译精神 “一名之立,句月踟躇”.相信大多数热爱翻译的实践者都会有这种感受,翻译实践中翻译者冥思苦想,突然灵光闪现,佳译就此产生.翁显良教授在翻译美国诗人Henry Did Thoreau的名著 Walden时,有一个心得体会,是灵感思维在翻译中体现的一个很好的佐证.原文有这么一句话:

I find it wholesome to be alone the great part of the time. Being in pany, even with the best, is soon wearisome and dissipating.

翁教授称在翻译时遇到了困难,原文第二句的“wearisome and dissipating” 两个形容词,难在后一个.译作“消耗精力”固然不切,译作“消耗精神”也不太好,译者说:“翻译这一段的时候,《红楼梦》帮了我一个大忙,忽然想起《红楼梦》第十七回 “大观园才题对额”.宝玉一看那座玉石碑坊就像哪见过,于是无心题咏,众人以为他受了半日折磨,精神耗散,才尽词穷了.“精神耗散”得来全不费功夫.

下面笔者就自己平时翻译实践中举几个例子:众所周知,刘易斯卡洛所著儿童读物《爱丽丝漫游仙境》中有这样一段爱丽丝与猫的对话:

1.―“Did you say ‘pig’ or ‘fig’” said the cat,

―I said, “pig”, replied Alice

句中fig的出现因与pig同韵,才使猫拿不准,如果将fig译成“无花果”,读者将疑思不解.我们读到的译文是:

―“你刚才说的是“猪”还是“鼠”?那只猫问道

―“我说的是‘猪’”,爱丽丝说

译文精彩再现原文风采.

而我这里也有一个相似的例子.

2.Mom tried to teach the baby to say rabbit.

―Pointing to the picture of the rabbit, mom said to the baby, “rabbit”

―“habit”, the baby repeated unclearly.

怎么翻译这个“habit” ,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成“习惯”,读者肯定会迷惑不解, “小兔子”说成了“习惯”,这小孩子的语言模仿能力也太差了吧! 读了例1中的 “fig” “pig”的翻译, 忽然觉得灵感闪动.可以把“habit”翻译成“小肚子”, “小兔子” “小肚子”不正是咿呀学语的小孩子弄错的发音吗?

3.Change is part of life and the making of character, hon, when things happen that you do not like it, you he two choices: get bitter or better.

译1: 变化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也塑造了人的意志品德,亲爱的,当你不喜欢的事情发生了,你有两种选择:要么痛苦不堪,要么痛快达观.

对此的评价为:原句有哲理,尤其是音律优美,琅琅上口.照字直译显然尴尬.译者使用“痛苦不堪”和“痛快达观”与原句相映成趣.

不过笔者认为“痛快达观”并没有译出better之意,达观意思是对事情(多指不如意)看的开.人在变化面前要么墨守成规,要么痛苦不已,要么适应变化,过的更好.

所以笔者认为此句可译为:

译2:变化是生活的一部分,能够塑造人的意志品德,亲爱的,如果你不喜欢德事情发生了,你有两种选择:要么痛苦不已,要么倍加欢喜.

此“痛苦不已,要么倍加欢喜”不但在语句上更加符合原意,而且既有头韵,又有尾韵.和bitter和better不是更好的对应吗?

一些曾被认为是不可译的句子,由于译者的良好的文学素养,再加上灵感的光顾,会变为可译,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可译.看下面的对联翻译.

4.人曾为僧,人弗可以成佛.

女卑是婢,女又何妨成奴.

这副对联公认不可译,不过许渊冲先生却认为:“汉文的妙处无法完全译出,但并不是一点也不能曲尽其妙的.”张智中教授给出如下译文:

A Buddhist cannot bud into a Buddha.

A maiden may be made a house maid. (张智中:2007:12)

四、怎样在翻译中获取灵感思维

灵感思维具有突发性,来去不定、难以把握、不由自主,具有偶然性.能够对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提供独特而有效的解决方案或线索.因而具有独创性(胡兆云,2003:57).那是否说灵感就很难获取,或者说根本无法获取呢?只能靠碰运气呢?当然不是,灵感的出现是思维过程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是智力达到一个新层次的标志(于艳红,2005:14).牛顿在那苹果掉落的一瞬间,思考到了万有引力,在这看似偶然的背后,凝聚了牛顿无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思考.

翻译中的灵感当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经过译者冥思苦想就一定会得到的.从上面所举的翁显良教授的翻译体验一例中可以看出灵感来源于知识的积累和沉淀,来源于译者高度集中的酝酿思考,也来源于译者对妙译佳译的执着追求(于艳红,2005:15).

张光明教授在其《灵感思维与中国翻译思维理论研究》一文中写到:灵感思维的迸发至少有如下三个来源:译者全身心的投入;大量的翻译实践;厚积薄发而得之等要使灵感出现,译者起码要做到三点:苦思、勤译、多积累(张光明, 2002:10).苦思若没有丰富的积累作基础,就如同无米之炊.一个译者,必须经过一番“痛苦”的思索之后,由于相关事物的启迪,比如前面所举杨苡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想起的书名 Wuthering Heights的翻译体验,使得灵感思维活动中的某个环节豁然开启,佳句便会突然降临.灵感不是随时随地都会产生的,他往往借助于同类事物的启发或者联想.灵感有时来自注意力高度集中状态下的冥思苦想,有时却来自紧张思考之后的轻松休息之际,有时还可能来自于似睡非睡朦胧恍惚之时.让人感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由此我们可以说:翻译中的灵感的出现需要译者有深厚的语言文化、文学素养(也就是多积累)以及个人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作为基础;对译文精益求精的追求为前提,才可能有灵感的出现,笔者认为译者对译文精益求精的追求尤为重要,这是一个译者所应具有的职业素质和品德.只有具有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才会有苦思冥想的动力展开丰富的联想,甚至受到原型的启发,见景生情,灵感才有可能飘然而至.

五、结束语

灵感并不是神灵所赐,让人琢磨不透,飘忽不定.诚然,灵感具有突发性,偶然性,但是灵感的出现也是有其必然性的,是思维过程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译者要想在翻译实践中找到翻译灵感,首先要提高个人业务素质,文化素养,多思,多练,大量阅读,有了这样的积累,再加上译者对译文精益求精的追求,往往会唤醒译者积累的同类事物,见景生情,触类旁通,灵感便会突然降临,让人欣喜.这

这篇灵感论文范文属于外文翻译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灵感有关毕业论文提纲,与灵感思维与翻译相关毕业论文英文翻译。适合灵感及译文及译者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灵感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181;顿悟似的翻译灵感具有浓厚的中国色彩,应该得到翻译界人士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关论文

科技英语翻译中灵感思维的应用

本文是一篇英语翻译论文范文,英语翻译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关于科技英语翻译中灵感思维的应用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英语翻译及科。

艺术设计中灵感思维的培养

关于灵感及思维及国贸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灵感类艺术小论文,关于艺术设计中灵感思维的培养相关论文范本,对写作灵感论文范文。

外语思维和翻译能力的培养

本文是一篇课堂教学论文范文,课堂教学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模板,关于外语思维和翻译能力的培养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课堂教学及外语。

外贸英语翻译中的英汉语言思维差异

本文是一篇外贸英语论文范文,关于外贸英语方面电大毕业论文,关于外贸英语翻译中的英汉语言思维差异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外贸英语及外。

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该文为关于汉语学士学位论文范文,与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相关论文外文翻译,可作为外文翻译专业汉语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

翻译思维观照下的诗歌翻译

为您写文学翻译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文学翻译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与翻译思维观照下的诗歌翻译相关论文范文文献,包括关于文学翻译及。

“中式英语”翻译中汉语思维的影响

本文是一篇汉英翻译论文范文,汉英翻译类毕业论文模板,关于“中式英语”翻译中汉语思维的影响相关开题报告范文。适合汉英翻译及汉语及思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