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评和互评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教学

时间:2024-02-11 点赞:48960 浏览:9940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于学生及听力及能力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学生类应届毕业生论文网,关于学生自评和互评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教学相关论文范文集,对写作学生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摘 要 : 作者针对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听力课堂上处于被动位置、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及课后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弊端,以所教两个班级为对象进行研究,在听说课堂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及引入学生自评与互评方法,意在通过自评使学生首先对自我英语水平建立初步认识,然后通过互评使学生真正了解自己有待提高之处,进而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制定英语学习策略,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研究结果证明,学生自评与互评方法较传统英语听力课程授课方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关 键 词 :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学生自评学生互评

一、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

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是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的两种主要途径.美国哈佛大学的斯克里芬在上世纪最先提出形成性评价这一理论.该理论最先意在应用于教材改革,但随后逐渐扩展至教师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领域.

简而言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是相对的.前者通过全面观察和记录,以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评价为最终目标,对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学习态度策略及所取得的成绩做出评价,以期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对不当之处进行及时调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取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而终结性评价则是对学生某一学段学习效果做出的结论性评价,意在对学生所取得成绩下结论或者分等级.相比较而言,形成性评价涉及更高的学生参与度,特别是学生自评与互评活动的展开,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他人学习表现的评价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利于改善自身学习策略与方法,强化学习效果.

二、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现状及主要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以扩大高等教育资源为目标,鼓励公院校结合社会资金,故独立学院应运而生.独立学院一般在各省市本科第二批次或者本科第三批次招生录取.鉴于此,独立学院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第一批次录取学生来说相对低一些.具体到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方面,尽管不断加剧的社会竞争使得各个领域对英语人才产生了大量需求,而各高校也相应实施了各种英语教学改革,但改革的效果始终差强人意,毕业生英语语言水平目前仍仅体现在读和写两方面,而听和说的能力较前者相去甚远.特别是在独立院校,这一能力失衡现象更为严重.

纵观独立学院中大学英语听说整体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位置.尽管听说课程采用多媒体授课,但学生多数被动地根据听力材料完成书上的练习.更为普遍的是,许多听力课在本质上实则是听力材料文本讲解课.如此一来,学生被迫以“阅读”思维为主导“理解”材料内容而非“去听”材料到底要传递哪些信息.此外,这种以材料文本讲解为主的授课模式很大程度上忽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几乎不会留有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自主进行英语语言组织和口语练习.

2.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强人意.就大多数独立院校听力课程进度而言,每一节课要求按照教纲完成某一个单元的练习.因此,教师难免为赶进度而置学习效果于次要位置.特别在独立院校的英语听力课上,学生英语基础本来就不是特别牢固,对于听力材料的理解本应需要反复细听,但教师“填鸭式”的快节奏使学生逐渐对听力材料产生倦怠,终归是听不懂,还不如放弃.这种消极态度下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3.独立学院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鲜有人在听说课后主动进行听说训练.尽管教纲要求学生课后前往自主学习中心进行听力练习,但大多数学生仅仅出于获得学分之目的完成此项任务,仍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研究过程

鉴于上述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试通过引入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方法改善学生英语听说课程学习效果,进而帮助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制定合适的学习策略.

在明确研究目的后,笔者选取所教班级中的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11级土木1班和11级机械2班),并将土木1班作为对照组,机械2班作为实验组.两个班级使用教材相同,均为《大学英语听说IV》(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对对照组实行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对实验组班级实行学生自评和互评方法,为期8周(2个月).

鉴于选取的两个班级均为非英语专业的理工科,全部为男生,且英语基础水平相当,因此研究对象基本处于相同实验条件下.特别针对上文所述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力课程存在的弊端,在每节听说课上,笔者对于两个班级的教学方法均略有改动.笔者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英文水平,摒弃了完全按照教纲要求内容完成教学的模式,选取了第一部分(Part A Macro-listening)泛听和第二部分(Part B Micro-listening)细听中适合学生能力的一篇进行练习,这样一来,可以预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

为突出研究前后的对比性,在研究开始前,笔者就同一听力材料和对话练习分别对两个班级进行了小测,并另外邀请一名教师记录下学生的成绩(该成绩为两位老师终结性评价的平均值)以尽量确保评估客观性.

在研究过程中,针对学生听力能力训练,对于对照组班级,在学生仔细聆听听力材料时,笔者适当放慢课堂进度,在恰当的地方做些停顿,然后要求学生记下所听到的关 键 词 或短语,再提问学生对其所听到的内容进行重复.显然,鉴于课堂时间有限,不能提问所有的学生,但笔者尽量在为期8周的研究期内提问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听力—复述练习完成后,学生自身已能根据所记录的信息对听力材料内容基本了解,故笔者无需再花费时间对听力材料进行“课文式”讲解,因此余下的时间让学生两两一组进行该单元的对话(conversation)练习.在对话练习之前,学生会有5分钟的准备时间,而后笔者亦随即抽取几组学生在课堂上向大家展示对话内容,并予以点评.

而对于实验组班级,笔者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方法,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同样适当放慢课程进度,对听力材料做出停顿,但与单独提问个别学生不同的是让学生在记录关键信息后两两一组进行复述,并在公布正确答案之后让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以1~5分为等级标准,表现越好得分越高,此外,为尽量确保互评的客观性,笔者有意安排学生在每节听力课上与不同的学生邻座.在对话练习环节,学生两两一组对话后,自评与互评在前后桌两组之间进行,互评时还要为对方组成员的得分进行说明,包括发音、语调、表达方式等,同样以1~5分的等级进行评定.

最后对对照组班级和实验组班级在此8周教学期间内的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如下.对于两个班级学生的听力能力和口语能力分别进行期中测试,听力材料和对话主题相同.出于评估客观性体现,笔者仍邀请了同一名教师一同评估,取分数的平均值作为研究结果.学生得分数据表明,与研究之前所采集的成绩相比,两个班级学生的听力和对话能力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单独来看,对照组班级有40%的学生听力能力较先前有所提高,有45%左右的学生对话能力有所提高.相比之下,实验组班级则有近60%的学生听力能力较先前有所提高,有67%的学生对话能力有所提高,并且实验组班级学生在听力及对话方面成绩提高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班级学生成绩提高程度(如下表所示).

研究结束后,笔者另行总结了学生成绩提高的原因,特别是学生自评和互评方法的引入对成绩提高的促进作用.首先,在听力过程中适当放慢课程进度并对所听内容进行重复对提高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的理工科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恰当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合理安排听力课程内容可留给学生更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口语对话练习,这对其口语能力的提高来说至关重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两个班级学生在听力能力和对话能力提高程度上的差异来看,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首先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有一个自我认知,通过复述和对话的互评环节,学生可从其他同学的评论中得知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包括语音、语调和表达方式等,这种同龄人之间的评价更能激起学生不甘落后、迎头赶上的劲头,促使学生间在课后展开更多关于学习策略的交流.

四、结语

针对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听力课堂上处于被动位置、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及课后英语学科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弊端,笔者在听说课堂引入学生自评与互评方法,意在通过自评使学生首先对自我英语水平建立初步认识,再通过学生互评真正了解自己有待提高的地方,如语音、语调及表达方式等,进而有针对性地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当然,研究过程存在不足之处,如学生自评与互评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学生对于评估标准的拿捏不够准确等问题,这些都是今后研究中有待改善之处.

相关论文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与

为您写听力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听力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与相关论文范文,包括关于听力及学生及教师。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

该文是大学毕业论文专业学生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学生相关毕业论文提纲,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相关论文范文素材,适合学生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