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探究

时间:2024-03-17 点赞:52337 浏览:10786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为关于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毕业论文,关于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探究相关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可用于大学毕业生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免费教你怎么写大学毕业生及高校及地方方面论文范文。

[摘 要 ]面对就业压力增大,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产生了自卑、焦虑、从众、依赖等一系列就业心理问题.这些就业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否正确分析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这些就业心理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克服,关系到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能否成功实现就业.

[关 键 词 ]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詹木生,泉州师范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福建泉州36200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10-0174-03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阻力,很容易产生一系列就业心理问题,影响了他们的正常择业就业.正确认识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心理问题,帮助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对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顺利求职择业非常重要.

一、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各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严峻挑战,使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产生各种就业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与重点大学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相比较而言,竞争处于劣势是不言而喻的.重点大学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由于学校的知名度和在校期间受到的教育远远超过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竞争方面有着天然的明显优势.加上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有意无意提高就业门槛,人为地为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设置就业障碍,在公开招聘中限定只招收重点大学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从而把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排除在外,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要想与重点大学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进行竞争,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这在无形中加剧了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的自卑心理.

2.焦虑心理.就业形势严峻和地方高校某些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对口,导致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在即将毕业前夕,地方高校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由于竞争能力不强在考研与就业当中徘徊.想考研又由于自身专业基础不够扎实没有十足的把握,同时也担心读完研究生后还是要再次面临是否能找到好工作的就业问题.想就业又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适合发挥特长、利于自己成长的单位和工作环境,害怕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会因为学校名气不大、学历层次较低、学习成绩不佳、能力素质不高、部分用人单位政策性歧视和过高的要求与严格的录用程序而感到恐惧.由于各种过分担心而造成精神上的紧张,手忙脚乱,茫然困惑,焦虑不安,从而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和找工作.

3.从众心理.就业过程中,地方高校部分大学毕业生没有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专业、学历、兴趣、能力、素质缺乏正确判断,对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以及将来准备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与目标.大多数人都希望到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而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比较艰苦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小单位就业,过分地考虑就业的地域、职位的高低和单位的经济效益,脱离目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的现状,盲目从众,跟在别人后面走,别人说什么工作好,他们就寻找什么工作,不会扬长避短,在就业中难免会遭受不必要的挫折,有时可能会因此而延误或丧失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就可能获得的就业机会,从而大大增加了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4.依赖心理.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还没有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对于“自主择业”仍有部分大学毕业生感到不适应,思想上还残存“统招统分”的意识观念,希望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却又不愿意到处奔波,寄希望于学校,寄希望于就业主管部门,寄希望于家庭,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信心和勇气不足,在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不去依靠自身的努力赢得用人单位青睐,而是依赖于学校和父母,或听候学校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去四处奔波,缺乏就业的主动性,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缺乏自主择业能力.

二、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又有学校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客观原因.

1.学生因素.一是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地方高校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对社会缺乏全面了解,对就业形势认识不清,对自己没有准确的就业定位,理想往往脱离现实,就业期望值偏高,仍有不少大学毕业生不到最后关头不愿放弃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想法,导致失去了很多求职机会,错过了不少好的工作岗位,不能及时在就业压力面前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二是能力素质有待提高.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总体而言,知识储备、专业实践能力与重点大学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积累、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差,缺乏竞争意识,更缺乏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2.学校因素.一是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没有实现市场化,与社会需求脱节.很多地方高校重视自身利益和短期效益,没有很好地与社会需求进行对接,盲目扩招、盲目设置专业,导致学科和专业结构不合理.部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陈旧,重视知识灌输、轻动手能力培养,严重影响大学生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导致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自信,竞争力不强,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二是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不能满足大学生需要.多数地方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只重视管理功能,忽略了其根本指导意义的教育和服务功能,就业指导工作明显滞后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导致部分大学毕业生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无法准确地自我定位,显得茫然失措.

3.社会因素.一是就业市场体制不健全、用人程序不完善,导致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受到就业歧视,就业机会不平等.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在选择人才时只招收重点大学大学毕业生或研究生,限制了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参加竞聘,人为地剥夺了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使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工作产生了担忧和疑虑.二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不良风气对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冲击,双向选择过程中凭关系择业还有一定市场,“优生优荐”、“优生优选”的原则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以至出现优生不一定有好单位,差生凭借关系照样能找到好单位的现象,严重干扰了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容易造成地方高校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失衡,由此产生了各种就业心理问题.


三、解决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 问题的对策

针对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的种种不良心理问题,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要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学校要深化改革力度和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就业指导,社会要给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1.大学毕业生要正确评价自我.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一是接受客观现实,适当调整就业预期.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要正确认清当前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和就业环境,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改变非大城市、非高工资和高待遇不去的旧观念,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冷静分析,有针对性地找工作,而不是盲目从众,人云亦云,择业时看得更长远一些,相比薪酬待遇要更注重发展前景.二是全面认识自我,准确定位.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发挥优势,规避不足,既不能一味地追求“高成”,否则难以实现就业,也不能盲目地“低就”,否则也不利于今后的发展,要在全面分析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三是主动出击,捕捉就业机会.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要有主动意识和竞争意识,要做好参与激烈竞争的心理准备,勇于面对竞争,积极参与就业竞争,变被动需求为主动需求,主动大胆地向合适的企业和单位“推销”自己,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就业机遇.四是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缓和心理冲突.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要让大学毕业生抱有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挫折,主动去应对,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掌握科学的自我调适方法,学会自我安慰、自我解脱,有效地排除各种不健康的心理,以缓和心理冲突.五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升核心竞争力.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只有早做准备,苦练内功,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只有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为自己赢得好的就业增加筹码.

2.学校要深化改革力度.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就业指导.地方高校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调整专业结构,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强化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必须继续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强化服务功能,科学有效地开展就业指导,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一是要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要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的指导,引导大学毕业生冷静分析就业形势,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就业标准,从实际出发,主动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理念.二是要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意识.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力度,引导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竞争力.三是要积极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就业意向,根据学生不同的特长、能力和基本素质,分析学生个体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为学生量身一套就业指导方案,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四是要加强就业方法的指导.要加强就业方法和择业技巧的指导,对大学毕业生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帮助大学毕业生掌握科学的就业方法和技巧,做好充分的知识和技能储备,避免出现心理恐慌.五是要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工作.针对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遇到的某些心理困惑提供心理咨询,引导大学毕业生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保持积极心态,解决心理矛盾,消除心理障碍,缓和心理冲突.

3.社会要履行应有的责任,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一是以政策为导向拓宽就业途径.国家要继续出台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有力措施,以政策为导向,引导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就业,排解就业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真正进入西部、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给予政策上的扶持与帮助,减少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区域选择.二是加强就业市场建设.为确保就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必须继续加强就业市场建设,积极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规范就业市场,完善就业市场机制,完善就业法规建设,加强监督和管理,整顿就业秩序,规范就业行为,纠正就业过程中的无序状态,保证就业市场公平竞争,努力拓宽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三是规范就业行为.增加就业工作的透明度,治理就业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加强廉政建设,排除不正之风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干扰,营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和就业氛围,治理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中的任人唯亲、任人唯关系的个别现象,治理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中过多地人为限制,让各层次大学毕业生都有机会参与公平竞争,在社会中形成唯才是举、用人唯贤、有知识和有能力就有好就业的公正环境,减少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社会因素.

[责任编辑:霁月]

相关论文

民办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心理

本文是一篇心理教育论文范文,关于心理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民办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心理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心理教育及大学生就。

大学毕业生就业认知与心理状况

该文为关于大学毕业生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与大学毕业生就业认知与心理状况相关毕业lunwen,可作为大学毕业论文专业大学毕业生论文写作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新模式探究

此文是一篇学生论文范文,学生类论文范文文献,与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新模式探究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适合不知如何写学生及企业及课题方。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

这是一篇大学生方面函授毕业论文范文,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学士学位论文。是犯罪心理学专业与大学生及大学生就业及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