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传承与,引领大学新境界

时间:2024-03-21 点赞:45891 浏览:8994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该文是大学毕业论文专业文化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文化电大毕业论文,与推进文化传承与,引领大学新境界相关论文范文文献,适合文化及大学及人才培养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文化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收稿日期:2011-12-16

作者简介:王晓锋(1962―),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南京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

编者按:2011年12月17―18日,由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科学时报社和南京理工大学主办,以“大学新使命: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第二届创新中国论坛在南京理工大学举行.大会主席为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中科院院士王志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中国工程院院士叶铭汉、秦伯益,以及来自香港和内地的知名学者李中清、郭传杰、楼宇烈、施一公、熊丙奇等100多人出席论坛.专家学者围绕当代大学的新使命、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当代大学实践新使命的内涵与要求、困惑与阻力、方向与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期从参会论文中选取了一组四篇刊登,同时邀请陈亚玲博士撰写了会议综述,一并刊登.

摘 要:确认大学的文化身份,寻求大学的文化价值追求,建立大学的文化理想,这是大学发展的逻辑基点.大学只有着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并贯穿和落实于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各项活动之中,从而实现大学的文化理想与使命.

关 键 词 :大学发展;文化身份;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理想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2)02-0001-05

今年4月,总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这不仅对我们履行大学的文化使命提出了要求,更为我们推动大学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理工科大学的校长,我现在最为关心的问题是,理工科大学如何通过文化传承创新,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引领大学发展走向全新境界?我想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一些思考与大家做个交流.


一、大学文化身份的确认,是大学发展

一个新的逻辑基点

文化身份又称文化认同,本义主要是指诉诸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民族本质特征和带有民族印记的文化本质特征,在此,我借这个词来考察和确认大学的文化本质.所谓大学的文化身份,是指社会对大学作为一个文化性组织的认同.即承认大学是一种文化属性的社会组织,不是具有政治属性的组织机构(如政府、议会或党派) ,也不是具有经济属性的经营机构(如公司和企业) ,也不是具有军事性质的组织机构(如军队).[1]在现实当中,大学自身也一直努力地将内在价值和行为方式定位于文化,以确保其成为文化选择、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引领的组织机构.

文化,从本质上说就是“人化”,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说就是“化人”,即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所谓大学,就是通过文化来培养人、“创造”人的.大学的出现,就是为了继承文化、传播文化、创造文化,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文明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大学即文化.

1.大学的文化身份由大学与社会共同创造,但常常受到诱惑、质疑与叩问

一部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化传承、选择与创新的历史.[2]但细究其历史,人们对大学组织的文化性质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在我国,这个认识也经历了曲折过程.大学组织作为文化机构,是大学与社会共同创造、认定、并不断被强化的结果.今天,人们把大学形容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真理的探索者与守护者,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助推器,同时,也被表述为思想的摇篮、精神的家园等等.大学的这种文化身份,虽然相对稳定,但在纷繁的社会中也常常受到挑战,一方面,大学组织常常受到政治权力、市场经济等的诱惑,使大学的行为偏离文化身份;另一方面,出于对大学文化身份的考虑,人们就会不断地提出“大学是什么”,“大学为何而设”,“大学应该怎样”等等质疑和叩问.其结果是加深了整个社会对大学组织的理解和期待.[2]

2.大学文化身份的确认,以大学的文化价值追求为前提,表现为高度文化自觉

大学作为文化组织,被社会认同的重要前提,是大学的行为及其背后深层次的大学的文化价值观.大学的文化价值追求,我认为可以用北宋学者张载的话概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含义是:为自然和社会构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继承圣贤们已绝之学统,为长远的未来开拓太平的基业.用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表述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

大学对文化的价值追求,西方人也有相似的表述,如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校庆讲话中提到的:大学要以历史选择之后遗留给人们的一切优秀的精神文化遗产,提供给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使他们充分地吸收全人类伟大思想的营养;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为国家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国家民族生命的延续者.

事实上,由于其文化传统和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每一所大学在拥有文化共性的同时,都必然表现出不同的文化气质.从这个角度看,大学在考虑发展战略时,都应当表现出大学对于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度自觉,并体现出大学的价值追求和文化特质.

在这方面,我们南京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具有鲜明国防特色的军工科技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追求与文化品质.南理工是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国防科技最高学府――哈尔滨军事工程技术学院(即哈军工)分建而成.学校的发展与壮大,始终与我国的国防现代化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一代又一代南理工人都将“献身国防,维护和平,繁荣祖国”作为自己的毕生信念和不懈追求,形成了以“献身”精神为核心的南理工精神,“献身精神”已成为南理工人的人格标识和精神品质.

因此,我们学校的国防性质决定了我校大学文化的特质与基调,即国防文化,这是我们南理工的文化之根.学校在长期程中形成的“献身”精神,是我们南理工的文化之魂.而作为学校的国防性质及特色的文化延伸与自然拓展的“和平文化”则是我们南理工的文化之神.多年来,我们构建了国防文化、奉献文化与和平文化3个育人体系,就是要充分显示学校的特色,为学校培养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的国防科技人才服务.

3.大学文化身份的确认,表明文化的传承创新是大学的使命,大学因之而获得发展的新基点

大学作为文化组织,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历史和社会赋予大学的天然使命.它表明,文化的传承创新不只是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文科的事,也是理工农医等学科的事,只有使其会通和融合才能实现;也不只是大学某几个部门和单位、某几个人的事情,它需要全体大学人共同为之努力,并体现为大学人共同的、终极的文化理想.为此,人们才会认定,大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共同体,更是文化的共同体,是具有文化品位和精神感召力的所在.

社会不断地质疑与叩问,以及大学对文化身份的自觉维护与坚守,使得大学不断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窗口,成为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成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力军,从而,大学也就获得了建设发展的新基点.

二、以文化传承创新,引领大学的人才培养

把大学的人才培养,置于文化传承创新的视野中,则必然带来教育理念的变化.大学要以科学文化、人文文化为建设重点,融合与包容多元文化,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多方面的办学资源转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优势.

1.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促进从工具性向人的全面发展的转变

人们把“以人为本”作为人才培养的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事实上,这不是“以人为本”的完整内涵,“以人为本”只有置于文化传承创新背景下,才会变得切实和更加有意义.

人才培养是大学最根本的使命,但是大学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不同的学者、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却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在西方大学发展史上有过若干论争,主要表现为三种不同的人才培养观之间的交锋:一是认识论的,它适应着大学作为“塔”追求高深学问的需要,培养的是“知识人”;二是政治论的,它探究高深学问背后的实用价值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的是对国家和民族有用的“经济人”;三是人本论的,更为重视人的存在和自由发展,培养“丰满的人性”和“全面发展的人”.前两者都是以高深学问为起点,有明显的工具性特征,人被游离于主体之外;后者是以人的存在为起点,有时会过份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甚至否定了知识的真理性.

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内尔鲁汀斯特曾经说过:“大学固然应当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大学教育也应当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然而对于一个最好的教育来说,还存在无法用美元和人民币来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最佳教育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该使我们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熟的个人.”[3]

我国解放以来的人才培养观,也经历了一个曲折转变过程,人们对“大学培养什么人”问题的认识渐趋于合理.从改革开放前,要培养又红又专的接班人(政治人),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要“培养数以亿计的各行各业的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和造数以千万计各种专业人才”(“经济人”或者“知识人”),再到90年代,主张实施全面素质,大学开始强调培养“素质人”.这些都过于强调了人的工具性培养目标.

实质上,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尤其是大学教育,更是文化与人的互动,人是大学教育和文化的连接点,大学的人才培养,应当始终以人为出发点和终极关怀.西班牙学者奥尔特加加塞特认为,作为一种高等教育机构,大学首先应该把普通人培养成有“文化修养”的人,使他们处于时代标准所要求的高度.[4]1大学以培养“文化人”为使命,这才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真实内涵.

2.在教育内容上,促进知识教育向文化教育的转变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大学寄予的企求也越来越多,大学教育的外在功利化和工具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科学知识日益成为教育的主导内容.“西方近代以来的大学教育制度等把人生的价值和信仰问题抛在一边.”即使是传统人文科目,在现行大学课程设置中,对学生也主要变成了一种知识的训练[5].“知识的教育”替代了“文化的教育”.其结果就是只着重知识而不是人格,会把人变成会“走动的百科全书”.

知识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知识并不代表就有了文化.我们的大学不能步西方的后尘,要坚持“文化育人”,在人才培养中推进文化的传承创新,使人才培养从偏重于知识传授和训练,转变为文化的教育.

所谓文化的教育,就是把教育内容从专业化教育的知识扩大到整个文化,知识的传递仍然是人才培养中的重点,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不仅关注知识的工具性效用,还要重视思想性、文化性价值;不只注重知识在经济、科技、政治等方面的作用,还要重视在社会道德、文明以及文化等方面的作用,从而延展和升华知识教育,以接续知识与文化之间的命脉,使文化重新成为知识的依托,使知识的活动充满文化精神.

同时,在知识教育过程中,要着力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鼓励好奇、发展兴趣、引导探索,容忍怀疑,欢迎挑战,不怕批判等等.在内容上,要反映科学的人文内涵,使科学教育内容人文化,通过介绍科学发展的人文背景,阐述科学探索的人文动力,反映科学研究的人文方法,体现科学应用的人文关怀.[6]从而,使知识、能力和素质相协调,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相统一.

3.在培养模式上,促进从相对单一化向多元化探索的转变

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把人从工具性培养目标中解放出来,必然会带来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从相对单一的课堂教学、学校教育,走向与实践教学、校外教学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促进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从而把多年来形成和集聚的各种办学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转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优势.

从课堂教学到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最好手段.近年来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对理工科大学而言,工程师的培养需要一个模拟的工业环境,除正常的设计性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外,需要加重“工程训练”环节的教学.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的工程训练中心,建立较早,功能齐全、体系也最为完整,在实施工程训练过程中,一直十分重视工程文化的教育.

从学校到与校外基地培养相结合.通过政产学研合作,建立人才培养的校外基地,让学校直接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定向培养创业创新实用人才,形成学校、地方、企业三方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南理工学科门类与南京传统四大产业和“十二五”重点发展的六大新兴产业契合度很高,迄今为止,南理工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共建了3个研究院、5家省级工程中心、8家市级工程研究中心、5个校企科研平台,这些都成为学校人才培养基地.

把人才培养置于文化传承与创新视野中,还必须关注教师的文化责任.教师在履行大学文化使命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且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文化责任,不但在于传承学术薪火,而且在于传承民族精神和社会良知,在于坚守对高深知识的理性探究和学术自由的独立精神,在于对人类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和自我批判精神.只有将“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4]3才能真正地将“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

该文是大学毕业论文专业文化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文化电大毕业论文,与推进文化传承与,引领大学新境界相关论文范文文献,适合文化及大学及人才培养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文化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三、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大学

的文化理想与使命

加强科学研究,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构建大学具有独立品性的学术文化,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大学自身的文化理想,这些都是大学履行自己的文化使命中的应有之义.

1.让科学研究成为一种文化,让科技创新带动文化的传承创新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工具理性的科学与技术,不提供价值评判的标准和价值导向.但是大学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创立新知,产生科技成果,推动促进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则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根本上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创新和教育体验活动,并且与国家的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密切相关.

大学的科学研究,一方面体现出一定的教育性,成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之一.科学研究的实质是创新,而创新具有强烈的文化依赖性,因而,必须建立和形成科学研究的文化创新机制,才能使大学科学研究活动成为一种文化.南理工1978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83项,其中国家一等奖6项,获奖总数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十一五”期间,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11项,列江苏高校第一.

另一方面,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它要求大学必须以文化创新为依托,积极探索科技创新的模式与机制,正如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所指出的,大学“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在协同创新方面,南理工一直是在宁高校中与地方科技和产业发展进程对接最紧密、最成功的高校之一.目前重点是做实做强已有的“一园三院”(国家大学科技园,无锡研究院、常熟研究院、连云港研究院),同时正有选择、有重点地筹建南京浦口、江宁,泰州市,南通市等产学研合作基地.

2.建设大学具有独立品性的学术文化,是大学重要的文化使命

大学组织有着极强的学术性,而大学的学术文化,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科学文化源自于大学知识创新中应具备的科学精神,主要表现为学术对于科学理性的遵从和执守;人文文化主要源自于诸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人文精神,两种精神的有机融合,构成了大学学术活动的价值追求,即大学学术文化的精神内核.大学的学术文化,要求恰当处理大学与政府、市场的关系,规避政治、经济权力的过度干预致使大学成为其利益代言人,从而彰显学术的独立价值,使大学回到学术正常的逻辑上来,因而,大学的学术文化还必须致力于保持大学自身的独立品性.

3.在与社会/市场的互动中,实现大学的文化理想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紧密,且日益水融,并因两者的协同、互动,而使各自获得了长足发展.

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尤道夫校长说:大学必须坚持自身的基本信念和长远的价值观,我们不能让提供经费资助的公司来指挥大学的研究方向与进程;大学发展的纯洁目标不应被金钱所左右.如果大学不能恪守自己的主体性,遵循自身发展的逻辑,会时而卷入教育政治化漩涡,时而卷入功利化的经济追求中.

然而,在当今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语境中,大学走出塔,进入社会中心,成为了经济社会的“服务站”,贴近了市场,知识资本化、学术资本化等等,这是历史的必然,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从有利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发展的角度出发,南京理工大学于2010年初出台了《科技型公司管理办法》,最近又出台了《南京理工大学鼓励师生依托产学研基地创新创业的暂行规定》,这些都是学校顺应这一潮流的主动之举.大学只有以更加开阔的胸怀,养成更加自觉的文化意识,“开启社会理性风气,滋养公众的身心,提升民族的品位,为公众的行为提供真正的原则,为公众的追求提供高尚的目标,为时尚潮流注入真正有益的内容并约束其取向,保障公众享有政治权利,净化社会关系”[7],从而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文化理想,并优化自己的生命存在.

大学从诞生之日起,便担负着自己的文化使命.对中国大学而言,确认大学的文化身份,做文化的守望者,推进文化的传承创新,正是中国大学全面承担起其应有的文化使命的开始.今后,如何将文化的传承创新,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之中,探索大学发展的文化机制;同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道路上,如何会通中西,合理地选择、吸收和融合异质文化,并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全世界大放异彩等等,都是每个大学所面临的、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惟有致力于此,才能真正提升我国大学的文化品质,引领大学发展走向全新的境界.

相关论文

学校艺术教育推进文化传承

本文是一篇艺术教育论文范文,关于艺术教育方面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学校艺术教育推进文化传承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艺术教育及学。

大学新校区景观设计中文化的传承与

本论文是一篇师范方面有关本科毕业论文,关于大学新校区景观设计中文化的传承与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师范及景观及校园方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