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应该回归生活世界

时间:2024-01-31 点赞:47345 浏览:93183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为学生相关毕业论文格式,关于大学教育应该回归生活世界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可用于学生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免费教你怎么写学生及素质及学分方面论文范文。

摘 要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当前大学的重要任务.大学创新教育空泛化、精英化倾向严重.西方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的“回归生活世界”理论,给大学创新教育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理论范式.大学创新教育应该回归生活世界,这是提高全体学生创新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途径.武昌理工学院在实施成功素质教育过程中,从创新教育理念的转变,到创新教育制度、教育教学方法及相应措施等方面大胆改革,为探索大学创新教育生活化、普及化做出了有益尝试.

关 键 词 :大学;创新教育;回归生活;武昌理工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2009年下半年,我国已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一个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温家宝总理于2009年教师节前夕,在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我们的教育是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指出,这种不适应主要体现在杰出创新人才的培养上.“钱学森之问”和的讲话引起了举国上下对高等教育的反思,关于创新教育的问题再度成为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热门话题.

“钱学森之问”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体制、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外,我们以为,高校对创新教育本质的理解出现偏差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如创新参与者为了参加比赛、获得荣誉而创新,没有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内化为自己一贯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没有将创新融于自己的生活.创新教育需要我们走出已有的惯性思维,从创新教育的理念认识和操作层面上进行突破.而其中创新教育理念认识上的突破是正本清源的顶层设计.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理论则给我们的创新教育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理论范式.

一、我国高校创新教育存在脱离学生实际的弊端

近年来,各个大学开始重视创新教育,并都在积极实施创新教育,综观各校的创新教育举措,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高校创新教育主要存在两种倾向:

1.创新教育口号化,空泛化,缺乏联系学生实际的有效措施

一是找借口,不予重视.我国高校对创新教育的投资、管理及其成效等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都有较大差距,不能满足创新教育发展的需求.一些高校以资金不足、缺乏师资为借口,对开展创新教育不积极、不主动.另外,创新教育是近十来年在高校才得以重视,并提上教育改革议程的,因此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模仿,很多高校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更多的高校由于思想重视不够、改革动力不足及对创新教育难度的畏惧,让创新教育的实施与推进裹足不前.

二是虽然重视而未在实践中落实.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则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创新教育应该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包括教育思想、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法的革新,创新课程、实验实训、测评奖励等方面都需要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综观我国高校现在实施的创新教育,大多都停留在开设创新学方面讲座,或者成立创新创业中心,以创新项目或创新比赛为依托,组织一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来参与活动和比赛.对于如何进行创新教育,采用什么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锻炼等等有针对性的创新教育措施都没有过多地涉及.

有研究表明,全国绝大部分高校在其校训或校园文化中体现了创新教育的思想,但却仅有少部分的学校开展了创新素质的教育、训练与测评等活动.【1】

由此可见,我国高校虽然已经明确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创新教育更多的只是落实在校训的提倡和个别创新项目的组织上,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还未进入到系统化和规范化的阶段.

2.创新教育精英化――高于生活现实的创新教育,脱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缺乏大众化的普及.

相对于创新教育的口号化,创新教育的精英化更是创新教育的最大误区

社会上对“钱学森之问”的理解更多的是基于我们建国六十多年来一直没有获得科技领域的最高奖项――诺贝尔奖,认为我国没有培养出那种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师级的人才.因此,我们总是认为创新人才就是那种非常优秀的拔尖人才,是那种千里挑一,万里选一的“人中龙凤,马中赤兔”的人才.

在2010年公布的《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第四部分的第二十一章“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中,提出“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鼓励高等学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这句话中,人们更多的是关注了后一句的“鼓励高等学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因为这个改革试点的名称就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而对于“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这句话则忽略了它的更为重大的意义.

高校在创新教育的宣传和实施中也体现了这样的一种误区.高校创新教育的实施大多注重理工类的高科技的创新项目,比如为了回应“钱学森之问”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我国16所著名学府实施了称之为“珠峰计划”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并且首先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理工科学科开始.“珠峰计划”的名称就表明了项目的精英性.除此之外,就连普通类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涵盖范围也只限于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和一部分有较强行业背景和特色的地方大学,而且申报的门槛都比较高,一般的学生是很难申报的.这些创新项目的目的动辄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最不济也应该是国内先进水平.

在宣传上,媒体也总是倾向于介绍那些获得了某些科技大奖的大学生的相关成就和事迹.这虽然是宣传上的需要,但同时也反映了我们的创新教育的精英化倾向.

这种精英化的创新教育使得普通学生对创新产生了畏惧之感,认为创新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创新只是少数精英学生的事情,与大多数人无关.这就使得创新教育“高高在上”,脱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得不到大众化的普及,使得高校的创新教育失去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回归生活世界――大学创新教育的理论基础

教育脱离生活,不仅会带来教育科学的危机,也将带来了人类文化的危机.为规避这种危机,德国著名哲学家,现象学派创始人――胡塞尔发出了“回到事情本身”的呐喊并提出了“回归生活世界”的建设方案.

胡塞尔认为,“现存生活世界的存有意义是主体的,是经验的、前科学的生活的成果.世界的意义和世界存有的认定是在这种生活中自我形成的”【2】.只有使教育真正地面向生活,贴近生活,使学生真实地走入生活,感受生活,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 【3】.他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4】杜威与胡塞尔分别从不同的视野反映了同一个主题,他们都强调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强调教育要与生活相融合,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本身.”【5】

胡塞尔“回到事情本身”的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范式,不仅对哲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也为教育向生活的回归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特别是对当前的创新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实践理念.教育对生活的真正回归,是要使我们的教育回归到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具体的生活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内部所蕴涵的价值意义、知识经验等等,创新教育就是让创新作为生活中的一种自然行为,作为一种处事方式、人生态度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不难看出,我们这种日常生活的创新范式意义上的教育即生活理论,代表着传统创新教育范式的深刻转变,使我们大学的创新教育生活化、实用化、大众化、普及化.只有回归生活的创新教育才有实效,才能真正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大量高素质人才.大学创新教育的根本途径应该是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参与创新,实践创新,让创新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真正营造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个个都是创新之人,天天都是创新之时,处处都是创新之所”的大学创新生活.

生活世界是创新最肥沃的土壤,大学的责任就是营造这样一种回归生活的创新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孕育在大学生心中的无数的创新种子长大成无数的参天大树,形成创新教育的生机盎然的大森林.

三、回归生活世界的大学创新教育――以武昌理工学院为例

(一)回归生活世界的创新教育理念创新

如何使高校的创新教育回归生活,收到实效?武昌理工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力图突破传统大学教育模式,结合时代要求探索和创新高校素质教育,彰显办学特色,在长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创立了成功素质教育这种新型大学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实现了“四个转变”:即从“知识本位”教育向“素质本位”教育的理念转变;从“灌输传承知识”向“开发内化素质”的理念转变;从专业知识教育向专业素质教育的理念转变;从片面专业教育向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的理念转变.

根据成功素质教育理论,“成功素质是指主体具备的与其所追求的人生目标相关联的具有创新性且个性突出的优秀素质” 【5】,创新素质是成功素质的核心.按照成功素质的观念、品格、知识、能力、方法“五大体系”,创新素质的培养包括创新观念(即创新精神)、创新品格、创新知识、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方法五个方面的教育与训练.

成功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创新教育,其实质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方法”等方面全面实践教育创新,并运用创新原则,开展办学模式创新、育人机制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以及管理创新,实现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目标.⑦需要强调的是,成功素质教育首先是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其创新素质的培养也是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而不是那种精英学生的精英培养.

(二)回归生活世界的创新教育的体制和机制

为了保证创新教育的回归生活,显现成效,武昌理工学院通过创立素质学分制和一系列有利于创新的激励机制来保障创新教育的实施.

1. 实施素质学分制,首创创新素质学分

武昌理工学院采用素质学分制这一独具特色的学籍管理制度,将“创新素质学分”纳入学生必修学分体系.“创新素质学分”包括“创新课程学分”和“创新实践学分”两个学分项目.“创新课程学分”要求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必须学习36个学时的“创新学”的课程,并通过相应的“创新学”的考查才能得到2个“创新课程学分”;同时,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还必须完成相应的“创新项目”,拿出创新成果,才能得到另外2个学分的“创新实践学分”.对于未能按规定完成创新课程与创新活动而未获得创新学分的,一律要求学生补修,或采取其他学籍管理措施加以约束.学校通过创新学分制的方式,避免了那种精英式的创新教育把大多数学生排斥在外的弊端,使得人人参与创新,更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创新生活化、日常化、普及化以及规范化.

不仅如此,学校还建立了有利于创新的激励束机制,倡导学生大胆创新.对于学生在创新方面表现突出的,予以激励.如获得某种专利,就能够奖励学分、免修部分课程等.同时,学校设立了“校长特别奖学金”,专门奖励创新活动表现突出的学生.近三年来,用于奖励学生创新的资金达30余万元.曾被媒体称为三本“最牛本科生”的该校商学院05级孙志同学创下了多个“奇迹”:大学累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多次与专家一道参加学术研讨会,并作为全国唯一的在校本科生受邀参加“孙冶方诞辰一百周年经济理论研讨会”;多次获得湖北省大学生科技成果奖,先后获得1.4万元校长特别奖学金.

2. 改革教职工考核制度,设立“创新奖”

一所高校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就必须拥有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近年来,武昌理工学院改革教职工考核制度,对教职工在教学创新、科研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贡献突出的给予奖励,并与职称晋升、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等挂钩.学校将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作为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创新和育人创新积极性.同时,学校设立了“创新奖”,一学年集中评一次,学校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等创新举措,经过评审都可以得到学校的创新奖.

武昌理工学院通过一系列相应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学校的创新教育的全面有效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它从制度的层面上保证了创新教育的长久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沉淀一所大学的创新文化,形成大学创新文化的深厚土壤.

(三)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创新

高校创新教育是全局性的创新.武昌理工学院要求将创新内化到全校师生思想观念和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专业与课程建设上,围绕成功素质的五大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探索与推广将知识转化为创新素质的有效方法;在教学内容上,要求贴近时代要求,贴近社会需求,贴近学科前沿;在教学评价上,按照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从有益于引导教学创新和学习创新,设计和完善教育教学测评体系;在教学方法上,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实战式教学成为成功素质教育的基本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善于创造性地运用这些方法和自己的学识智慧去影响学生,努力使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充满创新、点燃创新火花、激发创新行为的过程.同时,学校将励志激励法和失败因子消除法作为成功素质教育的基本育人方法;将自主式学习法和探究式学习法作为成功素质教育的基本学习方法.

(四)回归生活世界的创新课程及训练

武昌理工学院不仅实施“创新学分”,从制度上保证了创新教育的普及化,还精心打造了适应学生生活的创新课程,使学生的创新具有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使创新成为学生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学校集中科研力量编写了独具特色的《创新教育与训练》校本教材,阐释了“创新观念(精神)”、“创新品格”、“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和&#

本论文为学生相关毕业论文格式,关于大学教育应该回归生活世界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可用于学生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免费教你怎么写学生及素质及学分方面论文范文。

8220;创新方法”五个方面的创新素质的表现、内涵、特点、养成途径和方法等等.全书以创新案例为主,并力求教材回归生活,所选创新案例很多来自于学生生活中的事物,以消除学生对创新的恐惧之感,使他们感到创新其实就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可感可知的事物.教材在每个章节都结合社会生活以及学生实际的创新需要设置了很多的创新训练参考题,以利于学生的学以致用.


在创新教学方面,学校安排了每周两个课时的教学时数,教学力避繁赘的理论叙述,以案例教学为主,注重创新的养成训练和实战训练.

创新素质的养成不是每周一两个学时就能达到的,学校要求全体学生要通过这种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了解创新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培养和训练,使之成为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比如,要求学生每周要写“创新周记”.这种“创新周记”指学生每周记录至少一个创新设想,或称创新点子.这些创新设想大部分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比如学习了创新方法中的“缺点例举法”,学生就会在他们的“创新日记”里记录他们在生活中感觉到的各种物品的“缺点”,然后设想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学习了创新方法中的“希望点例举法”,学生就会对着他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进行“希望例举”,就会衍生出无数的创意设想.这样,坚持写“创新周记”,让学生真正做到“苟日新,新”,在学生生活中培养创新意识,养成创新思维,使创新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开始设立自己的“创新项目”.这些创新项目既可以作为学生“创新学”的课程学分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学生创新实践学分的成果予以评估.

学生的创新项目大多也来自于生活之中,每一个选题都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背景,老师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进行选题.而且,老师会引导学生放弃一些大而无当没条件实施的项目,让学生选择能够在现有的条件下完成的创新项目,鼓励他们把创新设想做成模型和实物,哪怕是简单的手工制作.要知道,创新就在生活中,只有从有限的条件中进行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才能够培养学生真正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方法,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素质.

同时,学校也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把创新分为“理工类创新”、“文科类创新”和“艺术类创新”三种.这就破除了平时一般人所认为的只有科技创新才叫创新,只有理工类的学生才能创新的观点,使得任何学生都能够进行创新,都能够进行贴近他们专业的,更贴近他们生活的各种多元性的创新.

总之,这种回归生活的创新课程和训练的目的就是要在大学里真正营造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个个都是创新之人,天天都是创新之时,处处都是创新之所”的大学创新生活.

(五)回归生活世界的创新素质拓展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成功素质,武昌理工学院十分重视体验性课程和实训,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

实训与素质拓展是学校实施非专业素质教育的主体部分和主要形式.学校参照了国内外一些大学的训练基地以及相关军事训练营地的项目设施布局,斥巨资在学校旁边建成设施较完备的素质“基础项目”拓展实训基地;并在大洪山地区置地近2万亩,建设超大型的素质“延伸项目”拓展基地.基地内的各种场地项目、水上项目、高空项目、定向运动项目、农耕体验项目以及红色旅游体验项目等设施一应俱全.同时建立了校内功能齐备的“大学生活动中心”,正在创建创新、创意、创作、创业“四创中心”,为学生素质拓展实训提供充分的设施保障.学校为素质拓展精心选聘一流的拓展师队伍,制定科学的实训与拓展方案,构建系统的训练模式和测评体系.通过这种人人乐于参与的素质拓展活动,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非专业素质都得到了提升.

此外,武昌理工学院尤其重视第二课堂的作用,以拓展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学校第二课堂素质拓展的内容主要有:一是坚持开展读百本好书活动,由相关部门列出书目,学校图书馆和各学院资料室全天侯开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图书馆每天座无虚席,校园内到处是早读的学生;二是规定每个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必须完成2项创新设计,促使学生养成创新思维习惯,自觉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三是全天候开放部分实验室供学生随时带着问题进行创新实验,熟练掌握相关实验方法,提高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四是在班级和社团中开展相关活动,如周末讲坛、公益活动等.五是狠抓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效,制定周密科学的测评方案,对每个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进行测评,成绩合格的给予学分奖励.

(六)回归生活世界的创新展示

为激励和促进学生自觉培养成功素质,该校每年举办一次“成功素质展示节”,作为全校学生展示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学生所有的创新项目都将在学校特有的“成功素质教育展示节”上予以展示和交流.这种“创新展示”既有“科技之星”、“创新之星”这样的略显精英式的展示,但更多的是一种创新交流.

在这里,大赛式的创新竞争退到了幕后,日常化的创新交流走上了台前.在这个展示会上,几乎每个同学,或个人设计,或集体创作,都要有创新产品和创新项目展示出来以供大家学习讨论.这些创新产品和创新项目大多来自学生的生活,如小到对衣架的改进、对垃圾箱分类的新创意,甚至是一种新型的系鞋带的方法,大到对我国的改进、武汉公汽站的新设想等等,其灵感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

这种创新展示不同于那种层层选拔的精英式的创新成果的展示,更多的是一种创新生活的展示和交流.参加这样的创新展示,学生们首先是思维方式得到了改变,创新得到鼓励,就会更加努力地去创新.据统计,该校学生在成功素质展示节上展示的创新成果累计有1600余项,其中,有9项国家新型专利证书;16项成果获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奖.

回归生活的创新展示营造了一种气氛,更形成了一种大学的创新文化,这种创新文化代代相传,逐渐融入到学生的生活方式之中,就形成了最为广阔和深厚的创新土壤.

四、回归生活的创新教育的意义

我国的创新教育要摒除当前口号式精英化的创新教育,必须使创新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给创新祛魅,才能够使创新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使创新教育大众化、日常化、生活化.

以往的精英式的创新教育是用有限的水去浇灌沙漠中仅有的几株创新之苗,幻想有一天这几株小苗能长成参天大树.这种精英式创新教育只适用于拔尖创新人才这一培养目标.而各级各类学校要培养大量创新型人才,则需要一个回归生活世界的创新教育策略.只有回归生活世界的创新教育,才能培植出深厚肥沃的创新土壤.

与精英式的创新教育相比,回归生活世界的创新教育,更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进而提高全体国民的创新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钱学森之问;也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推动我国经济的加速转型.

回归生活世界的创新教育,是武昌理工学院对创新教育本质的理解,也是对当今“钱学森之问”的一种回应和解答!

相关论文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不确切的

为您写世界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世界类大学毕业论文范文,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不确切的相关论文范文集,包括关于世界及教育实践及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

本文是一篇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类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心理健康教。

职业教育价值观应回归生活世界

本文是一篇学生论文范文,关于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职业教育价值观应回归生活世界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学生及世界及职业方面。

应试教育之下教育应回归生活

本文是一篇应试教育论文范文,应试教育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关于应试教育之下教育应回归生活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应试教育及素质。

回归生活的幼儿园音乐教育

本文是一篇音乐教育论文范文,音乐教育方面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回归生活的幼儿园音乐教育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音乐教育及幼儿。

如何让小学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本文是一篇小学品德教育论文范文,小学品德教育方面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如何让小学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

让幼儿数学教育回归生活

本文是一篇数学教育论文范文,数学教育类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让幼儿数学教育回归生活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数学教育及幼儿数。

把握生活契机让幼儿园教育回归生活

本文是一篇幼儿园教育论文范文,关于幼儿园教育方面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关于把握生活契机让幼儿园教育回归生活相关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幼儿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