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中的性学习与情趣

时间:2024-02-24 点赞:44350 浏览:85469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关于情趣及研究性学习及学生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情趣论文例文,与大学语文课中的性学习与情趣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情趣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内容摘 要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只有立足于知识性,突出其“情趣”性,并与研究性学习理念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得到情趣体验,进而提高研究精神的品质,并在三位一体的体系中全面发展个性,提高其人文素养.《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而其中的“古代文学”部分由于与现代生活时空相隔较远,加之文本阅读上的障碍,调动大学生们的学习情趣就更有难度,培养其探究精神也就较难了.所以,应该挖掘语文课程的情趣性,并与研究性学习方式结合,让学生有“趣”而学,进而提高其探究品质.

关 键 词 :大学语文 古代文学 研究性学习 情趣 主体性

国家颁布的《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改革的教学方法等.《大学语文》作为大学的一门公共必修的基础课程,兼有人文性和基础性的特性.但是,长期以来被传统的“文以载道”观念的浸濡及工具论的影响,其课程特性之一的人文性被剥离了,而负载其上的情趣性也当然地被忽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主动性也被漠视,其个性培养也就无从谈起,而其应该被培养的研究性精神也被淡化.近年来,随着语文特性被挖掘的程度越来越深,其人文性也就逐渐凸显出来,人文性的一个基本内涵就是情趣性.小学、中学、乃至大学语文,因为长期受工具论的影响,其固有的情趣性特点被淡化,但是众所周知,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所以,结合学生个体、发挥教师教学个性,挖掘课程的情趣性,是促进学生学好《大学语文》的基础,而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又是提升学生探究品质的关键.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了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提高,研究性学习方式将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2000年2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首次将“研究性学习”课程板块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部分.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列“研究性学习”为必修课,从此,“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就反复的被提及和践履了.

研究性学习可理解为一种学习方式,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1]它可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也可以理解为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方式是建立研究性课程的基础,而研究性学习也是研究性课程的旨归、终极目的,因为建立研究性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应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研究性课程其实仅是一种过渡.

面对教育领域中研究性学习的推广,教育理念更新,教师角色的转换也成了必然,高校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要为社会培养具有研究性精神善于学习的人才,就应该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特别是具有较强人文性的《大学语文》课程中结合学科特性,并贯穿研究性学习理念,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为战略目标”而做出贡献.

一、

语文课,传统上都将其视为“工具”,结果,孤立的教,片面的学,零碎的解剖,语文课几乎似美人遭刀剐一样,体无完肤,毫无生机,更无美感,教师不辍地钻牛角尖,学生无“趣”而学,让语文教学走进了死胡同,“(传统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为一种应试训练.”[2]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3]“我国的语文教育内容反映着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因为任何民族的语言都凝聚着使用该语言民族的思想、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文化价值.”[4]所以应从挖掘语文的情趣入手,通过研究性学习方式,让其人文性复位,让语文课重发生机.


二、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旨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性课程,它所包蕴的资源是极为丰富的,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有古代的也有现当代的,有外国的也有中国的.其中,因为古代文学产生的时间离我们既远,时代背景、思想思潮、生活习尚、情趣爱好等都不尽相同,更何况其语言表达用的多为文言文.所以大学生们对《大学语文》中的古代文学部分是不大喜欢的.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个有机部分,所以要搞好语文教学就应该找出学生不感兴趣的原因,并进行归因分析,继而找出有效对策.

《大学语文》的一个最基本特点是情趣性,古典文学也最具有情趣性,“情趣”是古典文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情”即情感,“故情者,文之经”(《文心雕龙·情采篇》),《诗大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等诗才: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古人十分重视“情”,认为文学作品只不是“缘情而已”.中国古代文学史也充满了情、理之争,可见古人对“情”之重视.至于“趣”,史震林《华阳散稿自序》中说:“趣者,生气灵机也.”又说:“理有理趣,事有事趣,情有情趣,景有景趣.”但是“情”存于人心,需要与外物交接,触动而发,并借助一定的语言方式才能恰当外现,“趣”的体会更难.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由此看来,古典文学有“情趣”乃妙,但却不是能直接找寻得到的,它必须通过阅读而感悟.朱光潜先生说:“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在人生.”有了生活,有了感受,就有了“情”,有了“情”才可以产生“趣”.有情趣才能吸引人,感动人.古典文学课就应该紧紧的抓住,凸现古典文学具有“情趣”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情感体验,刺激起他们学习古典文学的主动参与,因势利导的让他们在学习中自主探究、研究问题,得出结论. 学生在受到作品情趣的刺激下也才能获得作品中的情趣,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要在其中彰显出来,教师一般采用的适当教学方法为:①促进学生健康、科学情趣观的建构.大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知识积累,审美品位都有一定的基础,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在自己已有情趣感知基础上,经过探究新作品中的情趣,提高自身的情趣品质.②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雅欲共赏、深浅皆宜的,学生完全可以根据个人需求,从多个角度获得情趣.如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你可以将它看写景,可以看成蕴含深刻的哲理,也可看到作者情感流动的脉搏.学生可以从日常生活体验入手来理解,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做学问时先可能“疑无路”尔后“又一村”,也可以理解为人生体验等三个层面,完全可以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开放式的取舍.一般来说,优秀作品总能让不同品位层次的人都可以从中找出与自己的“情趣”相契合的共振点.③教师给学生提示获取将要学习的课程内容的相关知识资料的路径,让学生去自主摄取,从而体会到获得知识过程听情趣,并从中得到一种成功愉悦感.如今,知识资源丰富,获取的方法也很多,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学会获取中国古代文学资料的恰当方法.如要讲授“先秦文学·诸子·孔子”,课前应告诉学生应查找的资料,并提出思考的问题,上课时针对问题展开,做到“问题·情趣·探究”合一,课后又要求学生趁着“情趣”余味进行延伸性阅读.④结合学生实际,创设最佳教学情境.一般来说,教师只要把握住难点、重点,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文学作品是最注重情感,最强调形象性的.⑤以涵咏、讨论等教学方法激活学生“情趣”.诗词曲等有韵律,又有浓缩的涵义,你不用古人提倡的涵咏法,你就体会不到它的音韵美,品不到其深层含义,也就更无法品尝到“余香满口”之韵味,也就无“情趣”二字可言了.再说,由于获取资料的路径、取舍资料的角度,情趣爱好的不同等原因也导致了交流讨论的必要.

将研究性学习方式与《大学语文》课程结合起来,建立起立体式教学方法,特别是在教学古代文学部分时应注意:①历史性,古代文学的这个特点要求我们要“知人论世”,要会“沿波溯源”,一篇作品的产生自有其产生的土壤,忽略了其产生的背景,忽略了作家个人的情况,就会造成主观臆断.例如唐代文学中“韩愈的道统论”.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华而不实的骈体文的流行,个人的原因是他个性强,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甚至以孟子之后的“道统”承递者自居.由于这两个原因,他力倡古文来宣扬儒家之道,故有此论.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认为它遍面追求“质”而不要“文”,去历史的看,那么,我们就会无端地批判他.②现实性,古代文学也不能绝世而独立,当代社会的各种理念、审美观、功利价值观等都会影响到古代文学的教学.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作品、作家有鉴别,有比较.③个性化,文学作品总是个性化的产物,没有作者的个性,没有作品的个性,作品就不能凸显出独特的风格,也就没有了吸引人的独特魅力.同样,教师去征引各种资料进行教学时也需要个性化的处理,教师总会将自己个性化的诠释呈现给学生,而学生往往也会将作品与教师的诠释再结合自己的阅历、知识水平、审美习惯结合起来,从而重新构建起自己个性化的知识体系.特别是像对《红楼梦》一类的作品,道学家看到经、佛家看见佛、道家看见道,情爱者看见了情爱,文学作品总是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雅俗共赏的资源,读者完全可以“各取所需”,在欣赏作品时进行个性化的吸纳并将其信息编入自己的知识链、审美链中.作品有个性,学生有个性,教师有个性,教学时应该以“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核心,将三性合一.④学习方式方法的多样化.这是因为,古代文学与当今时空相隔遥远,但是,经过长期积淀古代文学的学习资源极为丰富,现代技术的高度发达也提供了丰富的获取资源的方式方法,学习、教学古代文学的方式方法也可以是多样化的.由此可见,《大学语文》的教学,特别是古代文学教学,应该充分挖掘课内、课外的教学资源,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前课后,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建立起立体式课堂教学模式.

三、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理念,它强调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的去探究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一种研究精神,一种学生的主体意识.研究性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人教育理念,它可以贯穿在各科学的学习中,并与各学科的学科特点相结合相依而行.学科知识为研究性学习的基础,研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科知识得以传播,学生的能力得以锻炼,学习理念得以更新.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教学古代文学部分时应贯穿着具有本学科特点的研究性学习理念,并培养大学生们具有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及相应的方法,使《大学语文》教学更有“情趣”,更能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理念.

注释: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2]《中国青年报》2005年3月10日第8版.

[3][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李胜,云南楚雄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关系.

相关论文

大学语文课中的性学习与情趣

该文为情趣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大学语文课中的性学习与情趣相关文学的议论文,可作为少数民族文学专业情趣论文写作研究的大。

性学习开题报告范例

本文是一篇美术馆论文范文,美术馆方面有关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性学习开题报告范例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美术馆及国家级。

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本文是一篇课题论文范文,课题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范文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课题及多媒体及参考文献方面。

性学习开题报告的撰写吕柏盛

本文是一篇开题报告论文范文,关于开题报告类大学毕业论文,关于性学习开题报告的撰写吕柏盛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开题报告及如何撰写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