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与中国地缘战略选择

时间:2024-03-28 点赞:50447 浏览:101730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地缘政治论文范文,地缘政治类毕业论文格式,关于地缘政治与中国地缘战略选择相关硕士论文范文。适合地缘政治及战略及国际关系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地缘政治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本文以传统地缘政治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新时期以来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变迁状况,探讨了中国的地缘战略选择路径.指出要提升东亚地区的战略地位,重视海权的战略意义,认真应对所面临的挑战.

【关 键 词】地缘政治;中国地缘战略;选择

一、传统地缘政治理论分析

1、亚欧大陆是最大的“世界岛”

麦金德于1904年的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提出了地缘政治学领域的全新课题.麦金德认为世界是由几个大岛构成的,其中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是最大的“世界岛”,美洲大陆是另外一个岛屿.欧洲则是较小的一个岛屿.由于欧亚大陆是世界上主要的经济力量的集中地,也是人口众多、面积庞大的连贯性区域,又是世界性文化、宗教和价值观念的诞生地,因此欧亚大陆成为世界发展的地理枢纽地带.他认为在陆地上亚欧大陆乃心脏地带,即为最有权力的地区,所以麦金德对欧亚大陆的掌控看成了是对世界强国的建立.他认为, 如果德国和俄国结盟或者德国征服俄国, 就可以奠定了登上世界宝座的基础.因此, 麦金德把自己的思想归纳为三句名言: 谁统治了东欧, 谁就统治了大陆腹地; 谁统治了大陆腹地, 谁就统治了世界岛; 谁统治了世界岛, 谁就统治世界.

2、地处“世界心脏”边缘的中国

麦金德的整个地缘学说也被称为陆心说,其重要的视角在于认识到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枢纽地位,认为世界之争就是对世界心脏地带的争夺.对于麦金德陆心学说加以修正的是斯皮克曼.相对于麦金德的心脏地带理论,斯皮克曼持有的观点是边缘地带理论.他并不否认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理论的重要性,但是却认为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由于人口稀少,社会组织化程度很难达到集中大规模资源的程度,相反的是欧亚大陆东西两侧的边缘,都是人口集中、资源丰富、社会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他认为,世界上核心区域是欧亚大陆东西两侧的边缘地带.所以他的研究结论是,如果在西部或者东部边缘有足够整合人口和资源能力的国家,并且可以实现高度的组织化工业化,就极有可能成为强国.“谁掌握了世界最具有潜质的地区,谁就有望成为欧亚大陆上的世界强国;谁成为欧亚大陆上的世界强国,谁就会成为世界超强美国的挑战者.”

二、新时期以来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变迁

1、以欧亚大陆为中心的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发生变化

俄罗斯总统普京说: “前苏联解体是20 世纪欧亚大陆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伴随着苏联的解体,东欧这些地区就成为了某些国家的目标,留下大量“权力真空”,欧盟、北约都盯紧着这些国家,几乎将其全部收入麾下,西方的阵营空前扩大.传统地缘战略的“心脏地带”出现了地缘政治“黑洞”,美国及俄罗斯对中亚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其中美国是借用反恐的旗号对中亚地区加大渗透,加强美日军事同盟,谋求建立战区导弹防御,对亚洲国家形成威慑,特别是借此遏制俄罗斯和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而俄罗斯奉行兼顾欧亚大陆两端的“双头鹰”战略.况且,欧亚大陆自身内部和外部国家与欧亚大陆国家也形成了双边关系、三角关系以及多边关系,各种利益集团错综复杂.欧亚大陆地缘在整个国际格局演进中的活动最为频繁,地缘关系演进的最为快速,地缘利益争夺也最为激烈,对世界地缘格局产生了全局性影响.欧亚大陆本身就拥有独一无二的战略地位,它的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约75%,能源资源占世界总储量的75%,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约60%.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 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战略》指出: “欧亚大陆集中了世界上大多数在政治上非常自信和富有活力的国家.排在美国后面六个世界经济大国都在欧亚大陆.公开的核大国只有一个不是欧亚国家,不公开的核国家也只有一个不是欧亚国家.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并有意谋求地区霸权和全球影响的国家也都是欧亚国家.”

2、欧亚大陆的东侧地缘政治地位上升

近年来,中国的周边地区大体上也就是欧亚大陆的东侧正在逐渐形成一个圆弧形的合作圈的雏形.这个多边合作圈起自中国与俄罗斯、中亚交接之处, 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向下延伸, 则是由当年普里马科夫倡导的, 目前正在磋商与推动中的“中、印、俄三边战略伙伴关系”. 在东盟的倡导下,“10 + 3”框架建立起来了.东亚自此结束了没有区域合作机制的历史,也逐渐步入了区域合作一体化的进程中来,而东亚各国关于建立东亚合作机制的呼声不绝, 研究学者们也对于东亚地区合作的构想充满了.

与此同时,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外交战略都有向东转移的趋势.俄罗斯从苏联刚解体时的亲西方的外交战略转向东西兼顾的战略,大大提升了俄罗斯地缘政治战略中亚太区域的地位; 欧盟开始注重发展不受美国控制的“亚欧新关系”; 日本、澳大利亚开始“脱欧入亚”.而美国从克林顿政府后期就开始把美国的战略重心逐渐从欧洲地区向亚太地区转变.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上台后,出任国务卿的希拉里首次外交出访选择亚洲四国,这是1960 年以来,美国国务卿首次将首个出访目的地选在亚洲,而不是传统上的欧洲.而最近期间,美国更是将战略重点重返亚洲,在对伊朗地区表面上的放缓下,对中国实行了高压政策.亨利·基辛格就曾说过: “国际事务的重心正在向亚太地区转移”.

三、中国的地缘战略选择

1、提升东亚地区的战略地位

将本地区一体化已经是大国之间作为未来的国际竞争基础的一个基本态势,所以中国将加强东亚一体化视为国际战略之首.中国的地缘形势十分复杂,观察中国的边界线西部是中国战略空间上最好的出口.前苏联的阶梯式的中国西部的边界出现了“斯坦”群国家.这些兄弟国家不仅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可以为中国国民经济提供极为重要的能源,同时也是重要的战略枢纽.五国内有咸海,外边界直达里海,与土耳其和格鲁吉亚隔里海相望,西南则接壤另外一个超级产油大国伊朗,南边则紧邻阿富汗.

(1)防范美国的战略野心.在地缘战略上,伊朗连接世界四大重要区域,即南亚、中亚、西亚和俄罗斯.其中三方(中亚、西亚和俄罗斯)和伊朗本身都是世界核心的产油区,掌握了世界能源、特别是石油的命脉,是世界诸强的必争之地.在美国已经占领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情况下,如果美国将来再图谋军事占领伊朗,那么美国将具有空前的地缘优势.首先,土耳其拥有亲美政府,美国将利用土耳其隔黑海与俄罗斯和欧盟相望;其次,在海湾诸多伊斯兰国家中,人民具有强烈的反美情绪,政府却大多亲美.再加上环海湾亲美的阿拉伯政权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阿联酋等,波斯湾将整个成了美国的内湖,通过波斯湾往外运送石油的船只必须经过的咽喉要道霍尔木兹海峡将轻而易举地被美军牢牢控制,这将成为美国完全独霸世界的最重要的战略性的一步.一旦完全控制霍尔木兹海峡,美国也就完全控制了世界能源的核心通道,不仅中国,连欧盟和日本都得受制于美国.美国的战略学者一定会将这样的观点根植于心:"得伊朗者得天下".美国右翼战略家们完全明白一个道理:当今世界得战略枢纽和能源咽喉要道者则尽取天下.

(2)注重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正是着眼于当前的战略环境,协调中国、俄罗斯和中亚五国利益关系,挫败美国从西部通过颜色革命策反颠覆中亚五国,隔离孤立并最终武装军事占领伊朗,进而实现最终独霸世界能源控制通道的图谋.而在伊朗问题上,中国和俄罗斯都应当从战略上进行决策和协调配合为重.

从西部边界出发,运用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发展睦邻友好的国家关系是中国的战略选择.自中亚国家立国后,中国一直积极发展同中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并通过上合组织渠道不断深化合作, 提升战略关系.如今, 中亚不仅是我国重点地缘战略地区,同时也对稳定边疆统一方面起重要的屏障作用.2006年, 中国在上合组织峰会期间提出建立和谐地区的主张, 得到参会各国的一致好评.近些年, 中国参与了国际维和,通过开发、资金援助等各种渠道, 巩固且建立了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上的平等、共赢、互信的中非新型战略关系.2007年主席再对非洲进行国事访问, 和谐世界主张已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深入人心.总之, 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首次从全球视野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所做的价值思考和人文关怀, 既是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理论阐述, 也是中国对构建未来世界的美好愿景,也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与国际地位.

2、重视海权的战略意义

陆地是人类生存的载体,也是国家存在的必然条件.海洋不仅存在巨大的自然资源是创造财富的最有效方式,还肩负着连接世界,保护海外市场利益、资源利益和航运利益的重任.所以海陆结合的地理战略才能抵御劲敌可能的在陆地和海洋的联合夹击,避免腹背受敌.在中国和平崛起的新时期我们必须意识到,一个民族丧失了制海权就必定不是一个强大的民族,特别是今天海洋有可能成为支撑中国崛起的地理枢纽,我们必须把战略重心转向海洋.

(1)南海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南海和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日益显现出来,许多国家觊觎南海石油资源是南海争端激化的主要原因.越菲马等国也正是看中了南海丰富的油气和渔业资源,近年来不断强调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或部分主权,并依靠南海油气资源获得的巨额财富不断扩充军备,加快在南海未来战场上的建设步伐.

如何处理好与东盟内部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联系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面.东盟十国虽有宪章约束,但是内部还是有些疏漏,与我国时常有利益矛盾的摩擦.我国需要选准时机与重点,集中加强与其中一国或数国的合作,重点争取缅、老、柬.同时积极谋求和台湾达成谅解联手合作.


目前,随着我国航母的出世,歼-15的自发研制,体现出了“韬光养晦”的真正结果,提高了我国海上作战的条件.不仅令世界刮目相看同时也提升了中国的军事地位.我国国防战略格局也有所调整,我们要树立能够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性战争的思路,加快军事战备,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制衡对方.

(2)钓鱼岛争端.中日关系自古以来都是复杂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使得两国本来的正常竞争关系产生了歧义,日本主流方面认为中国“崛起”必将改变东亚秩序,从而对未来日中关系持悲观态度.因此,希望在中国的综合国力还未能超过日本之前,占领战略制高点,意图将钓鱼岛收归日本政府管理,是出于战略上的Ň

本文是一篇地缘政治论文范文,地缘政治类毕业论文格式,关于地缘政治与中国地缘战略选择相关硕士论文范文。适合地缘政治及战略及国际关系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地缘政治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71;虑,而绝非领土之争.

中国在处理与东亚强大近邻的关系时,应格外慎重.从更广一些的视域来看,伴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以大国身份参与国际政治,在亚太区域,中国不仅与日本、实际上也与美国将不可避免产生更多的战略磨擦.1972年美国将冲绳岛交还日本时,不顾中国反对顺手将钓鱼岛一同打包,成为今日的一个安全隐患,实际上应该认为这是美国自身战略传统在东亚地缘政治中的一种特意安排,使东亚世界两个最可能对美国形成战略挑战的国家,为钓鱼岛问题陷入彼此间争斗,美国则可从中坐收渔利.

因此,在处理中日复杂关系时,尤其是近期的钓鱼岛争端问题,中国仍要保持避免两国关系的加深恶化,从而致使因钓鱼岛问题影响到中国的整个战略布局.所以应从大局着眼坚持和平合作关系,将稳定两国关系作为基本追求.

四、结语

历史上大国崛起过程中的对外政策和行为背后都显现出浓厚的地缘政治思想的影子.这充分表明了地缘政治思想对大国崛起的模式、战略取向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地缘政治因素正逐渐取代意识形态,成为一国对外交往所考虑的重要因素.犹如上述分析的那样,在中国周边国家和主要大国地缘战略上的变化与现状,促进中国更加注重地缘政治的战略意义,在保护领土主权完整基础上,不仅注重陆地战略坏境,也注重了海权的地理意义的维护.这些变化都顺应了这样一个事实“世界已经形成一个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相互交融的文明体系, 国家利益的实现需要稳定的地区和全球国际关系框架, 需要国家间的协调与合作, 需要共同应对所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金灿荣.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08(5).

[2]刘涛.头等强国.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9.4.

[3][英]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上海: 商务印书馆,1985.13.

[4][美]斯皮克曼.和平地理学.上海: 商务出版社,1965.

[5]姚全.新世纪世界地缘政治形势特点与中国的地缘战略选择.湖北:襄樊学院学报,2011(7).

[6]马荣升.创新与超越: 新地缘政治与国家安全.东北亚论坛,2009(1).

[7][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8]冯绍雷.新世纪以来的地缘政治变迁与中国的外交选择.社会科学,2005(2).

[9]方永刚,唐复全.大国逐鹿: 新地缘政治.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10]楼耀亮.地缘政治与中国国防战略.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11]任晶晶.新地区主义视角下的中国东亚区域合作外交.东北亚论坛,2007(1).

[12]陆俊元.地缘政治的本质与规律.北京: 时事出版社,2005.

[13]李义虎.地缘政治学: 二分论及其超越—兼论地缘整合中的中国选择.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4]石冬明.安全困境、地缘政治与中国崛起.理论观察,2006(3).

[15]杰弗里·帕克.地缘政治学: 过去、现在和未来.北京: 新华出版社,2003.

[16]Immanuel Wallenstein.Geopolitics and Geo culture: Essays on the Changing World- syst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相关论文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政策选择

本文是一篇对外贸易论文范文,对外贸易有关电大毕业论文,关于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政策选择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对外贸易及产业结构。

中国石油战略的

本文是一篇新能源论文范文,关于新能源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中国石油战略的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新能源及石油安全及石油方面的的。

南京旅游电子商务的现状战略选择

本文是一篇旅游电子商务论文范文,旅游电子商务方面学年毕业论文,关于南京旅游电子商务的现状战略选择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旅游电子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