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初中生心理咨询需求

时间:2024-02-14 点赞:43413 浏览:82970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家庭论文范文,家庭方面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离异家庭初中生心理咨询需求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家庭及子女及心理辅导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家庭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随着中国离婚率不断攀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离异家庭子女,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离异家庭初中生,很容易遇到心理上的困惑.为探讨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服务需求及现状,对上海某五所中学七年级和八年级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离异家庭子女在父母离异、亲子沟通教育和辅导等方面有更多的心理服务需求;离异家庭子女的父母在情感上应给予子女更多的关心;学校心理辅导机构应该结合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需要,有针对性开展心理服务工作.

关 键 词:离异家庭;初中生;心理咨询;需求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2)04-0048-04

收稿日期:2012-10-25

作者简介:孙希希(1990-),女,安徽淮南人,双学士,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心理学.

离异家庭子女是父母婚姻破裂从而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一种与在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完整家庭子女不一样的特殊群体[1].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程度的持续提高以及社会服务、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完善,家庭的重要性在不断被弱化,离婚率不断攀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离异家庭子女[2].

生活在离异家庭中的子女,有相当一部分与一般家庭子女存在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他们成熟、自律、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自理能力强,懂得为别人着想,会体谅别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甚至比正常家庭的子女强许多,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离异带来的心理创伤往往被亲情抚平.但是,也有一部分离异家庭子女也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3].对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的传统研究认为,离异家庭由于父母感情破裂,家庭气氛变得冷漠、紧张,宁静的生活受到破环,给子女带来莫大痛苦与不幸.离婚家庭子女在学习焦虑、心理问题所引起的身体症状、自责倾向上高于完整家庭的子女[4].李学容[5](2005)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子女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冲动倾向及身体症状等方面与完整家庭子女存在着显著差异,离异家庭子女存在着自卑自责、冷漠孤独、对人焦虑、冲动等心理问题”.

根据学校老师的介绍和一些资料的查询,以及走访调查了解到现在学校内离异家庭子女比较多,离异家庭子女由于生活环境与完整家庭子女相比更加复杂,很容易遇到心理上的困惑.学校的老师对离异家庭子女有一定的关注度,但对于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情况的了解并不是很充分.同时,在走访学校心理服务中也发现,对于离异家庭子女是不是能够很好地利用好学校心理服务的资源,大多是不了了之的.本文通过探讨离异家庭子女与完整家庭子女对心理服务的需求状况是否存在差异,以期更好地为离异家庭子女开展学校心理服务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案

(一)研究对象

采取以班级单位整群抽样,从上海市某五所中学七年级和八年级抽取样本,共发放问卷860份,回收剔除无效问卷后共获得有效问卷835份,有效率为97%.其中,七年级615人,占总体73.7%.八年级220人,占总体26.3%;男生490人,占总体58.7%;女生345人,占总体41.3%;离异家庭185人,占总体22.2%.;完整家庭650人,占总体77.8%.可以看出,当前初中生中离异家庭子女占很高的比重.

(二)问卷法

问卷主要参考了李哲浩硕士论文中的问卷[6]来建构,其问卷是在访谈基础上编制而成的.但该问卷针对的人群是高中学生,而本研究针对的人群为初中生,因而对问卷中的部分问题及选项进行了改动或增减.

问卷参照相关文献设计进行修改之后,随机选取了35名七至八年级学生进行初试,并根据学生在填写问卷时发现的不足之处,以及对问卷统计时发现的不合理之处,再次对问卷进行了修改.

(三)数据收集

由心理学老师担任主试,利用班会课和心理课的时间,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并当场回收问卷.

二、研究结果

(一)离异家庭与完整家庭子女对父母受教育程度的了解

研究发现,离异家庭子女对父母受教育程度不了解的分别占43.2%和48.6%,明显比完整家庭的23.8%和26.9%高.具体见表1和表2.

(二)离异家庭子女心理服务现状

在遇到心里烦恼时,有795人并未寻求心理老师帮助,占总体的95.2%.在遇到烦恼时会找心理老师求助的40人中,有15人来自于离异家庭,占离异家庭子女的8.1%,25人来自于完整家庭,占完整家庭的3.8%.可以看出离异家庭子女求助心理老师所占的比例略大.

对于学校心理服务室的所在位置,离异家庭子女明确知晓的占其总体的75.7%;在是否接受过本校心理咨询的选择中,离异家庭子女有10.8%接受过本校的心理咨询,可以看出离异家庭子女有一定比例接受了校外的心理咨询.

(三)离异家庭子女对心理服务的需求

问卷列举了一系列具体的心理服务内容,对比研究了离异家庭子女和完整家庭子女对心理服务的需求,结果发现,离异家庭子女在父母离异这一心理服务需求上达到显著差异.具体见表3.

(四)离异家庭子女寻求心理咨询的影响因素

对于如果看见有同学从心理服务室走出来,会有什么看法,78.4%离异家庭子女选择了“认为没有什么”;8.1%离异家庭子女认为“很有可能该同学有严重的心理问题”;13.5%离异家庭子女选择了“可能该同学有不是很严重的心理问题”.

离异家庭子女对心理咨询更有需求,在有需求的情况下没有时间和对咨询效果持怀疑态度导致没去心理咨询则占比较大的比例.具体见表4.

(五)离异家庭子女对学校心理咨询的理解

对于咨询有什么用处,离异家庭子女有43.2%选择了“解决问题”、29.7%选择了“了解自己”、16.2%选择了“倾诉”、8.1%选择了“听取建议”、2.7%选择了“向校方反映问题”.可以看出离异家庭子女更多的认可心理咨询能解决问题.(六)离异家庭子女对心理咨询的隐私性看法

心理咨询是否应实名登记,离异家庭子女有8.1%选择了“应该”、64.9%选择了“不应该”、27.0%选择了“无所谓”.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希望个人的隐私被保密.

如果心理咨询实名登记,学生最担心的事是什么,离异家庭子女有10.8%的人担心别人知道自己去咨询了,有35.1%的人担心实名登记后说自己的事情觉得会受到拘束,有32.4%的人不担心实名登记,有21.6%的人担心实名登记后自己的心事被老师告诉给别人.可以看出,离异家庭子女比较担心实名登记后不能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困惑.

对于班主任是否有权知道咨询内容,离异家庭子女有5.4%选择了“有权”、91.9%选择了“无权”、2.7%选择了“不介意”.可以看出,离异家庭子女是非常介意班主任知道咨询的内容.

(七)离异家庭子女对心理咨询的要求

对于心理咨询老师的性别,离异家庭子女有8.1%选择了男老师、45.9%选择了女老师、45.9%选择了无所谓.可以发现,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希望咨询老师是女老师,虽然也有很多学生选择了无所谓,但是直接选择男老师的学生还是不多的.

对于咨询老师的年纪,离异家庭子女有54.1%选择了“年轻老师”、10.8%选择了“中年老师”、2.7%选择了“年纪较大的老师”、32.4%选择了“无所谓”.由此可见,学生对年轻咨询老师的认同度较高.

(八)离异家庭子女对学校心理服务内容的选择和方式

离异家庭子女与完整家庭子女对学校心理服务内容的选择和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心理服务内容上,离异家庭子女对家长的亲子沟通教育与辅导的需求更大;在心理服务方式上,离异家庭子女比较喜欢与心理老师面对面沟通或者通过、沟通.具体见表5和表6.

三、分析与讨论

(一)离异家庭子女对父母受教育程度的了解

由离异家庭子女对父母受教育程度的了解可以看出,离异家庭子女较多不知道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说明离异家庭子女可能与父母的交流是缺失的.在一个家庭中,母亲对孩子有更多的照顾,并且作为一位母亲,往往比父亲和孩子有更多的交流,更加关心孩子的成长.对于离异家庭子女来说,家庭结构本身就不完整,初中男生如果缺乏和母亲的沟通互动,容易让处于青春期的他们产生一些问题.而初中女生如果缺乏母爱,她们将缺少处事的榜样,由于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出现以及心理上发生的巨大变化,没有与母亲的交流,更容易让初中阶段的她们手足无措而出现问题.

表5对学校心理服务内容选择的比较

(二)离异家庭子女对家庭的心理需求

在对学校心理服务内容的选择上,离异家庭和完整家庭子女在“家长的亲子沟通教育与辅导”选项中差异较大,离异家庭子女对此选项选择更多.说明离异家庭子女在与家长的沟通上存在问题,他们希望改善与父母的沟通,对家庭的心理需求比较明显.另外,对心理服务内容的需求中,因“父母离异”而需要心理服务的,离异家庭子女明显更多选择了此项,说明父母离异对初中生来说,需要得到心理服务以更好地面对这种不完整的家庭结构.

(三)离异家庭子女对心理辅导的需求选择

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亲子沟通问题,也是离异家庭初中生比较希望得到的心理辅导.而父母的教育方式不能适应子女所处青春期这个特定阶段,可能也是导致亲子沟通障碍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埃里克森说过: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由此可以看出,选择恰当的方式与子女沟通,也是父母,尤其是离异家庭的父母更应该学习的.

(四)离异家庭子女对心理咨询的需求

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过心理咨询,离异家庭与完整家庭子女的情况差不多,但是离异家庭子女接受过三次以上咨询的比例略高于完整家庭子女.离异家庭子女求助心理老师所占的比例略大.另外离异家庭子女接受过非本校心理咨询的人数更多.说明离异家庭初中生对于心理咨询有一定的需求.

四、结论

第一,离异家庭子女在父母离异、亲子沟通教育和辅导等方面有更多的心理服务需求.

第二,离异家庭子女的父母在情感上应给予子女更多的关心.

第三,学校心理辅导机构应该结合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需要,有针对性开展心理服务工作.参考文献:

[1]余欣欣,郑雪.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J&

本文是一篇家庭论文范文,家庭方面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离异家庭初中生心理咨询需求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家庭及子女及心理辅导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家庭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93;.中国特殊教育,2007(6):50-53.

[2]付洋.离异家庭学生感知到的教室态度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杨全清.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及其教育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4]蒲菊芳.初中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和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李学容.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2):23-24.

[6]李哲浩.学校心理服务需求研究——以Q校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责任编辑:范君]

相关论文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是一篇班主任论文范文,班主任类有关毕业论文提纲,关于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班主任及心理健康教育及德育。

家庭教养与初中生心理健康的

本文是一篇家庭教育论文范文,家庭教育方面大学毕业论文,关于家庭教养与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家庭教育及初中生心理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类有关毕业论文题目,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大学生及大学思想。

心理咨询视野下的教师教育观

该文为学生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与心理咨询视野下的教师教育观相关幼儿园心理教育论文,可作为大学生心理专业学生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

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方法

此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类有关论文范本,与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方法相关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不知如何写大学生及心理学及高等教育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