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云亭学术生命路径与学术树

时间:2024-03-13 点赞:46092 浏览:90115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旅游地理学论文范文,关于旅游地理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卢云亭学术生命路径与学术树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旅游地理学及地理学及观光农业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旅游地理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运用统的生命路径(lifepath)方法,统计已故当代中国著名地理学家、旅游学家卢云亭教授的全部学术作品和学术活动,按照时间纬度建立其学术生命路径曲线和时序分布图,以分析他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的分布情况及变迁过程.一方面,反映其著作量、学术活动数量随国情变动而出现的起伏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呼应关系;另一方面,通过观察特定时段的学科分布变化,体现卢云亭教授个人学术偏好的转徙,也可反映中国旅游学25年间的变化轨迹.结合生命树方法构建卢云亭教授一生经营的学术群落的整体景观,同时进一步反射出中国旅游学的整体演变历程.


[关 键 词]卢云亭;学术生命路径;学术树;旅游地理学

[中图分类号]K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1-0091-07

一、研究综述

(一)卢云亭教授生平简介

卢云亭(1935-2009),中国党员、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退休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神州新纪录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著名旅游学家、旅游地学倡导者、生态旅游学创建者、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先行者、现代观光农业研究拓荒者、著名旅游规划大师.

卢云亭1935年2月出生于河南林州.1954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现为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1958年,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从事旅游地理学研究和教育工作.1996年,退休后,活跃在全国旅游资源调研、旅游规划一线,致力于旅游地学研究和旅游规划事业.2002年,创建北京神州新纪录规划设计研究院,担任院长职务.2009年12月7日,卢云亭先生正撰写《旅游地学辞典》时,突发疾病于19时25分逝世于北京,享年74岁.

(二)现今卢云亭学术体系研究成果

卢云亭先生是中国高校最早从事旅游研究和教学的学者之一,是从事旅游规划、策划、咨询事业时间最长、成果最多的专家之一,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不断有学者和机构对其学术思想和成就加以综述和探讨.纵观现今对卢云亭教授学术思想脉络和成就的研究,多采用以下几种思路:

第一,依据卢云亭教授学术作品发表的顺序,结合卢教授组织参与的学术活动内容,探究其学术内容的变化和思想脉络的变迁.代表作品有吴殿廷教授的《从地理工作者到旅游规划专家一卢云亭先生学术思想与科研实践追踪》.

第二,立足卢云亭教授在各个领域的学术作品数量和影响力,对其在各领域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评价.代表作品有杨颖瑜的《寻求旅游资源开发和地学结合的学者卢云亭》.

第三,立足卢云亭教授在某一领域的学术成果及实践活动,肯定其对该领域的发展产生的重要推动作用.代表作品有张忠孝教授的《卢云亭教授是我国现代旅游地理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陈广万教授的《“丹霞文化分类体系”是卢云亭教授的重大贡献一兼评卢云亭<我国丹霞地貌区古文化研究>》,洪剑明的《卢云亭教授的生态旅游理论浅析》.

第四,以回顾往事的方式,重新审视卢云亭为各领域学术发展起到的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代表作品有李同德教授的《卢云亭先生二三事》,鲍成的《走进卢云亭一卢云亭旅游学术理论与实践研究初探》,郭学宝的《德被寰宇抒豪情》.

(三)本文研究思路

纵观上述有关卢云亭教授学术体系的研究,或考察学术内容的变迁,或考察某一领域学术作品数量的变迁及其影响力,并未采用生命路径技术,将学者一生的学术作品数量变化和内容变迁进行综合研究,更未采用生命树的方法来构建学者一生经营的学术群落的整体景观.

将生命路径技术应用于记性研究,最早见于西方时间地理学著作,如Pret在论述时间地理学创始人、瑞典地理学家HagerStrand的学术体系及其用途时,曾经提及,可以运用时间地理方法,以某位关键人物的一生为主线来总结学科发展的历史.中国学者柴彦威等较早将时间地理学介绍到国内.郑艳萍,胡海胜也曾将生命路径运用到桂林石刻景观的研究上.吴必虎曾经运用此方法研究了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和陈康的生命路径及其区域景观多样性背景.

因此,本文将首先运用生命路径方法对卢云亭教授的学术思想脉络和学术研究领域转变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继而搭建生命树,展现卢云亭教授一生的学术群落,最后由卢云亭教授的个人研究历程总结出旅游学科的发展历史.

二、学术生命路径分析

(一)学术活动数量分析

卢教授常年活跃在全国旅游资源调研和旅游规划一线.参加全国性和各省区旅游学术研讨会76次,其中全国性学术研讨会40次,由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主办的研讨会18次,高等学校旅游教学研讨会4次.

参加和主持各类旅游规划评审会、课题鉴定会157项,其中被委任为专家组组长的评审会46项,评审的规划类型有各类不同级别的风景名胜区、旅游区、度假区、森林公园、观光农业园、地质公园等.参与的旅游规划和研究课题书面鉴定、评审项目32个.

参加全国和地方旅游培训授课23次,其中全国旅游高级培训班10次.如国家旅游局在广东中山市召开的全国各省、市、区旅游局长高级培训班,在杭州召开的全国各省市区旅游局规划处处长旅游高级培训班,广西、吉林、河北、河南、湖南等省召开的旅游局长培训班等.

参加各类旅游咨询会议和实地考察活动共91次.

参加国家旅游局和林业部一些重要国家行业标准编制工作,其中比较重要的国家标准有《旅游区(点)质量评定与划分》(即4A标准)和《森林公园质量评定标准》等.

可以看到,1984―2003年期间,卢教授参与或主持的旅游规划项目总体呈增长趋势,这与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息息相关,也与卢云亭教授数十年如一日的持续努力密不可分(图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政府实施全面对外开放政策,使我国旅游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初,旅游业已形成拥有一定规模的新兴国民经济部门,这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就在这一时期,卢云亭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旅游地理学论著《现代旅游地理学》,这是他在学习国外旅游地理学方面新成果及认真总结国内更多旅游地理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论著,初步建立了我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理论新体系.该书对我国现代旅游地理学这门新兴分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然而,这一段时期内,统守旧的观念依然盛行,“旅游地理”并未受到广泛重视,导致旅游项目总体数量较少,因此从图1上看,卢教授参与的项目数目不多.

为进一步推动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卢云亭教授笔耕不辍,于1991年出版了《现代旅游地理学》,建立了旅游地学研究的理论体系,对旅游开发规划、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保护等作了精辟分析论证,促进了社会各界对于旅游规划等方面的关注和重视.在各方努力下,1991―2003年期间,全国旅游规划项目数量逐渐增加,而卢云亭教授也在越来越多的项目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尤其是在2003年,主持了晋城晋庙铺、密云檀营、洛阳牡丹园规划方案讨论会,山西大同市旅游总体规划评审会等各地众多项目.2004年,全国旅游规划项目总数并未出现大幅下降,卢云亭教授由于病情恶化未能更多地参与旅游规划项目.老一辈旅游学者能够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始终奋斗在旅游理论与实战的最前沿,这为其后期生命过度消耗埋下了伏笔.

(二)学术活动领域变化分析

卢云亭教授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卢云亭教授的科研实践,特别是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的科研探索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的,90年代中后期达到高峰.根据不完全统计,自1984年以后的20余年里,卢云亭共主持完成科研课题40多项,基本包括4大类,即区域旅游规划、景区景点总体规划、景区景点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或专题旅游规划.大体的时间过程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侧重于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90年代初开始景区景点的总体规划;随后,伴随着国内各地区旅游开发的热潮,逐渐扩展到区域旅游规划上来;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专项和专题旅游规划(生态旅游、乡村情趣园等);后几年则完成了一些景区景点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此外,还参与了一些旅游项目策划和营销规划.因此,卢云亭教授的科研探索轨迹可以概括为: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区域旅游规划→风景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旅游专项、专题规划→景区景点控制性详细规划→营销和形象策划.

从各类别科研课题所占份额不难看出,卢云亭先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景区景点总体规划,其次是区域旅游规划,再次是专项或专题旅游规划,最后是景点控制性详规.这和他的地理学背景密切相关,也反映了早期介入旅游的很大一批学者都是地理学背景.自上而下的规划空间模式,从宏观上把握一个景区,把握一个区域的旅游地理定位,这种思路为学术界不断放大,形成了昂普模式、RMIP模式等.

由图1c可以清楚地看到,1990年之前,卢云亭教授集中研究区域旅游规划.卢云亭教授是我国最早从事旅游地理研究的地理学者,他从1985年开始钻研旅游地理学,在收集了大量资料,比较全面地研究、总结旅游地理学这门学科的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之后,他和北师大的同事们开始关注一些旅游地的开发规划,并完成了一批有较高实用价值的科研报告.这一阶段他主要侧重于参与旅游资源方面的开发和规划实践,在大量个案经验的基础上,对区域旅游开发规划理论和模式有了初步总结,1988年代表性著作《现代旅游地理学》正式出版.卢云亭教授在总结大量个案实证研究中先后提出了风景要素组成、风景结构层次、旅游业的结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图式和区域旅游的开发模式等,为区域旅游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1990―1995年期间,卢云亭教授专注于研究景区景点总体规划.1992年正值小平同志南行讲话之后,为落实深化改革精神,各有关单位都开始转变思路,将原来单一的园林绿化设计工作,拓展为绿化设计与施工、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旅游景区景点的规划设计、旅游与游憩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评价等项工作.新的转变伴随而来的是对相关知识需求的急剧上升,因此,卢云亭教授这一阶段应邀参与了许多景区景点总体规划课题项目,做出了众多贡献.

1995-2000年期间,卢云亭教授以研究区域旅游规划和景区景点总体规划为主,并开始着手专项或专题旅游规划的探索.区域旅游规划项目和景区景点总体规划科研项目数量在1995-2000年期间达到顶峰.

2000-2005年期间,卢教授参与的课题类型十分平衡,并开始着手研究景区景点控制性详规.这说明旅游部门的规划对象已经从政府部门旅游局转变为具体的旅游景区,以及旅游线路设计等.统的区域规划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中国旅游发展更多地暴露出餐饮质量、住宿质量与服务、交通安全与舒适、景区旅游线路与体验、强行购物与投诉、夜景少与娱乐项目缺失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更多地开始着手于一个具体的专题旅游问题的规划与解决.

(三)学术作品数量分析

1.学术作品概况

卢云亭教授1979-2005年的学术成果如表2所示.

本文研究的数据基础是对卢云亭教授一生所有作品的全面整理和统计得到的,该份资料是目前为止所能收集到的卢云亭的著述最为完整的一种.根据内容属性将这些学术作品分为论著、旅游论文、科普著作和发表于各媒体上的论文4种,起讫年份为1979-2005年,其中正式发表论著15部、提交旅游学术论文64篇、科普著作15部、发表于各种媒体的论文89篇.此外,卢云亭还编写了各类百科全书中有关地理、旅游等词条类书籍6部,共30余万字.

由图2a可以看到,卢教授从1979年开始致力于旅游学术研究,1979―1982年,学术成果不断递增,在1982年达到正式发

本文是一篇旅游地理学论文范文,关于旅游地理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卢云亭学术生命路径与学术树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旅游地理学及地理学及观光农业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旅游地理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表的顶峰.1980―1983年,是卢云亭教授学术成果最为丰盛的阶段,总量范围在11~20之间.47岁的卢云亭教授刚刚历经“”的洗礼,在改革开放后新的教育思潮引导下,以巨大的爆发力投入到区域地理、观光农业、旅游发展等理论与实践中,这是老一辈学者留给学术界的巨大财富.从图2b看出,卢云亭教授发表于各种媒体上的论文占所有研究成果的比重最大.而这些“媒体”绝不是普通刊物、报纸,而是诸如《地理学报》、《旅游学刊》这样的核心杂志.他短短26年之间发表89篇文章,平均每年3.3篇,成果之丰为人叹服,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我们不得不为卢教授对待学术的热情和执著、勤奋好学、艰苦奋斗的精神而赞叹.旅游论文也占据了较大比重,为35.96%,科普著作所占比重为7.3%.可见卢教授的研究重点还是集中在旅游学.同时也说明卢教授的视野宽广,好学奋进.论著所占比例虽然较小,数量相对较少,但与同时期地理学者的平均产量相比,仍属前列.而这些专著的影响力也非同一般.《现代旅游地理学》首次提出了旅游地理学科体系的框架.《观光农业》是国内第一部反映观光农业的专著,是我国旅游科学研究向农业领域延伸的重要标志,也是对我国旅游理论前沿研究的重要发展.《生态旅游学》是卢教授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前沿研究的代表作.

2.学术作品数量与学术活动数量变动关系探究

由图2c可以看出,卢云亭教授的学术成果数量与其参加或主持的旅游规划项目呈正相关关系.

由图2d可以看到,旅游论文数量与旅游规划项目的变动关系更为紧密.可见,卢教授是一个非常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学者,他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旅游事业的探索和创新中,将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相结合,不断突破和创新,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全部精力,不愧为我国高龄资深专家在旅游战线上工作的一个楷模.

(四)学术作品内容变化分析

1979-2005年期间,卢云亭教授发表的学术作品以地理学,特别是地理科普为主,包括地理学、旅游地学、区域旅游和旅游学4大类.

从时间过程上看,卢云亭教授的研究领域有如下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是地理科普和地理研究;90年代初期主要是旅游地学和区域旅游研究;9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转向区域旅游和旅游学基本理论研究(见表3).因此,卢云亭教授的学术思想脉络可以概括为:地理知识普及→旅游地学→区域旅游→旅游规划理论.

从图3a可以明显看出,1980--2005年期间,卢云亭教授最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在地理学,其次是区域旅游学,再次是旅游地学,最后是旅游学.(1)1980-1990年期间,卢教授在地理学上的产出颇丰,旅游地学产出相对较少,但并不代表卢教授此阶段不关注旅游地学.事实上,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卢云亭教授就开始对国内外旅游地理科学研究的发展成果进行跟踪和资料搜集,并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与分析,及时总结成功经验,积极参加国内的学术活动.由于当时仍处在计划经济的年代,政治体制处在化冻期,教育与科研受到统观念的局限,学术成果的发表自然受到影响.然而即使这样,卢云亭教授仍以不懈的努力,笔耕数年,终于在1988年由江苏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现代旅游地理学》,此书成为划时代的旅游地理学著作,其学术价值得到学术界的好评,卢云亭教授也由此揭开了他在地理学学术研究的崭新一页.笔者亦不由得为卢教授对学术追求的巨大热情而感动和惊叹!(2)1990―1995期间,卢教授开始发表旅游学文章,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展.地理学研究成果依然保持数量优势且有一定增长.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是旅游地学的学术成果大幅增长,一方面体现了卢教授思想脉络的转变,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国内思潮的转变,旅游地学渐渐地被接受与重视.1991年出版的《旅游地学概论》更是成为国内外第一部旅游地学专著,是我国学术界首次将地球科学的理论方法运用到旅游理论建设的创举,反映了旅游地学学科理论的建树和当代我国旅游地学的研究水平,反映了我国旅游学术理论研究的新水平.区域旅游的学术成果也有稳步增加,体现了卢教授在此时期对区域旅游的重视.(3)1995-2000年期间,旅游学方面的作品成了卢教授学术产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旅游和旅游地学的学术成果相应减少.这与当时卢教授被授予众多旅游相关的社会职务存在一定关联:1995年被聘为涞水县野三坡风景名胜区顾问,1995年被选为北京旅游学会理事,1996年4月被聘为桂林工学院客座教授,1999年8月13日被聘为南丹县旅游产业发展高级顾问,1999年6月22日被聘为密云县旅游行业协会顾问,1999年8月10日被聘为珠海市人民政府旅游产业发展顾问,1999年9月17日聘为北京密云桃源仙谷自然风景区顾问等纵观卢教授一生,这一时期获得的社会职务是最多的,而其中绝大部分职务都是旅游类的,因此可以看出,卢教授的社会职务影响了他这一阶段的学术研究方向.也由此看出,此阶段我国各地日益重视旅游开发和规划,对专家和人才的需求也随之上升.此外,1996年时卢云亭教授依然选择退休,在学术研究与实践上算得上是厚积而薄发.(4)2000-2005年期间,卢教授在区域旅游学方面的成果所占比例最大.这种研究方向的转变,与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环境科学应用研究的迫切需要是密不可分的.可见,宏观环境的转变对学者的研究方向有着莫大的影响.

从卢教授学术论著发表时间顺序的变化,可以看出,卢先生已经从一个普通的地理工作者逐渐成长为著名的旅游规划专家.他的研究路线转变,他所获取的成就,固然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地理学从宏观、综合的人地关系的整体研究,逐渐向中观和微观的、具体的应用方向发展的反映.卢教授是这个过程的见证人,也是其中的推波助澜者和典型代表.

从图3b可以看到:(1)1995年之前,各领域学术成果数量均呈递增状态,一方面体现了卢教授对各领域的巨大热情和积极的跨学科精神,另一方面也显示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学术思想的不断更新为学者们创造了良好的创作环境,造就了这一阶段硕果累累的景象.(2)1995--2000年,地理学界关于“地理学危机”的讨论以及卢教授研究范围日益扩大的综合影响,使得其地理学方面的学术成果数量不断下降.众多旅游类社会职务的增加也促使卢教授更多地致力于旅游领域的研究.(3)2000年之后,改革开放区域经济的发展给卢教授带来了更多的创作灵感,即便此时他依然担任众多学科的社会职务,卢教授依然在区域旅游上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可见相对于社会职务而言,宏观环境对于个人研究方向的影响力度更大.由图3c可以看出,卢教授在媒体上发表论文主要集中在1979-1984年,在这一时期,卢教授主要发表的是地理知识的相关文章,如《龙日海峡》、《延庆――北京旅游新地》、《罗布泊是游移湖吗》、《三角洲纵横谈》等等.

三、学术树总结

(一)学术树分析

学术树是吴必虎学者为了研究陈康教授学术生命路径的方便,专门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关于一个学者一生经营的学术领域范围、创作量及其科学关系的系统框架.本文根据对卢云亭教授一生发表的学术论著的种数统计,以及它们在各个学科分支领域内的分布情况,建立某种树状的学科结构关系图,用来分析该学者的学术活动领域及其相互关系.

1.第一层土壤及学术树

卢云亭教授是一名旅游学家、旅游地学倡导者、生态旅游学创建者、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先行者、现代观光农业研究拓荒者和著名旅游规划大师.由于旅游地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横跨地质学、地理学、旅游学以及生态、园林、建筑、考古、美工、经济、规划、逻辑、哲学等许多学科,生态旅游学、旅游资源开发等又隶属于旅游学,观光农业属于农业和旅游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因此我们可以将卢云亭教授的第一层学术树划分为:地理学及其紧密关联科学、旅游学、农业和社会经济学4个群落(见图4).

2.第二层土壤及学术树

在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的支持下,结合自身丰富的边缘科学素养,在1995年以后卢云亭教授培育了以专项或专题旅游规划和景区景点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中心的新的学术树,并一直将这种研究延续到2005年.这种研究方向的转变,与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卢云亭教授本身具有的活跃而积极的跨学科研究思想密切相关.

3.第三层土壤及学术树

1996年,当生态旅游刚刚受到国内旅游界关注之时,卢云亭教授便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长期从事旅游地理和旅游规划研究的丰富经验,提出了“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开展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旅行活动”.2001年5月,卢云亭教授和王建军先生合著的《生态旅游学》作为全国旅游院校、旅游行业岗位培训系列统编教材出版,是国内最早的生态旅游专著之一.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包括北京在内的学术界、实践界对“观光农业”的名称、概念等尚不理解,不知其所指何物,更不知其未来如何.而且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根本还不可能让农业走向旅游业.以卢云亭教授为首的课题组成员就开始了边研究、边工作、边实践的“观光农业项目规划编制工作”,并于1995年出版了国内第一部“观光农业”专著:《观光农业》.

因此在第三层土壤中应该勾勒出以上群落.

(二)结语

第一,卢云亭教授为人朴实谦逊,对待亲人无私奉献,对待朋友肝胆相照,对待事业忠诚敬业.对学生,诲人不倦,桃李满天下.例如,2007年他为笔者的著作《旅游地策划一文化创意空间》(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撰写序言,推荐出版,体现了老一辈学者提携青年学人的高风亮节.他一生勤奋学习,笔耕不辍.学以致用,活到老、学到老,是他一贯的作风和学风.在旅游理论研究、学术著作、规划理念、策划项目和产品等方面,他坚持创新,并提出创新性观点和独到的见解,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肯定和认可.

第二,卢云亭教授74年的个体生命轨迹必然受到反右、“”、改革开放、退休体制等浪潮的影响,一个作为兼具生物性与社会性的人,35-45岁是积累最为关键的时期,是最容易出学术成果的时期,是容易走向学术衰老的时期.卢云亭先生35-45岁的金色年华却因“”而不得不中断正常的学术研究,但是他一生博览自然,踏遍祖国的大好山川,足迹遍布全国大部分县市,凭着勤奋好学、认真执着、艰苦奋斗的精神,从未停止过旅游规划、策划、咨询、培训和理论研究工作.他一生著书17部,发表论文100多篇,主持和参与旅游规划200多项,先后担任国标《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

本文是一篇旅游地理学论文范文,关于旅游地理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卢云亭学术生命路径与学术树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旅游地理学及地理学及观光农业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旅游地理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评定》起草专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旅游特色资源价值体系及其应用研究》主持人、中国森林风景资源评价委员会委员、中国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其论著及研究成果曾获国家教委、中国农业部、北京市委政研室、北京市旅游局及各类学会成果奖.2007年获“中国旅游十大策划人”荣誉,2009年获“中国骄傲第8届中国时代十大创新人物”称号.这是第一代旅游学者留给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

第三,卢云亭教授的个体生命轨迹实际上是新中国成立后地理学者介入旅游的缩影,地理的背景为日后多角度参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战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他过早消耗物理生命埋下了悲剧性伏笔.他的一生是个体生命与学术生命的统一.

相关论文

提升学术期刊选题亲和力的路径

本文是一篇学术期刊论文范文,关于学术期刊类毕业论文范文,关于提升学术期刊选题亲和力的路径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学术期刊及读者及。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路径

本文是一篇学术期刊论文范文,关于学术期刊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路径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

工科生学术责任养成的路径

关于工程伦理及工程实践及工程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工程伦理方面有关研究生论文的致谢,关于工科生学术责任养成的路径相关论文范文。

数字学术期刊出版路径

本文是一篇学术期刊论文范文,学术期刊方面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数字学术期刊出版路径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学术期。

学术期刊转企改制的路径选择

本文是一篇学术期刊论文范文,关于学术期刊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关于学术期刊转企改制的路径选择相关硕士论文范文。适合学术期刊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