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路径探析

时间:2024-03-26 点赞:45924 浏览:9103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范文,公共事业管理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路径探析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公共事业管理及实践教学及专业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公共事业管理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1999年创设以来,在学科建设、办学层次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专业发展现状与专业发展前景之间仍存在较大落差.与成熟专业相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专业定位不清晰、特色不鲜明、社会声誉度不高等状况.专业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其社会应用性,能够很好地契合社会人才需求状况.结合宜春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探讨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关 键 词:公共事业管理;实践;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287-0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国内创设于1998年,到2012年全国大约有500所高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但专业发展方向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大跃进式”的发展并未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社会声誉度大幅提升,反而同质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专业发展面临“建设瓶颈”.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在重新审视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的基础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本文主要以宜春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状况为例,探讨多科性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一、宜春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一)办学规模与层次不断提升

宜春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2002年开办以来,学生人数从最初的十几人到2010年后基本保持在50人以上,办学规模与层次不断提升.在专业开设初期,社会对其了解不够,许多人将其简单地理解为社区服务和第三部门管理等,未能正视专业发展的潜力.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社会建设,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和定位日益清晰.

(二)学科建设凸显应用特色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生命线,做大做强一个专业需要多维并举,凝聚学科优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开办以来,一直探索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的新路径,彰显专业的应用性特色.2006年以来,学院与宜春市政府合作,开展各项资政服务.在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研究、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等政策咨询中,学院都派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并建言献策.

(三)专业建设从无到有,稳步推进

2006年以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引进了一批专任教师充实教学队伍,学院也加大了对专业的扶持力度,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2011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进行了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并探索在偶数学期建立教学实践周制度(时间为该学期17―18周).在实践基地建设方面,至2011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与宜春市发改委、人事局、局、仙源乡政府等相关部门合作建立实践基地,目前正筹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基地.

总的来说,宜春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虽取得了一些进步,但随着办学环境变化,和其他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样,专业发展呈现“先扬后抑”态势.同质化的培养模式使得专业发展缺乏特色,专业发展前景和现状又形成了反差较大的极化现象.因此梳理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困境,探索中国特色专业建设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困境

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完善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亟待进一步优化,如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教育界仍存在较大的认知分歧.从培养方案看,专业主要培养能够胜任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但是公共部门“逢进必考”的政策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去向未能契合专业设置的预期,大多数学生无法进入到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更多地流向到了企业.专业发展前景和现状的极化现象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未能体现出专业优势,也导致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社会声誉度不是很高.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亟须找准自己的特色,防止在同质化中迷失自我.

支撑专业较少、专业基础薄弱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涉及政、经、文、法等领域,需要在多学科融合中找准自己的特色.但是据统计,国内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500多所高校,支撑专业多于两个的不到1/4.以宜春学院为例,2002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个方向招生,2004年开始独立招生.十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虽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学科融合优势并未得到体现,至2012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宜春学院仍只有一个专业方向,缺乏相关的支撑专业.同时,实践教学偏弱,没有独立的教学实验室;学术交流不足致使专业发展方向的拓展“心有余而力不足”等.

(三)实践环节相对匮乏、学生实践能力急待加强

课程设置理论课偏多,应用性课程较少,不能适应社会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因此,学生学完后通常感到“通而不精”,找不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正如社会上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评价――“万金油”,虽然具有了一定的综合管理能力,但却没有自己的“主轴”.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课程设置上重理论、轻实践,应用性课程设置偏少;二是虽然建立一些实践教学基地,但或是输入人数有限,或是联系互动较少,实习基地建设出现流于形式的现象;三是部分同学对实践环节认识偏差,在实践教学中敷衍了事,如在社会调查实践中存在普遍的“搭便车”现象,实践教学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三、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路径思考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2+1+1”模式

结合到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定位来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推行“2+1+1”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前两学年开展专业基础课、通识课教学;在第三学年进行核心专业课学习,并在第6学期9-18周组织学生到相关行政、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第四学年第7学期1-9周针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开展针对性学习,并进行相应素质拓展训练,10-18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与写作.通过“2+1+1”人才培养模式可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了解自身不足及明晰自身职业发展定位,第7学期的针对性学习又能使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这种培养模式相比传统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具有更大的优势.(二)科学定位专业发展方向

专业的生命力和社会声誉最终取决于专业的社会适应力,只有解决“教育产品”销售问题,专业建设才有活力与生命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之所以呈“先扬后抑”态势,根源于实际就业去向与培养目标一致性较低.因此,必须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多元化,顺应社会人才需求的状况.建议可以在统一招生的基础上将专业发展设置为三个方向:行政管理、社区服务、人事行政.行政管理方向主要培养党政机关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强化政治、经济、管理、财务等课程的教学.社区服务方向主要培养公益部门和基层急需的服务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强化管理、经济、社区服务等课程的教学.

(三)“内培外引”有机结合,优化师资结构

柔性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可以聘请行政、企事业单位理论基础扎实、业务能力强的管理人员担任课程主讲教师或进行专题教学.这样既可以充实师资队伍,也可以提升教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同时对现有师资队伍加强培训,从内部挖掘潜力,通过政策引导,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攻读博士研究生.

(四)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想打造自身特色应在课程模块设计、主干课程、校本课程等方面着力.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主干课程彰显特色.主干课程应包括公共政策学、社会调查实务、组织行为学、社区管理、领导科学、公共行政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应用性课程.课程设置应突出公共事业管理的特色,将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向有机衔接起来,以实践教学为主,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技能.二是完善教学资源建设.在充分调研和探讨基础上,根据专业不同发展方向编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系列教材.在教材编写中妥善处理专业课程体系完整性与特殊性、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统一.

(五)创新教学方法,探索社校合作办学模式

1.创新教学方法,强化互动式教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学科,这就要求教学中强化互动式教学,如案例教学法、演讲式教学法、情境设置法等.通过互动式教学能够增强课程学习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得课程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探索社校合作办学模式.在不断提升教学内涵与办学声誉的基础上,强化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办学.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相关单位签订合同,根据单位人才需求进行“量身”培养,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该单位工作.社校合作办学模式的优势在于节约用人单位招聘合格人才的成本,也提升了专业的社会应用性与声誉度.

综上所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创新,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其社会应用性的不足极大制约了专业的长效发展.因此应在深入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并探析制约其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探索内涵式发展道路,按照市场人才需求状况科学设置人才培养方向,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相关论文

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路径

本文是一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范文,关于公共事业管理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路径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公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