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升本院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适切性

时间:2024-03-27 点赞:52635 浏览:10975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学前教育论文范文,学前教育方面毕业论文模板,关于新升本院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适切性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学前教育及幼儿园及教育改革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学前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新升本院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这是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它决定着整个教育活动的质量与生命力.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课程的适切性问题.本文将从课程适切性的含义、新升本院校课程适切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三个方面加以阐释,以期为新升本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供理性的思考.

关 键 词:新升本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适切性

目前,新升本院校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这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改革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更新课程设置,积极与幼儿园进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努力和调整,制定合理、规范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培养出优秀的幼儿教师.随着幼儿园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推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适切性问题显现出来,如:课程选择的适切性、课程组织的适切性、课程结构的适切性、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等问题.本文从目前新升本院校课程适切性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为新升本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一、新升本院校课程适切性的含义

布鲁贝克对课程的适切性做过一段精辟的阐述:“不管采取什么教学形式,都有必要对学术课程的选择、组织、结构及其内容的逻辑和动机考虑做些深入的分析.让我们先从课程的选择开始,因为学生对课程‘适切性’的呼声之强已使得课程的选择在过去十年得特别重要.乍一看,几乎每个人都会同意,教材要进入课程领域必须通过适切性的检验.这种标准的困难在于它过于简单化,只有当人们提出了适切性的对象问题时它的复杂性才显示出来.因此,当人们提出了下列问题时,问题就大不相同了:对谁、对什么或多长时间是适切的?适切性的对象是学生个人,还是整个社会?是些实际的社会问题,还是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善?此外,适切性的对象是短暂的现时,还是长期的未来?”[1]即新升本院校课程的适切性指的是新升本院校课程的选择、组织、结构及内容等符合社会、文化及个人某些方面发展需要的性质,它表达了社会及个人对课程功能的某种期望.具体而言,新升本院校课程的适切性具有四个方面的含义:课程选择的适切性、课程组织的适切性、课程结构的适切性、课程内容的适切性.课程选择的适切性强调课程与教育对象之间是否相适应,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课程组织适切性指的是新升本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地组织安排课程;课程结构的适切性要求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要恰当合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要求课程能最大程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二、新升本院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适切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新升本院校针对自身特点对课程设置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课程适切性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课程选择的适切性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新升本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的选择上盲目从众,多为专科课程设置的翻版或更多参考国内著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相同的课程不能同时适切不同层次、不同取向的教育对象,同时也不能适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要求.此外,很多新升本院校不能根据学生需要调整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其选择的课程不能很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结果导致课程不能适切社会及学生个人的发展需要.

(二)课程内容的适切性问题

教学改革及知识的更新步伐很快,但很多新升本院校的大部分课程还停留在已有的信息层面上,课程内容更新过慢,很少涉及科学发展前沿的相关知识,缺乏时代性、新颖性,缺少时展所需要的新内容.如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教法类课程过分强调内容介绍,缺乏方法指导,使学生难以理解.部分课程过分强调理论素养,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课程显得空洞乏力且枯燥无味,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差.这种现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也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结构的适切性问题

部分新升本院校不能处理好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关系,专业课必修课比例过大,对专业基础课重视不够.部分院校专业必修课过多,专业选修课较少.有的重视显性课程忽视隐性课程.课程结构的不合理,很难培养出全面发展、专业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对社会的发展也不能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2]

(四)课程组织的适切性问题

新升本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一直缺乏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等开发,很多高校在课程组织上停留在各课程之间不相往来的水平上,课程间不能做到很好的整合.由于知识分割过细,各自为政,缺乏整考虑,易造成学生重复的、刻板的、片面的知识结构,不利于学生多维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发展.这样的课程组织不能最大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对学生基本能力的需求.

三、新升本院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适切性的有效策略

(一)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要适切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实践教学在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学前教育领域人才需求呈多元化、应用型和专业化的特点,而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由于课程比重不足、教育见习和实习基地不足、实践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指导力量薄弱以及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必须作出改革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的基本思路有创新观念以建立全程式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课程结构以提高实践教学比例,促进指导教师队伍的“双师化”进程,实行高校及幼儿园“双导师制”,协调各类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以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构建“园校互动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校与幼儿园的合作共赢.

(二)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要适切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新时期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取向就是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高师学前教育本科长期以来课程设置强调理论教学,与学前教育实践相脱节,毕业的学生学科专业应用性差,大多只能从事理论教学、管理和科研工作.这种培养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学前教育教师是指高师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的教师不仅要“全面发展”而且要“学有专长”.目前,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新的教育观念、教育理论不断涌现,幼儿园在办园渠道、办园模式、办园条件、教育特色等方面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办园渠道方面,在地方政府办园的同时,动员社会多方面力量发展幼教事业,从而形成了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正规和非正规形式相结合的发展格局.在办园模式方面,由于大教育观念的形成,早期教育概念的扩大,0-3岁婴儿教育已逐步纳入幼儿园教育的范畴.因此,涌现了3~6岁全日制幼儿园、0-3岁托儿班、亲子园等多种办学模式.在教育特色方面,出现了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双语教育、蒙氏教育、早期阅读、特色体育等等.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应呈现出这样多元化的发展态势需要,以期培养有不同专长的幼教专业人才,如英语教育类、艺术教育类、特色教育类等.这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能够学有所长,充分发展个性,同时也适应幼教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要适切于学生素质的需求

由于新升格本科院校多为二表本科招生,且部分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招生时是按艺术类招生,文化课成绩偏低,导致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弱.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文化素质,加强和改进专业基础课设置教学.

1.课程内容综合化、模块化.根据师范院校学生特点和本学科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使课程内容综合化,建构适应学前教育专业需要的系统化的内容体系.如五大领域教法课的理论部分整合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园课程论等课程组教师定期进行教研活动,避免了课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讲授.

2.调整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内容的比重以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为目标,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历层次特点,对纯理论知识和高深的原理作适当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讲授,做到深入浅出;适当增加与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有关的实际应用知识和可操作性强的内容,以使学生学了有用,学得有趣;注重引入本学科最前沿性的新知识,以弥补教材中的教学内容部分陈旧的特点.

(四)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要适切于幼儿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需求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学前教育课程变革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特别是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具有课程指导意义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在此精神的指导下,形成了许多新的教育观念及理论.如儿童发展的整体观、儿童生态观、可持续发展观、终身教育理念等,[3]现已成为幼儿园课程改革与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然而,目前新升本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滞后于幼儿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脱离现阶段幼儿教育发展的实际.这就需要调整改进课程计划,加强新的教材编写和建设.同时还应提倡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在教学、科研、学习中形成团队力量,发挥整体优势,以期适应幼儿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需求.

相关论文

新升本院校如何办好本科教育

本文是一篇学科带头人论文范文,学科带头人有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关于新升本院校如何办好本科教育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学科带头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