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陆善经注简

时间:2024-01-09 点赞:46683 浏览:9059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集注论文范文,关于集注相关毕业论文格式,关于《文选》陆善经注简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适合集注及文选及注释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集注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文选》陆善经注是唐代最后一部《文选》注释学成果,是研究唐代文选学的重要文献,可惜没有传世,也未见诸任何公私书目,所以其影响力很有限,远远不能和李善注、五臣注的地位相提并论.19世纪中期,由于日本所藏唐钞本《文选集注》残卷的发现,陆善经注本《文选》才开始为世人所知.从《文选集注》的特征和体例来看,其中的陆善经注是经过删略的,并非陆善经注的原貌.陆善经注在《文选集注》残卷中存量不多,其注释中引典与释词、串释并存,其引典可以弥补李善注.在释词和串释方面,陆善经注既注重释典,又直接解释词义,间有串释大意.

关 键 词:《文选》;陆善经;《文选集注》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1)06―0206―04

在唐代文选学发展史上,继《文选》李善注、五臣注这两大标志性成果之后,陆续又有人注释《文选》,但最后真正完成者仅陆善经一人.《文选》陆善经注在中土早已失传,未见任何公私书目著录,因此一直湮没无闻.直到19世纪中期,随着日本所藏唐钞本《文选集注》残卷的发现,陆善经注本《文选》才开始为世人所知.《文选集注》在我国古代未见诸任何公私书目,其流传情况也不得而知.《文选集注》残卷中所存陆善经注的发现为我们研究《文选》陆善经注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文本资料,不仅补充丰富了唐代文选学研究的文献资料,而且具有重要的校勘价值,可以校传本之误.目前,我们对《文选》陆善经注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很多课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陆善经的生平与著述

陆善经在两《唐书》中皆无传记,其所注《文选》也未见任何公私书目著录.因为日本所藏《文选集注》残卷中陆善经注的发现,学者们开始对陆善经的生平事迹进行研究.①这些研究成果已基本将陆善经的生平事迹及其著述考证明白,我们可以据此对陆善经的生平与著述略作陈述.

陆善经生卒年均不详,主要活动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曾任河南府仓曹参军、集贤院直学士、学士、国子司业.陆善经和吕向基本生活在同一时期,同任集贤院学士,只是其入集贤院的时间略晚于吕向.陆善经由萧嵩荐引而入集贤院,对此《玉海》卷四六引唐代韦述《集贤注记》中有明确的记载:

史馆旧有令狐德所撰《国史》及《唐书》,皆为纪传之体.令狐断至贞观,牛凤及迄于永淳.及吴长垣在史职,又别撰《唐书》一百一十卷,下至开元之初.韦述缀缉二部,益以垂拱后事,别欲勒成纪传之书.萧令欲早就,奏贾登、李锐、太常博士褚思光助之.又奏陆善经、梁令瓒入院.岁余不就.

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陆善经参与了《开元礼》、《唐六典》、《御刊定礼记月令》的修撰工作.《开元礼》成书于开元二十年九月,《新唐书艺文志二》“《开元礼》一百五十卷”下有注曰:

开元中,通事舍人王岩请改《礼记》,附唐制度,张说引岩就集贤书院详议.说奏:“《礼记》,汉代旧文,不可更,请修贞观、永徽五礼为《开元礼》.”命贾登、张、施敬本、李锐、王仲丘、陆善经、洪孝昌撰缉,萧嵩总之.③

《旧唐书礼仪志一》亦载其事,兹不赘引.

开元十八年张说卒后,萧嵩以中书令知集贤院事,负责《开元礼》的修撰,奏请起居舍人王仲丘参与修撰.据《新唐书艺文志》下所列撰者名字看来,陆善经排在王仲丘后,可能是由于萧嵩所提携而参与修撰,其入集贤院的时间大概在萧嵩为中书令并知集贤院事的开元十八年至二十年之间.

萧嵩被罢知集贤院事后,陆善经又被张九龄举荐参与修撰《六典》.据《新唐书艺文志二》“《六典》三十卷”曰:

开元十年,起居舍人陆坚被诏集贤院修“六典”,玄宗手写六条,曰理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张说知院,委徐坚,经岁无规制,乃命毋、余钦、咸业、孙季良、韦述参撰.始以令式象《周礼》六官为制.萧嵩知院,加刘郑兰、萧晟、卢若虚.张九龄知院,加陆善经.李林甫代九龄,加苑咸.二十六年书成.④

后来,陆善经又参与了《御刊定礼记月令》的修撰工作.《新唐书艺文志一》著录有《御刊定礼记月令》一卷,其小注曰:

集贤院学士李林甫、陈希烈、徐安贞、直学士刘光谦、齐光、陆善经、修撰官史玄晏、待制官梁令瓒等注解.自第五易为第一.⑤

清代朱彝尊《经义考》卷一百四十九记李林甫上表时官职为“集贤院学士、尚书左仆射兼右相、吏部尚书”,陆善经官职为“直学士、河南府仓曹参军”.据《旧唐书玄宗本纪》,李林甫以吏部尚书兼右相又加尚书左仆射之事在天宝元年八月,则《礼记月令》注成则最早也在天宝元年八月以后.又据《玄宗本纪》记载,天宝五年正月唐玄宗改《礼记》中《月令》为《时令》,则李林甫注成《礼记月令》或在天宝五年(746)以前.所以,陆善经大概在天宝五年之前参与了《礼记月令》的修撰.

另据日本古钞卷子本《蒙求》载李良《荐蒙求表》,后有题识云:“天宝五年八月一日,饶州刺史李良上表,令国子司业陆善经为表.”国子司业品秩为从四品下.若陆善经天宝元年间尚为正七品下的河南府仓曹参军,则至天宝五年升任为从四品下的国子司业,则其升迁之快实在令人吃惊.

陆善经卒于何年亦不可确知.据《湖广通志》卷七十三“岳州府”条记载:

唐徐楚玉,开元六年登第,官至检校工部尚书,避禄山乱,南游豫章.黄龙寺超慧禅师止之,居平江,建回台寺居焉.同时隐者,刘希烈,刘谦光,白琪,陆善经,李安甫.⑥

《湖广通志》中提到的陆善经即本文中所论之陆善经,虞万里举出陆善经《寓汨罗芭蕉寺》之诗亦可证.若然,则陆善经于安史之乱发生后曾避乱至今江西、湖南一带.日本学者新美宽推定陆氏注《文选》在天宝元年(742)至乾元元年(758)之间.⑦

除了参与修订《大唐开元礼》、《唐六典》、《御刊定礼记月令》外,陆善经还著有《孟子注》七卷、《周易注》八卷、《周诗注》十卷、《古文尚书注》十卷、《三礼注》三十卷、《春秋三传注》三十卷、《论语注》六卷、《列子注》八卷、《史记决疑》若干卷,另有训诂学著作《新字林》以及续梁元帝《同姓名录》.

陆善经著述宏丰,然留传至今者不多,除续梁元帝《同姓名录》外,其他著作仅有零篇断句传世.《文选集注》残卷的发现,使我们知道,除了以上所列著作外,陆善经尚有《文选注》传世.《文选集注》虽为残卷,但其案语动辄以“陆善经本某作某”来校勘文本异同,可见陆善经注已经成书.在中国虽然有资料记录陆善经参与《文选》的注释工作,但最后无果而终,并没有提到有文选学成果传世.《文选集注》残卷中所引陆善经注的发现让我们从中可以了解陆善经注的大概面貌.

二、《文选集注》中所存陆善经注

并非《文选》陆善经注的原貌

据王书才先生统计,“现存的24卷《文选集注》中,共保存陆善经注文26529字;仅相当于李善注一卷所加注文.除去卷四三因为仅存卷首故而没有陆注、卷四七仅存卷首一篇诗陆注仅存9条外,陆善经对于卷六三《离骚》(上)、卷六六《招魂》、《招隐士》注得较为详细,卷六三有陆注2466字,卷六六有陆注1693字,而其他卷则较此少的多,如卷七三共有三篇文章,诸葛孔明《出师表》、曹植《求自试表》和《求通亲亲表》,竟只有注文9条,156字;卷一一六是蔡邕《陈太丘碑文》和王融《渊碑文》,陆注只有23条,361字;其他如卷八五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孙子荆《檄吴将校部曲文》、钟士季《檄蜀文》和司马相如《难蜀父老》,陆注共有30条;卷一一三是潘安仁《夏侯常侍诔》、潘安仁《马督诔》和颜延年《阳给事诔》,陆注共有35条,字亦极少;其他诸卷陆注虽或多或少,然而均在此上下,而且每条注文都是寥寥数字,文字简洁而不烦琐”⑧.在此基础上,他认为陆善经注“还不是一部完整的《文选》注,仍只是一部对于李善注进行补注的作品,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凡是李善注得详细的篇章,陆注便很少置喙;而李善注文较少处,陆注便较为繁多些”⑨.这种结论只是直观孤立地看待《文选集注》中所存陆善经注而得出,仅代表了一种可能,即《文选集注》中所存陆善经注是陆善经注的原貌.但实际上,还有另一种可能,即《文选集注》中的陆善经注是经过删略的,并非陆善经注的原貌,从《文选集注》的特征和体例来看,这种可能性更大.笔者之所以有这样的理解,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


第一,从陆善经注的排列顺序来看,《文选集注》残卷中的陆善经注列于李善注、钞、音决及五家注之后排在最末,其中暗含了各家注释的时代先后.其所收五种注本仅有李善注和五臣注两种注本有完本传世,但将《文选集注》中所引的李善注和五臣注与其完整的版本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集注本中的李善注、五臣注与传本的李善注、五臣注有很多不同.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凡李善已经注释而五臣又有注释的地方,集注本一般都省略了五臣注,只保留李善注.这种情况说明,集注本并非单纯罗列五种注释,而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经过删略省减,对于各家注释重复之处则省略后出之注,对于其中的不同之处则详列之.如集注本卷八《三都赋序》“左太冲”下,分别引了李善注、《钞》和五臣吕向注,其中李善注曰:“臧荣绪《晋书》曰:左思,字泰冲,齐国人也.少博览文记,欲作《三都赋》,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之事.遂构思十稔,门庭藩溷,皆著纸笔,遇得一句,即便疏之.征为秘书.赋成,张华见而咨嗟,都邑豪贵竞相传写,遍于海内也.”《钞》注曰:“王隐《晋书》曰:左思少好经术.尝习锺胡书,不成.学琴,又不成.盹口讷,胸有大才,博览诸经,遍通子史.于时天下三分,各相夸竞.当思之时,吴国为晋所平,思乃赋此三都,以极眩曜.其蜀事访于张载,吴事访于陆机,后乃成之.”吕向注曰:“三都者,刘备都益州,号蜀;孙权都建业,号吴;曹操都邺,号魏.思作赋时,吴蜀以平,见前贤文之是非,故作斯赋,以辨众惑也.”然而我们通过五臣本系统的陈八郎本、正德本及六家本系统的奎章阁本可以知道,五臣注“三都者”上中仍引有“臧荣绪《晋书》云:左思,字太冲,齐国人也.少博览史记,作《三都赋》,构思十稔,门庭藩溷,皆着纸笔,遇得一句,即疏之.征为秘书.赋成,张华见而咨嗟,都邑豪贵竞相传写”的文字,但਷

本文是一篇集注论文范文,关于集注相关毕业论文格式,关于《文选》陆善经注简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适合集注及文选及注释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集注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9;在集注本中则省略掉了五臣注所引臧荣绪《晋书》的文字,其原因就是五臣注与李善注所引《晋书》文字虽然详略不一,但内容大体相同.集注本对《钞》中所引王隐《晋书》内容则未加省略,其原因就是《钞》中所引内容与李善注中所引不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足以证明《文选集注》中对所引各家注释有很多省略的地方.以此来看,《文选集注》中所收陆善经注成书最晚,前此的李善注引经据典,推本溯源,《钞》也引经据典,又间有串释,五臣注则注重释词,串释大意,所以陆善经注本无论从引经据典还是释词、串释大意方面,不可能全出前三家之外,在集注本中难免被删略.因此集注本中的陆善经注未必是全本,很有可能省略了其中与前三家注释重复的部分.如果我们认为《文选集注》中所收陆善经注为陆善经注本原貌,那么只能得出陆善经注主要是补充李善注不足的结论.我们仔细研读集注本中所存陆善经注可以发现,其中所列陆善经注几乎没有与李善注、《钞》和五臣注重复的地方,这也从反面说明集注本中所引陆善经注经过编者删略,因而显示出补充李善注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文选集注》中所收陆善经注很可能是经过编者省略而成,而并非陆善经注本本身就如此简略.

第二,集注本是以李善本为底本,然后于各家正文不同处列出异文,而所列异文中有许多陆善经本的异文,即陆善经本正文有很多不同于李善本之处.既然集注本校语列出了陆善经本的异同,则说明陆善经本与李善本正文存在差异,其注文自然应有不同.综合这些现象,我们认为陆善经注的原貌不应如集注本中所列那么简洁,集注本中所引陆善经注是经过编者省略而成,其省略方法在后世刻本六臣本或六家本中也可以见到,如奎章阁本、明州本、赣州本等.奎章阁本中遇到李善注和五臣注全同之处即省略一家,一般省略李善注和音注,而且不交待省略之处,只能通过校勘才能发现;个别省略特别多的地方则有“善同五臣某家注”或“五臣某家同善注”之类的字样,但这种情形不是很多.到了后出的明州本、赣州本中,省略之处更多.奎章阁本遇到李善注与五臣注全部相同之处才省略,省略原则如其《序跋》中所说,“二家注无详略,文意稍不同者,皆备录无遗;其间文意重迭相同者,辄省去,留一家”.而在明州本、赣州本中,只要注释大意相同即省略一家,有的地方交待省略,有的地方则不交待省略.

第三,集注本中有很多“陆善经本某作某”之类校语,可证陆善经本是独立成书,而不是依傍李善注而成书.如果陆善经注仅为补李善注之不足,则陆善经注不能单独阅读,必将依傍李善注而存.若然,则集注本中不当有“陆善经本某作某”之类校语.

三、《文选》陆善经注的特点

虽然《文选集注》中所存陆善经注并非《文选》陆善经注的原貌,但由于资料的匮乏,我们只能通过《文选集注》残卷中仅存的陆善经注资料管中窥豹地大致总结《文选》陆善经注的特点.陆善经注在《文选集注》残卷中的存量并不多,其注释中引典与释词、串释并存.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陆善经注的第一个特点体现在引典方面,其引典可以弥补李善注.因为早于陆善经注的李善注和《钞》都注重引典,所以《文选集注》中的陆善经注引典不多,只有其所引典不同于李善注之处才会留存.如《三都赋序》“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李善注曰:“子夏《诗序》文也.”而陆善经注则曰:“《周官》文也.”李善注所本是《诗大序》的“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陆善经注所本是《周礼春官大师》的“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按照中国古代通常的看法,《周礼》是周公所作,《诗大序》是子夏所作,自然《周礼》早于《诗大序》,《诗大序》是化用了《周礼》的说法.李善注说明了这句话来自何处,而陆善经则注出了这句话的原始出处,二者各有所长,编者因其注释内容不同,所以没有省略.又如集注本卷八《蜀都赋》下“刘渊林注”下,集注本中有李善注和陆善经注,李善注曰:“臧荣绪《晋书》曰:《三都赋》成,张载为注《魏都》,刘逵为注《吴》、《蜀》.自是之后,渐行于代.阮孝绪《七录》曰:刘逵,字渊林,济南人,晋侍中.”而陆善经注则曰:“臧荣绪《晋书》云:刘逵注《吴》、《蜀》,张载注《魏都》.綦毋邃序注本及《集》题云:张载注《蜀都赋》,刘逵注《吴》、《魏》.今虽列其异同,且以臧为定.刘逵自尚书郎为阳翟令,与傅咸、陆机、杜育同时.”此处陆善经注之所以未加省略,亦因其有不同于李善注之处.又如《蜀都赋》“桑梓接连”下刘逵注、李善注皆未引典,陆善经则注曰:“《诗》云:惟桑与梓.”其实,从集注本中的陆善经注来看,它不仅弥补了李善注的不足,而且也弥补了《钞》和五臣注的不足.

陆善经注的第二个特点体现在释词和串释方面,这在集注本陆善经注中随处可见.陆善经注的释词不再像李善注那样举其出处,而是和五臣注一样直接释词,间有串释大意.如《蜀都赋》“凉风厉,白露凝”下,刘逵引《礼记月令》“孟秋凉风至”,李善注引《诗含神雾》“阳气终则白露凝”,《钞》引《毛诗》“白露为霜”,陆善经注则曰:“《礼月令》:孟秋白露降.凝,谓结为霜也.”这种注释最能体现陆善经注的特色――既注重释典又直接解释词义.从总体上看,陆善经注中释典与释词并重,但因其成书最晚,所以在《文选集注》中难免被删略得太过,只有在李善注、《钞》和五臣注都没有注释到而陆善经注释到的情况下,才会有陆善经注,所以其数量在集注本中不是很多,直观表现为补李善注之不足.

总而言之,陆善经注是唐代《文选》注释的最后一部著作,可惜传世不广,也未见诸任何公私书目,所以其影响力有限,远不能和李善注、五臣注的地位相提并论.但作为研究唐代文选学的重要文献,它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当时的文选学盛况大有裨益.

注释

①向宗鲁:《书陆善经事――题〈文选集注〉后》,《中外学者文选学论集》,中华书局,1998年,第72―74页;汶讷:《补唐书陆善经传》,《说文月刊》第二卷合订本(1940年);[日]新美宽:《善の事に就いて》,《支那学》九卷一号(1937年);虞万里:《〈唐文选集注残本〉中陆善经行事考略》,《文献》1994年第1期;虞万里:《唐陆善经行历索隐》,《中华文史论丛》第六十四辑(2000年).

②[宋]王应麟:《玉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44册,第265页.

③④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1491、1477、1434页.

⑥[清]夏力恕等编《湖广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33册,第744页.

⑦虞万里:《唐陆善经行历索隐后记》,《中华文史论丛》第六十四辑(2000年).

⑧⑨王书才:《〈昭明文选〉研究发展史》,学习出版社,2008年,第69页.

责任编辑:行健

相关论文

《文选》史三题

本文是一篇史论论文范文,史论类学士学位论文,关于《文选》史三题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史论及文选及文体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

《文选》体制管窥

本文是一篇文学作品论文范文,文学作品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文选》体制管窥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文学作品及文选及总。

《文选》的新贡献

本文是一篇文选论文范文,文选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文选》的新贡献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文选及心理学及论丛方面的的大。

《文选》的重大意义

本文是一篇什么是论文范文,什么是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文选》的重大意义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什么是及经济全球化及重要思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