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塞维奇情报社会传播理观点归纳与评价

时间:2024-01-26 点赞:46413 浏览:9261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是一篇情报方面有关新闻传播类论文发表,关于萨拉塞维奇情报社会传播理观点归纳与评价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情报及知识及理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情报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 从情报研究对象、理论起点、理论主线与内容三个方面简单归纳和评价美国著名情报学家萨拉塞维奇的情报社会传播理论的观点,认为其社会传播理论是情报学界较为完整的,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关 键 词 ] 萨拉塞维奇 社会传播理论 相关性 情报系统

1.引言

如果从1945年布什发表的著名论文“诚如所思”(As we may thinks)算起,情报学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半个多世纪以来,情报理论研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情报学家们各抒己见,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情报科学理论百花争鸣的局面,在情报学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形成了各种流派.

美国著名情报学家萨拉塞维奇于1970年在其出版的论文集《情报科学引论》中认为情报学不同于文献学、图书馆学等学科,它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是专门研究人类通讯系统特性的科学.他把情报学分为两大分支――理论情报学和应用情报学.其理论情报学趋于社会传播科学;而应用情报学尽管趋于自然科学,但其理论体系大致包括交流问题、文献问题和情报系统问题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也基本属传播学的研究内容[1].尤其是当他借鉴哥夫曼的传染病传播理论来将他的概念、理论和观点统一起来后,就形成了较具影响力的社会传播理论.

2.情报研究对象――传播过程

萨拉塞维奇将情报的传播过程作为情报的研究对象,把传播过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重点探讨了社会背景中情报的宏观和微观传播规律;将情报过程看作是结果引起的从一个物(通常称为源)向另一个物的传递,称之为情报的一系列连续事件.情报科学的基本课题是从各个角度研究情报的行为、属性、效果以及影响人类和受到人类影响的各个传播过程[2].

这个观点在研究基点方面和米哈依洛夫有相似之处,都是从动态的角度来考虑情报的传递活动.但随着与哥夫曼的传染传播理论、费桑的微观情报传播理论结合,他将情报交流从科技领域扩大到社会,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的传播理论及模型,走出了米哈依洛夫科学交流范围的局限,可以说是情报学理论体系研究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近些年来在情报界对情报研究对象的讨论一直很活跃,关于情报的研究对象莫衷一是.萨拉塞维奇认为情报的研究对象是其传播过程,但是纪宴平学者在其发表的《论情报定义》中明确说道“情报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人们为了利用情报,一是偶然碰到,二是自己去找,三是别人给送来,它自己是不会走的,所以情报本身无所谓‘传递’”[3].其实我们仔细看,纪宴平学者的第三点“别人给送来”,这就是情报的“传递”,为什么给送来,就是萨拉塞维奇后面要说的“相关性”.纪宴平的说法正好从另一侧面佐证了萨拉塞维奇的观点.

人们对情报研究对象的分歧,反映了对情报本质认识的差异,由此产生不同的观点是正常的现象.正如英国哲学家休谟所说“假使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一千种不同的意见,其中只有一种,也只能有一种是正确的、真实的,唯一的困难在于如何找出并认识这种正确的意见”.科学研究是无止境的,需要更多的学者参与到情报研究对象的争鸣与探索中来.

3.理论起点――知识传播

萨拉塞维奇认为,对情报科学来说,具有意义的传播研究是处理人类知识传播的研究,因为就人类活动而言,这种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在情报科学领域内,关于知识的传播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入手进行:一是研究文献的行为,大多数应用统计方法和数学方法;另一个是研究用户的行为,大多数应用心理学方法[2].


社会传播理论成型于20世纪70年代,那个时候人们都把眼光投放在数据和信息的传递上,萨拉塞维奇的“知识传播”无疑刮起了情报理论研究的一股新风,后来“知识”风波的涌起就是最好的见证.另外,他创造性地提出从文献行为和用户行为两个方向入手研究知识的传播.前一方向是从定量的角度度量知识传播的效果,后一方向则是从定性的角度考察知识传播的深度.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人类经济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加依赖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应用.知识无时无刻不在产生,那么知识能否得到迅速传播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了.我们平日生活里的所见所闻,如学校教师所从事的教学活动;出版发行单位所从事的以知识信息的选择和组织,知识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推广为主要目的的文献出版发行活动;各社会性文献收藏流通单位(如图书馆、信息研究所、群众文化馆或文化站)所从事的文献收集、管理及服务活动;社会成员之间所进行的有关知识或特定技能的交流活动;新闻传播活动以及网络环境中的信息交流活动等都是知识传播的范畴[4].由此可见,萨拉塞维奇社会传播理论的起点――知识传播是有前瞻性的,在知识越来越成为社会行为主导的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理论主线与内容

4.1 传播内容――知识与文献

在Information science一文中,萨拉塞维奇说到情报科学传播的内容从总的方面来说是知识,从具体方面来说是文献[5].

早在16世纪,培根就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把知识作为传播内容在理念上提升和拓展了情报学研究的对象和概念体系.社会传播理论把知识作为动态传播内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尤其是在作为生产要素的土地、原材料和能源日益呈现稀缺或不可再生的情况下,无形的知识资源因能够积累、增值和共享,而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科技、知识、信息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的今天,知识是真正的资本和首要财富[6].

文献作为传播的静态内容能够消除传播过程中的空间和时间障碍.从美国著名学者加菲尔德1957年发表《科学引文索引》开始,文献就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来源,文献的传播还衍生出“引文分析学”,我们可以统计文献被引次数来评价一篇文献的学术价值,也可以统计学者的论文被引情况评价学者的影响力和学术贡献.学术交流是没有界限的,引文网络错综复杂,有跨学科的引用借鉴,也有相同学科的传承与创新,更有跨时空的研究探索.文献的传播从定量的角度支撑了社会传播理论.

4.2 传播者――情报创造者与用户

萨拉塞维奇认为情报的行为属性是指情报的传播特性以及与传播相关联的过程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研究传播模式.对情报学来说,有意义的传播模式是人类处理知识传播的过程,因为就人类活动而言,这种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他还认为,情报传播活动的主体是情报创造者和使用者[8].

情报创造者作为传播的源头毫无疑问也是情报的传播者,但这只是狭义的理解.从广义上来说,情报传播者是情报传播行为发生的主体.它包括其传播的组织机构、群体和个人.具体来说指图书馆、档案馆、情报中心、出版发行部门以及在这些机构中从事文献信息资源相关工作并使之有序化的人们,他们都是情报的创造者、发送者、传递者,是情报传播的首端[7].

人们通常把情报使用者即用户当作信息栈的信宿,但是萨拉塞维奇把用户当作情报的传播者,这是其理论突破的一个方面.研究表明,虽然学术界对情报用户的研究开始得不算晚,但总体来说还是不太成熟.很多情报学理论体系结构都没有把其作为基础理论的一部分单独列出来加以研究,甚至有些直接忽视了用户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在国内.

把用户当作信息传播者在Web2.0时代有了更新的意义.Web2.0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所谓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是说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用户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读者,同时也成为互联网的作者;不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冲浪,同时也成为波浪制造者.比如在维基、博客中,人们可以自由地浏览信息,还可以任意地

相关论文

把脉迷奇的现代化传播

关于企业文化及网络销售及品牌营销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企业文化相关新闻传播论文,关于把脉迷奇的现代化传播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社会传播对经济的推动力

本文是一篇生产力论文范文,关于生产力类函授毕业论文,关于社会传播对经济的推动力相关开题报告范文。适合生产力及社会及因素方面的的大学硕。

美国拉斯维加斯Rumor酒店

本文是一篇空间论文范文,空间类有关毕业论文格式,关于美国拉斯维加斯Rumor酒店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空间及设计师及女性方面的的大。

社会系统视阈下的国家形象传播

本文是一篇建筑风格论文范文,建筑风格有关大学毕业论文,关于社会系统视阈下的国家形象传播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建筑风格及。

社会规范平等性的二维

本论文是一篇社会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社会规范平等性的二维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社会及权利及义务方面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