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角下的互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反思

时间:2024-01-10 点赞:51648 浏览:10657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篇乌托邦论文范文属于文秘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乌托邦相关毕业论文格式,与传播学视角下的互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反思相关新闻传播论文硕士论文。适合乌托邦及信息及媒介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乌托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的运用对思政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当前思政教育研究的热点.基于传播学与思政教育的可通约性,我们在充分认识互联网传播给思政教育带来巨大挑战和机遇的同时,也应从传播学视角反思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局限,及当前思政教育因这种局限性的影响而面临的问题,警惕在思政教育中可能存在的对新媒介的发展和某些电子技术“无条件乐观主义期待”,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新媒介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简单化依赖思想,防止幼稚的“技术乌托邦主义”或“电子乌托邦主义”可能给思政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 键 词 : 互联网 思想政治教育 电子乌托邦

互联网作为当今沟通全球信息的快捷有效的传播形态,日益在人类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发挥巨大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1]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具有的数字化、多媒体、超文本的技术特征以及交互性、开放性、海量性、实时性等传播特征,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工具意义.互联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层面越来越受到青睐,并出现了将互联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和主渠道的观点.[2]我们认为,这些观点的出现,可能源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信息传播特征的误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局限性.从传播学视角对互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反思,并以此厘清此两者之间的正确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学分析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信息传播特征.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3]根据施拉姆的理论,传播至少具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思想政治教育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用自身的思想理论体系、价值观念系统、社会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进行教育的活动.”[4]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了信息传播的三个要素,即“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信源——传播者)、“自身的思想理论体系、价值观念系统、社会道德规范”(讯息——传播内容)、“社会成员”(信宿——受众),而“教育活动”即为“传递(运行)”的过程.

其次,作为信息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宣传.所谓宣传,就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5]其与思政教育的耦合性在于:(1)都是以特定的思想、理论、观念为内容;(2)都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强调统一思想,强调现实性、针对性;(3)信源都是特定思想或理论的传播者(宣传者),信宿都是社会成员(社会大众).因此,决定宣传效益的七个因素,即宣传者、被宣传者、宣传内容、宣传场合、宣传时机、宣传动机、宣传方法,也就成为影响思政教育效果的7个环节.其中,“宣传者不仅是宣传活动的组织者,是一切宣传的信源,而且宣传者的自身形象是决定宣传成败的重要因素,在有些情况下是决定性的因素.宣传者的自身形象主要是指宣传者在受众心目中的信任度.信任度和宣传效益成正比.毫无疑问,受众相信的人就不会被怀疑;受众怀疑的人就不会被相信.”[6]

第三,作为信息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信息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发生的双向互动的动态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的集合体”[7].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都是传播总系统的子系统之一.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方式和方法,人内传播则是被教育者将教育内容进行内化并由此表现出主观能动性的重要环节.

因此,从传播学视角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宣传特征的系统工程.

二、互联网络信息传播的局限性

尽管互联网络信息传播具有诸多优势,但是,基于反思的需要,我们要进一步分析其传播的局限性及成因.


(一)互联网络传播的公信力问题

根据2009年7月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调查显示:尽管有高达84.3%的网民认为互联网是其重要的信息渠道,但仅有不到半数(48%)的网民认为互联网信息的可信度高于传统媒介电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将互联网作为重要信息渠道的比例高达90.5%,但对互联网信息的信任度却又仅为37.1%.这个问题的产生,是由于网络中个体匿名性特质使得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最小化,因此基本不具有现实社会中摆脱不了的各种群体影响.也就是说,他们进入网络传播环境进行“听传活动”的时候,是在由技术营造的虚拟环境中,所以没有了现实中的那种面对面的环境约束——这就使得互联网络传播的公信力问题尤为凸现出来.

(二)信息过载与信息驻留的短期化和浅表性

人类社会的信息量在媒介高度发展的今天正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互联网作为目前最新的传播媒介,正以其海量的信息和强大的搜索功能使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对如此宏大规模的信息的支配权.然而,网络信息的快速更新带来的负面效果也不容忽视.在网络传播中,信息的快速更新(刷新)造成的信息过载主要表现在信息驻留时间的减少上.

这种负面效果与人类认知规律中的“注意”、“记忆”和“遗忘”等规律有关.根据心理学常识,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单位时间内呈现的信息总量越大、信息的构成越复杂、信息的区分度越低(单调和雷同)、信息的主题变换越快,学习者对信息的注意就越会被分散,而信息的注意度越低,识记和保持的效果就越差,记忆效果就越差,遗忘的就会越快越多.[8]

(三)机器媒介系统的天然屏障和人的素质与条件的制约

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完全是通过机器媒介系统来实现的.根据哈特的理论,机器传播系统中的所有媒介,不但要求传播的一方需要使用机器,而且接受的一方也必须使用机器.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作为依赖最新技术而产生和发展的互联网信息传播,其所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同样也成为制约其信息传播向更广泛和更深入境地延伸的天然屏障,它必须要依赖许多基本的物质条件的支持或存在.因此,通过网络流传的信息,其所要依赖的硬件成本要大得多. 人的知识素质和经济条件也是制约网络信息进一步传播的重要因素.通过网络传递信息必须自发,即有能力发出去;网络上的信息必须自取,即有能力“拉”过来.网络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都要具有操作电脑和上网的技术能力、知识水平以及经济承受能力.而人的这种能力的个体差异在现实中是巨大的,并且由这种差异造成的数字鸿沟是难以逾越的.就我国而言,这就是目前互联网络发展地区间、人群间差异巨大的重要原因.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信息传播的悖论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学特征与网络信息传播的局限性之间产生了悖论.

首先,作为具有宣传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具有效益的前提是传、受者之间的信任.无论是基于经验的“策略信任”,还是基于乐观主义世界观的“道德主义信任”[9],这种信任是必须的.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信任和彼此的熟悉了解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彼此信任的程度实际上与交流者彼此之间的熟悉程度有很大关系.就网民之间以及网民与网络之间的关系而言,由于处于一种匿名性和间接性的松散的交往模式中,导致各方面彼此无法真正了解对方和控制对方,因此很难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机制.由此得知,可信度低的媒体很难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以互联网络为主阵地和主渠道,必然会受到这种低可信度的影响,教育效果很难达到最佳.这是悖论之一.

其次,作为具有宣传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最大的目标是能够持续、稳固地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而根据“注意”、“记忆”和“遗忘”的规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互联网信息的海量和快速更新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利于受教育者对信息的“注意”和“记忆”,相反是利于“遗忘”的.由于上述若干因素的相互作用,受教育者对思政教育信息原本应有的关注和记忆遭到一定程度的弱化,遗忘的几率相对增加.这种易于遗忘的特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扎根人心的愿望是背道而驰的.这是悖论之二.

第三,作为具有宣传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在教育过程中人为地造成“知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本着有教无类的态度,力争将思想、理论等传递到每一位受教育者的头脑中.然而,互联网络的传播特点使得通过其进行传播的信息在现实中依然存在着诸多不平等和差异,而这种不平等和差异是造成“知识鸿沟”的重要原因.这种差异和不平等的存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无疑是失败的.这是悖论之三.

四、悖论给予我们的提醒

上述三个悖论的出现,对于传播学视角下的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具有重要意义,也发出这样的提醒:谨防“电子乌托邦”(teletopia)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出现和蔓延.

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理论,标志着传播观念的“技术乌托邦主义”的诞生;威廉·米切尔在其所著的《电子乌托邦》一书中,将全新的都市生活建构于虚拟的数字化网络基础上.基于技术至上观点的“电子乌托邦”思想是认为网络可以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的乌托邦式期待.而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它“对媒介技术的发展寄予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待.”“电子乌托邦”思想是建立在对新媒介某些技术特性的期待的基础上的.”“但是,单纯的技术上的可能性并不能必然保证理想的社会形态的出现等而是需要更加复杂的社会条件.”[10]同时,有学者认为,“电子乌托邦”思想是一种对网络文化权力的“异化的‘去中心’”思想,其在深层次上“隐蕴着话语和文化霸权的集中”.[11]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本质是人与人的思想交流与沟通.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深刻感是互联网技术无法达到的,也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作为现代化媒介传播技术,互联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但我们认为,媒介技术作为工具的本质以及其中性的特征,使其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受传者、传播内容——它仅仅是一个载体,是手段和方法之一.媒介是人创造和使用的,是用来传播人的思想的.因此,在互联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益,在本质上,应取决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基于“电子乌托邦”思想的互联网络传播技术决定论和“去中心化”的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被高度警惕和防范.

相关论文

人为本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本论文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类政治小论文,关于人为本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可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写作研。

哲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反思

本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关函授毕业论文,关于哲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反思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