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件的成因其信息传播特征

时间:2024-03-17 点赞:51318 浏览:104053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于网络及社会经济及群体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网络类新闻传播毕业论文,关于网络件的成因其信息传播特征相关论文范文,对写作网络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摘 要 】本文从网络件的界定出发,试着找出网络件的形成原因:利益的重新分配;现实社会中的表达、发泄通道受阻;公民的参与意识增强等.并且从网络群体事件中总结出其信息传播特征:群体极化趋势日趋显著;语言暴力等.以期有利于正确对待、评价网络件.

【关 键 词 】网络 件 信息传播

根据国际社会的发展经验,处于转型期的国家,社会容易动荡不稳,出现件的概率大大增加.从2003到2010 年,件的数量有增无减,且参与人数、规模和对抗形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网络件所占比重也大大增加,引起了专家学者的重视和研究.

一、网络件的界定

在研究网络件的文献中,对网络件的界定繁多,褒贬不一.不少学者把网络件界定为一种负面行为,认为网络群体事件带给社会和国家的只有动荡、不稳定,这种“错误行为”一旦产生便要立即制止.这种简单地强调其负面功能的界定既不妥当也不科学,容易把网络件“妖魔化”.①

笔者认为作为社会转型中秩序重建的产物,网络件本身并不可以简单地做 “好”或“坏”的定论,正如有学者所说,“网络件中的非理性,未必可以被视为邪恶.秩序的中断,要从日常生活的征象中求解”②因此笔者比较倾向于曾庆香、李蔚给网络件下的定义:由某些利益要求相同或相近的人所组成的群体,因某项具体资源调配不当,或因长期的资源分配不均导致长久积压的相对剥夺感,在突遇偶然事件时,所爆发的通过网络舆论对政府管理造成或大或小影响的机制性抗争,以求纠正和改进不当的资源调配和补偿利益损失或发泄情绪.③该定义从主体、原因、性质、方式、目的、影响等六个方面全面阐释了网络件,较为全面、客观.

二、网络件的成因

1.利益的重新分配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也带来了贫富差距拉大,利益分配冲突严重等问题.一般来说,利益分化和利益差异并不必然造成利益冲突,更不必然引发社会冲突乃至酿积成网络件.但是一旦利益分化严重不均和利益差距过于巨大,就势必使社会发展阻力加大,动力不足,主体消极或缺失,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行.而目前我国利益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已经出现影响社会经济良性运行的恶果,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激化了社会成员间的利益矛盾,并外化为各种充盈着不公情绪的社会纠纷,极易演化、发展成为网络件.④如“天价烟局长周久耕事件”,正是公众对于城市畸高房价的一种宣泄,是公众对于自身利益的一种“维护”.

2.现实社会中的表达、发泄通道受阻

近期 “网络件”的行动主体大都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去合法权益保障的草根阶层.他们或是经济拮据,没有经济实力打官司;或是地位“卑微”,加之少数地方官员腐败,他们无法.在通过正常合法的途径不能得到解决的情况下,他们就通过网络发泄自己的情绪,甚至通过网络相互联结,组织集体游行、、等聚集活动,从而引发网络件.如“宜黄强拆事件”.

3.网络的发展成为网络件的现实基础

网络迅速崛起并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它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覆盖面广,传播效果较好,网络存在匿名性,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参与事件的风险性小、隐蔽性强.如2011年期间,有网友将一些委员在开会时网上斗地主、打盹儿的照片传到网上,网民通过微博大量转发.这些照片在网上流传后,引起网民的热烈讨论和强烈谴责,最终引起相关领导重视,该问题得到改善.

4.公民权利意识增强与少数公职人员滥用公权

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也在践行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指导方针.期间,“”意识已深入人心,公民的权利意识大大增强;与此同时,那些公共权力大、公益性强、公众关注度高的“三公”部门中,少数公职人员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如公款吃喝、公车消费、公费旅游等,不仅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威信,还给人民利益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严重损失.一方面,公民积极的维护自身的权利,另一方面,少数公职人员侵害公民的权利,这种矛盾导致网络件成“井喷”之势.2009年,震惊全国的“事件”便是当地镇政府官员邓贵大等人滥用公权,侵害公民权利的典型.该事件在网上引起网民维护权利的共鸣,引发了一起网络件.

5.网络监管困难,网络立法工作滞后

尽管政府相继颁布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十余部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行为,但多为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这些制度难以应对复杂的、发展迅速的网络违法行为,在实际执行中对于一些网络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缺乏法律依据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对有效处置网络上的群体聚集事件缺乏足够的针对性.⑤正是由于网络开放性高、难监管的特点,很多不法分子甚至敌对分子利用网络肆意煽动挑拨,借机制造事端,破坏社会稳定.

三、网络件的信息传播特征

网络件在信息传播方面,有诸如流言的盛行、框架的建构、情绪的群体感染和群体记忆的唤起等特征.除此之外,网络件还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的信息传播特征:

1.群体极化趋势日趋显著

群体极化是指“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⑥即群体的商议、讨论会使群体成员原有的、大多数人同意的意见得到强化,大多数成员同意的观点会更确信,反对的观点会更排斥,最终使群体里的意见向两极化发展.

传播效果研究理论中的认知一致论和沉默螺旋论说明,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受众总是在寻求一种一致性或者和谐性,如果自己的意见和大多数人的意见不一致,或者自己的观点左右摇摆,那么受众便会感到不安和紧张.因此,为了避免这种认知的不协调,人们便和自己的观点相似的人结为群体.

“由于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网上轻易且频繁地沟通,但听不到不同的看法.持续暴露于极端的立场中,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会让人逐渐相信这个立场”.⑦因此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更容易出现群体极化现象.比如目前闹的沸沸扬扬的药家鑫案,在网上演变成了专家教授之间的口舌之战.网民更是义愤填膺的将矛头齐指中国人民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骂她“毫无廉耻、毫无人味”,同时大肆赞扬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言辞犀利、一针见血”.群体极化现象从中可见一斑.

2.网络语言暴力与现实暴力

在网络件中,由于群体极化和群体思维的影响,群体的这种唤起和扩散作用,或者说助长与懈怠效应更多地表现在唤起人们心底的本能,助长人们情绪发泄的冲动.“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人,但在群体中他却变成了一个野蛮人――即一个行为受本能支配的动物.他表现得身不由己,残暴而狂热,也表现出原始人的热情和英雄主义,和原始人更为相似的是,他甘心让自己被各种言辞和形象所打动.”⑧

这种本能和野蛮状态导致在网络中,对峙的双方相互谩骂,并不吝啬使用人身攻击的语言.如2009年的“案”,中国政法大学萧瀚和西南政法大学的高一飞由于观点不同而在各自的博客中相互谩骂对方,双方的博文中充满了语言暴力.萧瀚骂高一飞“讨好、助纣为虐”,高一飞骂萧瀚是“哄客、流氓”,全然不顾知识分子的形象.网络件甚至会引发现实中的暴力行为.如奥运火炬在海外传递时,有网友认定一位青岛籍女留学生支持“”,从而引发网络件,网友们在网上大肆谩骂这位留学生,当得知该学生父母在青岛的住处后,一些网民聚集到那里.

结语

近几年,网络件频发,引起了学界和政界的重视.但对网络件的界定却并不统一.笔者认为应客观、公正地评价网络件,不能一味地打压.对于公民维护权利、监督政府而发起的网络件应予以肯定;对于不法分子、敌对分子煽动而成的网络群体事件要及时制止并作出相应处罚.只有一分为二地看待网络件才能去其弊而得其利.

相关论文

网络件的成因与传播模式

本文关于互联网及网络及社会管理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互联网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文献,与网络件的成因与传播模式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件的信息传播与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本论文为环境治理方面新闻传播论文硕士论文,关于件的信息传播与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可用于环境治理论文写作研究的大。

互联网当中体育信息传播的特征

为您写互联网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互联网方面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与互联网当中体育信息传播的特征相关论文范文,包括关于互联网及体育及体育。

基于微博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

此文是一篇互联网论文范文,互联网类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基于微博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相关毕业论文格式。适合不知如何写互联网及节点及社会现。

现役部队处置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策略

该文是植入式广告专业部队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部队相关硕士学位论文,与现役部队处置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策略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适合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