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外交看国家对外传播

时间:2024-03-27 点赞:50337 浏览:100889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文化方面新闻传播毕业论文,关于文化外交看国家对外传播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化及政治思想及文化传播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化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本文基于国际关系角度,从政治文化外交、宗教文化外交、大众文化外交等方面,解析了文化外交在国家对外传播中的载体功能.文化外交本质上是一种思想外交、观念外交,它传播的不是单纯的知识和技巧,而是一种完整的价值观.文化是一种投入相对较少却极其有用的软力量资源,它往往不求物质回报,只要对方听之信之服之.其透过价值观的输送,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以价值观的改变带动对方态度和行为模式上的改变.正由于文化的这种柔软性、吸引力和摧眠术,使文化外交较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刚性外交,更易为目标国受众所接受. 【关 键 词 】政治文化外交;宗教文化外交;大众文化外交;国家对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文化外交(cultural diplomacy)是以文化传播、交流与沟通为内容所展开的外交.一种解释是“主权国家以维护本国文化利益及实现对外文化战略目标为目的,在一定的对外文化政策指导下,借助文化手段来进行的外交活动”.[1]另有解释如,文化外交是由政府或者充当公共机构契约协作者(Contractual cosponsor) 的非政府组织向别国国民描绘本国情况的活动,目的就是使对方国的人民提高对本国的了解、同情,提升本国的声望,支持其对外的政治经济关系,或者加强生活在海外的国民对国家的忠诚度.[2]文化外交服从和服务于本国政治、经济、安全等整体国家利益和外交战略.文化外交倚重的是其文化的价值观念,凸现的是文化“软力量”的一面,“如果其文化与意识形态有吸引力,其他国家将更愿意追随其后”.文化是一种“无需投入过多却极其有用的软权力资源”,[3]它往往“不求物质回报”,只要对方听之信之服之.它透过价值观的输送,深入到人的内心深处,以价值观的改变带动对方态度和行为模式上的改变.不像强势的政治、经济、军事给人以压迫感,无需用“政治大棒”恫吓、制裁对方,也不用“军事大棒”威慑、胁迫、强制对方,也无须用“经济胡萝卜”哄骗、利诱、收买对方.正由于文化的这种柔软性、吸引力和摧眠术,使文化外交较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刚性外交,更易为目标国(目标国际公众)所接受.在广泛的国际领域,最直接、最常见的相互关系,更多体现在文化关系上. 传统上文化外交的主体是政府部门及其代表和专门的外交机构及宗教、文化教育机构,在全球信息一体化、及公民社会日渐活跃的现今社会,民间的文化外交活动日趋频繁活跃,所以,其主体不只是政府及其代表,也应该包括国民,即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民间文化团体、宗教团体以及个人等.有些民间文化外交本身就有政府背景,譬如,那些政府直接支持下的民间出面的、或者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文化、音乐、教育、研讨等国际间互动. 文化、信息的交流是世界各国建构良好国际身份、使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必要工具,是应付全球相互依存的消极面或积极面的手段,也是调和国际争端的廉价方式.“在使用武力代价昂贵而且效果式微的时代,它成为国家间关系的一种理想的缓和剂.这种外交形式具有以低成本换高收益的效力,能让实力较弱的国家弥补其硬权力的缺陷,平缓国际互动.”[4]换言之,文化外交本质上是一种思想外交、观念外交,它传播的不是单纯的知识和技巧,而是一种完整的价值观.只有价值观才能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只有价值观的改变才能带来态度和行为模式上的改变.要影响他国民众心态和影响他国政府对外政策的改变,就需要输送文化价值观及其信仰.[5] 文化外交可以从很多方面去理解,本文拟从政治文化外交、宗教文化外交、大众文化(世俗文化)外交三个方面,探讨文化外交在国家对外传播中的载体功能. 一、政治文化外交 所谓政治文化,美国政治学者阿蒙尔特在1956年提出这一概念,是指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6]美国《公共政策辞典》对“政治文化”的解释是,一个民族在政治制度方面社会遗传下来的传统和行为为特征的总和,包括公众对政治过程所持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7]无论在发达社会还是后发社会,政治文化都可分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两个层次.[8] 政治文化有两个主要来源.其一是民族的历史经验,也就是塑造一个国家及其公民的所有事件和实践的总和.”其二是“民族的信仰体系,也就是其人民持有的观念和意识形态”.[9]美国政治学家约翰.罗尔克将政治文化划分为以下三种态度:一是“保护和加强国家内核,即国家的领土和人口”;二是“创造和维持一种对自己有利的世界秩序”;三是传播价值观,“即用这些价值观来判断他人,并且使他人接受这些价值观”.[10]政治文化不同,其世界观与价值观也大相径庭.中国人有过被侵略者奴役的历史,西方人则在历史上奴役过他人.这一事实的差异导致中西方人在对待世界的态度上迥然不同. 中国和西方的政治文化存在强烈的差异,可谓各执一端.譬如,西方言论五花八门、天花乱坠、无所适从,但人们的确可以无限制地想象.中国注重秩序,不喜欢盲动与混乱,但自由思想受到一定限制.不过事态也不是绝对的.像当前中国网络言论,已经变成多样性的、开放的且强大的论坛,反映出民意、民心.[11]中国传统的道德观源于中道观.它和西方的个人主义斗争观念完全背道而驰.一方是保守、忍耐、克己、和谐,另一方是极端、贪婪、自私、扩张.和谐,不同于“和平”.现代人对“和平”的解释是指大家不动干戈,平安相处,而“和谐”则是彼此了解,友好相处.[12]中华民族在对外交往中,崇尚亲仁善邻,主张和而不同,追求普遍和谐.这也是数千年来中国与别国的相处之道.换言之,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协和万邦”等政治文化理念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对中国倡导的“建设和谐世界”具有深刻的现实导引意义.以儒释道墨为基础的中华文明,都有崇尚“和”的独特的文化特征.这是“和谐世界”理念最根本的来源.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2月2日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说“国强必霸,不适合中国.称霸,既有悖于我们的文化传统,也违背中国人民意志.中国的发展不损害任何人,也不威胁任何人.中国要做和平的大国、学习的大国、合作的大国,致力于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中国文化讲“和”,以和为贵,与自强不息是内在统一的.有的国家的文化也讲“和”,但强盛起来后,征服异族的野心往往随之滋长. 综观中国近年来在面对分歧时的表现,不难看出“和合思想”的体现.在最为复杂的边界问题上,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中国已与14个邻国中的12个签订了边界条约或协定,划定边界约占其22000多公里陆地边界总长的90%.此外,在一些存在争议的领域,中国创造性地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并积极付诸行动.目前,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也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中国不是现秩序的挑战者,而是参与者. 20世纪20年代,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其《中国问题》一书中写道:“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这种品质“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或许,罗素对“和合文化”的朴素理解能够折射出这种思想对协调现代国家关系的现实意义.吊诡的是,2009年上半年日显白热化的南沙争端,中国南海毗邻的越、马、菲等国,正是吃定了中国“以和为贵”、“搁置争议”的外交理念,无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加快了蚕食中国领海的步伐.且不论其背后有出于战略利益的西方大国的插手,它确也对中国政府的包容、忍让尤其是对中国“和谐”政策提出挑战.换言之,在今天依然是弱肉强食的世界,“和合”文化价值,如何发挥,如何把握,值得深思.此外,中华民族属于农耕民族,农耕民族的最大特点是不扩张领土.即守住和耕种好自己的田地,除非受到入侵和压迫,不轻启战端.所谓中国人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不无道理,中国历史上内战次数之多、规模之大,举世无双,但对外征战却乏善可陈,古代的统治者无论是征高丽还是攻日本,均无功而返.即使有条件和能力大规模对外扩张,[13]也没有这样做. 西方早期的文化外交注重宗教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到国家使命感与文化大国意识逐渐形成后,西方文化外交开始致力于政治文化的长期输出和对他国的政治文化改造.西方政治文化外交,更多表现为与别国打交道时体现出的所谓与自由、人权外交、价值外交的理念,以及事实上的霸权思想(霸道)和双重价值标准等. 自从1948年联合国发表《世界人权宣言》以来,有关人权的普世价值,在国际社会已经没有太多原则上的分歧.但对“人权外交”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却一直存在巨大的争议,更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实现人权的方案和模式.英国学者波尔的《美国平等的历程》,美国学者埃里克•,方纳的《美国自由的故事》与罗伯特•,威布的《自治:美国的文化史》分别从平等、自由和三个角度,对美国的社会和政治史进行了梳理与评论,为今天如何以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风靡的美国精神提供了素材和观察工具.[14]其中,罗伯特•,威布分析了影响美国制度发展的各主要因素,以及美国制度的演变脉络.他认为尽管美国被誉为世界楷模,但美国制度仍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美国有一种强烈的救世情结,自从18世纪末获得民族独立之时起,美国人就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负有特殊历史使命的民族,有责任把自由的恩惠带给全人类.美国推翻了不少自己所谓的和专制政权,可历史和现实中,美国同时与所谓和专制政权保持盟友关系的例子比比皆是,其实就是奉行单边“人权外交”、双重标准和实用主义.哈马斯2006年初通过选举上台却被美国强行孤立、打压,最终导致巴勒斯坦内部的派别火并和政治分裂.而更令西方尴尬的是,当俄罗斯2008年效仿西方以相同的理念(制止种族清洗)、相同的手法(承认南奥塞梯独立)来对付西方支持的格鲁吉亚时,西方回应的武器居然是他们认为早已过时和抛弃的“主权”概念,颇令西方有“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之感.法国以人权为名干涉他国的正当性,就由于2008年卢旺达政府的“”起诉案和欧委会对“法国在处理非法移民问题上违反人道精神”的严厉批评而受到严重冲击和否定.法国外交部长库什内不得不承认外界对西方“双重标准”的批评“有一部分是事实”.西方国家的双重价值标准,正如林肯所说,我们都宣称为自由而战,但在使用同一个词时我们所指的却不是一件事.二战后“自由”被意识形态化,其本质就是美国强大实力所要求世界霸权的一个借口和标签,美国推广的强烈使命感往往成为美国利用自由干涉别国内政的思想基础和扩张工具.[15] 应该说,西方政治文化中,除了有其类似“人权高于主权”的“理想”一面,更有面对国家利益能够理性选择的“务实”一面.譬如,老欧洲国家英、法、德在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时,秉着利益至上主义和实用主义原则,出于需要中国拉一把的现实考虑,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台湾、西藏问题上不同以往往的态度(英国)或态度的转变(德、法).显示出本西方国家的理性务实. 二、宗教文化外交 所谓宗教文化是一种多层面的文化统一体, 它反映出人的社会和精神生活, 与人的价值目标、思想观念和精神境界密切相关.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一个时期内人的情感、思想和信仰,同时也体现一个时期内其所在地区的政治和文化理念.它在本质上表现为人的精神追求和信仰体系, 其面世的特点是“群体性和个体性都有, 民族性和世界性兼备, 理性和情感因素均存, 社会和心理体验具在”.此外, “它不仅有其终极关切, 也保持着现实思索.它作为人类文明中潜在的、深层次的精神力量, 甚至会制约或决定相关民族的社会发展命运.”[16]宗教文化也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将其单独拎出来分析,仅仅是为了论述上的方便. 宗教自古以来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渠道.历史上中国是世界佛学中心之一,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为日本武圣上皇和孝谦天皇传授戒律,成为日本戒法的开山祖.鉴真为传播中国佛教思想、弘扬华夏文化艺术和促进中日两国的友谊,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郑和使团从1405年12月到1433年7月,前后7次下西洋,在沿海周边国家游历,踪迹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沿岸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仅带去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还帮助沿途国家剿灭海盗,做到播仁爱于友邦.不仅发展了中国和那些国家地区的政治、经济贸易往来,而且传播了宗教文化.在郑和下西洋过程中,无论在郑和使团内部成员之间还是郑和使团与海外之间都进行了宗教文化传播,并产生了一定的传播效果.其中,传播的内容是当时流行的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 在公元15、16世纪,西方殖民者陆续东来,海上霸权被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国家垄断,穆斯林商人的地位逐渐被西方商人所代替,伊斯兰教在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的影响日渐衰落,并逐渐让位于基督教文化.天主教、新教等在东南亚和中国得到了传播,以利玛窦、汤若望、丁韪良为首的教士们们一方面向中国人传播西方的科学知识和《圣经》,另一方面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从而在西方形成一股中国热潮.这些传教士在“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中贡献巨大,他们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从此,中国自先秦以来的文化格局随着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被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国知识分子从一种相对传统封闭的状态下摆脱出来,突破了以前保守陈旧的思维模式,从而为中国的知识和文化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这些接触到西方科学知识的中国人逐渐意识到当时的玄虚学风对国家毫无益处,他们开始提倡实学,进而提倡吸收外国科学知识中有用的成分, “会通以超胜”( 徐光启语), “并蓄兼收”, “藉异己之物,以激发本来之真性”( 李之藻语) ,希望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加优异的中国文化,这种与西方竞争的意识是“西学东渐”后的某种觉醒. 19世纪初叶,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海外扩张,基督教第四次大规模地传入中国.作为以传教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文化方面新闻传播毕业论文,关于文化外交看国家对外传播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化及政治思想及文化传播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化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为主要特征的世界性宗教,基督教几乎从一开始就越出民族的范围进行传教活动,欲使全世界各民族的异教徒皈依基督教的信仰和基督徒的生活方式.[17] 在不断的军事入侵、政治干预、经济渗透的历史演进中,一代又一代的传教士,总是处在背景复杂与处境尴尬的位置,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宗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不断强大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应当具备正确的宗教观.过去由于“左”的思想长期影响,中国宗教政策存在一些问题,国际社会也对此多有指责.宗教文化之间的隔膜和缺少对话是当今国际冲突的诱因之一.诚然,宗教是一把双刃剑,但应该看到宗教文化的国际交流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可能产生的正面意义.因此,在政府的指导和组织下,发挥宗教组织和宗教领袖的作用,适度开展宗教文化交流是中国未来文化外交不可或缺的内容.[18]今天的中国宗教传播亦呈增长趋势.面对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大量入侵,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西方宗教的信徒,这是一个无须争辩、也不可回避的现实.从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来说,是放任更多的人信基督教、天主教好,还是营造适当环境,使有宗教需求的人,信奉本来就是属于中华文化一部分的儒教、佛教、道教好?哪一种选择有利于建立我们中国人的稳定和谐社会?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并要作出回答的问题.儒、释、道三教是中华文化的主体部分,其中的积极部分,对于今天的文化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有正面意义.因此.进一步整理、发掘儒、释、道三教文化中净化心灵、自净其意的丰富资源,既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文化建设工程,也是对抗西方宗教文化渗透的有效手段.[19]另一方面,跨文化交流还在于用来缓解或舒解压力,减少误解,增进理解,求同存异,异中求同,扩大共同利益的交汇点,减少麻烦和对抗.中国少数人信教,世界上却是多数人信教.开展跨文化交流,不能不研究不同宗教背景后面的不同文化特质,重视跨文化交流中的宗教交流.这一渠道把握得好,可以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把握不好,则可能成为敌对势力攻击诋毁中国的借口和口实.应当针对不同时机、不同地区,选择不同宗教、不同形式,融合信仰、音乐、文化、艺术,设计主题,策划活动,制造热点,放大效果.譬如,慈济功德会是一个庞大的国际性慈善救济组织,其“业务范围”涉及慈善、医疗、教育、人文、环保、社区志工、骨髓捐赠、国际赈灾,用“慈济”的术语来说,就是“四大志业八大法印”. 四十多年来,证严法师筹集了逾百亿新台币的善款,在慈济功德会的帮助下,全球各地蒙恩受惠的贫民、病人、灾民不计其数.在证严法师的道德感召下,台湾几乎五分之一的人口或多或少参与了慈济的慈善活动,在全球有一千多万慈济人,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中.没有证严法师,就不会有慈济,更不会有今天在世界各地无怨无悔地救人助人的千万慈济人.也因为如此,证严法师赢得了世人发自内心的普遍尊敬,有人称她为“东方特里萨”,更有人称她为“人间观世音菩萨”.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石齐平评价说:“证严法师是台湾的价值.这个价值摆在全世界,台湾都能傲然挺立.”[20] 证严法师创办的慈济功德会及其义工所承载的“慈济精神”,也将深深地感染大陆民众以及世界普罗大众的心灵.中国的宗教文化传播,需要更多的证严法师和更多的慈济功德会. 事实上,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过程中也确有不和谐因素存在.如假宗教文化传播之名行政治之实.倘若十四世当年不是在外国势力怂恿、裹胁下逃离中国,仍在中国担任要职,即使顶着宗教领袖的光环,到西方传播佛教精神,在西方人看来也绝不会有今天的价值.说到底,某种程度上,宗教文化又难以摆脱为政治所挟持的宿命. 三、大众文化外交 大众文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世俗文化.从国际关系角度理解,政治文化和宗教文化应当成为文化外交的核心内容,然而从实践看,政治文化和宗教文化远不如其大众文化受欢迎,例如美国.大众文化并非一国文化的全部,但它是当今一个国家向国际社会传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一个国家丰富的民族精神和特有的价值理念,是一个国家建立文化强国的基础. 大众文化外交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本文在此不想涉及有关文化扩张、文化渗透等已被人们多有论述的内容,以及其他西方文化的重要辐射如美国人发明的电脑科技、好莱坞大片、英文书籍、流行音乐、可口可乐、麦当劳等.在此仅就外向文化教育或文化援助论述如下. 应该承认,西方国家无论是推行那些赋予理想主义精神的文化外交项目,还是具体实施的各种奖学金的吸引精英人才计划,在国际上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如美国曾先后出台国际文化教育交流法案,像“富布赖特法案”、“信息与教育交流法案”、“富布赖特•,海斯法案”等,并大力开展“富布赖特项目”、“和平队计划”等,效果卓然. 事实上,民间基金会在西方文化外交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基金会在美国社会所扮演的角色,依据弗莱斯曼(Joel L.Fleishman) 的观点,主要是三种:驾驶员(driver)、合作伙伴(partner)和催化剂(catalyst).[21]而“冷战”结束前,基金会在美国文化外交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主要是三种.一是慈善功能的外溢(spill over)者,二是文化冷战的“买单者”,三是非西方世界高等教育的“改造者”.[22]实际上,西方国家的基金会尤其是有政府背景的基金会,无论是“冷战”前,还是“冷战”后――如果你仔细读过《“颜色革命”主谋干将大揭底》(2008年3月),以及2008年“西藏-奥运风波”中甚为活跃的种种基金会,2009年“7•,5暴力事件”中不断向“”、“世维会”提供资金及设备的美国“全国维护捐赠基金会”及其他情报机构、组织,就会知道――西方国家的基金会及其掌门人,原来还有种种功能:肩负着政府输出战略的使命、颠覆多个国家政权的“总导演”、一些国家反政府组织的精神领袖、影响着全球的政治生态等.换言之,它们致力于西方政治文化的长期输出和对他国政治文化的改造. 大力开展文化外交,发挥其促进国家间、人民间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功能,是中国实施和平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以作为文化之组成部分的科学文明传播为例,中国不应忘记李约瑟博士(Dr.Joseph Needham)对中国文明的贡献.他耗费45年出版中国科学文明史,将中国文明带到世界舞台.通过中国科学成就,使中国在世界科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近年来中国推出“孔子学院”和“文化年”等一系列的文化外交项目,效果明显,而且数量可观,根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08年12月,全球已经开办249所孔子学院和56所孔子课堂,分布于7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亚洲26国90所,非洲14国21所,欧洲26国103所,美洲10国81所,大洋洲2国10所. 从中外合办孔子学院的模式看,目前主要有三类:一是和大、中学合作;二是和企业合作,如清华大学与汇丰银行、伦敦经济学院等公司及院校合办的孔子学院;三是与社团合作,如美国的华美协进社孔子学院.合办的孔子学院由中外双方共同负责.从管理看,实行理事会制度和院长负责制,主要由外方管理,中方多担任副院长,不同于歌德学院主要由德国人管理.在实际推广中,体现了中国谋求与各方共同发展并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的理念与行动.既推动海内外孔子学院的建设,也加强外派专家、学者和志愿者及为国外培养中文师资的力度;既可合办不同层次的孔子学院、孔子学堂、孔子课堂,也可灵活设立汉语中心. 不过,值得反思的是,“孔子学院”的纷纷设立,目前来说只是反映市场需求,还不是文化磁力.尽管华语华文可能在世界各地吸引数以亿计的华人和非华人学习,他们的动机大多还是为了逐利.孔子学院在世界遍地开花,是与国家汉办的推动分不开.每一家孔子学院最初几年由汉办提供经济资助,一段时间以后,就要由承办孔子学院的组织来承担经济责任. 有人担心说,除非来自中国的经济资助是无限的,否则光从经济上说,孔子学院很难持续下去.但问题是,数量那么庞大的孔子学院,中国方面能够一直承担下去吗?实际上,已经有相当的孔子学院的经济状况产生了很大问题.除少数有特殊定位的孔子学院外,大多数孔子学院定位为语言教育.这种定位使人不解.语言教育是市场决定的.就像中国人学英文.那么多的中国人学英文是因为英文与人们的利益相关.也就是说,中国人学英文并非美国和英国政府推动.还有如,2000年前,朝鲜与日本一样,因为自己没有文字,又向往中国的文明与强大,主动模仿中国并全盘输入中华文明体系,其中最具体的事物就是使用中国人创造的汉字.(在后来1500年的漫长岁月里,汉字和汉文一直是朝鲜半岛人民唯一的书写系统.)之后逐渐实行“去汉字化”.[23]进入2009年韩国一批前总理联名上书现任总统,认为要“根本解决韩国的‘文化危机’,就应从小学开始分阶段教学生认汉字,不应将汉字视为外语,而应为国语生活正常化,和韩文一起作为‘国字’进行教育.”究其原因显然不言自明:中国重新崛起,东亚复兴在望,尤其是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使韩国预感到即将被孤立、不知何去何从的文化危机感.韩国的“去汉字化”问题遂再度成为举国重新检讨的国家课题之一.特别是“去汉字化”令韩国工商界最感忧虑:一是韩国超过40%的商品输出对象是汉字文化圈,70%外国游客亦来自汉字文化圈;二是眼看中国即将成为世界经济火车头,韩国的优势在流失;三是韩国年轻人连国内对方名片的姓名都看不懂,更不用说跟汉字文化圈的同行打交道,谈生意.[24]这也从另一种意义上反映出,汉字及中华文明更广泛地使用传播,与中华强盛息息相关.在孔子学院之前,各国尤其是西方各国,学习中文的学生人数一直在增长.除了在很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很难说孔子学院在鼓励人们学中文方面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为此,郑永年教授针对海外“孔子学院不仅成不了中国的软力量,而且会成为中国在海外的负资产和包袱”的有关说法,建议道:孔子学院项目的产生更多的是教育部门的GDP主义精神,而非专业精神.人们很难看到这个项目中所隐含的专业精神.追求软力量不能盲目,而必须具有专业精神.从专业精神角度看,类如成立一个孔子基金会要比遍地开花的孔子学院要有效得多.如果说今天的孔子学院侧重的是毫无实际效果的遍地撒钱,孔子基金会可以成为培养各国中国问题精英从而是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方法.[25]而且,中国要在文化上或软力量上发挥更大作用,满足人们的经济需求只是基本条件,不断补充与加强更高尚的人文价值,才是确保竞争胜出的关键. 日本政府关于利用本土文化特色输出文化,别具匠心,日本政府还利用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变相输出文化.如外务省透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无偿援助基金”供对方购买日本的电视节目,日本放送协会(NHK)曾每年向外国电视台无偿提供6000盒录像带.“这种通过外贸渠道展开的文化外交形式赋予日本的绝不仅仅是‘文化(产品)(出口)’贸易大国的美誉,更为深刻的是,它把一个‘文化日本’的国际形象传递给了全世界.”[26]日本的文化外交,尽管时不时地透过政客官员参拜、修改教科书或某些右翼政客出位放言否认侵略行为等的舆论造势,甚至透过电子游戏、电影等鼓吹军国主义,自觉不自觉地刺伤和加深邻国人民的伤痛和恐惧;然而,其社会主流在不遗余力地扫除国际社会接受日本文化的心理障碍,以淡化和消除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时野蛮侵略和残酷杀戮亚太区人民所留下的负面文化影响. 注释: 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25页. 胡文涛《冷战期间美国文化外交的演变》,《史学集刊》2007 年第1 期. 约瑟夫•,S•,奈《硬权力和软权力》,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97、108页. 唐小松《公共外交:信息时代的国家战略工具》,《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6期. 参见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43页. [美] 阿尔蒙特.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29页. 对于“政治文化”的理解,就中国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理解.如,韩星在《先秦儒法源流述论》一书中,认为政治文化是指“介于政治、法律和政治思想之间的稳固的有机结构体”――亦即“政治文化模式(形态)”,它包括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刘泽华给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所作的“序”中说,人们对政治文化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作为方法论也有不同的运用方式.对政治文化的理解大致有四种类型.第一种,广义而言,涵盖政治方面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诸如政治心理、政治信仰、政治思想、政治制度等,都属于政治文化的研究对象.第二种,狭义而言,主要是研究政治心理,诸如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情感等.第三种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以研究政治中的主观因素为主,诸如政治思想、政治信仰、政治价值、政治意识、政治心理等.第四种指涉及处于政治和文化的交界面上、兼有政治和文化性质有关事项和问题.(参见刘泽华给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所作的“序” ,2003年7月.源自《儒学新教化》.)而王乐理在《政治文化导论》一书中认为,政治文化不应等同于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学术,也不能等同于政治心理. 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24页. [美] 约翰.罗尔克编著《世界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文化方面新闻传播毕业论文,关于文化外交看国家对外传播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化及政治思想及文化传播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化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舞台上的国际政治》(第9版),宋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08页. [美] 约翰.罗尔克编著《世界舞台上的国际政治》(第9版),宋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08-109页. 参见谭中《处晦观明,处静观动――迎接2009》,《联合早报》2009-01-01. 关愚谦《以和谐王道对付暴力霸道》,《联合早报》2005-07-30. 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何亮亮认为,中国历史上首次大的扩张是秦的统一,基本上属于华夏的范围,且由北向南;对华夏民族的威胁历来来自北方,汉朝基本是守住了秦的疆土;唐朝、元朝和清朝在疆域方面都有扩张,而这三个朝代的开创者都不是汉族.来自东北的满洲人入主中原,一扫明朝后期的颓废之气,康熙征蒙古、平新疆、定西藏,为今日的中国版图奠定了基础(虽然清朝被俄罗斯割占了东西伯利亚的大片土地不可能再回归).民国时期外蒙古独立,是苏美瓜分世界的结果,内外蒙古自此分离.至今两岸仍处于分裂状态,中国仍未完全统一.这在世界各大国绝无仅有. 波尔把平等分为政治平等、法律面前的平等、宗教平等、机会平等、性别平等、受尊重的平等六大类型,但他尤其关注种族平等问题. 参见任鸿飞《以历史眼光审视美国社会价值观》,《联合早报》2008-04-07. 卓新平《宗教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在基督教青年会北美协会的引导和帮助下,1886年,100名立志到海外传教的青年联合发表了“普林斯顿宣言”,形成了高等教育机构青年学生为基础的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提出了著名的传教口号-“在这一代将福音传遍全世界”(Evangelization of the World in This Generation).(参见赵晓阳《美国学生海外志愿传教运动与中华基督教学生立志传道团》,源自《中华本色:近代中国教会史论》,(香港)建道神学院,2007年.) 参见胡文涛《美国文化外交的思想与实践特征及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 年第2 期. 参见张国良《全球化呼唤中华文化复兴》,香港《文汇报》2006-10-19. 张从兴《证严法师――台湾的庄严》,《联合早报》2008-11-08. 参见Joel L. Fleishman, The Foundation: A Great American Secret: How Private Wealth Is Changing the World (New York: Public Affairs,007),pp.-4. 转引自胡文涛《冷战结束前私人基金会与美国文化外交》,《太平洋学报》2008年第3期 . 见F. Emerson Andrews, Philanthropic Foundations(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s, 956) .转引自胡文涛《冷战结束前私人基金会与美国文化外交》,《太平洋学报》2008年第3期 .在美国,基金会的传统定义是:非政府的、非盈利的自有资金组织,它自设托管机构(理事会)或董事会进行管理,其创办目的是维持或者资助社会、教育、慈善、宗教或者其它活动以服务于共同福祉. 如果说李氏王朝第四代君主世宗1446年正式颁布“训民正音”(即自创的“朝鲜文字”,韩国称“韩文”)主要原因是力图摆脱汉文的束缚,建立自主的语文体系;那么,1980年以来韩国加速“去汉字化”,更多是出于过去中国没落带来的反应以及民族自卑感的反动(当然还有其他原因). 参见黄彬华《韩国“去汉字化”的尴尬后果》,《联合早报》2009-01-31. 郑永年《中国教育部门的GDP主义及其后果》,《联合早报》2009-01-20. 参见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33页.


相关论文

书籍传播在文化外交领域中的作用

这篇文化论文范文属于媒体学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文化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与书籍传播在文化外交领域中的作用相关新闻传播毕业论文范文。。

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

此文是一篇文化传播论文范文,文化传播相关论文范文集,与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不知如何写文化传播及红色及文化。

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文化策略

为您写文化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文化函授毕业论文范文,与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文化策略相关论文范文集,包括关于文化及城市形象及城市方。

在转变中探寻文化对外传播的新路径

该文为关于数字出版方面在职毕业论文范文,与在转变中探寻文化对外传播的新路径相关新闻传播论文发表,可作为国际传播专业数字出版论文写作。

利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对外传播

这是一篇博物馆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与利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对外传播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是数字媒体专业与博物馆及文化传播及传统文化方。

中国海洋文化对外传播策略

本文是一篇海洋文化论文范文,海洋文化类有关毕业论文范文,关于中国海洋文化对外传播策略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海洋文化及博物馆及大学。

在转变中探寻文化对外传播的新路径

该文是外文翻译专业文化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文化方面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在转变中探寻文化对外传播的新路径相关论文范文例文,适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