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的报道特色传播效果

时间:2024-01-25 点赞:43902 浏览:84548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文汇报》的报道特色传播效果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大学生及文汇报及社会热点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大学生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本文从《文汇报》的报道特色,即报道广度和报道深度两个方面入手,采用内容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该报针对上海高校的报道特色以及在大学生中的传播效果.

【关 键 词 】《文汇报》 报道特色 传播效果

一、研究背景

2001年,上海市委主管宣传的主要领导到该报社调研时,提出“《文汇报》要面向成熟知识分子”的市场定位①,并希望“《文汇报》要率先进入复旦、交大等国内一流高校,要为当代大学生所喜闻乐见.”

进入高校后的《文汇报》,面对新时代的大学生,它的报道广度与深度如何?从它进入高校至今,已经十年过去了,《文汇报》的传播效果怎样?大学生是否对其“喜闻乐见”呢?

二、研究方法

本文对《文汇报》的报道特色,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广度和深度两种报道手法来考察.对于其在高校的传播效果,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上海理工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获悉大学生对《文汇报》的喜爱情况.

(一)内容分析

选取一个学期(2011.10-2012.1)的报纸,从中抽取10份文汇报,共536条标题信息.从报道广度和报道深度两个方面,分析《文汇报》的报道特色.

报道广度,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析:(1)选题性质:正面选题、反面选题、中性选题;(2)选题视角:社会热点、一般性报道、疑点难点、党和政府工作重点;(3)涉及领域:时政、法制、财经、科教、社会、生活、文娱.

报道深度,选取了几个主要的指标进行分析:(1)选题类别:事件性、非事件性、人物专题;(2)报道方式:有无背景报道、有无前景的预测、有无专家评论;(3)专家评论方式:定论式、开放式.

(二)问卷调查

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样对象是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共发放了100份问卷,收到有效问卷93份,问卷完成率为93%.在这93名被访者中,男女比例为41:59.最后,将数据录入统计软件SPSS进行分析.

三、数据分析

(一)内容分析与结果

1.广度分析

(1)选题性质:正面选题、反面选题、中性选题

本次样本的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含有标题的信息数量共计536条.

《文汇报》的选题中正面选题和反面选题在数量上持平,中性选题所占比例最大,体现出《文汇报》客观、公正的报道风格.这些正面新闻多为国家最新取得的成果和民生的改善,先进单位或个人事迹,也包括社会各行业获得的成就等.反面选题包括商业失信问题、某些政策失效问题、市民违法乱纪行为以及学术道德等问题.中性选题集中在文娱、财经、农业、科教等领域.


(2)选题视角:社会热点、一般性报道、疑点难点、党和政府工作重点

社会疑点主要是指一些让人感到奇怪或疑惑不解的事物或现象;难点是指大家能够看到却久而未决的问题.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文汇报》作为高校知识分子认识社会的窗口,有关社会事实的一般性报道数量最多;有关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报道次之.主要因为《文汇报》的党报性质以及面向大学生的“知识型”报纸.其报道内容侧重于新闻事实以及学校教育等方面上.

(3)涉及领域:时政、法制、财经、科教、社会、生活、文娱

《文汇报》内容涉及的领域很多,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文汇报》注重社会新闻报道,中性报道所占比率最多,为世界观等正在成长的大学生们客观地呈现社会事实.其次,在时政和文娱、科教方面,《文汇报》也投入了相当的篇幅,增加了报纸可读性.最后,法制信息和生活类信息所占比率少,但是法制新闻使报纸的“文弱气质”大有改观.生活类信息则贴近大学生,对其实际生活有较大帮助.

2.深度分析

(1)选题类别:事件性、非事件性、人物专题

事件性新闻是指新近发生的,有相对明确完整的事物运动轨迹的新闻.非事件性新闻是有许多事实或者是以一件事实为主,经综合、提炼而成,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指导性.人物专题,注重以人为本.其具体数据如表4所示.

在样本中,66.2%的选题都是事件性的.非事件性的选题一般是某一时段受人广泛关注的社会现象,深挖其来龙去脉并进行评述.在人物报道上,往往采用专题式报道,详实、全面地报道人物以及相关事件,体现人文关怀.

(2)报道方式:有无背景报道、有无前景的预测、有无专家评论

对于新闻事件的前景预测体现报道的指导性,而对某一现象或事件的后期影响上,具有一定的预示意义.专家和权威人士的意见是第三者的声音,代表了中立的立场,符合新闻客观的要求;另外,受众在心理上比较认同权威人士的意见,使报道比较科学和有说服力②.其数据如表5所示.

《文汇报》中涉及背景报道、前景预测以及专家评论的文章较少,平均比率为23.6%,这与《文汇报》定位于客观事实报道和文化教育的方向有关,也较适合作为大学生的报纸读物.

(3)专家评论方式:定论式、开放式

定论式评论是指评论者对某一事件或现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思考结论,引导读者的价值认同等;开放式评论是评论者在对事件或现象论述后,没有具体的表达出他的观点,而是留有不同选择,从而引发读者思考.《文汇报》评论方式的比率如表6所示.

《文汇报》报道的两种评论方式数量上相差不大,可见《文汇报》比较注意两种方式的交替使用,既提高受众对报纸的认可度又让受众有参与思考的空间.

(二)问卷调查与结果

1.信度与效度

(1)信度: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

信度越高,测量的误差越小,测量的结果越可靠.本研究所用的信度测量方法为Cronbach α系数法.若α系数大于0.7,则表示其信度较理想.测得α系数为0.891,信度很好,数据通过信度检验.

(2)效度:测试题项与应测内容范围的吻合程度

检验结构效度,常用因子分析中的取样适当性数值KMO进行检验.KMO值越接近1,效度越好③.经检验,KMO值为0.701,量表结构设计合理,通过结构效度检验. 2、数据统计与分析

考察大学生对《文汇报》的态度,从大学生对《文汇报》的阅读情况入手,主要体现在阅读频率、阅读数量和阅读方式上.本次调查的数据分别如图1、图2、图3所示.

《文汇报》在高校由校方订购后分放在固定位置,学生自助领取.从他们领取的频率显示,超过90%的学生会主动接触《文汇报》,说明《文汇报》有广泛的学生受众.其次,从大学生阅读《文汇报》的期数来看,在该学期约90期报纸中,大学生阅读10期以上的有35人,占总人数37.6%,就是说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经常阅读该报的.就阅读方式而言,很少有学生会通读该报,大部分是选择性阅读,也有同学几乎不看该报.

针对《文汇报》报道领域的选择中,大学生对该报在时政、社会、文化、教育、科技这几个方面的报道信息获取率比较高,这也与《文汇报》注重这些方面的信息相吻合.同时,大学生比较认同该报报道范围的广度,就其报道的深度而言,近一半的同学表示报纸挖掘深度一般.具体数据如图4所示.

由数据可知,只有少数学生对《文汇报》报道的深度不够满意.我们知道,阅读方式与阅读效果有密切关联,结合大学生的阅读方式,超过一半的学生会仔细阅读该报全部或部分内容,说明积极的阅读态度和良好的阅读方式直接影响《文汇报》的传播效果.

而影响大学生是否喜爱《文汇报》的因素中,其内容设置(广度)与报道形式(深度)则是至关重要的.从图5中可以看到,只有极少数学生不喜爱阅读《文汇报》.可见,在上海高校,《文汇报》广受大学生欢迎.

结语

本文从报道广度和报道深度两个方面对《文汇报》的报道特色与传播效果进行了考察,采用内容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问题分别进行了研究.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求新求异的大学生们的读报需求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从研究结果可知,《文汇报》报道的深度有待提高,学生们希望看到一些领域的深度报道.在数字新媒体时代,面对大学生,《文汇报》应继续发挥其作为传统大报的报道优势,顺应时展和读者需求,细分大学生群体的个性需求,积极寻求数字化改革与创新方案,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受众.

相关论文

《体育评书》广播报道的选题特色

本文是一篇体育文化论文范文,体育文化类学年毕业论文,关于《体育评书》广播报道的选题特色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体育文化及新闻传播及。

《功夫熊猫》的跨文化传播分层解读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熊猫方面新闻传播论文投稿,关于《功夫熊猫》的跨文化传播分层解读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熊猫及功夫及文化方面。

《红楼梦》的视觉化传播经典生成

此文是一篇多媒体论文范文,关于多媒体类论文范文例文,与《红楼梦》的视觉化传播经典生成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不知如何写多媒体及。

《琵琶行》的艺术特色

本文是一篇琵琶论文范文,琵琶类有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琵琶行》的艺术特色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琵琶及琵琶行及音乐方面的的。